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
内容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问题和选题依据

 二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东亚地缘战略的系统分析

 第一节 战略决策的系统分析

一 理论基础——系统论的核心观点与战略决策的相关性

二 战略决策系统分析的变量

三 国际战略决策系统

 第二节 东亚概念的地缘战略视角

一 战略和地区战略

二 作为地理概念的东亚

三 批判地缘政治学视野下的东亚i

第二章 美国东亚战略的整体分析

 第一节 后冷战时期东亚局势对美国战略的影响

一 东亚战略环境的变化

二 地区战略局势演变中的美国角色

三 美国东亚战略的模式

四 美国霸权战略视野下的中国

 第二节 美国东亚战略结构的核心要素

一 战略利益和目标设计

二 实施东亚战略的主要路径

 第三节 东亚战略决策的国内环境

一 美国战略决策的制度框架

二 东亚战略决策机制

三 影响美国东亚战略的地缘思想

四 美国人的东亚观对战略的影响

 第四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战略的变迁

一 东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二 东亚战略框架的酝酿和形成

三 反恐战争中美国东亚战略的新特征

第三章 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

 第一节 美国与东亚的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评估

一 美国与东亚交往的历史情结

二 中美双边关系的地区意义

 第二节 中国因素的意涵

一 界定中国因素

二 中国因素在美国东亚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意图

一 美国认识中国

二 在地区层次美国战略应对中国:遏制与接触

第四章 中国的东亚战略

 第一节 中国和东亚的变迁:历史和现实

一 中国和东亚变迁的历史回溯 

二 冷战后中国的发展与东亚的繁荣 

 第二节 中国地区战略的目标和理念

一 东亚战略利益和政策选择

二 地区外交理念

三 中国地区战略的效应

 第三节 后冷战时期中国的地区战略布局

一 中国地区战略布局中的美国因素 

二 台湾在中国地区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三 中国地区战略布局中的东北亚

四 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战略谋划 

第五章 美国东亚战略中的台湾

 第一节 地缘和历史视角:台湾对于美国的战略价值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台海政策的演变

一 台湾战略地位的提升

二 美国对台政策与中美关系

 第三节 大陆对美台关系的影响

一 大陆发挥作用的途径

二 大陆影响美国对台政策——以售台武器为例 

三 美国对台政策的困境

第六章 东北亚安全格局演变的中国因素

 第一节 美国的联盟战略与东北亚安全格局

一 东北亚安全格局的现状

二 美一日一韩同盟对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影响 

三 影响美国联盟战略的主要因素 

四 中国因素与美国联盟战略 

 第二节 美日同盟调整的中国因素

一 克林顿政府时期美日同盟调整的中国因素 

二 反恐战争背景下美日同盟深化的中国议题

 第三节 美国对朝政策的中国因素

一 朝鲜核问题的形成与演变 

二 冷战后朝鲜半岛对美国的战略价值 

三 美国对朝鲜政策的调整

四 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 

五 中国的立场对美国朝鲜政策的影响 

第七章 东南亚一美国对中国软实力认知及战略调整

 第一节 东南亚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

一 冷战后东南亚的国际关系 

二 美国东南亚战略的历史回顾

三 比较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布局 

 第二节 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的中国意图

一 反恐战争中美国“重返东南亚”

二 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趋势

 第三节 中美软实力研究对政策的影响

一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及内涵的扩展

二 中美软实力研究影响国家政策的路径

三 中美软实力研究对政策的影响

四 美国对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认知与战略调整

 第四节 中美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对比

一 评估中美在东南亚的软实力 

二 东南亚国家对中美软实力的认知 

三 中美在东南亚地区外交政策和理念的对比 

四 中美在东南亚地区软实力互动的意义 

第八章 中美战略互动与东亚秩序的重构

 第一节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战略互动的新趋势

一 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局势的复杂化

二 东亚峰会以来的东亚合作进程

三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剖析

四 中国面临的地区战略形势和战略谋划 

五 中美战略互动

 第二节 中美在地区秩序重构中的角色

一东亚秩序的现状

二 中美在构建地区秩序中的角色

三 东亚地区秩序的重构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付瑞红所著的《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选取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作为研究主题旨在突出中国视角,中国学者对东亚地区的研究更重视中国周边安全的美国因素。随着“中国崛起”效应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持续发酵,东亚战略格局面临着重大调整。由于国际政治权力的东移,未来东亚格局将影响甚至决定整个世界的格局,而中美两国的东亚战略是东亚格局演变的关键因素。东亚地区对中美两国而言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是中国生存、发展和实现国家最终统一的战略依托地区,是美国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关键区域。美国东亚战略谋划中,仍沿用冷战思维,从地区层次上针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东亚战略谋划的依据是寻求自身的发展与繁荣,也有战略应对美国挤压中国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意图。随着中国地区战略的展开,战略效应的显现,中国主动塑造美国地区战略的能力在增强,认识并重视塑造美国东亚战略的能力是中国在新的平台上谋划地区战略的路径。

美国的东亚战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形式影响着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本书研究的重点和主线是影响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主要运用系统方法分析中美在地区层次的战略互动。中国因素主要从三个层次界定:第一是中美双边关系的地区意义,即中美双边关系对美国制定地区内其他国家政策所产生的影响;第二是中国在美国地区战略中发挥的角色,主要指美国在地区层面实施的间接对华战略和战略实施过程中所打的“中国牌”;第三是中国东亚战略对美国地区战略的影响。美国在地区层次意在牵制和防范中国是中美之间无法达成互信的根源。

