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幻想·美人醉》(作者潘海天)为九州幻想书系六月上市的一本,本期主打科幻小说《星海彼岸》,作者苏学军为著名科幻作者,其作品《远古的星辰》、《火星的尘暴》等获得了银河奖,这一期的《星海彼岸》为他的最新力作,目光直指星海,深邃而浪漫;九州部分两篇小说分别描述了两座城市,人族在瀚州领土上的城市和河络族自己的地下王国,生动而精彩地勾勒了九州的风情,不容错过;城市奇幻到达杭州,描绘了杭州城的奇想;栏目部分,天启都市报缅怀毕业生的离去,而2050年的语文课本则是刘慈欣的科幻力作《乡村教师》的经典重读。
图书 | 九州幻想(美人醉) |
内容 | 编辑推荐 《九州幻想·美人醉》(作者潘海天)为九州幻想书系六月上市的一本,本期主打科幻小说《星海彼岸》,作者苏学军为著名科幻作者,其作品《远古的星辰》、《火星的尘暴》等获得了银河奖,这一期的《星海彼岸》为他的最新力作,目光直指星海,深邃而浪漫;九州部分两篇小说分别描述了两座城市,人族在瀚州领土上的城市和河络族自己的地下王国,生动而精彩地勾勒了九州的风情,不容错过;城市奇幻到达杭州,描绘了杭州城的奇想;栏目部分,天启都市报缅怀毕业生的离去,而2050年的语文课本则是刘慈欣的科幻力作《乡村教师》的经典重读。 内容推荐 《九州幻想·美人醉》(作者潘海天)为九州幻想书系六月上市的一本,本期主打科幻小说《星海彼岸》。 《九州幻想·美人醉》还收录了《九州·擎梁山往事》、《南屏晚钟》、《闲话九州》、《九州百业》、《燕垒怪谈之三》、《寒武纪·九州·雪遇》、《老鱼有话说》、《天启都市报》、《老妖大爆炸》、《南淮一页》、《2050年的语文课本》等作品。 目录 星海彼岸 九州·莲花塔 九州·冰泉酒 九州·擎梁山往事 南屏晚钟 闲话九州 九州百业 燕垒怪谈之三 寒武纪·九州·雪遇 老鱼有话说 天启都市报 老妖大爆炸 南淮一页 2050年的语文课本 编辑部涂鸦板 卮言小语 周边商品表 试读章节 践远弯着腰在田里收割麦子。 一手挽住麦杆儿,一手用石刀切割着…… 他已经干了一个上午,身后割下的麦秸堆成了小山。他的身体几乎淹没在麦丛中,在烈日的暴晒下,汗水不断从额头落在田间,腰部从酸痛渐渐变得几无知觉,手掌上的水泡已经磨破,被汗水浸着,一阵阵刺痛。 他停下来,挺了挺僵直的腰部,向四周望去。在他的周围还有几千族众在紧张劳作,这差不多是部族全部的人口了,就连能走路的孩子也蹒跚着在田间拣拾麦穗。践远看着他们,从一阵阵欢声笑语中,他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他也很开心,于是呵呵地笑了起来。 他把目光放得更远。 这是一片扇形的山间谷地。两道高不可攀的峭壁沿着扇骨的外缘,夹住了山谷;弧形的一面是波涛汹涌的海岸线:在扇柄的夹角处,一道巨大的瀑布从天而降,汇成了穿越谷地流向大海的无名小河,这条河滋润了两侧的谷地,是部族的母亲河,可是…… 星球表面绝大部分被海水覆盖,一年之中不是阴雨绵绵就是暴雨倾盆,难得见到几天太阳。这条小河现在看来温顺而平静,可是它随时会在电闪雷鸣中展现出另一副可怕的面孔。 部族就生存在这一小块山间平原上,主要依靠种植谷物为生,当然他们偶尔也会驾驶独木舟出海捕鱼,但那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变幻无常的海面随时会掀起滔天巨浪,海中的生物也大都凶猛异常,不到万不得已部族是不会涉足海洋的。 温暖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水量使谷地非常适合谷类的种植,农作物一年可以成熟好几季,然而这里决不是部族生存的天堂,突然而降的大雨会让瀑布变成咆哮的山洪,暴涨的小河会瞬间淹没整个平原,辛苦了几个月的部族就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劳动成果被一粒不剩地冲入大海。 