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塑造新母亲--近代中国育儿知识的建构及实践(1900-1937)/台湾硕士博士历史学术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柯小菁的《塑造新母亲:近代中国育儿知识的建构及实践(1900-1937)》分析了清末至民国以来,国家与社会借助公共媒体与舆论的空间所塑造的现代母亲的新内涵,从生育、养育、教育三个不同阶段的知识建构及其实践,来呈现杂糅着传统贤妻良母特质的内涵与强国保种的现代使命的中国的现代母亲,透过新旧生育知识不同场域(即国/家和公/私)的冲撞,综合了科学技术和道德的不同元素的现代性。书中的研究成果显示了中国现代知识建构并非男性论者只手遮天的结果。过程中女性也共同参与并展现其知识的主体性。

内容推荐

现代母亲生养小孩的一套知识体系,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与传统及近代西方的教养方式有何关联?

柯小菁的《塑造新母亲:近代中国育儿知识的建构及实践(1900-1937)》指出,传统中国女性口耳相传的育儿经验传承方式,透过女子教育的倡导,逐渐改由传媒、书籍学习西方科学育儿新知识;此外,《塑造新母亲:近代中国育儿知识的建构及实践(1900-1937)》除了分析杂志文本,还藉由女性读者来函、自传、回忆录及口述史料,呈现母亲运用新知识、实践新母职的过程中遭遇到的挑战与挫折,突破了以往学者处理这类史料时,大多局限于杂志文本论述的框框;同时,还从性别平衡角度出发,探讨男性如何扮演父亲角色,与女性母亲角色相互对照。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史料与限制

 第四节 章节架构

第二章 教导生育新学问

 第一节 胎教——孕妇精神上的保育

 第二节 养胎——孕妇物质上的保育

 第三节 生产方式的改变

 第四节 节育、堕胎和不孕

第三章 传播养育新常识

 第一节 科学知识的灌输

 第二节 各种养育技巧的操作

 第三节 培养规律、卫生的生活习惯

 第四节 养育角色的讨论

第四章 传授教育新观念

 第一节 近代以来的儿童观

 第二节 多元化的教育内容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比较:传统与近代

 第四节 近代家庭父母的教育角色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塑造新母亲--近代中国育儿知识的建构及实践(1900-1937)/台湾硕士博士历史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柯小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048156
开本 16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6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09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8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