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点灯/新华好读小说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工厂的大门

在这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马路上,刘志章的自行车开始加速,他必须在那声粗暴的汽笛声响起之前闯进前面的那扇大门。昨晚他睡得太晚,都零点了,金丽的脑袋还在他的胸脯上蹭。金丽说,我早就知道你不是一般的人,一般的人怎么能把那种异常的声音从乱成一锅粥的噪声中提取出来呢?金丽曾是一家制药厂的化验员,提取、分离这样的词汇用起来十分顺手。她接着说,我去过你们厂,我听过那些机器的声音,正常的声音和异常的声音就像针扎了手疼得喊一声和做爱来了高潮兴奋地喊一声一样,是很难分辨的。但你分辨出来了,我知道,也只有你才能分辨出来。金丽的这种比喻令刘志章本已高涨起来的困倦又一次退潮了,他对着金丽的耳朵说,你说得没错,因疼痛喊出来的声音和因快感喊出来的声音真的很难分辨,和你做的时候你一叫我就懵,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你的声音太像疼得受不了才叫出来的。金丽说你真笨。刘志章说我不笨,不信咱们再来一次。于是就真的再来了一次,时间就这样不可救药地滑到了下半夜。等早晨一睁眼,已经是七点钟了,刘志章顾不得洗脸吃饭,他胡乱穿了衣服就走。

自行车冲进大门的一刹那汽笛就响了,它冗长的尾音和身后自动铁栅栏延伸的声音联合起来,组成了一种新的声音,有些像昨夜他家那张不堪重负的双人床发出的声音似的,既杂乱无章又一丝不苟。这家工厂给刘志章印象最深的就是这种声音,按分贝来比较,尽管这种声音远不及厂房里众多的机器发出的声音洪亮,但这种声音以它独有的威慑力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其他声音的包围,以锐利无比的形式深人了他的骨髓。无论什么时候或什么地点,只要听到这种声音,甚至只要想到这种声音,刘志章都会感到脊背一阵阵发麻,一颗本来平静的心即刻会像遭遇了石击的水,激起一柱冲天浪花来。

此时厂院里的行人已经寥寥无几,没有特殊情况,谁也不愿把自己搞得如丧家犬一样仓皇。刘志章把自行车存进车棚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班组,而是径直朝分厂的办公室去了。今天对刘志章来说的确与往常不一样,尽管阳光还是那样的阳光,厂房还是那样的厂房,但今天的阳光和今天的厂房一样对刘志章将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刘志章走进分厂厂长办公室之前还特意仰头看了一眼无处不在的阳光和高大灰暗的厂房,他知道,这个日子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纪念的。

然后,刘志章推门进屋,迎着分厂厂长老孙惊愕的眼睛走过去。老孙和刘志章一样都是四十出头的汉子,二十年前,他们在同一天肩膀挨着肩膀迈进了这家发电厂的大门,这之后老孙一步一个脚印走进了这间办公室,刘志章则原地踏步了二十年,仍然是值班室里的一名普通工人。刘志章对此感慨颇多,而老孙却认为这十分正常,刘志章嘛,他永远都不适合做领导,尽管他的风头曾经比领导还大,但那所谓的风头正是升职的大忌,认识不到这一点,刘志章虚度二十载就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你怎么不去接班呀?老孙用开玩笑的口气说,你不会是到这里来接我的班吧?刘志章苦笑了一下说,这种事情只会在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日子里发生,可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想出让地球反转的办法来。见老孙开心地咧着嘴笑起来,刘志章也嘿嘿地跟着笑了两声,他知道老孙不是一个随便施舍笑声的人,除了对他刘志章,老孙还没跟几个工人开过玩笑。从这一点上讲,老孙还是对刘志章高看一眼的。过去的情形暂且不论,现在的刘志章有足够的理由对老孙的施舍受宠若惊。他知道这种玩笑不宜开得过长,就话锋一转切入正题,他说,我来找你是汇报一个重大情况的,昨天我在生产现场作交接班检查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声响。刘志章拉了一把椅子坐到了老孙的对面,他想说有一台运行的发电机组的轴瓦发出的声音本应该像女人叫床的声音,是充满愉悦的,可现在变成了女人被针扎了一下后发出的声音,是充满痛苦感的。他觉得金丽昨晚的比喻十分生动也十分贴切,这样讲应该很便于老孙理解。但话到嘴边了他还是一使劲咽了回去,他突然想起老孙是个很反感用男女关系开玩笑的人,自己这样讲会闹个事倍功半的效果,就不划算了。临时改词,嘴上就显得有些结结巴巴,刘志章的目光在这一瞬间绕过老孙有些迫不及待的眼神,落在了他身后的窗户上。刘志章看见窗外有一簇月季花正在盛开怒放,他知道办公室外面有一个小花园,他还知道小花园的院墙后面是厂里三产的养猪场,他甚至还知道养猪场的后面有一个个体养殖户的羊圈。刘志章突然就不结巴了,他说轴瓦发出的声音本应该像羊叫一样咩咩咩的,而不应该像猪哼一样吭哧吭哧的,问题是现在轴瓦发出的声音就像猪哼一样是吭哧吭哧的。

老孙觉得刘志章哕哕唆唆的比喻十分滑稽,就又咧嘴笑了起来,但笑纹刚刚漫上五官他就意识到了什么,于是赶紧收敛笑容,努力使自己变得严肃一些。由于笑容与严肃交接得比较仓促,呈现在脸上的表情就十分生硬和怪异,他就腆着这副怪相大声问刘志章,你是说轴瓦运行的声音出现了异常?刘志章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

