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编著者熊楚蓉。

真实的历史作品。采用纪实文学的写法,通俗易懂、文笔优美,适合大众阅读。

全景式地展示了滇西大反攻这一历史事件,为研究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著作。

内容推荐

《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编著者熊楚蓉。

《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内容提要:滇缅大会战从1942年2月至1945年1月,跨时近三年,先后有30万中国军队参战,它由两阶段三部分组成:第一阶段是1942年中国远征军一路第一次入缅,10万大军以它瘦弱的身躯毅然扛起世界反法西斯大旗,踏上出征缅甸的征程,可惜战事失利,中国抗战生命线滇缅路被掐断,日军侵入滇西,中华民族抗日斗争进入最困难时期;第二阶段是1944年春至1945年初的缅北滇西大反攻,由中国驻印军向缅北发起反攻与中国远征军向滇西发起反攻两部分组成,这一仗,中国军队东西协同,积极配合美军太平洋战场,解救了英军英帕尔之困,一举打通中印公路,收复滇西失地。中国抗日战争从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本书择重滇西反攻部分,把这场围绕中华民族抗日生命线——滇缅路的争夺战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目录

第一章 血雨腥风

一、血筑滇缅路赴南京龙云请缨修路手铐“云南王”给县太爷的“礼物”自带口粮云南人血肉筑路筑路史中国创造了奇迹

二、抗战生命线输血管唯一的国际通道车辚辚炸不断的滇缅路

三、出征缅甸日本南进缅甸面临危机英人多虑只把军事考察报告作摆设美日开战中国进入反法西斯四强黄山会议中英共商防御缅甸仰光危急中国军队终于踏上出征路

四、出师未捷踌躇满志蒋介石亲赴腊戍陷重围200师孤军战同古英军溃退彬文那会战再流产救英军新38师仁安羌大捷腊戍失守战事陷入绝境

第二章 滇西沦陷

一、血染五月强挽弓壮志未酬身先死大恐慌滇缅路上溃如潮阻日军当机炸断惠通桥

二、苦难岁月掠滇西日军罪行累累大轰炸保山几为瓦砾细菌细菌滇西十室九空

三、隔江对峙疏后勤错失逐敌出境之机依天堑最坚固的防线是人民

四、抗日烽火卫家园滇西遍布游击队反扫荡预2师转战腾北举长矛游击健儿称英豪

第三章 迟发的渡江令

一、 反攻计划难以统一“人猿泰山”史迪威的全面反攻缅甸计划《方案大纲》蒋介石要求两栖登陆作战保印度英国人提出收复实兑“茶碟” “安纳吉姆”的最后注脚海军行动交给东南亚战区司令

二、反攻时间最后敲定开罗会议罗斯福承诺海军行动 反攻序幕驻印军进入胡康河谷 十万火急日军直逼英帕尔 5次电敦罗斯福使出强硬手段

三、终于发出渡江令固后方国军向云南集中肃军纪第11集团军大整编换洋枪Y部队装备得改善陈诚病卫立煌走马上任

第四章 强渡怒江

一、五月渡“泸”苦训练工兵尽成撑船高手渡江开弓没有回头箭大战前日军拼命加固滇西防御惜失误重庆方面军情泄露

二、仰攻高黎贡山袭后背第592团三攻灰坡越险峰第593团奔袭桥头困顽敌198师围攻冷水沟施合围第116师攻占大塘子误战机130师进退江苴街护侧翼加强团进出红木树诱敌出第76师乘机袭平戛

三、全线出击抓战机远征军打出左右拳 南翼动第11集团军挥师渡江

第五章 血战松山

一、松山如磐天险东方“马其诺防线”五攻势新28师仅仅夺下阴登山二、第8军又上轰敌堡万炮齐发大山秃剪两翼第8军五攻滚龙坡冒弹矢掘壕啃下大垭口三、血染松山坑道爆破TNT抬起了“子高地”困兽斗日军再袭子高地悲壮一个团只剩下20多人风雷啸血染松山山有灵