今年是个数十年不遇的丰收年,几个月的时间里,竟然有多一半是晴天,雨水虽然依旧充沛,却没有引发山洪,小河的流水恰好灌溉了田野。金色的麦海从小河两岸一直蔓延到山脚下的峭壁边缘,每一颗麦穗都十分饱满。践远欣喜地望着一望无际的麦田,心里盘算着:再有两天,收割作业就可以完成,这一季的收成大概够部族一年的粮食了吧,大家终于不用在饥饿中挣扎度日了,自己也可以有时间去钻研石壁上的神谕了,那上面一定记载着使部族真正摆脱困境的办法。 一个五六岁的男孩捧着一个陶罐走过来。 “阿爸,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男孩稚嫩的声音在男人心里荡起一丝暖意。 践远接过陶罐放在地上,一把抱起儿子,举过头顶。男孩高高地俯视着原野,咯咯地笑个不停。践远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父子二人的笑声在山谷间回荡,部族的人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笑吟吟地注视着他们。 突然之间,践远的笑声戛然而止。他呆呆地望着远方的天际,一片浓重的乌云正从那里升起。 乌云的浮现就像是拉响了战斗警报,部族的每个人立刻陷入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 乌云的动作更快,几乎是在眨眼间就已遮盖了天空,天地间顿时昏暗一团,大雨倾盆而下。 星球上的雷雨天气是极为可怕的,闪电如蛛网一般在云端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的雷声响成一片,雨水密集得分不出雨点,整个世界仿佛都沉入水底。 水像是从地面渗出来一般,飞快地没过了脚面,又没过膝盖,金黄的麦田也不见了,只剩下一片苍白的水面…… 践远茫然四顾,族众们开始向山洞中转运割下的麦子,还有几个人不甘心地在水中摸索着麦田。 必须要撤回高处的洞中去了,山洪随时会前来卷走一切,刚才还平静的峡谷现在变得极度危险。两天呀,只需要两天,这个吝啬的世界却不给他机会…… 践远仰天发出一声无奈的长啸…… 夜深了,洞中的最后一堆篝火也已熄灭,一天的劳累和紧张使人们进入了睡梦。 践远倚靠在洞口附近,默默望着外面。雨下到现在,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反而愈下愈大,轰鸣的水声与滚滚的雷声响成一团,一道道电光不时照亮践远那严峻的脸庞。 他曾经期望这只是忽来忽去的阵雨,那样被水淹的麦子还有救,多少会挽回一些损失,但是雨下到现在,他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一阵经久不息的咆哮声隐约传来,转瞬间就变得震耳欲聋。熟睡的人们被惊醒了,人们在恐慌中交头接耳,有几个人靠近洞口向外张望,又垂头丧气地退了回去。 山洪来了,在山顶之上凝聚的庞大力量终于倾泻而下,沿着瀑布,沿着小河,把山谷中的一切卷入大海,那片金色的麦田,部族几个月的心血全都完了。 从已往的经验判断,这场雨下个十天半月,在星球上是平常的事情。 践远的心中虽然沉重却没有过分的悲痛,虽然他担任首领的时间并不算长,但眼前的一幕已经上演过好几次,这或许就是部族的命运。其实比起多少次的颗粒无收,这次的情况算好的了,收割的粮食除了保留一部分作为种子,剩下的还足够部族吃上三四个月,到那时,下一季麦子估计也快成熟了,山谷间又将是一片金黄。 他现在的思绪飘得很远。 部族是从何处迁徙而来,并在这道峡谷定居的,族里最长寿的老人也不知道,通天洞石壁上的神谕中同样没有记载。 从童年开始学习文字的时候,践远就在思考这个问题,那些复杂的文字绝对不是这个小小的部族所能够发明出来的,况且还有一些深奥的文字,族人们虽然在流传着,却不明白它们的含义。