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姑苏烟云
内容
编辑推荐

《姑苏烟云》是一部书写当代历史的大书。它从抗战胜利前夕的1944年写起,笔墨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发生前夕,这个时间段是20世纪中国发生重大历史转折的时期。

《姑苏烟云》和以往小说中知识分子叙事或老干部叙事不同,“小人物”成为历史的主体,这让我们有可能看到“人民”是如何来“创造”历史的。

内容推荐

一九四一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清晨,小庭院里的鸟雀声叫得分外欢悦,十五岁的王亦生被妈妈叫醒后,懒着不肯起床,那个被搅碎的梦太甜蜜了。他在梦中勇气陡增,拦腰搂住了巧珍,巧珍就势依偎在他的怀里,软得没有了骨头似的。他最崇拜巧珍一头泛着蓝光的黑发,又密又亮,绸缎一般光滑,此刻他紧贴着那头黑发,贪婪地嗅着发中散发出来的阵阵香气。他的手有些不规矩起来,抚摸到叫他心荡的绵软而滑腻、富有弹性的肌肤,他的下面陡地升起了酥麻的感觉……

《姑苏烟云》这部小说,是从它的主人公王亦生一场春梦开始的。

试读章节

一九四一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清晨,小庭院里的鸟雀声叫得分外欢悦,十五岁的王亦生被妈妈叫醒后,懒着不肯起床,那个被搅碎的梦太甜蜜了。他在梦中勇气陡增,拦腰搂住了巧珍,巧珍就势依偎在他的怀里,软得没有了骨头似的。他最崇拜巧珍一头泛着蓝光的黑发,又密又亮,绸缎一般光滑,此刻他紧贴着那头黑发,贪婪地嗅着发中散发出来的阵阵香气。他的手有些不规矩起来,抚摸到叫他心荡的绵软而滑腻、富有弹性的肌肤,他的下面陡地升起了酥麻的感觉……醒来时巧珍的发辫分明还紧贴着他的脸庞,他的鼻际还有一阵似有似无的桂花头油的香味。但他却很感谢他老娘及时将他唤醒,不然床上又准会留下些不尴不尬的渍子。

家里的小庭院是一个和平的院子。他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用铅丝做了个简易的弹弓,在学校里和同学互相追逐,用纸团弹来弹去,回家后就在院子里装小石子打鸟,被父亲看见了,训斥说:“鸟在院子里飞来飞去,捉害虫,播花籽。清早起,它们在枝头呜叫,唱歌给你听,它们碍你什么了?你用弹弓去残杀它们,你书读到哪里去了?你真是个小憨大,以后再看见你打鸟,我就弄记耳光你尝尝!”但亦生从未尝过耳光的滋味,在记忆里,父亲给他的只是太多的溺爱,他有穿不完的新衣服,有吃不完的美食。父亲不准他打鸟,是因为父亲喜欢听鸟的呜叫。父亲在院子里栽了几棵供鸟栖息的树,每天清晨父亲便闭目躺在院子里的藤榻上听鸟叫,一边喝着酽茶。自从那次挨训后,亦生就把弹弓扔了,并且养成了听鸟叫的习惯。

亦生常常想念父亲,想念父亲在世时的好日子,想念父亲在世时巧珍一家像自家亲人一样待他,想起就流下了眼泪。这天亦生被唤醒后,又想了很多,当窗外射进第一道阳光后,鸟声四起。他就闭眼谛听,先是听到屋檐下麻雀单调的叽叽声,而后听到桂花树上一阵好听的鸟叫,那自然是十姐妹成群躲歇在上面了;而后柿树的高枝上传来了更婉转的鸣声,亦生知道那是白头翁或者黄莺掺和了进来。今天,他很想听到喜鹊的叫声,他今天有大喜事,一个三房合一的男人,事业不成,何以家为?他今天要去迈进人生一道大门槛,端起银行业的金饭碗。

说起来也真伤心,自从五年前父亲去世后,日子过得够紧的了。下粥的永远是咸菜,亦生妈在冬天熬了一碗猪油,中午准许亦生夹一筷拌饭吃,那是亦生长身体唯一的营养品。长高后亦生的棉袍是二截头拼成的,亦生把罩衫裹得严严的,唯恐被同学发现。学校是个小社会,家境贫寒的学生心灵上每天都有新的创伤。他穿着缝缝补补的衣裳,袋里从未有零用钱,同学围着吃食摊买零食,他便悄悄地走开。这些年,母子俩省吃俭用苦度光阴,亦生妈年轻时学过成衣,在堂屋里放了副门板,接揽一些成衣生意,靠十个指头换些米钱。亦生父亲在世时,家里有一些积蓄,要紧关头才拿出来派派用场。逢年过节,三叔常常有些接济,亦生上学的学费也是靠三叔供给的。这样熬了几年,在亦生进入初中后,学校里不断有新花样,要买这样那样的参考书,上体育课一定要穿回力球鞋,初二又成立童子军,要每个学生做一套童子军服舟形帽,亦生妈把所有的积蓄都用光后狠狠心叫亦生退学回家。

一天,三叔女儿佩芳上门,说她父亲有事要亦生过去,亦生就跟着佩芳去三叔家。

三叔名王铭金,字慎之,服务于上海银行业已有三十余载,从十五岁进钱庄学生意,今年已届知天命之年,有几个银行界头面人物很信任他,送他绰号叫好好先生,前几年一致公推他为同业公会副总干事,忠实为老板们服务。