第六章 围攻腾冲

一、兵临城下腾冲迤西“极边第一城” 四路出击大军逼近石头城 首战告捷预2师速决来凤山

二、城垣之战难突重围守备队只有独守孤城一攻腾冲城垣似铁我失利二攻腾冲特殊武器发威力三攻腾冲工兵开路破城垣攻克坚垒终于拿下英领馆

三、悲壮的光复地毯扫荡 寸步必争的血巷战“9?18 ” 蒋介石的最后攻克时限又一个“13” 腾越守备队完蛋了壮志酬国旗插上腾冲城

第七章 鏖战龙陵

一、一鼓打到县政府破屏障第71军速围龙陵抢头功宋希濂误报军情断粮弹巧媳难为无米之炊

二、战事骤变叹疏忽第260团痛失腾龙桥“断作战” 日军反攻重点在龙陵失高地张师长愧而自杀“蚌渺会战” 第87师长岭岗告急

三、第一次城郊大战急雪耻宋希濂亲临前线设伏兵第228团木康打援夺要塞第262团再打老东坡救平戛日军合围蚂蚁堆再硬攻顽垒难拔打成对峙

四、第二次城郊大战战东郊 终于攻克老东坡巧运作第116团攻克三关坡三面受敌南天门不幸失陷现转机日军“断一期”失败

五、蒋介石临阵易将一个电话宋将军黯别前线争论为龙陵 焦点在军权政治交易史迪威奉召回国

六、光复龙陵血肉拼搏终于光复龙陵鬼神泣素缟百花祀英灵

第八章 逐寇出国门

一、 收复象达、平戛战象达第9师首创战功围平戛卧槽马已成死棋

二 、光复芒市大势去日军“断二期”又惨败占要扼第9师勇争夺青树坡大军压顶日军仓皇弃芒市

三、钳攻遮放巧运炮第71军速战三台山联手战两师合击白羊山集全力第53军攻占红球山三路合击大军乘胜收遮放

四、激战国门战畹町勇1营夜袭黑勐龙布疑兵陈军长巧攻回龙山遇顽敌预2师激战大黑山

五、 X+Y=V凯歌奏日军“断作战”彻底破灭紧握手生死兄弟会师芒友胜利之路这条路直达东京

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大事记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龙云在南京与蒋介石的对话不幸言中,局势进一步恶化,淞沪会战失败,南京失陷,兰封失守,平汉、陇海两条动脉铁路线完全洞开,蒋介石扒开花园口,决堤的黄河如十万大军,但滔滔洪水没有挡住侵略者的步伐,战火燎原,洪水泛滥,44县变为泽国,89万人成水鬼,近500万人倾家荡产,尸横遍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日军大举南进,国民党100万大军激战武汉,长江两岸硝烟滚滚,湘鄂豫皖战火连天,蒋介石再次把日本拖入中国深渊,日本几乎把全国的兵力都投到这个巨大的战场,26个半师团、40万兵力参战,日本国内只剩下1个近卫师团了。这一场大血拼,日军死伤20万,速决中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这场血拼中,中国军队几十万将士倒下,武汉失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浴血中中国政府实现了悲壮的“空间换时间”,江浙的工厂、学校、机关及不愿在沦陷区的人们得以仓皇后撤。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偌大的中国已失去半壁河山。偏处西南一隅,重庆政府已丧失了91%的关税,97%的机器制造业与95%的面粉工业,中国抗战进入艰苦的储备力量等待反攻阶段。不过蒋介石还是把劲提得十足:“我们本部18个省份,哪怕丢了15省,只要川黔滇3省能够巩固无恙,一定可以战胜任何的强敌,恢复一切的失地”。蒋介石的这份自信,实际上更多的建立在国际援助上。

但是,国际援助需要的通道何在?

