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舌尖上的门道
内容
试读章节

大米:中国人的主食,饭碗里的立根之本

名词解译

稻谷加工脱壳之后被称做“大米”,又被称做“稻米”。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称谓,有的地方则把粳米称做“大米”。严格来说,粳米仅仅是大米的一个品种。大米味甘性平,因此,对健脾养胃、益精强志、聪耳明目有一定的功效,有“五谷之首”的美誉,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约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有一半人口主食大米。

营养价值

大米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价值,也是中国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在这里我们以粳米为例,在每百克粳米中,就含有6.7克的蛋白质,含有的脂肪量为0.9克,碳水化合物达到77.6克,粗纤维为0.3克,钙的含量相对来讲不高,仅有7毫克,磷136毫克,铁为2.3毫克,同时含有很多种微量元素,如维生素B10.16毫克,维生素B20.05毫克,烟酸1毫克,而蛋氨酸达到了125毫克,缬氨酸394毫克,亮氨酸610毫克,异亮氨酸251毫克,并且含有280毫克的苏氨酸、394毫克的苯丙氨酸、色氨酸122毫克、赖氨酸255毫克等多种营养物质。

粳米的功效能够补脾、养胃、滋养、强壮。同时,粳米熬成粥,则具有补脾、和胃、清肺的功能,尤其对病后肠胃功能比较弱的人,以及口渴、烦热之人适合食用。

历史传说

传说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食用的米比现在的米要大上几百倍,甚至比现在的桃子还要大很多。人们在吃饭的时候,要举着这么大的米粒,像是啃馒头一样,一口一口地咬。饭量最大的人一餐下来也不过吃上三四粒就已经很饱了。在那个时候,人们将其称做“大米”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既然米粒这么大,那么稻苗肯定也是很大,据说像现在的桃树一样高大,在一棵稻上能结五六百斤稻子。收稻子时,人们当然不会拿着镰刀去割,而是要像摘熟透的桃子一样,爬到树上一粒一粒摘下来,而这个时候的稻子十多年才栽一次,还可以当年栽当年结谷子,所以人们的劳动生活变得轻松愉快,家家的大米也是吃不完的,户户存有余粮。

人们闲暇的时间也很多,于是人们利用闲瑕的时间,就成群结伙上山去围猎。在山上树林深处,有很多凶猛的野兽,这些野兽时常会伤害人类。打猎的人们便要敲着芒锣,吹着牛角,把凶猛的野兽吓跑,专门猎取野物。人们在捉到活的飞禽走兽后并不会急着杀掉,而是将这些活物养起来,打死的就吃,吃不完的就腌干。杀了的野兽会剩下很多珍贵的兽皮,人们用兽皮缝成衣服穿。

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坏日子跟着就来。人的生活好了,便渐渐好逸恶劳,甚至出现了挥霍浪费、奢侈无度的习惯。这坏习气越来越盛,人们便把大米视为草芥,到处抛撒,有的人甚至用大米来铺路。

此时,主管粮食的天神看到人们这么浪费,一怒之下把人间的大米都收回天上,连苗也不留一棵,种也不留一粒。这样人类没有了大米,没有了粮食,饿得面黄肌瘦。此时,狗也饿坏了,家狗用嘶哑哀求的声音,对着蓝天吠叫了七天七夜,饿得没有力气的家狗已经气息奄奄。天神看到这群可怜的狗的遭遇,不忍心让它们饿死,就撒下一些碎米来喂狗。此时,人们忙用这些碎米去播种,种出来的谷子就是现在吃的这种大米。从此之后,人们为了填饱肚皮,只能天天披星戴月,辛勤耕种,如果一偷懒就只好饿肚皮了。

今天,人们仍要把细小的米粒称做“大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告诫人们,不管生活是如何富裕,也要厉行节约,不能浪费和懒惰。

