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物版的《世说新语》!作者卢广伟历时两年从近千种民国资料辑录了民国人物的“边角料”,小细节大历史,让你体会民国时代的辛辣与爆笑!
翻开《不忍细读:微历史下的民国记录》,你将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特写:文人的嬉笑怒骂笔上春秋、政客的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军阀的挥拳掳袖酒肉义气。
1500个经典段子或取其神态,或录其言语,少则数十字,多则一二百字。八卦的民国历史让你不得不读,又不忍细读!
图书 | 不忍细读(微历史下的民国记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民国人物版的《世说新语》!作者卢广伟历时两年从近千种民国资料辑录了民国人物的“边角料”,小细节大历史,让你体会民国时代的辛辣与爆笑! 翻开《不忍细读:微历史下的民国记录》,你将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特写:文人的嬉笑怒骂笔上春秋、政客的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军阀的挥拳掳袖酒肉义气。 1500个经典段子或取其神态,或录其言语,少则数十字,多则一二百字。八卦的民国历史让你不得不读,又不忍细读!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民国人物的《世说新语》! 民国是一个很好玩的时代,民国人物们的那些事儿,一直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翻开《不忍细读:微历史下的民国记录》,你将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特写:文人的嬉笑怒骂笔上春秋、政客的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军阀的挥拳掳袖酒肉义气。 《不忍细读:微历史下的民国记录》是作者卢广伟历时两年从民国的报刊杂志的人物文章中整理出的文字笔记,辑录了民国人物的“边角料”,或取其神态,或录其言语,少则数十字,多则—二百字。民国人物的八卦你不得不读。 目录 目瞪口呆 历史的碎片 满纸大实话” 道听途说 一抹印象 传统之间 再现·高度 气质·性情 人格·风度 各色脸谱 试读章节 阎锡山与老师赵戴文前后共事四十年,甚为阎所器重。阎锡山每遇大事,必和老师商谈,人称其为“赵军师”。一次,他给阎锡山讲演《三民主义》时,说道:“蒋总司令是一民主义,冯总司令又是一民主义,咱们总司令又是一民主义,合成三民主义也。” ◎张宗昌的亲戚来济南求官,张临时离开济南去外地督战,情急之下写下手谕:“全派执法处”。等张回到济南之后,副官面陈执法处监押各犯无一逃脱,张茫然不知所措。副官便陈述此中经过,并以手谕示之。张才恍然大悟,发觉将“全派”误写成“全抓”。 ◎吴稚晖因牙齿脱落,曾被人戏称为“无耻之徒”。而论起他为蒋介石的舆论润笔,说其“无耻”并不为过。冯玉祥曾有电报嘲讽他,其中云:“如有人骂先生:卜苍老贼,皓首匹夫,不惜以党国元老为独夫做奴才,死后有何面目见先总理于地下!先生将何以自解?” ◎1929年6月底,赵元任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工作告一段落。杨杏佛得到消息,便请他到中央研究院做研究员。赵同意了,但是约定不任行政职务。杨杏佛爱惜人才,便答应赵元任:“不任行政可以,但是永不许辞职。”赵元任见此,说笑道:“若是你老兄不做了或情形变了,也不准我离去吗?”不成想,一语成谶。不久,杨杏佛被杀害。 ◎汪精卫南逃越南途中,秘书曾钟鸣被杀,遂决定与蒋介石决裂到底。1939年,东京谈判时,有人曾提议汪精卫和蒋介石一起和谈。不料,陈璧君一语惊人:“难道做汉奸,汪先生也要排在蒋某人后面吗?” ◎郑孝胥在清廷谈富国强兵之计时说:“极简单,两字妙诀,借款而已。”闻者不解,郑私语日:“我国借了外国人的款子,外国人穷了,我们便富了!” ◎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纷纷削发为志。郑江灏却不剪辫,他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革命党人威胁说:“如要留辫子,就要砍下脑袋。”不得已,他只好将辫子剪下。 ◎赵戴文与阎锡山前后共事四十年,甚为阎所器重。阎锡山每遇大事,必和老师商谈,人称赵为“赵军师”。