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育西游记--我和后进生的故事/班主任成功秘诀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书的故事是曲折的,情节是生动的,感情是丰富的,它们共同组成了转化“后进生”的交响曲。寝室纪律,教室纪律,迟到早退,乱吃零食,卫生值日,打架骂街,叫外号……这些司空见惯、微乎其微的事情,在钟杰笔下却变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一会儿让人忍俊不禁,一会儿让人拍案叫绝,一会儿让人掩卷深思……请记住:班主任工作是丰富多彩的,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以生动幽默的文字记述了自己(在书中自比孙悟空)是如何教育转化班上的“后进生”(作者把他们比做唐僧),帮他们成功地除掉身上的各种毛病(作者把这些毛病比做妖精)。全书模仿《西游记》的编写体例,分为八十一回,涉及各种“后进生”。作者的教育思想与技巧对于广大班主任教育“后进生”、有效地管理班级,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目录

丛书推荐序:其实没有“秘诀”

丛书总序:成功是需要理由的

自序:教师为何要做孙悟空

第一回 众妖精粉墨登场,美猴王应时而生

第二回 霸王精作祟犯众,孙大圣巧计救灾

第三回 醉酒郎携女同归,冷猴王佯装不睬

第四回 顽童气哭女教头,大圣巧治捣蛋鬼

第五回 以情动情求支持,就事论事造舆论

第六回 好朋友分崩离析,捣蛋鬼忧心忡忡

第七回 玩孤立纠同学错,调皮精自省其心

第八回 猴王三扬芭蕉扇,借火焚烧懒妖精

第九回 一筹莫展对睡霸,口诛笔伐治顽凶

第十回 惰性惹来瞌睡妖,杀鸡骇猴惩祸首

第 十 一回 好谎骗老父不悦,忧愚童大圣暗伤

第 十 二回 龟兔赛跑扰清梦,猴王定招惩顽童

第 十 三回 众妖附身惹事端,量身定制紧箍咒

第 十 四回 三人团沆瀣一气,美猴王巧使离间

第 十 五回 猴王探访知就里,老父待儿起转机

第 十 六回 网妖缠身自沉迷,师徒共炼定心丹

第 十 七回 青春少年善钟情,猴王笑谈化爱妖

第 十 八回 赌鬼作祟越底线,金箍棒打不争儿

第 十 九回 当头棒喝羞硬嘴,苦口良药治顽疾

第 二 十回 探父子行者出访,家贫寒凸显亲情

第二十一回 看闲书悟空出招,悟玄机含笑撕稿

第二十二回 恶魔缠身欲放手,纸条战术醒顽冥

第二十三回 独臂侠醉酒浇愁,美猴王触景无奈

第二十四回 巧比喻指点迷津,为尊重成全其道

第二十五回 独臂侠重返校园,孤独虫情倾弃女

第二十六回 出言无状生误会,明察暗访化事端

第二十七回 欲擒故纵先挖坑,未雨绸缪操胜算

第二十八回 云山雾罩和稀泥,引蛇出洞不惊心

第二十九回 排兵布阵定方略,同仇敌忾玩孤立

第 三 十回 初战告捷见奇效,追本溯源除病根

第三十一回 横生枝节军心动,世外高人应运生

第三十二回 按部就班斗顽妖,分析形势稳军心

第三十三回 军心再动力劝服,巧用离间促反省

第三十四回 世外高人悄撤离,打回原形得重生

第三十五回 快人心冰雪消融,庆团圆皆大欢喜

第三十六回 骄气鬼上演闹剧,美猴王厉谈自尊

第三十七回 遭痛骂独侠出走,明就里大圣探因

第三十八回 闹情绪吴母回家,慢等待独侠返校

第三十九回 骄气鬼打赌怕输,孙大圣巧计惩傲

第 四 十回 伪假条蒙混过关,长谈心化解冥顽

第四十一回 形似阿斗欲放弃,笔友相交吐心声

第四十二回 投其所好建奔雷,真情感动猴王心

第四十三回 课代表倾情演讲,众球员议定队规

第四十四回 小病虫饮毒浇愁,智障仔辍学无奈

第四十五回 闹误会女侠出手,恨不争猴王挥刀

第四十六回 生愧疚情陷二花,女大侠懊悔落泪

第四十七回 病妖附身心酸楚,门洞飞物奈无措

第四十八回 欲示不满故作对,玩笑喻理化干戈

第四十九回 受惩罚操场狂奔,给颜色猴王飞车

第 五 十回 避惩罚求全行贿,论欣赏冰释前嫌

第五十一回 驱病魔囊中羞涩,护自尊师生倾情

第五十二回 一反常态生疑窦,寻根问底除心魔

第五十三回 上网吧东窗事发,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五十四回 雪上加霜数罪状,秋后算账言惩罚