吃米注意事项

一、少淘米或不淘米

一般家庭在蒸米饭前,都是要先淘米的,目的是将米中的杂质和灰尘都冼F来,但是维生素B类是水溶性的,又分布在米的表面部位,很容易随着淘米水溜掉,而维生素B1的损失可高达20%~60%,因此,为了防止维生素B的流失,最好是不淘米。淘米不要用热水和流水,洗米时用手轻柔且迅速将米搅动,以免营养成分过度流失。淘米次数最多不要超过两次。

二、多防虫

(一)花椒防虫法

大米容易生虫,尤其是在夏天。因此,可以用几块纱布分别包一些花椒粒,分别放到容器的上、中、下,然后把容器盖严。如果是用袋子装米,可以将袋子直接放到煮好的花椒水中浸透并晾干,再装米时就可以防止生虫了。

(二)白酒防虫法

因为白酒中挥发的乙醇有灭虫、杀菌的作用,所以也可以达到防止大米生虫的效果。可以在存有大米的容器里放入一个装有白酒的干净酒瓶,瓶口一定要高于米面,敞开瓶口,然后把容器盖严,可以防止生虫。

(三)大蒜防虫法

将大蒜掰开,放入容器的不同位置,将容器盖严,同样能起到防虫的效果。

(四)瓶装防虫法

可以将袋装的大米分别装入饮料瓶内,因此,也能保存很长时间不生虫。

大米烹制法

一、饭

不管是当年的新米还是往年的陈米,都能蒸出香气溢人、粒粒晶莹的米饭,而这里所说的“饭”就是蒸出来的。

制作步骤

(一)取米量

我们用一个容器量出米的量,这要按照人食用量而定。

(二)淘米

洗米的次数是要有限制的,最多不要超过3次。如果超过了3次,米里的营养就会大量地流失,这样蒸出来的米饭香味也会减少。

(三)泡米

这个步骤也是不可或缺的,就是将米放置在冷水里浸泡1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米粒充分地吸收水分,蒸出来的米饭才会粒粒饱满。

(四)注意米和水的比例

蒸米饭时,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2,当然有的人喜欢吃软一点的米,那么可以适当地增加水量。测量水量可以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五)增香

如果米已经是陈米,对于陈米要蒸出香气,就要经过前三道工序后,我们在锅里加入少量的精盐或花生油,这个时候的花生油必须是烧熟的,而且要放凉之后才能加入锅中少许。

二、米糕

米糕的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的,是中国的传统小吃食品之一。

在汉朝的时候,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可见在当时米糕也是很流行的食品。汉代的扬雄在《方言》一书中就已经有了“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也已开始流行。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已很早。其制作方法相对有些复杂,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入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大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受人们的欢迎。

