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喋血柏林墙(德国情报机构大揭秘)/绝密行动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高金虎主编的《喋血柏林墙(德国情报机构大揭秘)》——20世纪的德国两次向世界霸权发起挑战。日耳曼民族的勃勃雄心激起众多勇士们投身谍报事业,谍报战的激烈程度丝毫不逊于正面战争的厮杀。冷战时期,地处东西方交锋中间地带的德国,又上演了一幕幕喋血的传奇。1945年5月之后的德国不仅是东德和西德间谍活动中心,东德的国家安全部和西德的联邦情报局在这里上演着激烈的东西方间谍大战。这是一场秘密的战争,战争的胜负,公众是不知道的。

内容推荐

高金虎主编的《喋血柏林墙(德国情报机构大揭秘)》反映了20世纪隐蔽战线的风云变幻,再现了活跃在台前幕后的以色列情报人员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的智慧和作用。既给读者以惊心动魄的感官刺激,也可以启迪读者进行理性思考!

本书抓住了国际隐蔽战线斗争的本质特征,反映了20世纪隐蔽战线的风云变幻,再现了活跃在台前幕后的情报人员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的智慧和作用。书中既有刀光剑影下血与火的场景刻画。也有灯红酒绿中灵与肉的搏斗,更有对隐蔽战线斗争特点、规律的冷静观察和细致分析。因此,本丛书既可以给读者以惊心动魄的感官刺激,也可以启迪读者进行理性思考。

《喋血柏林墙(德国情报机构大揭秘)》是丛书中关于德国情报机构的分册。

目录

第一章 谍影憧憧

第二章 黑手遮天

第三章 黑夜战争

第四章 诺曼底登陆

第五章 一仆二主

第六章 硝烟散不尽

第七章 危机四伏

第八章 “乌鸦”的进攻

第九章 大泽龙蛇

第十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

第十一章 不确定的号角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谍影憧憧

1939年9月1日破晓,德国军队大举超过波兰国境,从北、南、西三路进逼华沙。天空中,德军的轰炸机群吼叫着飞向自己的目标:波兰的军队、机场、军火库、桥梁、铁路,以及不设防的城市。几分钟后,这些飞机就使波兰人尝到来自空中的突然死亡。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清晨5点45分,德国电台播出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向全体官兵发出的战争文告。电台中,希特勒用他那特有的嘶哑的声音向全军官兵宣布:“诸位知道,我曾一再做出努力,争取在奥地利问题以及随后的苏台德地、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等问题上通过和平途径澄清并取得谅解。但是一切都归于徒劳……昨天夜间,波兰正规军已经向我们的领土发起了第一次进攻,我们已于清晨5点45分起开始还击。从现在起,我们将以炸弹回敬炸弹。”

德意志第三帝国开始了新的征伐。但是,柏林居民对元首的演说反应却非常冷淡。法本化学公司的新工地上,早班工人已经上班,但当报童叫卖着号外从工地走过的时候,没有一个工人放下工具夫买上一份。这同l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那个时候,聚集在街头的人群表现出如痴如醉的热情,他们向出征的军队投掷鲜花,向德皇威廉二世疯狂地欢呼。

这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遭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固然谴责这场战争,普通的德国民众也对这场“德意志的复兴”之战表现出空前的冷漠。即便是受希特勒支配的德国傀儡议员对战争的欢呼声也没有预料中的响亮,更有许多人卷入了反对战争的阴谋。这些人均来自德意志精英普鲁士军官团,很多人是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核心人物。这些人后来被盖世太保称为“黑色乐队”,而德国最高统帅部军事谍报局局长沃尔特·威廉·卡纳里斯海军上将居然还是这个乐队的指挥。就在8月31日晚6点,在得知希特勒的战争决心无可更改以后,两行热泪从卡纳里斯的眼眶中夺眶而出,他把自己的心腹吉斯维乌斯喊到一边,饱含激情地告诉他:“德国这一下算是完了。”

但第二天一早,卡纳里斯又坐上梅赛德斯牌大型轿车,前往总理府接受元首的召见。当他回到谍报局总部大楼的时候,他把总部机关的男男女女们召到了一起,告诉他们:“我觉得德国在这场战争中如果遭受失败,无疑是个灾难;但如果希特勒获胜,那将是更大的灾难,因此谍报局不要做哪怕使战争延长一天的事。”

