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眼针(第2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华眼针(第2版)》是继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一书后,又一部眼针治疗的专著。阐述了眼针发展史,白睛诊病的理论依据、内容,眼针的穴位、取穴原则、针刺方法,并系统地介绍了50种常见病的眼针治疗。本书由田维柱编著。

内容推荐

《中华眼针(第2版)》是继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一书后,又一部眼针治疗的专著。阐述了眼针发展史,白睛诊病的理论依据、内容,眼针的穴位、取穴原则、针刺方法,并系统地介绍了50种常见病的眼针治疗。这些常见病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准则进行辨证分型;在每个证型中,如同舌诊、脉象一样,增加了白睛上脉络变化的内容,并重点介绍了眼针治疗取穴;病后附有验案举例,以供学习者参考。

《中华眼针(第2版)》对针灸教学、医疗、科研有重要参考和指导价值,可供针灸工作者及爱好者学习参考。

本书由田维柱编著。

目录

第一章 眼针发展史

第二章 观眼诊病

 第一节 观眼诊病与生物全息论

 第二节 白睛诊法的确立

 第三节 观眼诊病的特点及局限性

一、观眼诊病的特点

二、观眼诊病的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观眼诊病的理论依据

一、眼睛与经络的关系

二、眼睛与脏腑的关系

三、眼睛与气、血、精、津液、神的关系

四、观眼诊病与五轮八廓学说

五、现代医学对目诊理论的认识

 第五节 眼的解剖与生理

一、眼球

二、视神经、视路

三、眼附属器

四、眼的血液循环及神经支配

五、中医对眼解剖生理的认识

 第六节 观眼诊病的规律

一、观眼诊病的定位规律

二、观眼诊病的定性规律

三、脏腑病在白睛上的表现规律

第三章 眼针疗法

 第一节 眼针的特点

一、用针小

二、取穴少

三、针刺浅

四、手法轻

五、操作简

六、见效快

 第二节 眼区的穴位

 第三节 眼针的取穴原则

一、循经取穴

二、脏腑取穴

三、三焦取穴

四、观眼取穴

 第四节 眼针的针刺方法

 第五节 眼针的治疗作用

一、调和阴阳

二、扶正祛邪

三、止痛消肿

四、安神定志

五、理气和血

六、通经活络

七、治未病

 第六节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留针问题

二、起针问题

三、出血问题

四、针具问题

五、手法问题

六、补泻问题

第四章 常见病的眼针治疗

一、感冒

二、咳嗽

三、哮病

四、喘病

五、悬饮

六、胸痹心痛

七、心悸

八、不寐

九、中风

十、眩晕

十一、头风

十二、郁病

十三、癫病

十四、狂病

十五、痫病

十六、胃脘痛

十七、腹痛

十八、呃逆

十九、噎膈

二十、呕吐

二十一、泄泻

二十二、便秘

二十三、痢疾

二十四、消渴

二十五、热淋

二十六、石淋

二十七、癃闭

二十八、乳糜尿

二十九、遗精

三十、阳痿

三十一、水肿

三十二、腰痛

三十三、胁痛

三十四、黄疸

三十五、水鼓

三十六、吐血

三十七、咯血

三十八、痿病

三十九、风湿痹

四十、面瘫

四十一、面痛

四十二、高热

四十三、痉证

四十四、厥证

四十五、脱证

四十六、痛经

四十七、闭经

四十八、崩漏

四十九、带下病

五十、妊娠恶阻

附录 白睛脉络的形、色改变彩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眼针(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维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205160
开本 32开
页数 3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45.32
丛书名
印张 1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