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09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
内容
编辑推荐

《2009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分为文件报告、学术前沿、热点聚焦、论文索引四个板块。其中“文件报告”板块收录的是该年度国家有关儿童的法规和重要政府公报、规划和通知等;“学术前沿”板块,从儿童文化理论与政策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儿童文学与艺术研究等三大方面梳理本年度儿童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涉及儿童哲学、儿童社会学、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传播学、儿童文学、儿童艺术学等研究领域。第三个板块聚焦于性别教育研究、震后儿童心理危机研究、高中教育与文理分科问题研究三个年度热点话题,以关注、凸显当下儿童的生存现状及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和思考。最后一个板块是资料性的2009年度儿童文化研究论文索引。

内容推荐

《2009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是一部全方位、全景式地描绘本年度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全貌的大型资料集,可供检索的专业工具书,也是一部表明选编者理论观察、批评思考和建议性意见的年度学术报告和蓝皮书,期望为中国儿童文化研究留下一份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索引和学术档案。

目录

文件报告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

进出口玩具检验监督管理办法

学术前沿

1 儿童文化理论与政策研究

 (一)儿童文化理论研究

 论文选载

儿童精神特质的人文解读——文化二维论视野下的儿童精神

论儿童观的范式转型——社会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儿童观

人类独有的青春期

 学术卡片

◆儿童哲学的意义——马修斯与李普曼的“对话”◆何谓儿童中心论的“中心”——心理

学维度的审视和跨学科研究的试探性建议◆儿童游戏的本质——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

◆童年幸福与学校教育◆论西方文化中未成年人的道德景象◆从现代儿童观立场看儿童“保护”的问题

年度述评 2009年度中国儿童文化理论研究述评

 (二)儿童政策研究

 论文选载

我国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家庭政策(1980—2008)——从“家庭支持”到“支持家庭”?

剖析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政策的三个视角——身体与心灵,牺牲者与威胁者,投资

论儿童文化权利及其保护——中国儿童文化政策的视角 

 学术卡片

◆我国当代0—3岁婴幼儿教育政策分析◆“一孩半”生育政策的社会性别与社会政策视

角分析◆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权利基础及其限度◆改革开放30年青少年发展政策

的回顾与展望◆日本儿童福利政策的特色与发展变革

年度述评 2009年度中国儿童政策研究述评

2 儿童发展与及哦啊与研究

 (一)儿童社会学研究

 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

 论文选载

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

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

 学术卡片

◆社会结构异质性与流动儿童社会网络的建构——以同伴关系为核心◆中国未成年人

贫困影响因素分析◆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农村留守儿童

问题产生原因探析◆农民工子女:类型分化及其社会融入的制度逻辑◆中国弱势儿

童教育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前瞻◆从结构视角看1949年以来的中国青少年偶像

 未成年人保护研究

 论文选载

社会组织在支持未成年残疾人参与权利实现中的功能分析

 学术卡片

◆关于童年的思考——论独生子女发展权的家庭保护◆未成年入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

护◆论我国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与法律保护◆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

题及应对策略◆论留守儿童人权保障的缺失及法律救助◆香港儿童虐待防治的经验

与启示——生态系统的视角

 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论文选载

我国未成年人罪错处分体系构建

远离辉煌的繁荣:青少年犯罪研究30年

 学术卡片

◆危险性与被害性:未成年犯罪人人身特征分析◆“优先保护”理念下的我国少年刑事

司法模式选择◆论未成年人犯罪之网络诱因——以文化冲突为视角◆个人社会化理

论视野下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探析◆现代化与未成年人犯罪◆外来人口第二代犯罪问

题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心理学审视

年度述评 2009年度中国儿童社会学研究述评

 (二)儿童教育学研究

 儿童学校教育研究

 论文选载

中国弱势儿童教育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前瞻

论儿童权利的本性及其教育诉求

 学术卡片

◆教科书应该是权威吗◆回顾与检讨:改革开放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三十年◆关注中

国农村特殊教育:重点、热点、难点、盲点◆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我国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

◆择校现象的国际观察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儿童校外教育与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论文选载

独生子女群体与教育改革——我国独生子女状况研究报告

中国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问题与对策

 学术卡片

◆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研究◆日本校外教育发展的政策与实践◆美国儿童在家上

学合法化演变历程与现状◆中、美、英家长教育权利的比较◆促进家长参与推动教育

改革——浅谈家长信息与资源中心在促进NCIB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流动儿童社会融

入特点、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

年度述评 2009年度中国儿童教育学研究述评

 (三)儿童心理学研究

 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研究

 论文选载

儿童中心论:一种教育学与心理学关系的视角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

纵向再探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模式

 学术卡片

◆遗传与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影响的双生子研究◆青少年情感关系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儿童2—7岁行为抑制性发展对7岁时问题行为、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同伴交往、亲