德军谍报局曾是希特勒扩军备战的马前卒,对外扩张的急先锋。可以说,希特勒发动战争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谍报局的参与。为什么当战争真正来临之际,卡纳里斯和他的谍报局竟然持这种态度?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德意志的铁与血

较之于英法等老牌帝国,德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中世纪的德国号称为“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这个国家既非神圣,亦非罗马,更非帝国,它只是一群邦国的联合体。

德国第一个情报组织出现在19世纪初的腓特烈大帝时期。当时,伯恩哈特·戈尔茨男爵建立了普鲁士第一个情报组织。在他的领导下,普鲁士间谍打人了各国驻柏林的大使馆,刺探各国军事情报,并对各国外交邮件进行检查。腓特烈大军所到之处,必有戈尔茨的间谍前行。

19世纪初,在拿破仑战争的冲击下,一直分崩离析的德意志诸邦开始觉醒。普鲁士邦率先进行改革,国力得以增强。新兴的普鲁士跃跃欲试,意图统一德国。普鲁士宰相俾斯麦认为,德意志的统一是大势所趋,而统一的重任非普鲁士莫属。然而,要完成这一任务,离开战争是无法实现的。他说:“德意志的统一不是靠空谈,而是靠铁与血来实现的。”为此,他接连发动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最终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德国统一过程中,普鲁士涌现了一个间谍大师:威廉·约翰·施蒂伯。施蒂伯原是一个律师,处理过很多有关劳资纠纷的案件。他赢得官司的窍门是事先了解对手在法庭上将采取的策略,相应地制定自己的对策。这种手法后来在他的间谍生涯中大显身手。1845年,他成为警察局的密探。1848年革命时他混人工人队伍,救出了国王弗雷德里克·威廉,因“救驾有功”被任命为警察局长。1855年威廉一世继位,施蒂伯流亡俄国,成为俄国的秘密警察头子。俾斯麦就任普鲁士宰相后,施蒂伯时来运转,回到德国。他深得俾斯麦的信任,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

在德意志统一征途中,奥匈帝国是第一个拦路虎。俾斯麦首先把矛头对准了奥匈帝国,他要施蒂伯全力弄清奥军的作战能力和战争准备情况,施蒂伯为此到奥地利住了几个月,几乎跑遍了奥地利的每个角落。他用勤奋、努力和谨慎,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普军总参谋长毛奇根据他提供的情报制定了正确的作战计划。结果,普军只用7周时间就打败了实力不相上下的奥匈帝国军队。

接下来轮到了法国。施蒂伯和他的两个助手在法国潜伏了18个月,建立了一个遍及法兰西的情报网,把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情况、民众对战争的态度、法军的兵力部署以及未来战区的地形情况搞得清清楚楚。色当一役,法军全军覆没,法皇拿破仑二世成了普鲁士军队的俘虏。威廉二世耀武扬威地走进巴黎,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德意志统一战争使人们领教了普鲁士军队的铁血精神,也领教了施蒂伯的厉害。施蒂伯由于特殊的情报才能而被誉为“半个上帝”。他想出了许多谍报活动的新方法:在情报机构中建立假情报处,专门进行混淆视听的宣传;建立了电报和书信检查制度;利用女间谍;在国外建立秘密情报活动据点等。这些措施后来为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在长期的征伐过程中,普鲁士军国主义的核心总参谋部应运而生。1803年,普鲁士设立了总参谋部,负责为普军制定作战计划。制定计划当然要掌握充足的情报。1816年颁布的《总参谋部的基本职责和组织形式》规定:“本部队工作,必须着眼于对本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军事问题有着最准确的了解,必须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出各种必要的准备。”

总参谋部的成立使情报活动有了自己的专门机构,情报的搜集和分析能力得到了加强。但当时总参谋部的情报活动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活动,搜集情报和制定作战计划混在一起。由于规模很小,总参谋部也没有专人从事情报活动。只是到1867年2月11日,普鲁士才成立常设的总参隋报部。

普法战争期间,情报部大大膨胀了,情报人员活跃在法国领土上。19世纪80年代,情报部从外交部的秘密基金中获得了大量经费。情报部同外交部约定,在情报部没有情报人员的国家,由外交部负责搜集情报。

