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五台山寺庙
内容
编辑推荐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台山寺庙》(作者崔正森)是“三晋揽胜丛书”中的一册,介绍了妙庄严域岩山寺、人天尊胜显通寺、珠林花雨洪福寺等寺庙。

内容推荐

《五台山寺庙》(作者崔正森)是“三晋揽胜丛书”中的一册,由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五台山寺庙》介绍了人天尊胜显通寺、珠林花雨洪福寺、灵鹫圣境菩萨顶、景标清汉塔院寺、清凉震粹碧山寺、震那金界圆照寺、开花见佛罗喉寺、石雕宝库南山寺、清凉古刹金阁寺、瑞相天然殊像寺、仙露明珠龙泉寺、五台佛地普化寺、西来正觉善财洞、宏范三界普寿寺、章嘉驻锡镇海寺等寺庙。

目录

五台山寺庙述要(英文)

五台山寺庙综述

世间瑰宝南禅寺

蕴结灵峰佛光寺

妙庄严域岩山寺

人天尊胜显通寺

珠林花雨洪福寺

灵鹫圣境菩萨顶

景标清汉塔院寺

清凉震粹碧山寺

震那金界圆照寺

开花见佛罗喉寺

石雕宝库南山寺

清凉古刹金阁寺

瑞相天然殊像寺

仙露明珠龙泉寺

五台佛地普化寺

西来正觉善财洞

宏范三界普寿寺

章嘉驻锡镇海寺

慈云普著黛螺顶

大名鼎鼎五爷庙

旅游服务指南

试读章节

五台山是释迦牟尼说的文殊道场。以文殊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大乘空宗的奠基人、密教的祖师之一,经常代替释迦牟尼讲经说法,因此,他就成了佛教的首席菩萨,他的道场五台山也就成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五台山佛教是随着文殊信仰的传播而来的。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一种宗教,两汉之际传于我国,两晋之际传人山西。东晋初年,或者说后赵时期,文殊信仰随着佛教传入五台山地区。到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五台山已有佛光寺、清凉寺、大孚灵鹫寺和碧山寺等一批寺庙和昙鸾、灵辩、解脱等著名僧人,五台山佛教开始兴盛。北齐时候,五台山有寺庙200余所。北齐诸帝曾以八州之税供其所需。因此说,北朝时期是五台山佛教的第一个兴盛时期。

隋唐时期是五台山佛教的黄金时代。史说,唐朝时候,五台山有“大寺三百六,兰若无其数”,“万圣朝五台,祖师创宗派”,“天下学佛道者,多宗旨于五台二。五台一山成了中国佛教的“首府”,成为与印度灵鹫山角立相望的“灵山圣境”。时有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越南、日本、韩国的僧人纷纷至五台山从事佛教文化交流,五台山又成了“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于是,五台山的文殊信仰、华严思想、建筑造像、五会念佛等佛教文化艺术传到了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文殊信仰成了东方各民族佛教徒的共同信仰。

入宋之后,藏传佛教希解派传人五台山,时有寺庙72座。元初世祖帝师、萨迦派五祖八思巴至五台山,写下颂扬文殊菩萨的五首赞歌。之后相继有胆巴、意希仁钦都至五台山。胆巴国师首倡在五台山为藏传佛教建立寺庙。元代诸帝也为其在五台山大规模地建立寺塔,敕赐田产,遂使藏传佛教在五台山兴起,五台山成了汉地惟一的“汉藏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就成了“中国佛教的缩影”。

明清时代是五台山佛教的第三个兴盛时期。永乐十二年(1414),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至五台山,为黄教创建了5座寺庙,使黄教在五台山传布兴起。从此,五台山形成了青、黄两庙并存的格局。万历年问(1573—1620),释智光等百二十三名高僧大德和宰官同僚于狮子窝创立十方净土禅院,这又使五台山成了子孙庙和十方庙共存的形式。此时,五台山台内有寺68座,台外有寺36座,总计104座。

入清之后,清代诸帝扶植黄教,优礼黄教领袖至五台山传教弘法。康熙二十二年(1683)将台内10座青庙改为黄庙,连和尚也改为喇嘛。康熙三十三年(1694),台内有寺64所,台外有寺36所,总计100所。雍正年问(1723—1735),五台山有黄庙26座,仅菩萨顶就有喇嘛561人,最多时竟达3000余人。

民国年间,五台山有寺1 22处,其中黄庙25处,青庙97处。现存寺庙94所,古寺遗址1 53处。其中,台内有黄庙7所,尼姑庙5所,青庙35所。这些寺庙大多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以台怀庙群为中心,向着五座台顶的方向辐射出去。它们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曲径通幽处,深山藏古寺”,富有浓郁的古刹风韵。整个寺庙和五座台顶和谐统一,形成了一个恢宏壮丽、气象万千、富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佛国圣境。