一次,他在讲演《三民主义》时,说道:“蒋总司令是一民主义,冯总司令又是一民主义,咱们总司令又是一民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也。” ◎1936年,萧振瀛在北平庆寿。他以市长的名义,滥发请柬。接到请贴的人多怕不去会遭其报复,不得不捧场助兴。不过,多数人则是行礼之后即刻离去。等到开席时,参加宴席者所剩无几。这次祝寿,所收礼品较多,如匿名信若干、炸弹若干。为防不测,萧振瀛便派工兵验收礼品。 ◎蔡元培就任教育总长时,有人前往其家中道贺。蔡元培身穿短袄,出门迎接。道贺者见他满手肥皂沫,一边招呼一边抹手,不禁不自在起来,蔡氏会意,微笑着说:“没关系,没关系,今天因为无事,随便洗洗衣服,请里面坐吧!” ◎一次,冯玉祥与属下闲谈。闲聊中,忽有电话而至。某军长接后,报告:“总司令,是某师长的电话,他要求总司令发几文饷,问问总司令今天脾气怎么样?”冯玉祥听后,笑道:“你告诉他,我今天发热发昏,脾气极坏,见人就骂,叫他不要来碰钉子。” ◎中原大战时,冯玉祥常在阎锡山处吃火锅。有一件事颇有意思,战事胜利的一天,冯玉祥等人火锅里的菜会很丰富,有肉圆、鱼片、海参、鲍鱼。若是国民军打得不好,火锅里就只能见到粉条、白菜、豆腐。所以,每次食客吃火锅,总是开玩笑说:“看看今天前线消息如何吧!”说完,大家捧腹大笑。 ◎史量才刚刚接手《申报》时,此报锋芒并非咄咄逼人。皇姑屯事件发生后,《申报》上也只有寥寥数字,日:“皇姑屯案,俊升死。” ◎冯玉祥读书很用功。在常德时,每日必读英文二小时。冯上课时,常关上大门,并在门外悬上一块门牌,上书:“冯玉祥死了!”以此警示外人勿进。下课之后,便摘取门牌,“冯玉祥又复活了!” ◎张宗昌素有“三不知将军”之称,时人曾议论,说他“一不知军额多寡,二不知姬妾若干,三不知顾问、谘仪、聘委之总数。” ◎韩复榘跟随冯玉祥多年,受其影响,喜好以人治代替法治。韩主豫时,每日朝会必亲自带领政府官员跑步十五分钟。官员中稍有落伍者,韩必大骂,重则罚跪,轻则鞭笞。一次,某技术官员因跑步姿势不对,被韩当众惩罚。该员不肯应命,韩当即大骂:“混账王八蛋,再不跪下,就打断你妈的腿。”那人被吓,不得不跪,事后说道:“这碗饭到底不易吃,不如归去吧!” ◎居正与光云锦为莫逆之交。光氏在段祺瑞执政时与徐树铮齐名。某次,居正见光氏生活窘迫,便馈赠大洋三百元以作家用。光云锦得款后,笑着对家人说:“觉生助我,至为可感,今冬煤火,米面不愁无着矣。” ◎张宗昌与赵铁桥关系极好。一次,二人喝酒,酒酣之时,张宗昌对赵铁桥说:“宋教仁之被刺,举世知为袁世凯授意洪述祖、赵秉钧,转唆应桂馨指使武士英所为,其实北站行刺,余与武士英二人共为之。其时余落拓沪滨,利酬金五百元之巨,遂冒险一试。当宋下车时,余先发枪,武继之,一时秩序大乱,余遂乘机逃脱。” ◎国民党元老古应芬有七八个姨太太,即便如此,他不时还会寻花问柳。古应芬去世时,众人皆知其因病而死。会诊医生却说:“古先生之死,是因花柳病暴发于牙根而死。,’ ◎韩复榘有审案怪癖。某次,他经手办理一件歌姬案。审讯中,被告拒不承认罪名。韩复榘大怒,不知不觉中说道:“我在北京时常逛八大胡同,虐待姑娘是常有之事。”此话一出,听者哗然,原来韩主席也有此般风流历史。 ◎一次,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会议刚开始,吴稚晖与王朴便发生争执,王朴口吃情躁,理由又不充分,为吴所难,极为气愤,破口骂吴:“老王八蛋,惟知嬉皮笑脸,何尝懂得语音学,亦敢与老子争一日短长。”此话极为难听,听者愕然。吴起立,笑日:“王先生误矣!殆气昏欤?稚晖姓吴,非贵本家也。” ◎张宗昌生活极为奢靡。据说,他的一顶貂皮帽子便价值千元。家中的地板铺的是外国丝绒毯。其七姨太太的一条卷毛狗花费三千大洋,每天喂食的是牛肉、牛奶等食料。她的一双珍珠鞋也耗资五六千大洋。 ◎1947年,南京司法部审理汉奸王揖唐。二庭长何承焯曾在伪司法总署任职。审理过程中,王揖唐便以此做文章,“以小汉奸高踞堂上审大汉奸,将何以杜悠悠之口”。此事一出,京城哗然。不得已,南京司法部决定换人重新审理。 P1-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不忍细读(微历史下的民国记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卢广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9522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5 |
宽 | 16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