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好父母会游戏(0-7岁)
内容
编辑推荐

《好父母会游戏(0-7岁)》(作者练丽丹)——一位妈妈的快乐游戏手记!

游戏能够滋养孩子的心灵,丰富孩子的情感,启迪孩子的心智。这本书不仅告诉父母陪孩子玩什么,更教给父母如何陪孩子玩。希望每一位父母和孩子都能够享受那份亲子相处时的亲近和愉悦。

内容推荐

《好父母会游戏(0-7岁)》(作者练丽丹)的各种游戏是作者贴着父母的心精心设计的,活泼有趣、简单易行。《好父母会游戏(0-7岁)》中的游戏提示、类似游戏、温馨提示、举一反三等灵活多样的板块组合,使这本书更具实用价值。这是我看到的在亲子游戏方面最适合家长和老师阅读的读物,值得一读。

目录

第一章 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游戏方法1:专注聆听法

 生活游戏1:对“牛”弹琴(5个月)

 生活游戏2:餐桌上的“捣乱”(3岁)

 游戏方法2:动静观察法

 生活游戏:踩“地雷”(4岁)

 游戏方法3:动手操作法

 生活游戏1:倒来倒去的茶(2岁)

 生活游戏2:给“瓶子宝宝”喂饭(2岁半~3岁)

 游戏方法4:听动结合法

 生活游戏1:听到××拍拍手(2岁半)

 生活游戏2:翻翻翻,找书页(4岁半)

 游戏方法5:挑错检查法

 生活游戏1:给妈妈纠错(4岁半)

 生活游戏2:丢三落四(4岁)

 游戏方法6:聆听指令法

 生活游戏1:踩“坏蛋”(4岁)

 生活游戏2:放下还是拿起(7岁)

 游戏方法7:快速反应法

 生活游戏1:火车往哪开(6岁)

 生活游戏2:谁是黑桃3(7岁).

 游戏方法8:目标锁定法

 生活游戏:我会做涟漪(3岁),

 游戏方法9:快速搜索法

 生活游戏:抢数字宝宝(6岁)

 游戏方法1O:抗干扰法

 生活游戏:玩乒乓球抗干扰(5岁)

 游戏方法11:一心二用法

 生活游戏:澡盆里戏水(2岁)

第二章 想象,给孩子一双隐形的翅膀

 游戏方法1:刺激想象法

 生活游戏:树有翅膀(2岁半)

 游戏方法2:回忆想象法

 生活游戏:把喷泉搬回家(3岁)

 游戏方法3:角色扮演想象法

 生活游戏:储钱罐“小猪猪”(4岁)

 游戏方法4:主题想象法

 生活游戏:摆“房子”(3岁半)

 游戏方法5:列举想象法

 生活游戏:毛巾还用来做什么(4岁)

 游戏方法6:逆向想象法

 生活游戏:如果天不下雨了……(5岁)

 游戏方法7:替代想象法

 生活游戏:用拖把棍子炒菜(6岁)

 游戏方法8:连环想象法

 生活游戏:进不了家门怎么办(4岁半)

 游戏方法9:接续想象法

 生活游戏:故事接龙(3岁半)

 游戏方法10:扩散想象法

 生活游戏1:书的样子像什么(5岁)

 生活游戏2:羽毛球拍像什么(6岁)

 游戏方法11:增减想象法

 生活游戏:10个人挤一张床(4岁)

 游戏方法12:联想想象法

 生活游戏:没有奖状,哪来的麦当劳(7岁)

 游戏方法13:正反想象法.

