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萍编著的《伤寒类方临证发微》运用主从方类方法对《伤寒论》113方(实为112方)进行分类研究。通过类方研究,探求同类方在病机、立法、用药等方面的异同,揭示同类方之间相同的规律性及加减变化规律,以益于临床应用。本书适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图书 | 伤寒类方临证发微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金萍编著的《伤寒类方临证发微》运用主从方类方法对《伤寒论》113方(实为112方)进行分类研究。通过类方研究,探求同类方在病机、立法、用药等方面的异同,揭示同类方之间相同的规律性及加减变化规律,以益于临床应用。本书适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杨金萍编著的《伤寒类方临证发微》按照主从方类方法将《伤寒论》113方(实为112方)分成23人类进行论述,每大类先设“类方指要”,对类方的特点做简要概述;每类方下再对各个单方进行解析,对单方着重阐述立方主旨、组方配伍特点及同类方之间的比较等,其中“医家治验”“临证发挥”的内容,体现了类方研究的临床研究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医家治验”项,引述古今著名医家的治疗经验,揭示类方运用变化规律,彰显古今著名医家对类方的精思妙用。《伤寒类方临证发微》理法方药赅备,融汇古今名家经验,“使人从流溯源,知夫熔古化新之妙”对《伤寒论》经方、类方的学习与应用大有裨益。《伤寒类方临证发微》适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一、桂枝汤类 桂枝汤 桂枝汤加味方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汤减味方及加减方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汤 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桂枝汤合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二、麻黄汤类 三、葛根汤类 四、白虎汤类 五、承气汤类 六、抵当汤类 七、栀子豉汤类 八、陷胸汤类 九、泻心汤类 十、柴胡汤类 十一、黄连汤类 十二、黄芩汤类 十三、理中汤类 十四、小建中汤类 十五、四逆汤类 十六、附子汤类 十七、赤石脂汤类 十八、苓桂术甘汤类 十九、甘草汤类 二十、芍药甘草汤类 二十一、当归四逆汤类 二十二、半夏散及汤、桔梗汤、猪肤汤、苦酒汤类 二十三、其他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伤寒类方临证发微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金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15178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6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5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5 |
宽 | 140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