从行文逻辑而言,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具体包括东亚地缘战略体系的理论探讨和美国东亚战略结构、地区政策的演变;第二部分是全书之核心,定义中国因素并阐述中国因素与美国东亚战略相关联的方式,中国东亚战略的理念、实践对美国东亚战略的影响;第三部分则是论述的主体:以美国台海政策、对朝政策、美日关系和东南亚政策为案例分析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探寻美国霸权秩序的限度和中国崛起的地区影响。

美国东亚战略的背景是地区局势的演变。冷战后,东亚地区局势复杂,交织着中美日俄大国权力和利益。从地缘、经济和战略上而言,东亚与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紧密相关,也关乎美国的安全和经济利益。美国的东亚战略目标是维护地区领导地位,减少地区大国的挑战意图和能力。主要通过三种战略选择实现目标:维持地区秩序应对威胁的优势战略;对中国的选择性接触战略;对东亚沿海国家实施依托联盟的合作安全战略。虽然美国的东亚战略在延续中有所变化,但其战略目标始终是要维持其优势地位,阻止挑战其地位的大国崛起。

界定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是本书的核心。美国东亚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接触中国,谋划中国以外的东亚战略也离不开中国因素。确定对中国的政策是美国思考东亚战略的关键一步。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因双边关系的跌宕起伏而更加复杂。中美两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互动中,中国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美国东亚战略中针对中国的意图——接触中带有防范性的“遏制”,美国是施动者,中国是受动者,同时中国也是美国在后冷战时期调整联盟战略和平衡国内政治的“一张牌”;二是中国地区战略的理念和效应对美国东亚战略的影响。后冷战时期,为国内发展塑造和维护一个有利的战略环境是中国的战略目标。东亚是中国国家利益最集中的地区,东亚的稳定关系到中国的安全、经济和政治利益。中国地区外交理念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战略效应,对美国的地区战略产生某种影响。美国学界和政界对中国软实力的评估正在对美国的战略理念和实践产生某种借鉴意义,尤其体现于东南亚地区。

《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以美国的台海政策、朝鲜半岛政策、美日同盟调整和美国的东南亚政策为案例分析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台海和平与两岸统一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的台海政策针对中国的意图最明显——以台制华。台湾是中美最有可能发生冲突的地区,大陆对美国台海政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国际局势和中美双边关系的演变。东北亚地区主要涉及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联盟战略和以朝核危机为爆发点的朝鲜半岛问题。冷战后,美日同盟调整与中美关系的演变有一定相关性,在意图上也有针对中国的一面。然而美日同盟调整的关键因素不是中国,主要由历史背景和美国战略文化所规定,中美日三边的协调机制有利于增强互信。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发挥了积极的协调角色,中美围绕朝核问题的合作有利于朝鲜半岛的稳定,中国的立场和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对朝政策。中美软实力互动体现最充分的地区是东南亚,美国与东南亚的战略关系有牵制中国的一面,同时,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正通过美国战略界的反思而影响着美国的战略实践,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正向战略互动特征显现。

美国在东亚地区从未实现过完全的霸权,只是通过双边联盟体系主导沿海国家,通过打“中国牌”获取其他国家的支持,而“中国牌”的效力取决于东亚国家对中国的认识、中美关系的演变等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伊始,美国东亚战略强调平衡和发展,中国塑造美国东亚战略的主动性有所显现。2010年金融危机的效应和中国崛起速度不减,东亚国家对中国的战略恐惧开始增强,美国的战略焦虑更甚,美国“重返亚洲”战略针对中国因素的意图大大强化,而中国与东亚国家交往的空间受到压缩。中国影响力在金融危机之后并没有在东亚地区得到拓展,中国在谋划地区战略时没有放弃和平的外交理念,不寻求主导地位,但美国借助领土争端和地区热点而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在强化。中美在东亚地区都有着重要利益、重大影响,也都面临着限制性因素。中美在地区层次的关系要远远比双边关系复杂。有可能引发冲突的原因不是简单的,控制冲突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中美利益的碰撞不至于引发冲突是因为两国有相容性的利益空间,也因为中国的克制和包容。维护东亚和平、促进发展是中美两国的共同目标,未来地区秩序的重构需要双方观念的转变。美国需要一个新的战略,更好地维护地区和平与繁荣,这一战略的前提是接受中国为确定性力量,奉行真正的合作战略,而非源于冲突理念的防范战略或试图改变中国的“接触战略”。对中国而言,在东亚地区谋求国家发展与主权的战略环境时,中国首先要勇于与大国主动开展三边关系,寻求利益交集。中国在与东亚地区国家交往中,在确保国家核心利益不受损伤的前提下,有取有舍,先予后取,更主动和深入地发展与东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关系、政治合作和社会文化交流,形成东亚地区的内源性秩序。

编辑推荐

付瑞红所著的《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主要研究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进而探索中美两国重塑地区秩序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整体分析东亚地缘战略体系和美国的东亚战略,美国东亚战略中的中国因素,美国的台海政策、美日同盟、美国对朝政策和东南亚政策中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及中国外交理念和实践对美国政策的影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付瑞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08758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8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822.331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