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读经典》编著者刘伟。
刘伟,出版人,精神世界的流放犯。爱世界,贪生。觉得思想可以是药、是宝、是灯、是刀……是坐井观天的快乐,是孤独的温暖。
图书 | 5分钟读经典 |
内容 | 编辑推荐 《5分钟读经典》编著者刘伟。 刘伟,出版人,精神世界的流放犯。爱世界,贪生。觉得思想可以是药、是宝、是灯、是刀……是坐井观天的快乐,是孤独的温暖。 内容推荐 《5分钟读经典》编著者刘伟。 《5分钟读经典》集粹中外名著名言,指向人生痛痒、心灵隐秘、情感暗潮……体会杀鸡用牛刀的阅读感觉。试试用这些经典文字,如钱钟书:有了门,我们可以了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等。来代替那些水分过多的励志书吧。 目录 粱漱溟:廓然大公,物来顺应 钱穆:为学与做人,乃是一事之两面 钱钟书: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周国平:我走在自己的路上 王小波: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 粱小斌:阿里巴巴消失了 乔瑜:有些事,不敢想下去的时候有一个绝招 刘亮程:路有时候通向一件事 彭希曦:忽一闪念,赔了一生 【印】泰戈尔:我们把世界看错了 【印】甘地:比毁灭更高的法则 【印】克里希那穆提:哀伤是欲望的阴影 【黎】纪伯伦:别人就是最敏感的你,附托在另一个躯壳上 【罗】马帝国奥勒留:你是天生被创造出来忍受这一切的 【德】歌德: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 【德】叔本华:当他独自—人时,他才是他自己 【德】海涅:谁—生中从未当过陵瓜,谁就永远成不了聪明人 【德】尼采:时间是我唯一的伴侣 【德】本雅明:认识—个^的唯—方式是不抱希望地去爱那个人 【德】弗洛姆:如今我们遇到的是这样的人 【奥】里尔克:未来走到我们中间 【奥】茨威格:理解别人远比审判别人更为快乐 【奥】卡夫卡:我们躺着,唱着,年复一年 【奥】维特根斯坦:房门一直是开着的 【英】培根:一个人最大的吹捧者是他自己 【英】莎士比亚:勇士一生只死一次 【英】狄更斯:不要关心你无能为力的事 【英】哈代:看到风的人不要播种 【英】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法】蒙田:快乐是我们的目的 【法】帕斯卡尔:凡是曾经脆弱过的东西,永远不可能绝对坚强 【法】卢梭:我必须在冬天才能描绘出春天 【法】巴尔扎克:世间有一种令人不相信的幸运 【法】大仲马:你是不是因为太懦弱 【法】普吕多姆:聪明人对快乐精打细算,很有保留 【法】萨特:每个半边都对另一半感到恐惧 【法】加缪:一个人的思想首先是他的回忆 【法】杜拉斯:你把我给毁了这对我有好处 【爱】萧伯纳:快乐这件事是不堪细想的 【西】判断力比口才更重要 【波】显克微支:人生太短促了,不值得费工夫去找麻烦 【俄】果戈理:转折的地方,只有八行 【俄】屠格涅夫:最后和最高的一种禀赋,便是“适可而止” 【俄】陀恩妥耶夫斯基:凡是过了度的都是病 【俄】托尔斯泰:做个好人,并力求让谁也不知道你是个好人 【俄】契诃夫:天才的姊妹是简练 【俄】舍斯托夫:哲学能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孤独 【美】德莱塞:许多人就是因为成功得太迅速而失败的 【美】福尔格姆:捉迷藏也是一种能让人成熟起来的游戏 部分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中国人精神之所在,即是人类的理性……何谓理性?平静通达而有情。 老来回忆此一生多有非自己早年意料之事。例如少年时向往事功,视学问若不足尚,尤厌弃哲学玄谈,而今结果恰得相反……乍看起来,一若忽彼忽此,率尔行动者,而不知深思熟虑是吾本性,其审决于衷者固非外人想象所及也。 我在二十岁的时候,曾有两度的自杀;那都可以表现出我内心的矛盾冲突来。就是自己要强的心太高-看不起人家,亦很容易讨厌自己。其故是一面要强,一面自己的毛病又很多,所以悔恨的意思就重,使自己跟自己打架……打到糊涂得真受不了的时候,就要自杀。 我们是不同的;的确根本不同。我知道我有我的精神,你们有你们的价值;凡成为一派思想的,均有其特殊面目、特殊精神……却是各人抱各自那一点去发挥,其对于社会的尽力,在最后的成功上还是相成的——正是相需的……更进而言,不管他同不同,天下人自己都会找对的路。只怕不求,求则得之。不对也好,总会对的。 大家要晓得人的动作,不是知识要他动作,是欲望与感情要他往前动作的。单指点出问题是不行的,l必须要他感觉着是个问题才行。指点出问题是偏知识一面的;而感觉它真是我的问题,却是感情的事……我们的要求不是出于知识的计算,领着欲望往前;是发于知识的提醒我们情感,要我们如此作的。要求自由,不是计算自由有多大好处便宜而要求的,是感觉着不自由的不可安而要求的。我愿意大家的奋斗不是出于前一种而发于后一种。奋斗而死的或者多是后一种。 西洋文化是人对物,中国文化是人对人,印度文化是人对自己。 中国人讲是非,西洋人讲利害。 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括起来不外三个方面:(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是,宗教、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偏于理智的。(二)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的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是。(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 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反求诸己,尽其在我,调和融洽我与对方之间……以变换主观自适于这种境地为问题之解决,而得满足于内者。 廓然大公,物来顺应。 人生第一问题,是人对“物”的问题。“物”指全部自然界,人生必须利用它,它亦即是我们首先遇到的障碍,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问题时,人要向外用力,因为这是必待满足于外者。此亦便是人生第一态度。其特点,在眼睛常向前看,逼直向前要来去不回头,从对方面下手,改造客观境地以解决问题。人生第二问题,是人对“人”的问题,此专指人们对于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心意,而有底要求。如男女对于异性,要求其相爱,即其一例。假如不问其人对我情意如何,只是要将他身体弄到手,则掳架来亦可以。那便是以对物者对人,属于第一问题,不属第二问题了。在解决这第二问题时,人类恒须从第一态度转入第二态度,即是向里用力……所以第一问题可以尽量向前追求,并只须对外做功夫;而第二问题则功夫恒须在自己身上做(所谓“反求诸己”),并且势必只求所以满足于内者(所谓“尽其在我”)——此亦便是人生第二态度。其特点,在眼睛转回来看自家这里,而反求诸己,每每变换主观自适于其境地,以为问题之解决。 你总要“气吞事”,而不要被事慑着你。 必须摒除感情而后其认识乃锐人者,是之谓理智;其不欺好恶而判别自然明切者,是之谓理性。 始既恍若其有,继则恍若其无,旋又恍若得之者,其实皆幻觉也。 人的生命,本与宇宙大生命为整个一体,契合无间,无彼此相对,无能观与所观…… 居中心而为之主的,是其一种人生态度,是其所有之价值判断。 一个社会实在受此社会中之天才的影响最大,天才所表出之成功虽必有假于外,而天才创造之能力实在无假于外。 科学是知识,宗教是行为。知识并不能变更我们的行为,行为是出于情态的。 人生的意义在创造。创造有两方面,一是表现于外面的,用古人的话来名之为“成物”。还有一种是外面不大容易看得出来的,在一个人生命上的创造,我们也可以用古人的话来名之为。成己”。成物者同时亦成己,反之成己者同时亦成物。P1-P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5分钟读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40552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1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96 |
宽 | 12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