第五十五回 同室操戈起纷争,猴王挥泪斩马谡

第五十六回 忍让又遭降龙掌,反省再获热心肠

第五十七回 臭犟脾空生闲气,金点子浇灭心火

第五十八回 追另类怪异打扮,巧联想众人受益

第五十九回 造谎言懒鬼施计,论搬山猴王劝学

第 六 十回 编故事小猴蒙冤,假舞剑意在沛公

第六十一回 重创牛人比仲永,和风细雨解心结

第六十二回 事件还原明是非,刚柔相济化矛盾

第六十三回 恨其不争恋网游,真相大白罢捐门

第六十四回 沉迷网络难自拔,书信相求暂不究

第六十五回 毁承诺网瘾难戒,盼涅槃假意驱逐

第六十六回 怪僻精作恶犯众,美猴王釜底抽薪

第六十七回 自以为是遭磨炼,巧修栈道促更新

第六十八回 欲罢不能再修炼,八卦炉里炼金身

第六十九回 浑小子助人过度,笨骄儿横添笑料

第 七 十回 弱女子受欺呐喊,孙行者撑腰除魔

第七十一回 冲动鬼不明受冤,守门头无理告状

第七十二回 善良天使爱魔鬼,以退为进定约章

第七十三回 执法者反遭拳头,好大圣辨理支招

第七十四回 喋喋不休起公愤,充耳不闻治话虫

第七十五回 拆舞台话虫无招,定法章终成正果

第七十六回 图快活球迷误事,谈奉献顽童遭惩

第七十七回 暗敲诈引发众怒,惩顽凶频频发招

第七十八回 痛改前非又添乱,握手言欢化春风

第七十九回 怨声载道不知悔,变形之计救顽徒

第 八 十回 秘笈一出惊妖魔,真情支招见奇效

第八十一回 九九归一成大道,痴心不改西游记

试读章节

2005年是我的教育丰收年——所带班级被评为四川省资阳市先进班集体,所任教的语文学科获“乐至县2005年中考学科教学工作”二等奖,教育教学业绩居全校之首,由此,我也顺理成章地评上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职称——这可是农村中学所有教师的梦想!

按说,目标达成,我可以退居后台,相夫教子、保养身体,然后等待退休——这是很多女教师的宿命!但生性好强的我又在9月接手了一个新班级,重新回到了教育的原点。

走进新班级,与60多双陌生的眼睛相逢,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柔和感动——这是多么淳朴、清澈的眼神啊!当即,我对着几十个孩子许下“不论多么辛苦,我都会陪伴你们三年,风雨兼程真心不改”的诺言。

与孩子们相处久了,我才知道,他们除了保持着本身的淳朴之外,还是一群恶习满身的孩子。由于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大,所以,这些孩子虽然来自农村,但他们并不是秋天田野里的那株红高梁,农村孩子那种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谦让含蓄的精神品质在他们身上逐渐消失了,在他们身上,随时可以发现懒惰、自大、霸道、撒谎、缺乏自控、性格怪僻等问题。

如若不信,信手拈来一些故事你就知道这是一群妖精附身的孩子了。

开学第一天,我叫所有男生跟我到公地(学校分配的清洁区域)做扫除。男生们面露不悦,磨磨蹭蹭地跟在我身后。打扫的时候,大家都显得有气无力。我正气恼于他们的懒散,想要责备他们两句时,看见好多个男生站在公寓的走廊上作壁上观,我心里更加气恼……