就在武汉失陷的前几天,10月21日广州失陷,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相继沦陷。

中国最重要的海上补给线被切断,蒋介石期望的香港与越南海防港也都靠不住了,蒋介石自然盯紧了龙云。

万幸的是,按“先求通,后求好”的要求,滇缅路总算抢出来了。在东南沿海口岸丢失殆尽时,滇缅路通车了。

这条路修得太及时了。这是中国人民用最低的造价,最快的速度,最原始的手段,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建成的公路。

宋子文作为蒋介石的私人特使,正在美国八方游说争取外援,这条路给宋子文增添了底气,有了路,物资才可能运进来。向中国输送援华物资的条件成熟了。

美国总统对中国开始刮目相看,他力主《租借物资条例》不仅适应欧洲国家,同样适应于中国。

当年底,美国与中国政府签订《桐油贷款》,通过出售中国内地的桐油及其他矿产资源,蒋介石终于得到他希望的美援。

1938年11月下旬,疲敝的“斯坦霍尔”轮终于抵近仰光港。接船的中国官员伸长了脖子,太阳缓缓从海平面跳出,轮船在柔和的霞光中开始显身,听到它粗壮的鸣笛了,仰光港上守候了一夜的人们发出由衷的欢呼。

这艘满载援华抗日物资的英国轮船,11月初就从苏联黑海港口奥得萨出发,在海上颠簸了20多天,一路惊涛骇浪,终于来到西南太平洋的北海湾。哪知风云变换,法国政府突然下令禁止军用物资过境,“斯坦霍尔”是无法在越南海防港靠岸了。要知道,越南早已在中法战争后沦为法属殖民地,在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当局的阻扰下,这只货船只得改驶缅甸仰光港。

滇缅路已经通车,这批抗日物资很快经仰光——曼德勒——腊戌铁路,转滇缅公路运抵国内。

这是第一批经过滇缅路运入中国的外国援华物资。以后滇缅路日渐繁忙起来。

其实,滇缅路还没有完工。这路的边沟、边坡还没有完成,好多路段只有半幅通车,那过大的坡度,夹角太小的急转弯,陈旧的代用桥涵,坑坑洼洼的路面,给人草率通车的概念。

在这条路上跑车,司机们戏称为“走钢丝”。一遇雨季,路上塌方,这“钢丝”就更难走了。不过,参加到走钢丝的车辆越来越多。国民党交通部西南运输处下设十几个运输大队4000多辆汽车,国民党军队27个汽车兵团中14个兵团的运输力量都调到滇缅公路来抢运物资,为了支援抗日,3000多华侨司机组成南洋机工队,自带车辆加入了西南运输处。除了西南运输处的车辆,许多私车也参加了进来。进入了这“走钢丝”的队伍。

滇缅路上车轮滚滚,尘土飞扬,一车车的军火、汽油、汽车、机械及医疗用品通过滇缅路运到国内。一车车的桐油、猪鬃、锡、钨砂又通过这条路运到仰光。

畹町,这个原来只有一片芭茅、三四间草房的小村子在车轮的滚动下突然长大,一排排新房,八方人汇,这个“太阳当顶”的边境地一下冒出了一座小镇。一批批援华物资通过这里运到内地,最忙时,这畹町桥口岸平均每分钟就有1辆车出入。

据统计,仅1939年2月至12月,每月运输量就达2544吨,而1940年每月达到5116吨,以后运量激增,1939年-1941年3年时间,经腊戌运到昆明的各种物资369161吨,平均月运货10254吨,最高月运量达18000吨。这个运输量竟相当于一条铁路线! 

就是这条仓促诞生的公路,以它稚嫩的身躯支撑着中国抗战,成为中国唯一的战时物资运输线。

这条抗战物资运输线 对于浴血奋战中的中国讲就是一条输血管!

