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年轻就要去旅行/校园行知客
内容
编辑推荐

十位心怀旅行梦想的年轻人从2010年中国国家地理首届校园行知客挑战赛数千参赛大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旅行基金和装备奖励。随后在坚定的信念指引下走完旅程,践行了各自关于旅行的梦想。他们的梦想之旅已集结成书《年轻就要去旅行》。本书由校园行知客丛书编委会主编。

内容推荐

2010年夏天,10位心怀旅行梦想的年轻人通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办的第一届校园行知客挑战赛,从几千名大学生中脱颖而出,得到了旅行基金和装备的奖励。随后他们用坚定的信念走完了自己的旅程,践行了一个个关于旅行的梦想。

《校园行知客:年轻就要去旅行》就是关于他们的故事。

这里,有22岁东北骑行8000里,抵达中国北极和东极的成长之旅;有搭车国境线,为路上的家庭送出全家福的感恩之旅;有执着于绿色,考察自然保护与沙漠治理的环保之旅;有向往自然之美,踏上川西的圆梦之旅;有钟情户外,金秋走北疆的积淀之旅;有收获美丽,北疆人文地理摄影之旅;有背包穷游,一路向南的间隔年之旅;有历经艰险,骑行川藏的考验之旅;有忆古思情,寻找江南昆曲的音韵之旅;有远赴阿里,奉献光热的支教之旅。

他们穿行于中国的大地上,用各自的旅行记录着自然风光、人文精神和自我的成长。

《校园行知客:年轻就要去旅行》探寻的路上永无止境、行走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年轻就要去旅行,校园行知客依然在路上。本书由校园行知客丛书编委会主编。

目录

序言1——文/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社长兼总编辑)

序言2——文/雷永青(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副总编辑)

Chapter 1 年轻就要去旅行

22岁的8000里 文/詹彪

我的青春自白·最青春

我的梦想旅行计划 东北骑行:中国两极之旅

我的梦想之旅 22岁的8000里

只为路上与你相遇 文/黎欣

我的青春自白·为什么要去旅行?

我的梦想旅行计划 2011年搭车国境线

我的梦想之旅 只为路上与你相遇

Chapter 2 旅行的意义

国心之旅前两站 文/张蔚然

我的青春自白·慢慢行知路

我的梦想旅行计划 我的中国“心”之旅

我的梦想之旅 国心之旅前两站

我和川西有个约会 文/戚凌蓓

我的青春自白·我爱风景里我的样子

我的梦想旅行计划 在川西的裙摆上画个圈

我的梦想之旅 我和川西有个约会

Chapter 3 遇上相似的旅行

金秋北疆行 文/徐建平

我的青春自白·慢慢行之路

我的梦想旅行计划 探寻喀纳斯,穿越天山古道

我的梦想之旅 金秋北疆行

旅行的心境 文/郭婕

我的青春自白·旅行是怎样炼成的

我的梦想旅行计划 北疆人文地理摄影之旅

我的梦想之旅 旅行的心境

Chapter 4 旅行是never give up

“间隔年”之南方札记 文/何茜

我的青春自白·旅行是我的生活方式

我的梦想旅行计划 我的间隔年之旅

我的梦想旅行计划 “间隔年”之南方札记

怒放川藏线 文/林洪进

我的青春自白·我的社会旅行

我的梦想旅行计划 沈闽3000里回家路

我的梦想之旅 怒放川藏线

Chapter 5 追逐梦想的旅行

梦寻江南 文/庞小凡

我的青春自白·每一趟旅程都需要一个支点

我的梦想旅行计划

我的梦想之旅 寻梦江南

4个月的藏漂行纪 文/吴凌

我的青春自白·做一个单车女孩

我的梦想旅行计划 3489公里天路骑行

我的梦想之旅 四个月的藏漂行纪

试读章节

烈日当空,我骑上了尘土飞扬的102国道。由于途经的唐山是工业重镇,煤矿、铁矿、工厂顺着公路的延伸,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国道两侧,一辆辆载有煤铁矿石的大货车接连从我的耳旁呼啸而过。出行的第一天就如此险象环生,这种体验没有安全保障,能做的只有小心谨慎。在这里,我还必须特别注意前方路上的碎石。因为如果稍不留神,行人就会被汽车碾起的飞石击中,在这条路上经常可以看见挡风玻璃坑坑洼洼的各种车辆。但这还不是最危险的,最让人担心的莫过于大货车突然爆胎,由此极有可能引发连环车祸。