P2-5

目录

门道一 谷物:民以食为天,五谷文化首当先

 大米:中国人的主食,饭碗里的立根之本

 小米:锅中的金豆子,颗颗养人滋补心脾

 糯米:细米飘香醉意浓,黏稠情谊道不尽

 黑米:寿米墨黑珍珠闪,养身益体汇于碗

 薏米:去湿消肿世无双,美肌玉体养颜方

 高梁米:成熟之日红似火,一把红米味美香

 全麦:粗糙质感多营养,细嚼慢咽品精良

 黑芝麻:滋阴补肾为上品,扑鼻而来芝麻香

 白面粉:质地细腻有嚼劲,朝思暮想面条汤

 养麦面:荞麦烹制源东洋,餐食美味饭桌上

 莜面:营养膳食纤维高,三生三熟门道多

门道二 蔬菜:新鲜时蔬盘盘菜,种类繁多故事多

 白菜:醒酒排毒翡翠色,帮白叶绿味甘甜

 油菜:青青绿苗肤色美,散血消肿无负累

 香椿:椒盐椿芽独一味,鸡蛋一枚香四溢

 土豆:健脾养胃好食材,消肿减肥好帮手

 萝卜:萝卜通气降血压,做法独特口感好

 西红柿:表里如一红似火,可当蔬菜可水果

 南瓜:甘甜可口做法多,粥中有它色味全

 芹菜:降压去脂好处多,防病还能保健康

 菜花:菜中生出花色来,多食防病保健康

门道三 水果:鲜果甜美难相忘,果篮一捧多

 西瓜:红瓤黑籽沙瓤脆,汁多减肥人苗条

 哈密瓜:西域风情甜蜜蜜,风味独特口感好

 山竹:上帝之果赐福人间,降火清心酸酸甜

 荔枝:贵妃独爱荔枝美,晶莹剔透散淤结

 桃子:芳香诱人惹人爱,粉面桃红女倾心

 海棠:海棠年年花岁岁,生津止渴脾胃通

 苹果:食疗之用不可少,口口果香安护身

 雪梨:润肺清热第一果,洁白如雪似佳人

门道四 肉类:红肉白肉质鲜美,食里食外多记载

 牛肉:肉中骄子无可替,唯留强健在人间

 猪肉:浑身上下都是宝,美容养颜不可少

 鸡肉:白肉减肥又滋补,益寿延年功盖主

 羊肉:羊肉养血散风寒,补肾养身不长肉

 鸭肉:驱逐毒热补虚劳,补充脑力将它找

 兔肉:荤中之素有佳名,美容保健益延年

 驴肉:天上龙肉地间驴,人间美味别错过

门道五 鱼类:一方之水养一方鱼,边吃边把传说昕

 鲈鱼:肉质白嫩无腥气,清蒸红烧并蒂莲

 草鱼:食欲不振食草鱼,嫩而不腻巧开胃

 鲤鱼:鲤鱼护心得长寿,一招跃起跳龙门

 鲑鱼:以鱼养劳健脾胃,做法名扬传四方

 黑鱼:凶猛色黑祛风湿,补气养虚多蛋白

 鲶鱼:刺少肉多口口鲜,强精壮骨赛鱼翅

 鲫鱼:鲫鱼个小营养多,五脏俱补味多鲜

 黄花鱼:一身鳞片金灿灿,质细食后难相忘

 鳗鱼:食材美味可入药,营养丰富护肝脏

门道六 茶叶:一杯香茶清泉饮,茶中神在意境中

 西湖龙井:西湖水来龙井茶,品味人生又解乏

 碧螺春:妙龄碧螺引茶种,真善美德饮于心

 毛峰:黄山俊秀毛峰茶,雾气之间神韵在

 六安瓜片:不识庐山真面目,先饮庐州六安茶

 君山银针:金镶玉色尘心去,君山茶饮悟真经

 太平猴魁:甘香如兰芬芳逸,貌似无味胜有味

 庐山云雾:云雾之间茶碗香,宛若碧玉幻梦间

 铁观音: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

 金银花茶:通筋活络清毒火,护肤美容忍冬花

 茉莉花茶:一曲茉莉道美丽,芳香扑鼻醉人怜

门道七 酒类:美酒玉液润心田,品完纯酿品人生

 白酒:国酒素从粮中来,绵甜净爽乐开怀

 红酒:葡萄酒酿为佳酿,一品一杯情谊深

 黄酒:一壶温酒暖心脾,畅饮谈笑与风声

 香槟:举杯庆祝为首选,起酒豪放众欢腾

 清酒:清酒倒进人间味,自酌会友皆为妙

 马奶酒:奶香美酒草原酿,圣品举杯迎上宾

 米酒:江米佳酒意韵甜,老少皆宜驻容颜

门道八 饮品:饮中自有饮中乐。各种饮料文化多

 牛奶:奶香浓郁传天下,清新纯净吐芬芳

 酸奶:发酵奶味为特色,通便润肠助健康

 豆浆:纯豆浆液为精华,四季滋补为首选

 酸梅汤:酸甜防暑抗炎热,入夏消暑又清凉

 呆醋爽:水果成醋酸中饮,软化血管巧驻颜

 碳酸饮料:流行时尚碳酸饮,适量饮用最高明

 咖啡:浓郁咖啡成文化,口口香醇口感好

门道九 点心:中西甜点故事多,透过美食看历史

 豌豆黄:清滑爽口冰点块,一口爽滑常挂念

 茯苓饼:茯苓一品可入药,安神静心养睡眠

 绿豆糕:清毒爽滑好冰点,一品一食故事多

 萨琪玛:满族零食话满族,美点特酿蜜汁连

 烧麦:一屉一笼蒸美味,百年传承独一处

 麻花:一鸣惊人天津产,脆中带甜脆又香

 面包:松软面包香喷喷,营养早餐全靠它

 汉堡:汉堡夹心有口感,食材丰富好快餐

 布丁:甜点美味数布丁,可爱出奇又甜蜜

 比萨饼:种类多变众口味,奶酪充当重角色

 寿司:肉蔬结合色味全,营养丰富最利健

