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粉色蝴蝶
内容
试读章节

1

在我的家搬进新的楼房前,曾在一条巷子里住了二十余年。跟那些与一条街相守、相伴一辈子的老人相比,我与这条巷子相处的=十年光阴实在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可对我而言,这是目前为止我与一条街巷相守、相伴的最长纪录。如果按照我能活到八十岁来算,我一生四分之一的光阴都交给了这个巷子。

这个巷子有个很美的名字,叫“粉巷”。不用我多说,从名字上你就能感受出这条巷子的韵味: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尘世味道,但这又不像是油盐酱醋中的尘世,而宛若是从某位水粉画家的画板上流淌出来的一个故事或一段传奇,充满着如梦似幻的田园牧歌风情。

当然了,在我天天由这个巷子穿梭而过的时候,并没有觉得这个巷子有何独特之处。她年复一年地矗立在那里,今天看她是这个样子,明天看她还是这个样子。。所有的美与怀恋都是发生在与她擦肩而过之后。有人说距离会产生美感,对这个说法我过去一直耿耿于怀,距离怎么就能产生出美感?一个你从来不认为美的东西与你拉开再远的距离,你也不会觉得她是美的。现在我懂得了,变的不是东西,那个东西从来都是那样的,变的是你,是变化了的你给并没有变化的东西增加了许多额外的情愫。

我对“粉巷”就是这样的,对她的所有缱绻与怀恋都是发生在与她失之交臂之后。

我是在五岁那年搬到这个巷子里来的。具体的细节已记不清了,怎么想都是蒙咙、喑哑的一片。我只隐约记得那是一个风吹到脸上有些暖洋洋的时节,散落在路牙子边的苦菜已绽开黄色的花朵。这些小黄花好看不好玩,我只摘过一次,就知道这个花是最碰不得的——还没拿到家,嫩黄色的小花朵就枯萎地耷拉下了脑袋。一点儿也不像其他的花那样可以拿回家,插到花瓶、废酒瓶里好好欣赏几天。这一天我想最多也就是歪着头看她两眼,看她在醺风中摇曳的样子而已,而不会跑过去摘下一朵带回家的。

初来“粉巷”的日子里,我有些不适应,总觉得像是跟着大人出来走亲戚似的。走亲戚当然是好事了,没有一个小孩子是不愿走亲戚的,可亲戚走完了也就该打道回府了,不能老呆在别人的家里——别人的家再好,毕竟是别人的家,也不能老赖着不走呀!可我们这一住下来就没有了要走的样子,妈妈一头扎到厨房里不出来,没费多少时,就把零乱的锅碗瓢盆安排得妥妥当当。环顾四周,妈妈觉得还少了点什么,就从围裙的口袋里摸出了几块钱交给了巧巧——巧巧是我的姐姐,比我大八岁,让她前往巷子里的杂货铺买些油盐酱醋回来,摆出了一副要正儿八经过日子的样子。

白天的日子还不算太难熬,可以在巷子里这里游游、那里荡荡的,也没怎么觉得太寂寞。我还在巷子里与一个叫小雪的女孩子交上了朋友。

这个小雪与我同龄,也是五岁。她不是“粉巷”里的人,是跑来这个巷子里玩的。我见她的那天她穿着一件黑色的裤子,蓝色的套头秋衣,正撅着屁股从一棵老槐树的树洞里往外掏什么东西。那棵老槐树已经很老了,绝大多数的枝干都已干枯了,树皮也一块块地皲裂开来,突兀、粗大的树根互相缠绕、纠结着从土里裸露了出来。在靠近树根的树干部位上,不知怎么还留有一个黑糊糊的大洞,也许是被虫子给咬的,妈妈说虫子也会咬树的,特别是那些年老的树,是很容易被虫子糟踏的。

这个树洞可真大,小雪的整只手和半个胳膊都伸进去了。她好像是在洞里寻找什么—一掏一阵,拿出手来看看,没有;又把手伸进去,再拿出来看看,似乎不是想要的东西,又扔掉了。

知道她叫小雪是后来的事,不知道她叫小雪的时候对她充满了好奇:这到底是个男孩还是个女孩?好像是男孩,女孩子都是穿花衣服的,我穿的就是花衣、花裤。有时我的裤子也会是一种颜色的,妈妈说用单色的布料做小孩子的裤子也是很好看的,但我的上衣总是花的,不是蓝色的小碎花,就是一朵朵黄色的小雏菊。花衣服是女孩子的标记,妈妈常常这样说,每次给我选衣料做衣服的时候,都是这样说的。这个小孩穿着黑裤、蓝衣,那就应该是男孩子了。我围着老槐树又绕了一圈,其实还是想再确认一下这个低头掏洞的小孩到底是不是男孩。这个小孩的脸白白净净的,眼睛挺大,可惜是个单眼皮。妈妈说单眼皮的小孩不如双眼皮的小孩漂亮,我看倒也未必。这个小孩的眼睛就挺好看的,柔柔细细的,眼梢还稍稍地有那么一点点的吊。那股清秀劲倒像是个女孩子,可这小孩的头发短短的,梳的是一个小平头,两个耳朵全都裸露在了外面。这有可能是一个男孩子了,女孩子都是要用头绳扎辫子的。