普鲁士情报系统的另一支力量是秘密警察。普鲁士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秘密警察是维护君主专制的重要工具,其主要职能就是消除敌对势力对君主专制的威胁。1809年3月,格鲁纳被任命为柏林警察局长,同时领导普鲁士的高级警察署。他在全国建立了一个严密的情报网,挫败了法国情报机构在德国的活动。1810年10月,格鲁纳上书宰相哈登贝格,要求扩大秘密警察的权限。1811年2月,他被任命为国务参事兼秘密警察局局长。秘密警察局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机构,它可以逮捕、监禁任何普鲁士臣民,可以向政府各部索取情报。政府各部不得过问秘密警察局的事务,秘密警察局成了国中之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情报工作的分水岭。它不仅使情报工作成为政治、外交以及军事行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奠定了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时期情报工作的基本框架。

战前,德军总参情报部负责搜集外国的军事、政治情报。驻外武官是重要的情报来源,他们从驻在国的政府出版物、报纸、杂志中间获取情报。武官不仅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同外国官员接触,参观外军演习,参加外军院校的年度讨论,从事情报活动,还组织情报网,从事非法情报搜集。情报部在德国的周边国家设立了很多情报站,军官也经常化装进入敌国腹地侦察。由于德国的间谍活动过于活跃,法国不得不于1894年禁止德国人参观法国的军事演习。

P2-5

序言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风云变幻的一个世纪。在这一百年里,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伴随着难以计数的局部战争。然而,无论是在烽火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歌舞升平的和平岁月,间谍的作用总是不可或缺的。20世纪也是情报工作大发展的世纪。有着“世界上第二种最古老职业”之称的情报工作,在经历了5000年的停滞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情报机构常设化、情报人员专家化、情报技术智能化,构成了20世纪情报工作最主要的特点。世界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秘密战线上纵横捭阖,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情报战。在历史的台前幕后,以间谍为主体的情报人员演绎了一出出英雄传奇,他们自己也被冠以各种称号:“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女性”、“拯救了整个世界的勇士”……以007为原型的间谍故事,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历史的车轮转到21世纪的时候,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把我们庞大的星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延续了数千年的情报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新的情报搜集和情报处理技术使情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斗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传统的以搜集政治、军事情报为目的的间谍活动没有中止,以刺探经济情报、提升本国综合国力为己任的经济间谍又异军突起。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争取在21世纪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先机,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情报工作。为了适应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各主要大国纷纷对情报体制进行调整,增加情报经费投入,更新情报观念,发展情报技术。

中国兵圣孙子曾经说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为了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长城,我们必须高起点、全方位地谋划情报工作,科学决策,与时俱进,确保在军事斗争和情报竞争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了解20世纪各主要大国的情报活动,总结其经验教训,掌握其基本特点,从而有的放矢,筑起防泄密、反渗透的高墙,尤其重要。基于这一因素,我们编写了这套《绝密行动丛书》。

不同于坊间流传的情报作品,本套丛书抓住了国际隐蔽战线斗争的本质特征,反映了20世纪隐蔽战线的风云变幻,再现了活跃在台前幕后的情报人员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的智慧和作用。书中既有刀光剑影下血与火的场景刻画,也有灯红酒绿中灵与肉的搏斗,更有对隐蔽战线斗争特点、规律的冷静观察和细致分析。因此,本丛书既可以给读者以惊心动魄的感官刺激,也可以启迪读者进行理性思考。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本丛书的编著者大多为专业人士。丛书主编长期从事情报史研究,是我国情报史学科的开创者之一,有着丰富的著述经验。本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是:不犯某些情报题材作品选材不当、史实失真、夸大传奇的通病,用专家的智慧遴选材料,以史家的胆识诠释事件,切实把那些能反映20世纪情报历史演进轨迹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列为写作对象,尊重史实,贯通现实,让读者通过生与死、血与火的层层雾霭,找到那条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长廊。此外,作者虽然是专业研究人士,但主张“以文学之笔状描历史”,在恪守真实的前提下,力求将文章写得生动、流畅。全套丛书文笔流畅,配图精美,具备较强的可读性,相信读者朋友们不会有味同嚼蜡之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喋血柏林墙(德国情报机构大揭秘)/绝密行动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金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46572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51.636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