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延续万年的丑闻)/意大利意大利万子美作品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延续万年的丑闻)》作者艾尔莎·莫兰黛(Elsa Morante,1915年-1985年)是意大利当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她对笔下人物的描绘饱含感情,文笔细腻,同时也充满诗意和想象力。这篇小说是我国第一部直接从意大利文翻译成中文的文学作品,由万子美先生主笔翻译,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翻译界的意大利文学翻译名家,文字精准优美,气韵舒展流畅,在翻译界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内容推荐

《历史(延续万年的丑闻)》艾尔莎·莫兰黛所著,《历史(延续万年的丑闻)》将二战的编年史与一位犹太妇女的辛酸史交织在一起。一边是席卷了全世界的势不可挡的历史进程;一边是社会最低层人物艰辛、屈辱且不乏荒诞的人生旅程。小说主人翁,寡妇伊达顺从地接受了各种加之于她身上的悲苦命运:遭到德国士兵的强奸,诞下私生子,隐藏自己的犹太身份,而这还只是苦难的开始。无论她是顺从还是抗争,她及她所爱的人都被毫不留情地卷入历史的漩涡之中。作者借小说中一位资产阶级出生却为此而痛苦并苦苦追寻答案的无政府主义者之口,发出“历史是一个可笑的、疯疯癫癫的泥足巨人,一个垃圾堆”,一件“延续万年的丑闻”这样悲怆的呼号。

目录

一九××年

一九四一年

一九四二年

一九四三年

一九四四年

一九四五年

一九四六年

一九四七年

一九××年

附言

试读章节

1941年1月的某一天,一个随军路经罗马的德国士兵,利用下午放假的机会,独自一人闲逛着走到圣罗伦佐区。这时候大约是下午两点钟的样子,街上行人很少。即使偶尔有人走过,也没有人会瞧他一眼。因为在这次世界大战当中,德国人虽然是意大利人的盟友,但是在一些无产者居住的近郊区里,他们都是些不受欢迎的人。这个德国兵和他的同胞们相比,并没有什么两样的地方:他高高的个儿,棕色的头发,摆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架势,特别是军帽的戴法,更是显出一种公开寻衅的样子。

当然,如果有谁仔细观察一下,也能从他的身上发现一些特殊的地方。比方说,他迈起步来是一派军人的风度;可是,眼神之中却充满了绝望,这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极为明显的对照。他的身材尽管高约一米八五左右,而面孔却显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稚气。第三帝国的军装,尤其是大战初期的式样,实在令人可笑。这个德国兵颀长的身体,穿着一套崭新的军服,军装的肥瘦正好;但是,衣长却不够,袖子过短,手腕全都露在外面。他的手腕粗壮、结实,像个种田的,又像是一个在城里干粗活的人。

事实上,他是去年夏天和秋天突然一下子发育起来的;在猛长个儿的同时,面孔却因为年龄未到,还和以前一样稚嫩。所以,他看上去甚至还不到可以当一名下等兵的年龄。他是战争爆发后最近一批应征入伍的新兵。直到应征服役的时候,他还一直和哥哥、弟弟以及守寡的母亲住在一起;他的老家位于巴伐利亚州的慕尼黑郊区。

确切地说,他的故乡在达豪。那儿原先是一个村镇,战争结束后,四处闻名,因为在达豪附近,曾经设过“劳动和生理实验营”。不过,当这个德国兵还是个孩子住在村里的时候,这台惨绝人寰的杀人机器才刚刚开始秘密试验。在当地,甚至在国外,还都把它当作一个医治精神病人的模范疗养所,对它颂扬备至。当时,实验营里只有五六千人;后来,人数逐年增加。到了1945年,在这个实验营里丧生的人,总数竟达到六万六千四百二十八名之多。

但是,对于这个德国兵身世的探索,既无法触及未知的将来(这是显而易见的),也不能和过去作一番比较;即使在现在,也就是说到当时为止,他的思想仍然是一片混乱,贫乏狭隘得可怜。对于他来说,命运只不过是一场乱糟糟的舞会,巴伐利亚州里这个哺育他长大成人的村镇,是唯一使他觉得亲近、看到光明的地方。当兵以前,他基本上没有出过村子,只到邻村的慕尼黑市去过。他在那儿干点电工的活计,也正是在那里,不久以前,他从一个满脸皱纹的娼妓那儿学会了怎么玩女人。

这一天,罗马城阴云密布,刮着西南风。前一天,主显节过完了,“所有的欢乐也随之而去”。圣诞节放假,他回乡和家人团聚,前两天刚刚归队。

他的名字叫贡特尔。姓什么?迄今为止,谁也不知道。

这天上午,他刚刚随军来到罗马。部队将在这里略事休整,然后调往最后的目的地。但是到底开往什么地方?这只有参谋部的人才能知道,对整个部队都是保密的。士兵们暗地里猜测,这个神秘的目的地可能是非洲,看来是要到那儿去驻防,保卫盟国意大利的殖民地。他是在出发的时候听说的。一想到能够到非洲去历险,欣赏真正的异国风光,心情不觉十分激动。

P8-9

序言

万子美和我是业界的同行。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们的生活几乎是相同的。他是一位中国记者,在意大利生活了将近30年。而我是一名意大利记者,在中国也生活了近20年。但是我们生活的体验却迥然不同。目前我很荣幸地在北京担任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生活在北京的这些年里,我亲眼目睹了这个国家在我眼前发生的变化。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觉得其本质并没有什么变化。有些方面甚至还存在着某些习俗和传统的回归,有的甚至是我在1975年9月享受意大利外交部提供的奖学金第一次来到北京的时候都没有见到过的。可见传统从来都不是彰显的,但却是活着的,它在无声无息地活着。一旦政治环境许可,随时随地都会表现出来。

我看到过普通老百姓的中国。我在“开门办学”环境中的一个人民公社“劳动”过,看到过毛制服的中国和自行车的中国。我见证了这个国家向世界开放和她的经济复兴。想当年,中国人不准同外国人讲话。而今天,他们可以随意地与我们自由交往,可以到国外去休假。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拥有一本护照只不过是少数人才能够享受到的特权。今天中国人和我们意大利人所面临的问题,也已经变得十分相似,许多方面甚至都完全一样,例如就业问题、健康问题、子女问题、房子问题、汽车问题等等。我们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当然我们在生活习惯上还依然存在着差别。幸亏还存在这样的差别,我真的是这样认为的。

万子美也亲眼看到了意大利的变化,但是他看到的变化没有这里的耀眼,也没有这里的辉煌。在这几卷文集中他就向我们讲述了他所看到的这些变化。这是他在担任光明日报社驻意大利首席记者期间所发表的新闻集,也可以说是他所付出的一本艰辛集。其实他所付出的还不止这些。

万先生对意大利有着很透彻的了解。他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翻译家。他挑选了一些翻译难度相当大的意大利作家的作品向自己挑战,成功地将一种差异如此巨大的语言的真意准确地翻译成中文。

他的确值得我们报以真诚的谢意,感谢他帮助我们向中国介绍了意大利和意大利文化,感谢他为此付出的热忱和所做出的贡献。

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巴尔巴拉

2011年12月22日

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延续万年的丑闻)/意大利意大利万子美作品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大利)艾尔莎·莫兰黛
译者 万子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9049786
开本 16开
页数 5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9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46.45
丛书名
印张 3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65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