我在这个路段一共骑行了两天半,听见6次爆胎,看到3次爆胎,经历了两次交通事故。有一次,在我慢慢骑行的时候,前方的大货车突然发出一声惊天巨响,随之而来的是尘土四处飞扬,不一会儿就弥漫了整条道路。夜晚,我住在国道两侧的旅馆,当大货车通行时,冷不丁突然一声巨响,能将我从睡梦之中惊醒。

我所经历的最严重的事故,发生在这段行程里第三天的清晨。那天大雾弥漫,骑行中的我总觉得像是行走在“地狱”。果然,不一会儿,危险就出现了:一辆大货车突然从我旁边呼啸而过,很快不见了踪影,我被震倒在路边。还没缓过神来,就听见一阵震耳欲聋的连续碰撞声,眼前的情形惨不忍睹,在不到10米远的地方,刚才从我旁边呼啸而过的大货车出了车祸,车头深深地凹陷进去,它的前方是一辆被撞得横在路中间的载满钢管的大卡车,车上的钢管倒了一地,反方向还有一辆大货车已经被撞得四脚朝天。灰蒙蒙的空气里,飘着血的味道,一块被碾成几块的砖头,静静地躺在路的中央……

偶遇骑友结伴而行

经过了头两天的惊险骑行,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到达北戴河的时候,我望着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大海,心中无限感慨。

因为感冒发烧,我休整了3天才出山海关,宽阔的国道立刻让我眼前一亮,烈日酷暑,顺着沿海国道,一路向北,很快就进入了地势起伏的辽宁丘陵地界,我终于踏上了东北这块梦想之地。

日高三丈,地势连绵,我开始第一次体会爬坡。有人很喜欢经历90%爬坡的辛苦,去享受最后10%下坡带来的畅快。但是我并没有适应,骄阳烈日下,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骑行了大半天,我突然发现了前面路上出现了一个骑行的人。此时的我身体虽然十分疲惫,但是仍然使出了最大的力气加速前行,争取赶上他。赶上之后我发现他的装备和我的十分相似,我高兴地与他并行。果然,他也是一个骑友,名叫张学安,广西柳州人,年长我一岁,南开大三政法系,他自天津出发去哈尔滨。他是我在这一路上碰到的第一个骑友。当他告诉我前面还有两个和他一起的朋友时,我喜出望外,还能有比在路上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快乐的事情吗?接下来我和学安边说边笑并快速前行,争取早点赶上他的同伴。

我在路上幸福地遇上了骑友,更幸福地遭遇了“速度障碍”,完全走不动,看什么都新鲜漂亮。自行车旅行的特点就是这样,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每天150~200公里的跨度,可以让你欣赏不同的风景,绝不单调。远处的山、近处的树、空旷的路、凉爽的风、蔚蓝的天、清脆的鸟呜、舞蹈的蜻蜓、碧绿的庄稼,我感觉幸福到了极点。

当我们快进入兴城的时候,看见路旁连绵起伏的小山非常漂亮,山上面用树木拼成了“兴城欢迎您”的字样。我们依然没有看到学安的朋友,但趁着下坡的冲劲,我们天黑的时候赶到了兴城县城。刚进入县城,我惊喜地发现前方有一个骑行队伍正在休息,以为那就是学安的同伴,于是走上前去,却发现他们是燕山大学的一个骑行协会团队,计划着环渤海一圈,和我的道路并不重合。但是遇上他们我依然十分高兴。我们决定一起找个旅馆休息,然后好好交流,次日同时出发,由于路线不同,所以各奔东西。

第二天,学安早早出发去追赶自己的同伴,环渤海的骑行团队也已出发,我一个人开始逛兴城古城。兴城古城,明代称宁远卫城,清代称宁远州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它的完整程度要胜过平遥、婺源、丽江、阆中。明守将袁崇焕在这里曾以不足两万的兵力击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两次进攻,史称“宁远大捷”,其名声因而大振,流传青史。就当我准备从兴城古城起程出发的时候,居然又偶遇了好几个骑友。