老孙是工程师出身的分厂厂长,对这些技术参数有着十分敏感的神经,轴瓦声音异常意味着什么他比谁都清楚,也就是说能发出异常声响一定是轴与轴瓦之间的接触出了问题,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情。轴瓦磨坏了就得停机停产,这对于一个容量为三十万千瓦的大型发电机组来说损失是惨重的,值班人员下岗回家自不必说,就是他这个分厂厂长恐怕也当不成了。老孙觉得脖子后面凉飕飕的,就是脖子上压把刀,那感觉也不过如此。

P1-3

目录

工厂的大门

合同制老总

点灯

独木桥

带头微笑

安全简报

工厂上空的雪

梦想工厂

序言

我们的雅文学阅读状况到底如何?这是很多人常常议论、且结论并不乐观的事情。对待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也许有些犹豫,因为它稍稍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明白的。让越来越多的人读到好书、走进高质量的阅读生活中去,这对于一个民族或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听到的说法却是雅文学书籍的溃退;甚至有人极而言之,说许多人不再读或基本上不再读了。

如上说法让人深表怀疑。因为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的出版机构每年印出的雅文学作品总量是相当巨大的,而且在许多年里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了市场需求,证明事实上完全没有那样的悲观。

如果再加上不断出版的哲学思想类读物,这个深沉的阅读群体就更大了。原来我们的舆论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危机。但夸大了危机并非说明没有危机——我们发现深度阅读真的受到了空前的干扰。这是商品经济时代纠合各种现代传媒蜂拥而上,造成的一种综合结果。人变得行色匆匆浮躁焦促,再难得有一本书一杯茶那样的美好时光。

那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我们许多人会回味和追求那样的时光,因为它包含了不可取代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这种难忘的享受失去了,其实是一种不得已、一种深长的遗憾,更是一种剥夺。可以说,人们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够——现代生活节奏过于急促和紊乱了,它使我们丧失了那样的生活机会和生存质量。

有人还会顽强地追寻那种境界、那样的可能。如果说这是一场人生幸福的保卫战,也毫无夸张。现实中的确有一大批人能够进入深度阅读,寻到最美好的文学思想类书籍。他们关心的是人性深处的奥秘,对诗意人生仍然葆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向往心。他们对形而上、对人类有史以来的重要精神成果,始终抱有无法疏离的追随的信念。但由于这种深沉的阅读和思考常常与相应的性格相辅,所以我们往往听不到他们的宣告和议论,听不到他们轻浮的发言和多嘴多舌——于是在一般的传媒所体现和反映的表象上,就缺少了他们的存在。

可是阅读世界里的真实情况离不开他们,尤其是高雅读物的阅读实况,几乎完全要由他们来支撑。

问题是出版者和写作者,大家更多地站在谁的一边?

答案是,我们不能完全站在通俗和娱乐一边。因为这既不符合人类阅读的真实状况,也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未来。

我们特别需要出版界传媒界文评界、当然更是写作界的坚持和坚守。这不是什么悲壮的行为,而只是一种真实自然的对人类健康生存的向往、对一种追求和劳动的尊重而已。

这就说到了新华出版社推出的“新华好读小说系列”。这个系列第一辑共收入六部文学作品,可以算是出版界和写作者的新开拓。

这六位作者或是近年来活跃的作家,或是发力深长功底深厚的作家,总之他们的作品都是值得推荐给读书界的。编者从众多的文稿中发现新作,产生了阅读兴奋,而后再经过辛勤工作送达读者手中,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情。我们的文学阅读正是在这样的循环中往前推进,从而保持一种生气勃勃的局面。

川妮十五岁入伍,曾在部队话剧团任编剧,获得戏剧文学奖,出版过长篇小说。这部小说集《谁是谁的软肋》,是侧重抒写情感的作品。

李铁发表过大量中短篇小说,是近年十分活跃的新进作家。《点灯》为其小说结集,写了工厂生活,为人打开另一个艺术视角。

燕冲曾是资深文学编辑,功力深厚,《猫之舞》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作是一曲罕见的现代艺术变奏,令人耳目一新。

李骏曾为军旅作家,是一位不倦的写作者,曾获得多种文学奖项。《城市阴谋》这部长篇小说是他最新的艺术尝试。  甘臻身为媒体人,却能执著于文学写作,出版有多部诗集和长篇小说。收入本丛书的《1971,江湖传奇》,是一部融汇了武侠小说元素的、令人称奇的现代作品。

刘玉峰是专业作家,在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散文影视领域均有大量创作,是艺术的多面手。《虚火》作为长篇小说,生活容量又有了进一步拓展。

对如上作家作品的细读、剖析与评价留给了广大读者。因为他们的感受是最为直接、也是最值得信赖的。在极为纷繁复杂的文字丛林中,希望这个“好读系列”没有使人失望,并希望它们脱颖而出,获取新的光荣。

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张炜

2010.12.20

内容推荐

李铁所著的《点灯》共包含8篇描写工厂、工人故事的工业题材的中短篇小说,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在时代变迁中中国工厂和工人的遭遇生存境况,对现实的探索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对人性的解剖也较为深刻,《点灯》凸显了工业题材小说的独特魅力。

编辑推荐

李铁所著的《点灯》是新华好读小说系列之一,作者以深厚的笔力通过8篇中短篇小说描写了工厂的生活,深度揭示中国改革历程中的工厂和工人的生活状态,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工业题材小说,为读者打开另一个艺术视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点灯/新华好读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95404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