我转身要走,妈妈平常是不喜欢我与男孩子在一起玩的。她说那些“破小子”都太调皮了,没事离他们远点。妈妈总是把男孩子称作“破小子”的。我悄悄倒退着走,不想惊动了这个“破小子”a谁料脚底下不利落,被矮树桩给绊了一下。我踉踉跄跄地倒退了几步,还是四腿朝天地摔在了地上,嘴里禁不住发出了“哇”的一声尖叫。这叫声把那个正在低头掏洞的“小男孩”着实给吓了一跳。他浑身颤了一下,一抬头发现我:咦,你是谁呀?我怎么不认识你?声音尖尖、脆脆、细细的,哪里是什么男孩,分明就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

哎,你是个女孩子呀,和我一样?我奇怪地问,还拽了拽自己头上的牛角辫,意思是你的辫子呢?

不是女孩子还会是男孩子?她用黑白分明的大眼珠子冲我扑棱地闪烁了一下,又问:你到底是谁呀,我怎么没有见过你?她的声音尖脆而高昂,有点不耐烦了,看上去这个女孩子的脾气好像有点大。妈妈说,小女孩、好女孩都是要细声细气地说话的,粗音大嗓的女孩子是不讨人喜欢的。这个女孩子的嗓门可真高,把我的耳朵都震疼了。

我揉了揉耳朵,从地上爬了起来,告诉她我是新搬来的,就住在这个巷子里,很近。沿着这棵大槐树往左边一拐,就到了我的家。她顺着我指的方向看了两眼,也告诉我她叫小雪,就是下雪的“雪”,她是出生在冬天里,所以就叫小雪了。她的家就在对面的街里,那个街的名字叫“张榜街”。这个名字好拗口,小雪说了好几遍,我还是没怎么记住。我让她再说一遍,说得慢点。她又不耐烦了,说记不住就算了,以后我来这里,就这棵大槐树下找你玩不就得了。

就这样,我与这个叫小雪的女孩子算是认识了,约好以后要在一起掏土鳖玩的,大槐树下就是我们碰面的地点。

白天的日子有小雪玩,也就不知不觉地打发过去了,可到了夜幕降落时,我的日子就难熬了。看着周边的什么都是变形、扭曲的,明明是一棵树,白天的时候就是一颗最普通不过的树,但一到了晚上,这些树就不是树了,摇身一变都成了魔发披肩的巫婆。它们一边挥舞着无数个细长的胳膊跳舞,一边嘴里还发出凄厉的呜咽声。这一声声的呜咽在黑漆漆的夜空里翻滚着,就像是一个个要把人卷走的漩涡……我害怕,越看越怕,越听越怕,大叫一声,扑到了妈妈的怀里:走吧,妈妈,走,快回咱自己的家。

我哭哭啼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央求着妈妈赶快带我回家。

去哪里呀,这里就是咱的家了!

P1-3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粉巷

第二章 夜校

第三章 南方

第四章 结婚

第五章 “打离婚”

第六章 疏远

第七章 重聚

第八章 戏院

尾声

内容推荐

《粉色蝴蝶》由姜玉琴编著。

《粉色蝴蝶》讲述了:

在我的想象中,有一种蝴蝶是粉色的,这种粉不是由花斑点缀连出来的粉,而是通身都是粉的,粉嫩粉嫩的,就像披了一件梦幻般的粉色纱衣,长长、宽宽、柔柔的,在一望无际的天空中翩翩起舞。

她的翅膀触及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一片粉色的海洋。她有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笑起来的时候一眨一眨的,善良、可爱得宛若小女孩怀里抱着的洋娃娃。她美得像花,柔得像水,但绝不怯弱。

她的头上竖着一对雷达般锐利无比的触角,这是她感应、探知与应对世界的武器。她不是鹰隼,从来都不是。鹰隼的翅膀和利爪是钢铁打造出来的,鹰隼生来就是要征服天空的,铁的颜色就是鹰隼的颜色。

她生来就是平和、温柔的,从未有过要去征服谁、打败谁的野心。可她的心性是宽广、高远的,她只会往上飞,朝着看不见的上方飞,这是她活着的信念,唯一的信念。因此,翅膀远不如鹰隼坚硬的她,总能飞得比鹰隼还高、还远、还坚定。

编辑推荐

《粉色蝴蝶》由姜玉琴编著。

小巷女孩细腻透明而又苦涩执着的成长之路,纯真与倔强,友谊与叛逆,婚恋与家事,冥冥之中的悲欢离合和女性不可更改之宿命……

人到中年的大学教师粉粉,追忆了过往的生活经历,从童年到少女到成年,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从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陌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粉色蝴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玉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4645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5
17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