这是懒妖附身。按理说,农村孩子最擅长的就是干活了,可他们并不乐意干活,哪怕就是力所能及的活儿也不想干。

班会课上,轮到赵风发言,他歪扭着身子站起来,然后是一阵嘿嘿的笑声,最后才牛头不对马嘴地说:“我上周犯了一个错误。”下面自然是爆笑如雷。“啊!你犯了错误?大家听听,赵风还会进行铺垫、设置悬念,什么错误啊,你可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你不说都不行了。”我略含“歹意”地拉到了许多赞助,孩子们都要求赵风继续。

“星期五我放学回家,突然倒在地上,许廷见我晕倒,赶紧将我送到医院,所以我很感动。”赵风这次叙述口齿相当清楚。“这是多感人的场面啊,来!为许廷鼓掌!”我的话一停,顿时掌声雷动,许廷羞涩地将头扑在桌面上。

“不过,赵风,这不是错误啊,你刚才给我们设置的悬念还没给出答案呢,你晕倒,许延送你到医院跟错误有什么关系啊?”我咬住不放。赵风这次有点傻了,嗫嚅着说:“这跟班规有关。”“那好,我今晚就赦免你,你说真话,我们大家原谅你,如何?”众人均同意,赵风说:“因为我喝了半瓶柳浪春,醉倒了。”孩子们笑出声来。我笑侃:“原来你是想要记住柳浪春的味道,今后好和五粮液比较,看谁更好喝,是吧?”下面笑声一片,我趁势问:“我们刚才的话算数吗?”孩子们答道:“算数!”“那好,既然我刚才承诺了不按班规惩罚你,那么我就不惩罚,但我也要告诉你,我不赞成你喝酒,喝酒伤身,你该知道!”我说。赵风尴尬而轻松地点头应承。

男孩子尝试喝酒,想要体会一下醉酒的滋味,我能理解,但作为老师,我是不同意孩子们喝酒的,尤其是喝醉了还晕倒。所幸赵风没事,否则我难辞其咎。还好,赵风虽然喝酒犯了班规,但起码保持着基本的诚实。

早晨到办公室,初三(1)班的班主任说他班唐林昨晚用刀把我班李新刺了两刀。我一听,惊呆了,然后才说:“下早自习后李新还向我请假,说是感冒了,要到医院看医生,我还当真呢,当时还嗔怪他,怨他衣服穿少了,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么说,他是去包扎伤口的。”

第二节下课的时候,李新回来了。事情的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括号里的内容是我一边询问一边调侃他们的)

打架双方:李新、杨阳、陈林对唐林(三比一,实力悬殊,看来你们是正规部队,打的是人家的敌后武工队)。

工具:刀、木棒(连原始人用来采集、狞猎的工具都拿出来了,看来你们是复古派哈)。

时间:2008年3月2日下晚修后,9点10分左右(正是我查寝的时间,可你们却在这个时间“做案”,可见让你们去做地下工作,比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内行)。

地点:旧公寓二楼走廊(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就是跑到我们家门口来闹事的,你们怎么也学日本鬼子,跑到唐林的家门口去欺负他啊)。

事件的起因、经过:星期五下午物理课李新向1班谢敏借书未还,周日晚自习课间去还书。还书时谢敏不在,李新只得回来,一边走一边甩着书回教室,不小心打着了唐林,唐林态度不友好地说,你要做啥子嘛?李新回敬,你要做啥子嘛?唐林火气大了,说,你要做啥子嘛?李新说,我要打你怎么嘛?唐林说,你来嘛?李新说,好!晚自习后见!然后散去。

下晚自习后,李新手拿木棒与杨阳、陈林、许川、王松、李强一起到旧公寓二楼走廊上。首先是许川出面询问,问了之后说,这件事没什么,不打了。李新先犹豫,犹豫之后,木棒闪出手,打了一下唐林,下手很重,木棒都打断了。唐林被惹毛了,冲上来,用刀乱戳,最终造成李新头部和背部两处受伤。

最初,杨阳与陈林企图将唐李两人拉开,未果。又看见唐林动刀,于是发怒,联手收拾唐林。陈林看见李新流血,就把李新拉走,事情终告结束。

这是一起恶性打架事件,任何一个班主任碰到都会头疼。因为打架的是孩子,但面对结果的除了孩子还有老师和家长。班主任既要处理好孩子之间的矛盾,更要协调好家长之间的纠纷。而这种突发性的打架事件,无论班主任怎么防都不可能杜绝。