车辚辚  炸不断的滇缅路

日本且能放过这条路!罪恶的魔爪向滇缅路扑来。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血幕已经拉开,欧洲正在流血,德军的闪电攻击象疯狂的旋风迅速席卷西欧,法国战败投降。日本乘机加紧亚太地区攻势,6月,日军进占法国在东南亚的法属印地支那,中越边界被封锁,中越铁路被切断。

日军再向英国施压,军舰开到了香港边界,武力威胁下,英国政府被迫同意从当年7月18日起,暂停由缅甸向中国运送抗日物资三个月,滇缅路被封死了。

日本打出两手,一手以外交施压封锁滇缅路,另一手是惯用的伎俩,狂轰烂炸破坏公路。

滇缅路通车没有两个月,日本就制定出《昭和十三年秋季以后对华处理办法》,明确把切断中国对外联络线,切断中国输入武器的路线作为日军的重要作战任务。

为此,日海军司令部参谋长大川内传七少将出任指挥官的“滇缅路封锁委员会”成立了,轰炸滇缅路成为这个部队的专职任务。

1940年10月,1000日军从海防港登陆,占领了越南河内机场。大川站在河内机场高高的指挥塔上,他的脚下整齐排列着100多架战机,在南国火热的阳光照射下,机身上那块膏药图象涂抹着鲜血,格外刺眼。这个趾高气扬的侵略者不无得意,他一挥手,几十架战机呼啸升空,卷起一阵旋风,很快,银色的机队拖着烟雾钻进云层,湛蓝的天空只留下一片凌乱的白烟。这是他派出的又一批轰炸机,目标直指滇缅路上重要桥梁惠通桥、功果桥。

依靠这个空军基地,日军已经掌控了滇缅路的制空权。

1940年10月,滇缅路已被英国封锁了三个月,好多物资被积压。在美国的干预下,英国终于开放滇缅路了。各式汽车排着长队,一辆接着一辆,沿着蜿蜒的公路慢慢爬行。有的车况差,爬山很吃力,眼看着它哮喘着一点一点往上撑,跟在后面的司机急躁地鸣着喇叭,扯着嗓子直叫,想超又超不过,路太窄了,只有吊着慢慢走。路上很是热闹。  正午时分,澜沧江上空的云还没有散开,雾气在山谷中飘悠,突然,震耳的轰鸣声穿过浓雾,日机来了!司机们停止了吵骂,大叫“熄火!熄火!”,有手脚快的,已跑到附近山地,跑得慢的只有躲到公路边。

日军从云雾中投下上百枚炸弹,功果桥附件的飞龙桥被炸飞了。

好险!感谢浓密的大雾,日机炸弹投偏了,功果桥安然无恙。车队又慢慢沿着蜿蜒的公路爬行。

第三天,日机又来了,这次27架日军直冲功果桥来,炸弹击起滔天白浪,江岸上汽车着火了,满车物资化为灰烬,更糟的是那装载弹药的车一遇火星就爆炸,引起了一串爆炸声。

这一次,功果桥的两根主索被炸断了,不过,桥还没有断。但功果桥附近的青龙桥坍塌了。

功果桥等三桥被炸,惊动了重庆,得知“输血管道交通未阻”,蒋介石提起的心才放下来。

惠通桥,这座落在“世界第二大峡谷”里的桥梁,并不比功果桥幸运,两岸的参天石崖没有吓退疯狂的日机,亡命徒拼着命向这狭长河谷钻来。还是这个血腥的10月,35架日机分四批轮番轰炸惠通桥,200多枚炸弹在这峡谷炸响,山崩石裂,江水如柱,火光混着烟雾水雾把整个河谷吞没。这次轰炸,惠通桥桥面中弹,支撑桥的9根主索、6根吊索被炸断。10名护路人员伤亡。

桥,不能断!人们生死度外,冒着危险抢修桥梁,以个人生命与这抗日生命线比,滇西人能够掂出它的分量。仅仅18个小时,公路又恢复通车了!