亦生年纪虽小,却有些清高思想,明知读书能得到三叔的资助,但不大愿意上三叔家门。三叔的为人他是很佩服的,对小辈谦和慈祥,每逢过年,亦生挟了块红毡到亲戚家拜年,三叔搀扶他起身,一手搀着亦生手,一手抚着亦生背,那只大手特别温暖,隔着棉毛衣物,亦生也还感受得到有股暖气。三叔把他按到椅上坐定,把茶几上的橘红糕长生果抓到他的长衫的插手袋里,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一对近视眼透过圆圆的金丝边眼镜仔细地端详他,看着看着就摘下眼镜擦眼泪,说:“亦生哪,你三叔是很喜欢你的,我们三房里,就剩下你一根独苗啦,你可要好好读书,努力上进才是啊。”亦生懂事那年,听到那种话,心里很激动,但一年里要听好几遍同样的话,多听了就不免麻木。

这天亦生跟着佩芳进三叔家,这一幢假三层有两间阁楼的小洋楼在当时苏州城里还是数得上的。三叔虽说是个资深的高级职员,但一贯恪守本份,工薪虽比其他职员为高,但要置备这样的洋楼是做不到的。前几年,他初进钱庄时的老板过世,临终前看着几个儿子为争夺家产反目成仇,苏州那幢房子本来托着王铭金代管的,他就吩咐律师过到王铭金名下,并在遗嘱里写明。王铭金虽不贪这意外之财,但也不忍违背他老板的美意,就接受下来。王铭金一家三口住着这样的大房子,是够宽敞的了。

亦生跨进石库门,看着这幢气派的洋楼,心里不由有些想法,他总以为三叔在外发了横财,牛身上拔根毛,他也不至于辍学,可见,三叔也是嘴上说得好听。

三叔正在楼上客厅里踱步,见亦生进来,气呼呼地劈头就问:“谁叫你退学?为什么不经过我同意?”

亦生顿了一回,嗫嚅说:“我老娘说,快掀不开锅盖了,还读什么书?”

三叔只顾踱步,搔着头皮,把梳得精光的头发都弄乱了。亦生对三叔一直有些惧怕,只倒头垂手立着,这样僵了刻把钟,佩芳进来倒了杯茶放在茶几上,把亦生按在椅子上坐了,对他父亲说:“婶娘也有难处,亦生退学已有两个来月,事已至此,还是想想今后怎么办吧。”佩芳比亦生大五岁,金盆牡丹独一株,对他父亲有点没大没小。王铭金听了也是这个道理,坐下来喝了口茶,定定神,说:“事已至此,你亦生有什么打算?”P1-2

序言

《姑苏烟云》这部小说,是从它的主人公王亦生一场春梦开始的。一九四四年,我将近而立之年,这时我在自我奋斗的道路上已经有点结果,担任过好几家报社的总编辑,吃过国民党政府的好几场官司,在西南的新闻界中,薄有微名了。我比《姑苏烟云》的主人公要忝长几岁,走的道路也不同,但是,当我一接触到这本书时,王亦生先生的言行却深深抓住了我,我为他高兴,为他担忧,为他那种软绵绵的苏州人性格生气。

这原因,一是在于作者描写的成功,王亦生那样的人,沙永寿那样的人,特别是李国梁那样的人,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一索即得,我们的前后左右都可以看到。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法,抓住了这些人物的特点,把他们一个个写得生龙活跃,不由你不信。二是这本小说的跨度,正好是从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六六年,我们都是在这二十二年中生活过的人,风风雨雨,大家见过,小说中描写的人物、故事,几乎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尽管我走的道路不同于王亦生的道路,但其中的休戚悲欢,却有共同的经历,一般的凉热。

解放以后我们所搞的各项运动,其实我们一次也没有逃脱过,比如消灭麻雀、大炼钢铁,都非常兴高采烈的参加过,当时亦并不觉得幼稚、可笑,我的同事和同业中,在“引蛇出洞”中入了网的,更不知有多少。现在回过头去看看,哑然失笑之外,又非常沉痛。我们这个民族的多灾多难,我们这些人的幼稚可笑,着实令人吃惊了。

司马迁《史记》之所以伟大,因为他忠实地记下了当年的历史,不然,我们怎么能看到高皇帝的那副流氓相,而项羽又如此英雄气概呢?《姑苏烟云》所描写的,虽然是一个城市、一个行业中的某些故事,但是很可以举一反三,看到我们对每一次运动付出的代价。因此,当我第一次读到《姑苏烟云》时,就建议俞明同志迅速出版,因为他写的不仅是小说,更重要的是纪录了我们时代的历史,王亦生先生、沙永寿先生和李国梁先生,都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影子,在我们这些反反复复的折磨中,你处于什么地位?

现在,《姑苏烟云》终于能够出版了,我的高兴之情,超过了作者本人,可见世上自有识货的人。写下这些感想,表示祝贺,兼代序。

丁丑二月于上海时年八十又三

书评(媒体评论)

我觉得,俞明在小说中有意把小说空间定为“苏州”,除了他对吴地的熟悉,还在于“苏州”是一个自古以来社会相对稳定、文化传统牢固、民众习性温和谨慎的地方,可以说是一个“传统中国”的象征,以此作为背景,更容易突出历史巨变给社会风尚、时代精神、生存方式等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姑苏烟云》写的是“苏州”说的是“中国”。

——王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姑苏烟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俞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32497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4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