可以这样说,偷懒、骂人、撒谎、打架等现象几乎充斥着我的整个教育生活,可我并不感到厌烦。相反,作为班主任,看到这群无规无矩的“小野兽”,我很兴奋,因为我又能施展我的才能了;作为母亲,看到一群淳朴却不乏蒙昧的农家孩子,我的心又隐隐作痛!于是我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文章《师范生要把自己变成孙悟空》,陶行知在文中把教师比作孙悟空,而我则把学生比作唐僧。

我的那帮孩子,从生下来到进入学堂,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妖精”。这些“妖精”就是我们老师常挂在嘴上的坏习惯。想想,我们的孩子是多么的可怜,他们一边要成长,一边要和诸多的妖魔鬼怪做斗争。斗赢了,他们将取得人生的真经;斗不赢,他们就会被妖精所吞噬!所以,我要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化作孙悟空,拿起金箍棒,睁着一双火眼金睛,忠心耿耿地走在唐僧的身边,为唐僧除魔斩妖,竭尽心力帮唐僧取得真经!

因此,我的教育生涯,实际上就是“孙悟空”带着“唐僧”去西游,去取那教育的真经!P1-4

序言

眼下,很多职业培训书籍将成功说得玄乎又玄,好像除了它们的当事人,其他人都不能旁窥到成功的点滴门道,这使我对某些冠以“秘诀”的书籍充满了畏惧。而且,既然是秘诀,往往就不会轻易示人。

但是,由“青春老人”张万祥老师领衔主编的这套《班主任成功秘诀丛书》,却给我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感觉,它使我对“秘诀”一词突然有了一种亲切感。我发现,“秘诀”原来也可以演绎得如此生动,甚至可以说,其实没有“秘诀”。

我曾在“教育在线论坛”发出过一个标题为“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张启事”的帖子,号召广大一线教师撰写教育日志,进行教育反思。我说,如果广大一线教师每日三省吾身,撰写1000字的教育反思,10年之后没有成为名师,我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当然,也许有人把它看成是一个笑话,而我确实是认真地把它作为一个承诺。赔偿不是目的,号召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反思、积极写作才是我的初衷。翻开《班主任成功秘诀丛书》,当时发出这种倡议的亲切感又涌上我的心头。这套丛书的作者,大多数都在教育一线工作了10年以上,有的甚至达30多年,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撰写着教育反思笔记,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这种坚持让人动容!新教育实验认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我崇敬那些有理想的人,更钦佩那些为理想而不断努力奋斗、坚忍不拔的人,他们才是共和国教育的真正脊梁!

多年来,新教育一直倡导师生共写随笔,倡导教师的生命叙事,倡导教师记录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成为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的“吉祥三宝”。所以,对来自一线教师的教育叙事、教育反思,我总充满了亲切之感,我一直认为,是他们创造和丰富了我们的教育内涵。

张万祥老师主编、“万千教育”策划出版的这套《班主任成功秘诀丛书》,就给我带来了这种欣喜和感动。《班主任其实好当——44位优秀班主任的秘诀》的作者,是一群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目前正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担当骨干的班主任,他们用自己的教育故事,全方位地阐释着各自成功的“秘诀”。这些老师中,有数十年扎根山区不言苦不言悔、最终形成独特教育个性的小学老师;有从乡镇中学开始教起,最后到省城重点大学附中教书、不断进取的中学老师;更有为实现教育理想而一辈子孜孜以求,不断做出新探索、取得新成绩的中小学教育领军人物……他们用亲切的语言,真实地诉说着个人和事业的成功。

我之所以愿意为这套丛书写点什么,是因为丛书中的许多作者都是我的朋友,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活跃在“教育在线”网站,有些还是新教育实验的骨干。担任主编的张万祥老师是我一直很尊敬的老师,他拥有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德育特级教师、天津市班主任研究会副理事长等头衔,更重要的是他退休以后,应我的邀请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开设了班主任工作的专帖,为培养年轻班主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甘为年轻班主任做人梯的精神被广为传颂,在全国享有“青春老人”的赞誉。