序言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真正的文明首先是从舌尖上滑出来的。一种食物就是一个“天堂”。相同的食物在不同的人手中会散发出不同的味道,这正是食物的伟大与奇妙所在。通过自己的舌尖品味美食,真真切切地品读了一把人生的真谛。从古至今,饮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对上天发自内心的感恩。烹制的人用心做,食客们静静地品,一餐过后和和气气,不知道其间有多少故事铸就了人类历史的千古美谈。

不管是对于食客还是素怀烹饪手艺的人,舌尖上的吃食不单单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种食物的烹饪方法不同,则做出的美味佳肴的味道也就不同,甚至会出现很大的差距。当然,不管是煎、烧、焖,还是炖、蒸、煮,各有各的千秋,做出的饭菜也是各有各的不同。但是要想选择正确的烹饪方法,就要适“食”而定,也就是说,要看“懂”你刀下的食物。所谓看“懂”,不仅仅是简单的认识,更应该了解这种食物内部的化学反应以及营养成分,只有这样,食物在你的烹饪之下才会“听话”,也只有这样,食物才肯“成就”你的烹饪手段。

现代的人们总是想要吃最有营养的东西,而所谓的“最有营养”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并不是指富含营养成分最全的食物,而是按照你的身体状况,选择有利于你身体健康的食物,这样的食物对你来讲就是“最有营养”的。因此,了解日常吃的、喝的就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任务。也只有这样,你的身体才不会给你亮起红灯。

食物的搭配也是一种美,这种美不仅仅指的是外观,更重要的是食物搭配的内在营养价值的展现。如果你不懂得正确地搭配食物,那么再有养生价值的食物,到了你的手中,也会变得毫无价值,甚至还会对你的身体起到反向作用。因此,这就必然要涉及食物与食物之间的搭配与禁忌,这也是你舌尖上的一门很深奥的门道。所谓的“病从口入”,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在搭配食物的时候,不够科学或者是任意“创作”。

每一种食物都是会讲话的,如果你听不懂它们的话语,而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心思来将它们肆意地混合在一起,那么食物不仅不能成为有益于你健康的“天使”,还有可能成为毒害你身体的“恶魔”。由此可见,人类必须要读懂自己舌尖上的门道,品味盘中佳肴的语言,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指数同时提高。

内容推荐

《舌尖上的门道》由陈廷编著:中国是个讲究吃的国家。吃什么?怎么吃?有多少种吃法?其吃法中又有多少门道,什么要摆在一起,什么绝对不能摆在一起?一起锅一点火,烹制出来的除了喷香四溢的视觉和味觉,还有烹制者对于菜的理解和心情。不错,美食是一种口味,是一种文化,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故事,道不明的人生真谛。舌尖是美食的前站,也是一道了明人生的渠道。历史上下几千年,多少味道,多少心事,多少悲欢离合,都是在舌尖的一伸一缩中相互触碰,进发出了亮丽而绚烂的瑰丽色彩……

《舌尖上的门道》适合大众阅读。

编辑推荐

《舌尖上的门道》由陈廷编著:每一种食物都是会讲话的,如果你听不懂它们的话语,而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心思来将它们肆意地混合在一起,那么食物不仅不能成为有益于你健康的“天使”,还有可能成为毒害你身体的“恶魔”。由此可见,人类必须要读懂自己舌尖上的门道,品味盘中佳肴的语言,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指数同时提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舌尖上的门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27000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2(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