他断定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一定存在着一个庞大、富庶、文明的人类群体,部族大概是因为某种原因从这个群体中脱离出来,单独去寻找新的栖息地,并最终被困在这里。 这道山谷虽然肥沃,却并不适合部族生存,它的地势太低洼了,一遇大些的降水就会化成一片泽国,要不是峭壁上存在着一些可以避难的洞穴,部族也肯定早就葬身于洪水中了。 年轻时代的践远曾经对周围的峭壁和那道瀑布进行过多次探索,他试图找到一条能够通向外界的山路,但是没有一次成功。环抱山谷的峭壁像是天造地就的城墙,表面光滑严密,寸草不生,很难找到可供攀爬的岩缝。有两次,践远以为找到了路,但没到半山腰就被垂直的峭壁拦住了。瀑布从天而降的部位是两道峭壁的交界处,似乎存在着可以攀援的岩缝,但飞泻直下的水流冲得人根本站不住脚,更别说向上攀登了。践远为此摔断了一条腿,现在走起路来还有些跛。P3-5 序言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上海的夏天终于到了,昨天在编辑部楼下的小河边见到一只水乌,极轻快地扑向水面又腾起,爪子里已握住一条朱红的小鱼。我在那一刻想象它必然有个家庭,或许还有同族,就如《里约大冒险》那样,有一个热闹的天堂在水草上下——上面是鸟的,下面是鱼的,乌生鱼汤,其乐未央,人类算什么,世界根本不需要。 昨夜跟一个很久没联系的老朋友聊天,这哥们喝醉了——当然,他不是美人,但确实是个才子。 他说:大刘在前,再写什么也是白费。 他说:这个世界,那么多人,那么多人在写,全都在瞎鸡巴写,被碾得粉碎。 我这个朋友是个生意人,属于<少林足球>中所说的“我一秒钟几十万上下”那种,我问他为什么写小说? 他的回答是,为了震撼到自己的灵魂。 灵魂,初生之时孱弱如最幼细的苗,轻薄透明,无色无味,历经岁月和宇宙尘的洗礼,承蒙人类文明精华为滋养,再摔过多少跟头,经历多少风雨,受过多少摧残,向过多少光芒,捱过多少阴霾,方才在二三十年后成了自己,成为“我”。 亿万个“我”,应各有不同,我生平最恨“雷同”,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明天的你重复今天的我,放眼望去,浮生如蝼蚁,攒动如万千雨滴,白天上来,往渠沟去,生命短暂得就像一场雨,我们落地的一瞬间便尘归尘、土归土……奔跑得太快,灵魂还挂在半空中,飘飘荡荡。 我有很多爱喝酒的朋友,有男有女,他们往往独酌于千里之外,喝多了就找人说话,尤爱找我。 因为我是一枚优质且免费的树洞。 传说,如果心中有什么梗阻的心事,却找不到合适的人倾吐,便去山上林问,找一棵大树,对着它身上的树洞说个够——然后,别忘记用泥巴封住。 其实我更像是一盘空白磁带,录下朋友甲的故事,又录下朋友乙的故事……循环录制,不断覆盖,每一个倾诉者都是上一个倾诉者的泥巴封印,而我已经分不清那么多,它们多得足以拍成三百集电视剧。 那喝醉的朋友,往往会在电话那头醺醺然地说: “呵……我的故事是不是很俗套,很狗血?” “还好吧,”我静静地回答,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你有什么心事的时候,一定要找我说哦。”我的朋友在结束电话的时候,往往也会这样加上一句,作为一种回报的承诺。 “一定的。”我也诚恳地回答。 但我很少去寻找“树洞”,在听过了那么多人和事以后,我发觉并没有什么好诉说的了。 ……一样的爱,一样的恨,一样的纠结,一样的摆脱,一样的欢喜,一样的失落,一样的激动,一样的麻木。 下辈子,我希望认识新的朋友,爱上新的人,就像三毛对荷西说的那样。 她有一首诗,《说给自己听》,抄给你们看: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要我附加一个条件的话,我希望我变成的那棵树,它腰间仍有一个温暖光滑的树洞,成为那些寻找主人的灵魂们的临时庇护所,不然,斯诚寂寞也。 如果我是一棵树,最爱的就是夏天。 春天如童年,夏天如少年,秋天如中年,冬天如死者。 唯有夏天,枝叶甫成,烈日骄阳,热力无限,翠乌伫立于枝头,甲虫漫步于叶底。