副主编郑学志老师是青年才俊,年纪轻轻就出版了25部教育教学专著,担任了《中国教育报》《班主任之友》《班主任》等多家教育报刊杂志的专栏作者,被媒体誉为“教育痴人”和“班主任的民间领袖”。

陈晓华老师是新教育实验的重要“个体户”,多年担纲“教育在线”版主,“红袖”的网名也为众人所知。在实际工作中,晓华也是一位卓有建树的老师,他先后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首批名师,还出版了《守望高三的日子》《班主任突围》《怀揣着希望上路》等4部教育专著,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

李迪老师也是从网络上成长起来的老师,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第二届名师等。她看上去温婉单纯,却将职业中学教育做得有声有色,成为全国知名的“女生问题”专家。

另外,钟杰老师是“《班主任之友》论坛”的优秀版主,较为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资阳市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半月谈”的领军人物。她撰写了200多万字的教育随笔,并出版了《治班有道——班主任智慧手册》一书。

黎志新是广东省著名的班主任,也是网络上享有盛誉的“沁心荷”,她撰写的教育随笔和读书笔记已不少于100万字,在自己的行业和系统内都是佼佼者。

丛书的作者无疑都是许多教师眼中的“成功者”。但是,他们对成功的理解却是那么的亲切生动,一点都不高大与遥远。如,张万祥老师认为成功需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他本人就是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热爱之情的人;郑学志老师坚持认为成功往往就是比别人多走了一步,他一直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努力;陈晓华老师对成功的解读富有“深圳速度”——以最短的时间采取最大量的行动,你就能够获得成功,他的“桃李部落”管理就是效率的典范;钟杰、李迪、黎志新则认为态度决定一切,你对教育投入多少,产出就有多少……这些“成功者”对成功的理解,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其实成功没有“秘诀”,或者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成功!

这套丛书具有鲜明的个性,本本特色不同,个个面目各异。张万祥老师主编的那本书中,44位优秀班主任就个个故事不同、做法各异;钟杰的“教育西游记”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陈晓华关于“魅力班主任”的叙说让人手不释卷;李迪的“爱情故事”让人会心一笑;黎志新的“励志教育”让人找到久违的亲切;而郑学志的“懒班主任经”又别出心裁,使人眼前一亮,无论观点还是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感受到教育管理智慧的美丽和精致。

其实,新教育实验也有自己的成功观,那就是,坚守自己的教室,让自己的生命真正地融人到学生的生命中去,让自己和孩子的生命都能够真正地开出一朵花来。《班主任成功秘诀丛书》的作者用自己富有特色的教育实践,验证了新教育的成功观,也为“秘诀”做了更深刻、更生动的注解。他们的故事,富有教育原生态的真实,富有一线教育的生活气息,他们让读者明白,原来成功并没有那么遥远,原来成功并不那么高不可攀,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教育的田野里,扎在自己的教室里,你才能够真正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

后记

整理完这部书稿,我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三年时间,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写了将近80万字的故事,每个字都是从我心底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说实话,我合不得删掉哪怕一个字。我希望我每个孩子的身影都能在这些文字中穿梭。可是,这部书只能承载17万字。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割爱、压缩,只把部分孩子的成长足迹留了下来。这对我以及我的孩子们来说绝对是极大的遗憾。

这些故事均发生在2005—2008年之间。再回首,孩子们已经长大。而我,又重新回到了教育的原点,抡起我的金箍棒,陪着一群“唐僧”,满怀虔诚地去书写那或精彩,或平淡,或成功,或失败,或伤心,或快乐,或纯真,或奸诈的教育西游记。

以我现在的眼光,如果要我来评价这部书稿,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幼稚!

但这幼稚里?凝聚的却是我和孩子们的每一次感动?每一份精彩

我的所作所为,没有别人所说的那么崇高,也没有别人所说的那么充满智慧,我只是在用一个母亲的心情履行一个教师的职责。每一点想法,都是想把附在孩子身上的妖精赶走;每一种做法,都是想帮孩子找到一条向阳的大道;每一个招法,都是想把深受妖精之害的“唐僧”解救出来。

教育,本就是真心真意地做好每一天,然后,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看待。仅此而已!