昌淦桥被炸,抢修桥梁已经赶不上时间,就在这卡脖子的咽喉地段,一个浮动渡船诞生了。144只空油桶组成的大浮船,载着运送物资的汽车,在50个壮汉的牵拉下,慢慢由江对岸移到江的这边。桥虽然不能通车,而车却过了江。

从1940年10月18日到1941年2月27日,大川内传七出动日机400多架次,日机沿着滇缅路飞行,罪恶的炸弹在勉强通行的车路上留下一个个深坑,造成边坡垮塌,桥梁损坏,路更难行了。最不幸的是车辆中弹,装运弹药和汽油的车,遇火就爆,在一片火光后,车烧成一个空架,而车上的人则早已变为木炭了。

由于日机轰炸,仅西南运输处每年损失的汽车就达700多辆,这个数还不算路上的其他私人车辆。

大川内传七得意地向上汇报了他的成绩,日本东京广播马上大肆渲传:“滇缅公路已断,三个月内无通车希望”。

大川内传七显然夸大了他的成绩,路是炸不断的,在沿线民工的奋力抢修下,滇缅路依然车轮滚滚。

这条中国抗日生命线,中国决不会放弃!P9-P13

序言

彪炳史册的跨境之战

自19世纪以来,中国频遭外侵,被迫进行持续抵抗。长年的战灾,造成了人口牺牲,城乡摧毁,山河破碎。进入20世纪之后,中国人的抗战方式,也有了新的发展。为维护人民生活与国家领土主权,中国人不只是依凭家园抵御外侮,也有打出去的境外作战方式。溯其要者,有70年代末的对越自卫反击战、50年代初的抗美援朝之战,而较早的极为重要的一次,则是本书所记录的、40年代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滇缅抗战。

(一)

滇缅抗战,是在中国抗战兵力遭受极大牺牲、人民灾难最为深重、国势最为险峻的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其时,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的基础上,抵抗“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全面进攻,已经第五个年头了。理解和认识这一部历史的伟大意义,需简要回顾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过程。

近代日本军国主义,通过明治维新实现国家社会政治转型,确立了天皇制的军国主义国家体制。并承接传统武士阶级的尚武好战性格,吸收近代西方军事力量,利用晚清中国等东方国家尚处于过渡时期的衰弱状况,制定了侵略扩张性的大陆政策。先后吞并琉球、合并朝鲜,对中国大陆实施了数十年的野蛮侵略。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大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但19世纪以来内外忧患交相胁迫,虽不乏积极的应对与改革,终未完成社会经济的转型过渡,亦未能聚集有效的御侮力量。至20世纪,辛亥革命应时而出,经共和三造,“东方第一个共和国”(日本学者浮田和民之语)得以巩固,中国政治始走出低谷。旋又有连续的北方军人内战,随后政权转手,南方革命党人执掌全国政权,东北与新疆先后易帜,归顺中央政府。重新统一的时代曙光,再次展露。

是时,横行东亚已经数十年的日本军国主义,对于中国局势异常关注,并制定了更加强硬侵略性对策。按日军战略家石原莞尔的分析:“中国国民之民族运动与恢复国权运动实属自然,蒋介石的统一必定成功,其国力亦将渐次集结。”因此决定要在中国实现统一之前,即在当时中国“内部纷争不已,在满洲问题上尚没有显示出能够作出强力反弹” 的时刻动手,以维护日本在东亚的殖民霸主地位。

日本战略家所确定的侵华战略方针是,割裂满蒙、削弱中国国力,阻挠中国统一。并强调要割占“四周有天然地障,自成一战略据点”的东北地区,凭借东北“退可保养国力,整顿兵马,待时机成熟,即可猛然跃起,越过天险,侵入中原,”为实现和美国、英国竞争的“三分天下霸业”奠下最终的“稳固不拔之基础”。日方战略家还强调,“国联及美国的干涉现在亦不用太多顾虑”,苏联正在着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目前也可不用顾虑苏联干涉,决意放胆侵华。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人民被迫抗战,在东北地区之外,又有“一?二八”第一次淞沪抗战、1933年长城抗战、1935年华北事变、1936年两次丰台事件等反侵略的抗争。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日本军国主义无视中国人民的和平与抵抗意志,变本加厉推进其大陆征服战略,至1937年7月7日,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攻击中国。