五台山的寺庙建筑不同于任何一个城市的建筑。它没有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浪漫主义式、俄罗斯式、阿拉伯式、现代摩登式等各种错综复杂的格式:也没有上海大世界、东方明珠、南京路上的霓虹灯、外滩各国的典型建筑:也不像北京皇城那样,在建筑群体、空间广度、房屋数量,以及每一建筑的间架、结构、高度、房顶、彩绘、装饰等方面都有一定标准:还不像南方寺庙那样精美秀丽,小巧别致,而是宏伟壮观,庄严古朴,前低后高,左右对称,既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又具有各个朝代的特殊性。如唐建南禅寺和佛光寺就是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庄重朴实的建筑。其屋顶平缓,出檐深远,斗拱硕大,柱子颇粗,门窗为板门或直棂窗,显得坚固结实,经久耐用。宋建太平兴国寺的天王院比唐建柔和绚丽,屋顶增高,高昂代替了斗拱,门窗改为菱形隔扇。金建岩山寺和佛光寺东大殿比宋建华丽复杂,且布局上继承了辽代风格。元建广济寺则新用了斜梁构件、假昂、檐枋和旋子彩画。显然,这时的建筑风格已趋于复杂。明代的典型建筑有显通寺、塔院寺和圆照寺等。其布局是主体建筑放在中轴线上,其余讲究对称,具有整齐美观的特点。至于殿堂建筑,则是高顶浅檐,斗拱较小,梅花柱放在鼓镜基石上。屋内用明袱做法和隔架梁,阑额下用雀替,屋顶上置了鸱吻,门、柱均有彩绘。复杂华丽是明代建筑的特点。清代建筑的典型寺庙是菩萨顶、镇海寺。其建筑布局和形制继承了明代风格,但结构装饰则更加复杂精致。如雀替和耍头雕有各种动植飞潜形象,彩画增用了苏式彩画、和玺彩画。柱子还沥粉贴金,绘有蟠龙,显得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富有皇宫气派。民国年问,五台山的佛寺建筑有南山寺、佑国寺和龙泉寺等。其建筑特点是木构结构和石雕、砖雕、浮雕及彩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富丽堂皇的整体。

参观五台山,不仅要观赏它那雄浑壮丽、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而且要领略它的佛教文化。其佛教文化的载体就是寺庙建筑、造像和各种法事活动等等。寺庙建筑特色如上所述。而佛教造像艺术特色则是三教合流,凡圣同居,具有中国化和地方化的特点。这是因为在五台山佛国境界里,不仅有佛、菩萨、罗汉、胁侍、供养人、护法神,而且也有儒教、道教、地方宗教和帝王将相、僧人居士的尊像3万余尊。其中佛像有过去七佛、三世佛(横、竖)、三身佛、四方佛和大肚弥勒佛。佛菩萨像有华严三圣、西方三圣。菩萨像有四大菩萨。罗汉像有五百罗汉、十八罗汉和迦叶、阿难。另外,这里还供奉着黄教教祖宗喀巴和牛头明王等尊像。还有儒教的三皇像、关公像、土地像、龙王像和道教的玉皇大帝。再是三教像、五郎像、唐代宗像、武则天像、愿成和尚像、施主宁公遇的肖像、胁侍、供养人的塑像和九宫道首普济和尚等凡圣像。这反映了三教合流的倾向和当地民俗对其的影响。

另外,五台山还有护法神。其最具上述特色的是“开花见佛”方台上的二十四天神。其中大梵天和韦陀本来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尊神,而韦驮的造型却塑成了一位身着铠甲,头戴金盔,手持金刚杵的威武而精悍的中国古代武将的形象。帝释天、婆竭龙王和阎摩罗王,本来是印度神话中的尊神,佛教则把帝释天改造成了护法神,而五台山的僧人又把他塑成了一位中国古代的帝王形象婆竭龙王也被塑成了一位龙首人身,穿着帝王服装的中国式的龙王阎摩罗王则被塑成了一位中国式的地藏王形象。这是中国化的显著标志。五台山的四大金刚,穿着皮靴,踩着八怪,不同于南方寺庙中的赤脚金刚,显然有地方化的特点。

紫微大帝本是一个星座,但道教把它尊奉为神。《封神演义》说他是周文王长姬伯邑考,姜子牙把他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佛教把他改造成护法神,五台山僧人又将其塑成了一位中年帝王形象。东岳大帝,《封神演义》说他是武成王黄飞虎死后的幽灵,姜子牙把他封为“东岳大帝”,佛教把他列为护法神,五台山僧人也寺色他塑成了一位帝王形象。雷部正神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雷公,道教尊其为神,五台山僧人又把他列为二十四天之一。再是,中国佛教还把降龙、伏虎和哼(郑伦)哈(陈奇)二将也列为护法神,关羽作为伽蓝神,而五台山佛教又把唐代宗李豫作为了供养人,杨五郎作为了护法神。显然,五台山佛教造像是凡圣同居,鱼龙混杂,三教合流,具有中国化和地方化的特色。

在五台山寺庙的各种法事活动中,最赏心悦目的是六月大会中举行的跳布扎,最悦耳动听的是五台山的佛教音乐。五台山的佛教音乐分为青庙音乐和黄庙音乐。青庙音乐以笙为主,管、梅辅之:黄庙音乐以管为主,笙、梅辅之。青庙音乐以汉曲为主,黄庙音乐以藏曲为主。青庙音乐和黄庙音乐的调高不同,前者比后者低一个调。所以,青庙音乐以哀转幽雅见长,黄庙音乐是雄浑淳朴有余:青庙、黄庙同居一地,它们不仅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素材、节奏、韵味,而且它们之间也相互碰撞、渗透、融合,这就使五台山的佛教音乐既不同于中国南方的佛教音乐,又不同于中国北方的佛教音乐,而是成了一种别于北方东、西两路的佛教音乐。它的特点是雄浑淳朴,哀转幽雅,给人一种静寂轻松、安养清心的感觉。若想亲身享受一下,请君至菩萨顶,或者殊像寺、南山寺领略一下这种音乐的韵味。p11-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五台山寺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正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45878
开本 32开
页数 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2-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1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5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5
141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