骑上前去相问得知,原来他们也曾与燕大环渤海团队相遇,而且昨天很早就已经到达了兴城。他们并不是一个团队,而是路上一个一个接连偶遇到的,都是独行者。聊着聊着突然发现,其实我们走过相同的路,在北京、唐山、秦皇岛,那时我们并没有碰上,直到现在才相遇。缘分这种东西太奇妙了,没有刻意寻觅,却总会以令人惊奇的方式来到我们面前。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我们立即告别了各自孤独的旅行,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团队。

西南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张思琼是我们队伍中的开心果,小名圆圆。东北女孩的坚强与勇气,重庆妹子的泼辣与包容,在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平原骑行时是普通带队,高山上坡时是爬行指引,她骑车的速度,她的身体素质,都毫不逊色于我们队伍中的任何一个男孩,我们时不时地去追问她到底是不是运动员,到底获得过多少块运动会奖牌……但她总是自谦地说道:“哪有啊,不都是你们让着我吗?”可爱的外表下藏着坚韧与毅力,她的努力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山东大学本科三年级的崔炜是我们队伍中的“修车师傅”,外号“翠翠”,他的幽默总能让欢笑时刻陪伴我们。尤其是在发生爆胎事故时,就一定会自然而然想到他让我们叹为观止的修车速度。河南科技大学研一的时灰,安阳师范学院大四的陈鹏,郑州轻工业学院大四的李胜,他们是分别从河南起程,一路北进。素不相识的我们在兴城偶遇,论道、投缘、交心,一路上有说不完的话,热血豪情浓于酒,纵横山河我为画。我们没有生于乱世,但我们都渴望成为英雄,边疆、塞外、侠义、天涯。生活的安逸,并没有让我们甘于堕落,我们执著于对理想的追求。

我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为了共同追求,相扶相携。

异乡的家

我们顺着沿海公路,一边聊天相互了解,一边欣赏山海相接的美景,再也不会惧怕前路有多么遥远。很快,我们就来到葫芦岛市,在这座城市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雕像前我们拍了第一张合影。

阳光明媚,我们在城市中穿行,一位身着捷安特骑行服、脚踏着一辆公路车的精神矍铄的老大爷从我们身边经过,车上的小音箱还大声放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音乐。在与他的交谈中得知他是一家自行车店的老板,也是骑行俱乐部的骑友,每天都会骑车锻炼。他带着我们前往锦州。路上特地向东绕了一下。去了锦州与葫芦岛交界的大河口,一段国内第二长的跨海公路呈现在我们眼前,其中有28公里长的路段是在海中。我们骑行在宽阔无垠的滨海大道,迎着徐徐海风,望着细腻洁净的白沙滩,看见了风景秀丽的笔架山。老大爷说,笔架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形如笔架,故而得名,每至潮退之后,山与海岸之间便现出一条30余米宽、2公里长的“天桥”。

滨海大道美不胜收,在这里我们告别了老大爷,感谢他悉心指路。我们队伍里有两位女生,一位是来自西南大学的圆圆,一位是来自华东师范的张丽楠。暑假她们一起从北京出发,骑往家乡吉林长岭。她们这趟回家骑行并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因为想给他们一个惊喜,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勇气。骑车旅行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还不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路上会充满着各种危险,长途骑行的女生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其他4位男生决定一路护送她们回家。接下来的旅程我们陆续经过了凌海、黑山、沈阳、康平,前往位于科尔沁草原东部边缘的长岭县。

经过坑坑洼洼的内蒙路段,沿着布满风车电厂的稀树草原,我们骑到了吉林省,来到了长岭县。当圆圆的爸爸看到自己的女儿从北京一路骑车回家时,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责骂她,而是大声赞扬:“不愧是我的闺女!”从她父母兴奋的表情中,我们看到了欣喜、自豪、肯定。对我们来说,这是最大的鼓励。

我们在长岭多住了一天,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盛情的款待使我们的疲劳得到缓解。当我们再次起程时,圆圆告别了父母,跟随我们上路,她要和我们一起,去祖国的最北——长春、德惠、哈尔滨。我们的团队继续骑行在广阔无际的东北平原。我们经过肇东,到达石油城大庆——我们的队友翠翠的家乡。