中国以落后的兵器装备,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这一场力量极不对等的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先后丢失东北地区全部,华北、华北、华东、华南大部地域,以及全部海岸地带。日军又发动太平洋战争,试图夺取更多战略资源,并攻占缅甸,从侧后攻击中国后方基地,彻底征服中国。

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造成了晚清以来,中华民族最为惨痛的灾难。但日本军国主义低估了中国人民和平独立意志,也错看了中国社会历史进化不可逆转的根本方向。中华民族面对危亡,一致奋起。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争取到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国际援助。国、共两党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开了正面与敌后的多方向对日作战。通过坚韧持久全面的民族抗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1945年的胜利。抗日战争成为了中华文明复兴转折枢纽。

(二)

中国政府在上述史无前例的艰难岁月中,毅然派出重兵,在全国战场的西南方向,实施跨境作战。其战略任务是击破日军对于国民政府大后方根据地的侧翼攻击,捍卫大西南抗战基地对外交通生命线,联系并巩固国际友好军民,争取全世界反法西斯盟军的共同胜利。

早在1934年底,蒋介石发表《敌乎?友乎?》,指出日本可能以其武力占领中国首都和交通便利的都市与重要海港。其后国民政府发现川、云、贵等省的重大战略价值,决定“对倭应以长江以南与平汉路以西地区为主要线,以洛阳、襄樊、荆宜、常德为最后之线,而以川黔陕三省为中心,甘滇为后方” 。

以大西南作为对日抗战的战略基地,其巨大优越性在于山川险峻,易守难攻;但最大问题也在于群峰作障,交通困难。1935年国民政府交通委员会制定方案,决定发展滇省对外交通,七七事变爆发后加快了建设速度。滇缅公路于1937年底开始抢修,到1938年9月通车。国民政府还计划修筑滇缅铁路,美国曾应中方要求,提供贷款和旧钢轨、机车及筑路设备,但由于工程艰巨,进展缓慢。至太平洋战争爆发而完全中止。

侵华日军为彻底征服中国,曾试图调查中国抗战意志及其力量来源,1939年6月满铁调查部组成“中国抗战力调查委员会”,翌年6月完成10册《中国抗战力调查报告》,其报告强调:重庆的力量来源在于外来援助,只有切断其南方补给线方能迫使中国投降。1940年7月1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侵入越南北部,拆除老开(老街)铁桥的铁轨,切断滇越铁路,随又吞并了整个法属印支地区。

太平洋战争发动,日军主要任务之一是进攻滇缅地区,其兵力部署及行动计划,被不断加以强化。1942年1月l4日制定《缅甸作战要领》规定作战目的:“(一)为马来作战之侧翼提供安全;(二)遮断援蒋路线;(三)在对付印度(英国)的同时强化对中国的压逼。” 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在其业务日志记载:“重新分析有关缅甸作战:一、将蒋军诱至北部缅甸加以一举歼灭,向全世界证明蒋军之脆弱性,同时寻求为解决中国事变的一个转折;二、应为上述设想制定作战方案,组建指挥机构和部署兵力;三、认识缅甸作战的价值,即对印度洋、对印度、对重庆、对法印、对泰等诸方面。”稍后,1月22日陆、海军部联合制定《陆海军中央部关于缅甸作战协定》,没有规定英军为主要对手,而以“在缅敌军”统称中、英两国军队。按作战部长田中新一的解释:“打通印度、西亚之希望在目前甚小”,故决定利用蒋对北缅增兵机会,以歼灭蒋军解决中国事变为宗旨。东条英机首相在1月20日会议上特别强调:“进行缅甸作战,要避免同中国军队陷入胶着状态。”