远山钟声绵延,不绝如缕;脚边情侣相拥,互诉衷肠。忽而暴雨,忽而轻风,时间像落进了半透明的果冻,万物拥有着无尽的未来与可能——还没有到最繁盛的秋天,而繁盛之后便是衰败。 在最遥远的未来,也许所有的基本粒子再度变成一锅热汤,我们脆弱、疲惫的肉体与万古漂浮的灵魂们融为一体,来不及欣喜,就已经遗忘。那是无人持镰的收割日,那是众生的大欢喜,那将是新的文明诞生之前,最漫长的酷热之夏。 所以说,唯有夏天是永恒。 我的夏日午间呓语便到此为止,或许这将是我在《九州幻想》上的最后一篇卷首语,我写得很艰难,读者大概也会觉得无甚趣味,好在,这就要结束了。 最后,推荐一部电影给或醉或醒的你我。 “我们走得太快了,灵魂还没有跟上来。” ——《云上的日子》,安东尼奥尼导演,1995年。 后记 我写过的九州不多,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我看过的九州也不算多,比起老九州迷来,比如说恰好这个包子控,可以说是很少;但我对九州却一直有一种亲近感。 这种亲近感产生得似乎有些奇怪,长久以来,我一直没有试图去搞明白它究竟源于何处,而仅仅只是满足于这种亲近感的存在。 说起来九州和我的渊源也很深,曾经深深地打动过我的小说《大角,快跑!》,是潘大角写的;九州的发源地之一清韵,也曾经是我经常出没的地方;最早推出九州的《奇幻世界》杂志,也是我曾经的栖身之地。 但我想这些都不是让我对九州产生亲近感的真正的原因。 2005年参加《奇幻世界》的笔会,回来时顺了几本样刊在火车上看,我记得里面似乎有猴子的《羽传说》的一部分,还有别的九州小说,比如江南,比如斩鞍,回到家后我对严岩说,这些小说写得很好! 我判断一篇小说的好坏,是与这篇小说的可读性、技巧、语言等等外在的东西无关的,当我说一篇小说写得好的时候,就意味着这篇小说有我所以为的对一个写小说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这最重要的东西,我想,是来自写作者对写作的某种坚持,来自于某条不能被突破的底线,或者也可以说,是来自于某种信仰。 我以为判断一篇九州小说是不是九州小说的最基本的条件,不是这篇小说是否符合九州的设定,而是这篇小说的写作者是不是一个天驱。 是的,天驱。一个安于无名与孤独的勇者,热爱着爱与自由,决不推卸责任,勇于牺牲,可以畏惧,但决不退缩,这就是一个天驱。 要成为这样的一个天驱,特别是要一个人一辈子都成为这样的一个天驱,很难,很难!外在条件的限制,欲望的诱惑,强权的压制……我们终难免要失去自己,但我坚信每一个天驱的内心中,都会有一朵永不熄灭的信仰之火,它可以极为微弱,但总在燃烧,总在照亮着这天驱的内心,使他明白对一个天驱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什么是可以放弃的,什么是必须坚守的! 人的一生很长,而让人的这一生变得有价值、有意义,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甚至都不一定需要你付出一生,只要你有所坚持,那么你的生命总会有闪光的一刻! 那么你也就是一个天驱,一个安于无名与孤独的勇者,热爱着爱与自由,那么你也可以在你的生命终结的时候,对你身边的人说:“铁甲依然在!”我相信那时肯定也会有一个雷音,一个年轻的安于无名与孤独的勇者,和你一样热爱着爱与自由,向你跪下,说:“依然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九州幻想(美人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潘海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41860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