大庆天很蓝,空气很好,风也很大。都说大庆一年刮两次风,—次刮半年,足见大庆天气的特色。车水马龙的世纪大道,随处可见的磕头机,城市近郊的龙凤湿地,石油广场的铁人雕像,我们惊异于这座城市的宏伟。

P11-14

序言

毕业之前,去走一走吧。

1980年,我16岁。第一次从家乡甘肃平凉来到北京,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地理。初出茅庐的我,对这世界的认识就始于这场远行。大学四年,我几乎都在和大自然打交道,我入西南,穿云贵,探险虎跳峡,身上没几个钱,包里就几包方便面,也曾披星戴月,也曾风餐露宿。那之后的人生里,我见过许多常人一辈子无法见到的风景,在南十字星座的余晖里仰视分立极光的交汇,在冰晶雨的泪光中笑数幻目的胜景,在阿尔金山与野狼群对峙,在可可西里卧看沸泉在冰川中升腾,也曾在北极星的指引下越剪切带、过浮冰翻腾的环极区,一路向北走到那个找不到北的地方……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这大学时代的远行。正是那些年轻岁月里的草木、云雾、山风、夜雨,教会我在漫漫十年科考路上不觉孤独,在荒芜冰雪覆盖下仍满腔热血。我想是那四年的脚印和汗水塑造了^一生的追逐和梦想。

2008年,我的儿子18岁,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那时起,常常猜想,我的儿子会拥有怎样的大学四年。我不刻求他像我一样在与大自然的跌爬滚打中成长起来,也不期望他‘能周游列国为我西天取经,但只要他想,他可以从我这里获得最大的支持,去任何吸引他的地方。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思考,我和我的儿子这两代人大学生涯的不同。也许在我那个年代,出行,更多的是自己的决定与坚持。它不浪漫,不风光,甚至充满危险。而现在的孩子,似乎只要一次开口,就可以从父母那里轻易地获得一段旅程。而后高高兴兴地上路,蹦蹦跳跳地拍照,再开开心心地发微博分享。

所以,事实上,在校园行知客活动的初始阶段,我并不赞同这个想法。也许是我的偏见,也许是我的不了解,我很难想象现在的大学里还会有这样一群人,执著于行走、记录与发现。但是当这个比赛从初选、复赛、一路走到最后的十强;当这些年轻的身影出现在照片上、臼志里,以及每个身影若隐若现的汗水:我才发现。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追逐自然魅力和人文精髓的信念不会改变;不管心境变了几轮,年轻的心渴望收纳美景的梦,也不会改变。我现在甚至觉得,这一代的大学生们,比我那个时候更加理智,有计划性,出行也更加有目的性。他们可以将勇敢、谨慎、真诚、果断……这些词语结合实践得非常好。

是的,勇敢、谨慎、真诚、果断……你要无所畏惧,但不能莽撞行事;你要耐心等待机会的出现,但当遇到危险也要敏锐地采取行动;你要付出真心去信任、帮助你的同伴,也要学会战胜孤独与枯燥……校园行知客的比赛,正是要寻找这样的一群人,这样一群以真诚为本、与大自然为友、同世界打交道并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的人。我们希望能树立这群人的标杆形象,以此告诉所有大学生们另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年轻人如果没有梦想,如果不将梦想付诸实施,枉过了自己的青春。等你将来工作、结婚、生子。等你回过头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你再有天大的梦想都会褪色的。因为拽着你的地球吸引力将会永远拽着你,不像年轻时,你几乎感受不到地球吸引力在拽你,反叛一点没有什么坏处,该飞天的飞天,该走路的走路,你现在不去实现这五光十色的梦想,以后梦想就变了。

现在的我已经很清楚,这些年出行的理由是什么,作为一个行者我收获了什么。但我无法将这些道理白纸黑字地一一道来。因为这是我作为一个行知客的感悟,它不是你的。等你真正走在路上,你会明白我想告诉你的话,因为你会开始重新思考,我应该如何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这四年时光该如何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影响,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一种出行,是你最好的一场成人礼。

毕业之前,去走一走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年轻就要去旅行/校园行知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校园行知客丛书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80674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42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