子交往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童年中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情绪适应

◆家庭收入与儿童早期的社会能力: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儿童语言样本的分析技术

 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论文选载

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

黄翼与中国儿童心理辅导的开拓

 学术卡片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问题行

为关系的追踪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中国26市(县)4—6岁儿

童行为问题的现况调查◆攻击性青少年的箱庭作品特征◆美术治疗中的儿童绘画评价——基于系统论的视野

年度述评 2009年度中国儿童心理学研究述评

 (四)儿童传播学研究

 论文选载

不同共视方式对儿童电视识读能力的影响

国外儿童媒体识读教育理论范式的发展

我国城市青少年的媒介消费与全球观

网络游戏意识对网络游戏行为的影响——以青少年网民为例

 学术卡片

◆2008年度未成年人电视媒体收视行为调研报告◆新中国上海少年儿童报刊发展历程

初探◆变动的媒体、变动的青少年——2008年台湾地区青少年媒体行为调查◆电子

游戏的分级与分类问题的教育视角论证◆试析国产动画片衍生童书的互动式营销

◆中国动漫产业链的童话和现实今天“喜洋洋”

年度述评 2009年度中国儿童传播学研究述评

3 儿童文学与艺术研究

 (一)儿童文学研究

 论文选载

从晚清到“五四”:传教士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蘖

论“分化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及其学科发展

论新媒介与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从“黎锦晖现象”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

 学术卡片

◆中国儿童文学60年的发展思潮、艺术成就与诗学内涵◆“幻想文学”是个伪概念

◆理解魔幻:儿童文学语境中的描述◆安徒生童话的翻译与中国现代儿童观的建立

◆从陌生到热捧——图‘画书出版在中国内地◆当代儿童小说的乡土叙事◆释放与规

约——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思考◆市场化潮流中儿童文学开放的底线与碑

石——论当下儿童文学的批评尺度◆理想的出版文化对儿童文学的未来建构

年度述评 2009年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述评

 (二)儿童艺术学研究

 论文选载

《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的美学表征

影视动画作品中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

 学术卡片

◆中国动画60年“观念系统”浅议◆类型动画与文化◆中国动画业的两次转型

◆1978—2008:历史的跨越——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三十年◆21世纪初:世界多元文化音

乐教育与音乐人类学在中国◆音乐心理剧对流浪儿童自尊水平干预的研究◆青春镜

像——电视选秀、青春偶像剧的文化意义解读◆动画创作中“中国风”的“变”与“不

变”——《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给中国动画创作的启示◆论中外动画经典造型样式的

文化内涵◆从赛博文化看Flash动画的文化功能◆动漫创作和接受心理艺术研究

 ◆失落的“母题”——国产动画片故事性缺失的深层原因

年度述评 2009年度中国儿童艺术学研究述评

热点聚焦

1 性别教育研究

 论文选载

青少年中性化风潮的源起:社会建构论的视角

青少年成才、性认知与性教育模式问题

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其愿望理解的影响

 学术卡片

◆青少年中性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青少年对性别的自我接纳及其影响因素◆“男

孩偏好”社会性别文化“拐点”解析◆不适应的男孩◆教育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

家庭背景对男性和女性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

年度述评 2009年度中国儿童性别教育研究述评

2 震后儿童心理危机研究

 论文选载

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模型

地震灾区学校心理援助体系构建研究

箱庭疗法在灾后心理援助与辅导中的应用

 学术卡片

◆震前生活事件、创伤程度对中学生震后心理应激状况的影响◆异地复学震区中小学

生PTSD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唐山地震孤儿30年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地震中

丧亲学生的沙盘特点◆儿童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班级心理辅导对学生震后心理复

原的作用◆绘画测验:评估灾后儿童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功能的有效工具

年度述评 2009年度中国震后儿童心理危机研究述评

3 高中研究与文理分科问题研究

 论文选载

多样、开放、灵活:普通高中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中文理分科:问题实质、利弊分析及改革路向

超越文理分科:美国高中课程和大学招生的专业分化

 学术卡片

◆高考改革的思路、原则与政策建议◆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策略◆我国

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入学问题初探◆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值得期待吗◆我

国普通高中经费政府分担比例问题研究◆中国普通高中学生感知的学校环境

年度述评 2009年度高中研究与文理分科问题研究述评

论文索引

2009年度中国儿童文化研究论文索引

文件、公报索引

儿童社会学论文索引

儿童教育学论文索引

儿童心理学论文索引

儿童传播学论文索引

儿童文学论文索引

儿童艺术学论文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09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卫平//刘宣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60322
开本 16开
页数 5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54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8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5
丛书名
印张 35.3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60
18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