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云朵上的鸽子树(瞿新华获奖广播剧作品集2007-2010)
内容
编辑推荐

该作品集收录了著名剧作家瞿新华先生的获奖广播剧剧作15部(2007~2010年),其中包括《歌唱祖国》、《重返鄱阳湖》、《那一刻,生命灿烂》以及《云朵上的鸽子树》等广为人知的优秀剧目。

内容推荐

《云朵上的鸽子树》是由中心编剧瞿新华创作、与上海新闻传媒集团广播文艺中心合作的广播剧,该剧以抗震救灾为主题,是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参赛剧目。

目录

歌唱祖国

附创作体会:《热爱祖国,一种最神圣的感情》、《真实再现和艺术表现的和谐统一》

重返鄱阳湖

那一刻,生命灿烂

为了零点五克的挚爱

附评论:《光明的讴歌,生命的礼赞》、《心灵的透镜》

秋日的野芒花

附创作体会:《关于〈秋日的野芒花〉》

收获阳光

附创作体会:《阳光是这样收获的》

云朵上的鸽子树

附创作体会:《〈云朵上的鸽子树〉创作随想》

三个人的学校

团团圆圆

咱们工人有力量

硕士鸡倌光荣的失败史

乡村义工周世友

金花茶盛开金灿灿

附创作体会:《〈金花茶盛开金灿灿〉创作思考》

试读章节

[一阵阵焰火升空、爆炸的声音,并伴以人们的欢呼声。

[渐渐响起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小女孩的歌声《歌唱祖国》,清纯美丽的歌声仿佛荡漾在人们的心间。

[在歌声的映衬下,飘来了带有空旷回声的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亲爱的林妙可小朋友,我叫王莘,是《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我在遥远的天堂观看着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倾听着你的歌声,如果人的灵魂可以超越阴阳两界,我多么想和你一起高唱《歌唱祖国》……”

[童声演唱的《歌唱祖国》扬起……

[依然是来自遥远的声音:“2006年,我已年近九十,在重病复发之际,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向全国征集北京奥运歌曲的启事,我立即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想为祖国、为2008北京奥运会再写一首新歌。可那时我坐在轮椅上已无法动弹,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将心中澎湃的心潮化作一行热泪涌满脸庞,我的小儿子王斌可以作证。林妙可小朋友,你在北京奥运会上替我唱出了对祖国的永远深情,谢谢你,我永无遗憾了……”

[童声演唱的《歌唱祖国》再次扬起……

[依然是来自遥远的声音:“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王莘一生写了很多作品,但我认为真正只写了两首歌曲,一首是用音符谱写的《歌唱祖国》,另一首是我至今仍然在用心灵谱写着的‘歌唱祖国’……”

[童声演唱的《歌唱祖国》演变成了气势浩荡的少儿大合唱……

[在少儿大合唱声中报题:广播剧《歌唱祖国》……

[以下是王莘和林妙可小朋友的天地对话——

王莘:美丽小女孩,你好吗?祝贺你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成功地独唱了《歌唱祖国》,我在遥远的天堂聆听了你的歌声,我相信,这歌声一定会感动亿万的华夏儿女。

林妙可:王莘爷爷,你好啊,我叫林妙可,当我知道自己要在北京奥运会上唱这首歌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么的激动和紧张了。

王莘:是啊,全世界人民都看着呢。

林妙可:我在梦中一次次地遇见了你,多么希望你能教教我唱好这首歌。我上网查了你的资料,还在电视上看了一部介绍你的电视专题片,所以我早知道了《歌唱祖国》是你写的呀。

王莘:这么说来你认识我了?

林妙可:全中国谁不认识你啊,你是大名人嘛。

王莘:不不,准确地说,是歌曲《歌唱祖国》名声在外。

林妙可:对了,电视里说了,当年毛主席还给您签了名呢。

王莘:(一下子激动起来)那是1951年的事了,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别人向毛主席介绍了我,我趁机将手中的毛泽东选集递了上去,请求毛主席签名。毛主席当时问我名字签在哪一页,我一激动就说,签第一页吧。毛主席说,签第一页容易弄丢,就签第二页吧……这本签了毛主席名字的毛选如今还珍藏在家里呢。

林妙可:我说你是个大名人吧。

王莘:林妙可小朋友,看着你那么美丽和幸福,我真是感慨万端,我们老少俩能聊聊心里话吗?

