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乡愁文学研究(精)/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张叹凤编著的《中国乡愁文学研究》梳理了中国乡愁文学源流以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学家及其创作,指出文学创作与审美范式所特别奠定与发扬的家园文化主题精神。本书还从文论角度研究了中国古代文论与诗学的乡愁意象,指出中国文学历来容许甚至赞赏悲观这一审美情态,但却没有“悲观主义”,中国文学秉持情志情义,重视人伦关系,珍惜人生时光,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困苦,从悲歌愁怨中表达希望与理想。

目录

序乡愁的背面是虚无

引言

绪论

 一 乡愁文学主题研究现象管窥

 二 研究途径与方法

 三 本学科领域现有研究状态

 四 本书的着重点与创意所在

第一章 “乡愁文学”词义题解与辞源考索

 第一节 关于“乡愁”语词的研究意义与现存盲区烛幽

 第二节 乡愁情怀以关联的字词形态与文学表现方式贯注于我国经典名著中

 第三节 “乡愁”的同源词与近义词非常丰富

 第四节 “乡愁”语词原创版权应该归属杜甫

 第五节 “乡愁”语词解义

 第六节 “乡愁文学”概念研究

第二章 现象的河流并历史诸元素之关系

 第一节 一条现象的赫拉克利特河流

 第二节 “安土重迁”与“慎终追远”

第三章 中国乡愁主题文学类型与审美特征

 第一节 原型与类型意义

 第二节 乡愁的民族性与审美追寻

第四章 经典作家与里程碑意义

 第一节 第一位浓墨重彩写乡愁的伟大诗人屈原

 第二节 归真返璞的乡间田园诗人陶渊明

 第三节 集大成的明月诗人李白

 第四节 “乡愁”诗人鼻祖——杜甫

 第五节 李杜以后概述

第五章 古代文论、诗学话语中的乡愁意象

 第一节 言愁:一道人文精神的盛宴

 第二节 思归怀旧:主流意识的美德定论

 第三节 天地宇宙精神与生命的时空意识

 第四节 乡愁意象:鲜明的艺术特征与诗学话语

第六章 新文学语境中的乡愁主题

 第一节 乡愁的现代性考论

 第二节 鲁迅文学创作中乡愁主题的承接与变异

 第三节 首书乡愁并创作语体书信散文的冰心

 第四节 郭沫若乡愁书写中的地方特色与宇宙意识并忏悔精神

 第五节 其他关涉乡愁主题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概述

第七章 当代华文文学视野中的乡愁意识与建树(上)

 第一节 乡愁文学重镇的转移与文化扩播

 第二节 华文文学的语词指意

 第三节 分布于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坛关联乡愁主题的作家概况

 第四节 审美形态的共通点——海与愁相接

 第五节 乡愁诗人余光中解读

 第六节 台湾乡愁文学土壤、氛围与同构

第八章 当代华文文学视野中的乡愁意识与建树(下)

 第一节 颓败的情绪,骸骨的迷恋——白先勇系列小说《台北人》今昔主题

 第二节 找寻灵魂的家园——三毛作品的现代性

 第三节 华文世界乡愁谱系与大陆乡愁文艺的“魂兮归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乡愁文学研究(精)/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叹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27824
开本 32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2
14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