为实现上述战争目标,1943年3月27日在缅日军被升编为缅甸方面军,日军参谋总长杉山向方面军下达任务:“缅甸为切断重庆政权与盟军方面联系的战略要地,不仅是进攻印度的作战基地,还是防卫南方的锁钥。在战争指导上,是巩固大东亚之一环,必须绝对确保。” 方面军直辖第五十四、第五十五师团等部用于防备缅甸西部防备英印方向,方面军第十五军,下辖第十五、第十八、第三十一、第三十三、第五十六等精锐师团配置于北缅,专致于对云南及印度东北部的中英军队作战。缅甸方面军为日本南方军内最大的陆军重兵集团。  上述史实业已说明,日军企图通过滇缅甸作战切断援蒋路线,歼灭中国军队,其对缅作战即是对华作战的一重大战场,日军滇缅之战直接关联着日军侵华的最高战略任务。与此对照在中国方面,对于当时的由诸多正面与敌后战场构筑的战争全局来说,滇缅抗战也负有独特而重大的历史使命。

双方较量的结果是,日军遭受到盟军和中国军队的联合打击,不仅在滇缅战场完全失败,在大陆战场也开始全面溃败。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及驻印军第二次入缅,实施跨境作战,至翌年11月,先后收复北缅、滇西各要地,中印公路等国际交通线重新开通。据日本战后调查,日军投入滇缅方向作战总兵力约30.4万人,战死18.5万人,最后归国11.8万人。

(三)

笔者有幸率先读到本书初稿,深知本书著者早年曾进行历史专业研究,其后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中持续积累学术心得,长年搜集多方面资料,厚积薄发,用心打磨,终于成就本书。目前有关滇缅抗战的著述较为丰富,大体可以划分为学术研究与普及阅读两大类别。本书推重史实,依凭学术研究,采用普及性写作方式,具有独到的风格。

著者以其晓畅明白的文字,全面而深入、生动而准确地刻画了以滇西反攻为重点的滇缅作战场景。回顾那灾难深重的年代,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诸多战役战术的抗战,那些浴血捐躯的有名和无名的忠勇将士,以及广阔地域中的中华各族优秀儿女,让人读来,久久不能释怀。

本书内容所展现的,是一部伟大历史的雄浑画卷。全书首尾均落墨于“路”、即中国抗战交通生命线的描写。前后呼应,结构平衡。例如地方大员龙云的修路动员方式,是向下属县长赠送一副手铐,这是当时西南地方的社会政治特色,也是“地无分南北”、各阶层各族军民同仇敌忾举国抗战的生动描述。结尾则聚焦于一个庆功会场,借助一幅“通向东京”的横幅标语:“用松柏枝条架起的拱门上高挂着醒目的横幅:‘Road To Tokey’(到东京之路),那是对打赢战争,战胜日本侵略者的预言”。

本书着眼于滇缅战场,同时恰到好处地联系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表现中国抗战的伟大意义。书中引征蒋介石的日记:“二十六国共同宣言发表后,中、美、英、苏四国已成为反侵略之中心,我国遂列为四强之一???国家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甚恐受虚名之害,能不惧乎哉。”又指出“从蒋介石接受这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一头衔起,他就接受了盟军抗日的重任,中国军队成为滇缅抗日战场的主力军。”

植根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战争场面,是本书描写的主要对象。其中,惠通桥的间不容发的紧急炸断,腾冲城垣的带刺炸弹的技术轰炸、松山高地的旷世血拼等等,景观清晰可见,文理起伏有致,故事扣人心弦。本书涉及人物众多,对于人们熟悉的英雄师长戴安澜将军、和著名将领,如黄杰、叶佩高等英雄人物,着墨疏密相间,令纸面英灵再现。对于深受武士道毒害的日本侵略军的好战嗜血、凶残暴虐,更有深刻揭露。

这是一部中华民族抗战胜利前夕的、极为艰险悲壮的史实记录。了解滇缅之战,进而比较1950年入朝参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即可贯通地认识中国人的跨境作战范式,真正理解中国人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守护家园、维持大局的英雄气概与智慧韬略。

总之,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人们能够在多个领域、在知识、理论、思想方法诸方面有所收获。特作推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楚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51358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