林妙可:唱着《歌唱祖国》,我一直在心里寻找着你的身影,我想让你告诉我,为什么全国人民都喜欢唱这首《歌唱祖国》?

王莘:你有耐心先听我讲关于我的故事吗?我的老伴王惠芬听腻了,嫌我哕里哕嗦,你不会吧?

林妙可:我最喜欢听别人讲故事了。

王莘:那好,我先给你讲自己少年时的一件事,我出身在当年叫无锡县荡口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4岁的时候,父亲给了我一块大洋,让我试试去考无锡县第一中学,结果我考了县里第一名,但是家里没有钱,只好放弃了,父亲把我送到了上海先施公司做练习生,别人买了东西,我帮忙送货,每月三块大洋。有一次,老板要我送一只单人沙发凳到一个日本人的家里……

[回忆。

[环境音响:有轨电车的叮叮当当声、报童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

地痞:小赤佬,站住!

少年王莘:(气喘吁吁地)大哥,你叫我?地痞:背上的这只沙发凳蛮漂亮的嘛,哪里偷来的?

少年王莘:不不,我是先施公司的练习生,给客人送货。

地痞:噱头蛮好,我一看你这腔调就知道你是个贼骨头,把凳子放下来,我放你一码,快!

少年王莘:(吓得语无伦次起来)大哥,手下留情,凳子真是客人的,凳子没了,我吃不起赔账的,听说客人是个日本武士,老板说,那人大块头,练拳脚的,精通日本武士道,叫我小心点……

地痞:哟哟,小赤佬开始吓我了,身上哪根肋骨发痒?我来帮你挠挠痒!(说着将手中的皮带一挥,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少年王莘:大哥,饶了我!我给你磕头!磕响头!

[皮带又“啪”地在空中发出一声更大的脆响。

少年王莘:(惊叫起来)救命啊!

一行人:(边跑边大喝一声)住手!

地痞:妈的,你想管闲事?看来你是这个小贼骨头的连档码子;好,今天老子连你一块收拾了!

一行人:(突然嚷道)警察来了!

地痞:(一惊)见鬼,娘舅也来凑热闹揩油了。警察呢?哪里来的警察?

[一声哨声尖尖地响了起来。

地痞:不好,警察真的来了,快滑脚!

[一阵脚步声匆匆离去。

少年王莘:谢谢叔叔,你是便衣警察吧?

一行人:什么便衣警察,我是十六浦码头的装卸工。

少年王莘:我看见哨子是你偷偷吹的。

一行人:你以为我吃饱饭了?这哨子是我的吃饭工具,指挥吊车吊东西时用的。

少年王莘:乖乖,你是指挥大吊车的。

一行人:小鬼,还不快溜?

少年王莘:哪里有警察,我要报案。

一行人:快跑,小心这流氓杀回马枪。

少年王莘:谢谢大叔了。(说完立即拔腿奔去)

[原先的环境音响逐渐消失,代之于上海弄堂里传统的吆喝叫卖声。

少年王莘:(大口喘着粗气敲着门)开门,有人吗?

[门里好久没有回应。

一大嫂:小兄弟,我看你敲了老半天的门,干嘛?

少年王莘:我找伊藤先生,送货的。

一大嫂:看样子家里没人。哎,你还背着这只凳子干吗?放下来歇口气呀,瞧你都上气不接下气了。来,我帮你一把。

少年王莘:(警觉地喘着粗气)别动凳子!谢谢大嫂。

一大嫂:真是死脑筋,你就不能在这只凳子上坐一坐?

少年王莘:(极力克制着喘粗气)我不累。

一大嫂:瞧你喘得都快断气了,前世作孽,小小年纪就出来干苦力了。来来,快坐一坐,缓口气。

少年王莘:(仍克制着)我真的不累。  一大嫂:噢,我明白了,瞧你两只手紧紧抓着凳子的样子,怕被人抢了吧?

少年王莘:没——没事……

一大嫂:你往凳子上一坐,别人不是抢不走了吗?

少年王莘:(尴尬地笑笑)哎,这——这办法好。(说着坐到了凳子上)

一大嫂:这只沙发凳看上去蛮灵光的,哪家店的?