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其实我一点也不愿意称他们为“后进生”,他们在我的眼里,除了成绩差点、习惯差点、表现差点,其余都不赖。

张闸,那个最不善于说话的男孩,现在在成都一家火锅餐厅做事,为人处事相当得体,深受老板器重。

刘兴,那个习惯最差的男孩,中途离开过一个学期,后因想念我和同伴,又从云南回来了。现在,成了一位学徒,对老师、对同学情深意重。

还有赵风,那个最调皮的孩子,毕业后,跟着他的舅舅学技术,由于他动手能力强,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有些老师或许会说,他们真的变了吗?是不是您键盘一敲,他们就由差变好了呢?我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们的确变了!

或许,我当时的招法并没有让他们改变。比如刘兴,临近毕业,身上都还有很多缺点,并且早恋,给我惹了不少事端。但他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后,生活的磨炼使他不断回味当初所受的教导,然后,他痛下决心,改正了身上的缺点。这一切,都是他亲口告诉我的!难道说,这不是教育之功效吗?没有当初的步步为营,哪有后来的步步为赢?

我只能这样说:首先,我是一个平凡的一线教师,不是坐而论道的理论家,所以我只能站在教育的最低处来玩一把最钝的弯刀;其次,我是一个资质平庸的老师,不是谋略家,所以我只能无谋无略本着真心来和学生打交道;再次,我虽年近四十,却总是觉得自己有群花相伴,青春不老,所以童心、爱心永存!正是基于上述三点,我才能与学生一道演绎出最真实、最纯真、最精彩的“教育西游记”。

不管我所说、所写,是高深还是浅薄,只要真实地记录我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每一件事,那么就不负我教育西游时所付出的一片痴心了!

另外,感谢“《班主任之友》教育论坛”所有朋友的关注与支持;感谢师傅张万祥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以及无私的帮助;感谢亦师亦友、亦父亦兄的邓维礼老师对我的鼓励与督促。如果没有他们真诚相助,我想,我无论如何也坚持不下来。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倾囊相授、倾情相帮、倾心相助,我才有足够的勇气把我与一群“唐僧”的故事写出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的故事是曲折的,情节是生动的,感情是丰富的,它们共同组成了转化“后进生”的交响曲。寝室纪律,教室纪律,迟到早退,乱吃零食,卫生值日,打架骂街,叫外号……这些司空见惯、微乎其微的事情,在钟杰笔下却变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一会儿让人忍俊不禁,一会儿让人拍案叫绝,一会儿让人掩卷深思……请记住:班主任工作是丰富多彩的,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张万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德育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理事)

保驾护航、降妖伏魔,在孩子的求学路上,老师的角色正如孙行者。只是,老师护送的,不只是一个三藏,而是一帮唐僧——钟杰老师这本书,无西游之惊险,有教育之艰辛;无玄幻的刀光剑影,有诚挚的脉脉温情。在作者与“后进生”斗智斗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为人师者的快乐与幸福。

——谢云(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生活是一种内心的自由选择及其相应的生命展开。作为班主任,你的内心选择怎样的班级生活,你就将和学生展开怎样的教育故事。钟老师做出了为后进生“斩妖除魔”的选择,于是偏僻的小镇里展开了丰富多彩的西游记故事。

——彭清亮(四川省优秀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读《教育西游记》是一种享受:其一,书中的故事就是教师身边常见的琐事,内容真实可信;其二,看似小事,但幽默、流畅的笔调却让你感动、愉悦、顿悟,读来轻松;其三,以西游记的形式来讲述教育故事实不多见,这是一大创新。

——邓维礼(四川省特高教师)

一个“孙悟空”护送一群“妖精”缠身的“唐僧”,行走在教育的西游路上,只为取得教育的真经,只为让孩子们修得正果。钟杰老师用悟空的真心、执著和智慧,与唐僧们身上的“妖精”斗智斗勇,形象的比喻,精彩的案例,让我手不释卷,忍俊不禁,掩卷遐思。

——覃丽兰(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育西游记--我和后进生的故事/班主任成功秘诀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77147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9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5.16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