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编著的《漂移的时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围绕深圳特区的苗族移民群体在都市生活的物质层面、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深描”,从进入渠道、生计方式、居住与分布、社会网络、适应策略、族群认同、文化碰撞等多方面来展现他们在都市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类学研究个案。
图书 | 漂移的时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中山大学人类学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琛编著的《漂移的时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围绕深圳特区的苗族移民群体在都市生活的物质层面、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深描”,从进入渠道、生计方式、居住与分布、社会网络、适应策略、族群认同、文化碰撞等多方面来展现他们在都市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类学研究个案。 目录 导言 寻找新的空间:在现实与历史中 语境:人类学里的故事 田野:人类学的方法、地点和知识体系 人的存在:流动的“空间性” 书写:民族志是深描 第一章 凯棠:社区背景 自然简况 区域人文历史 姓氏与聚落 凯棠村简介 第二章 流民记忆:从讨饭到找钱 逐年而至的旱灾 家中无粮脚踏四方 寻访生意源头 好生意的传播 外出生意现状 第三章 阈限时空 阈限:三段式过程与二分法 扒火车走天下 逾越那道边防线 驱赶与收容 空间的内外之别 第四章 性别策略:民族文化资本化 女性为主的人口流动 外出的性别策略 都市里的比较 第五章 非正式经济:“好生意”及其衰落 好生意浪迹天涯 居有“定”所 随苗家女人们做生意 那叮铃碎响的货郎担 源源不断汇到家乡的钱 日渐憔悴的生意 客位分析:消费主义方兴未艾 生意今昔全方位对比 第六章 寄居大都市 认识城市空间与规则 阴影与角落里的生活 晒晒苗家人的水电费 城市:想说爱你不容易 欲望:谁的都市空间 第七章 残缺性社群 身体实践的文化舒适区 分享城市经验 AA制原则 商业性与传统伦理 第八章 城里人·少数民族 摩擦:文化作为生活方式 城市里的坏人 面对歧视 第九章 离散的心灵 现代都市语境中的族群认同 花果飘零两个世界 与深圳合个影 离散的心灵 第十章 苗二代 新一代苗家打工者 难以跨越的代际流动 “未知的孩子” 高交会馆外的年轻人 第十一章 性别重构vs再度异化 “能吃能干才是好媳妇” 家庭性别重构 传统习俗的动摇 女子们的“公共精神” “双重异化”:沉重的肉身 第十二章 苗寨的“空间”生产 “我们的小上海” 思维观念的转变 斑驳杂沓的空间 新街上的集体策略 新街上的“过密化” 第十三章 货郎担与疯狂的“苹果”篮子 新街后来的故事 山寨机与货郎担 仿制、重复:过密化的原因 “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 过密化空间与拓展型空间 第十四章 余论:偏心圆型人格与过密心态 传统文化与偏心圆型人格 过密化心态 附录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漂移的时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中山大学人类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34520 |
开本 | 20开 |
页数 | 3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4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3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