少年王莘:先施公司的。

一大嫂:怪不得呢,大公司的东西就是灵。啧啧,坐在上面舒服死了。

少年王莘:软软的,像坐在棉花胎上。

一大嫂:(大笑起来)你这个乡下人,不会享受。应该说像坐在海绵上一样。海绵你知道吗?就是那种软软的、像弹簧一样有弹性的、摸上去……

少年王莘:海绵到底是什么呀?

一大嫂:就是——就是像海绵一样的——海绵……

P10-12

序言

我发现,对于一个好的广播剧本,不应该仅仅用眼睛阅读,更应该试着用耳朵倾听。这是因为,广播剧是声音的戏剧、听觉的艺术,而瞿新华正是此道的高手。读其文字,似闻其声,不知不觉之间,便会沉浸于他那用声音营造的大干世界。他的作品常常令我感慨,听觉的戏剧似乎更加纯粹,这种纯粹在某些方面、某种层面超越了炫人眼目的舞台。我还发现,在阅读他的剧本后,再打开电台倾听电波载来的同一作品,无论制作怎样精良,音效如何丰富,我的心头总有隐隐约约、多多少少的不满足感。这是因为,剧本浓烈的文学性给我的无数想象和遐思,被广播剧中的一个或几个声音实像选定了、定型了,想象和遐思一旦被选定、被定型,肯定是不完全的、有遗憾的。

我这才发现,对于一个好的广播剧本,不应该仅仅用眼睛阅读,不应该仅仅用耳朵倾听,而是更应该用心灵,去聆听。

我用心灵聆听瞿新华的广播剧作品,数量不能算多。《秋目的野芒花》、《那一刻,生命灿烂》、《三个人的学校》、《歌唱祖国》、《云朵上的鸽子树》……只是他众多佳作中的几个,好比从一株结满硕果的大树之上,随意摘下几颗细细品尝,慢慢回味。其实,数量对于耳目来说,固然十分重要;但对于心灵而言,却绝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童心和诗意的交融。

童心和诗意是一对孪生姐妹,拥有她们可以作得好诗,书得好字,谱得好曲,甚至画得好画;然而仅仅拥有她们,尚不足以编得好戏、写得好散文、作得好小说。因为编戏和写散文、作小说同样,需要面对和进入活生生的现实。现实可能与童心和诗意吻合,那是最好;可惜的是大多数情况则相反。因此,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样的创作是一对矛盾,也是一次艰难的、极有可能失败的修行。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样的创作却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他们的童心和诗意,早已具备了接受灾难、迎接痛苦的准备。这样的人是幸运的,他们的创作会更容易地达到“诗剧”这一戏剧的最高境界,能自然而真正地将锐利与温柔、敏捷与舒缓、豪放与细腻、黑暗与光明、写实与写意,将现实的残酷深沉与浪漫的美好明亮联得那么紧、融得那么亲,并尽情而不尽理、超越而不超脱地倾诉给所有人。

这样的人,必然是一个纯粹的人、幸福的人。纯粹看似单调,其实能够包容一切;幸福看似个体,其实可以播撒万方。只是,这种包容和播撒的方式总是特殊的,有时甚至是逆向的。比如,当人们黯然神伤,他或许正在莞尔微笑;当人们高声欢唱,他或许正在低声默祷;当人们沉沉入梦,他或许正在灯前凝思、桌前疾书,驾着汽车、开足油门在空旷的高架路上漫无目的地狂奔;而当人们因他的作品深深震撼时,他却已恬然进入梦乡……

总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在听完一首好歌后,还一定要查看它的乐谱;在看完一幅好画后,还坚持要观摩它的草稿;欣赏完一出好戏之后,还执意要阅读它的剧本……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尚在现实之中,还未与作者的童心和诗意达成交融。他们渴望与作者达成这种交融。

我就是这么一种人。

所以,这本广播剧作选的结集出版,肯定不仅是瞿新华个人的愿望,而且是所有愿意用心灵去聆听的人们的共同愿望。

2010年7月11日

(本文作者为《E海戏剧》主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云朵上的鸽子树(瞿新华获奖广播剧作品集2007-201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07347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5.3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6
17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