 生活游戏:“好”结果与“坏”结果(5岁)

第三章 细节,在于敏锐的观察

 游戏方法1:比较观察法

 生活游戏1:找“朋友”(2岁半)

 生活游戏2:小白兔“长相”不同(5岁)

 游戏方法2:引导观察法

 生活游戏:“研究”哈巴狗(5岁)

 游戏方法3:检查观察法

 生活游戏:谁在玩失踪(3岁)

 游戏方法4:配对观察法

 生活游戏:“电话”连线(4岁)

 游戏方法5:整体观察法

 生活游戏:给“小猫咪”做手术(4岁)

 游戏方法6:变换观察法

 生活游戏:鸡蛋太娇气了(5岁)

 游戏方法7:思考观察法

 生活游戏:伞下观雨(4岁半)

 游戏方法8:步骤观察法

 生活游戏:看我这样洗脸(3岁)

 游戏方法9:移动观察法

 生活游戏:一边走一边看(6岁)

第四章 语言,孩子智力发展的加速器

 游戏方法1:不断重复法

 生活游戏:随身“播放机”(1岁半)

 游戏方法2:鼓励推动法

 生活游戏:鼓励孩子说出来(1岁7个月)

 游戏方法3:条理讲述法

 生活游戏:汇报“工作”(2岁半)

 游戏方法4:丰富词汇法

 生活游戏:上海太漂亮了(3岁)

 游戏方法5:口头复述法

 生活游戏:故事之旅(3岁)

 游戏方法6:生动描述法

 生活游戏1:怎么个“累法”(4岁)

 生活游戏2:披头散发(5岁)

 游戏方法7:首尾接续法

 生活游戏:“接力棒”(3岁半)

 游戏方法8:多方扩展法

 生活游戏1:给词安“尾巴”(5岁)

 生活游戏2:锦上添花(7岁)

 游戏方法9:趣味串联法

 生活游戏:把“绳子”接起来(6岁)

 游戏方法10:自由编撰法

 生活游戏:闭眼抓词编故事(6岁)

第五章 轻松识记,魔术般的记忆力

 游戏方法1:直观记忆法

 生活游戏:不看电影看放映(2岁)

 游戏方法2:模仿记忆法

 生活游戏:滑稽的表演(2岁)

 游戏方法3:回想记忆法

 生活游戏:记车牌号码(2岁半)

 游戏方法4:快速记忆法

 生活游戏1:摆围棋子(6岁)

 生活游戏2:敌人被消灭了(5岁)

 游戏方法5:检查记忆法

 生活游戏:小小考官(5岁)

 游戏方法6:归类记忆法

 生活游戏:给图片找家(5岁)

 游戏方法7:选择记忆法

 生活游戏:最不喜欢的不要念(6岁)

 游戏方法8:叠加记忆法

 生活游戏:我买了××(6岁)

 游戏方法9:配对记忆法

 生活游戏:找回“新郎新娘”

 游戏方法10:形象记忆法

 生活游戏:这些字太好玩啦(2岁)。

 游戏方法11:故事记忆法.

 生活游戏:飞机把狗叼走了(5岁半)

 游戏方法12:联想记忆法

 生活游戏:土豆,土豆,我的土豆(6岁).

 游戏方法13:连锁记忆法

 生活游戏:树把太阳塞到床底下(7岁)

第六章 思维,世间最美的花儿

 游戏方法1:探索发现法

 生活游戏1:土里会长钉子(3岁)

 生活游戏2:照在被窝里更亮(3岁).

 生活游戏3:自行车为什么骑着不会倒(6岁)

 游戏方法2:寻因问果法

 生活游戏:猜猜他为什么要打人(5岁)

 游戏方法3:自由扩散法

 生活游戏:好玩的楼梯(4岁)

 游戏方法4:逆向思考法

 生活游戏:一跑一停(4岁)

 游戏方法5:比较分类法

 生活游戏1:比比拼拼(2岁至3岁)

 生活游戏2:谁不是一家人(4岁半)

 生活游戏3:谁进去“睡觉”(5岁)

 游戏方法6:兴趣推理法

 生活游戏1:杨杨只能点什么菜(4岁)

 生活游戏2:摆筷子学推理(3岁半~6岁)

附录:儿童游戏问题咨询解答

 注意力篇

 想象力篇

 观察力篇

 语言力篇

 记忆力篇

 思维力篇

 家长的游戏能力和游戏原则

后记

试读章节

特点与目的:让孩子很认真、专注、仔细地聆听,可以提高听的注意力,培养其注意集中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关键提示:给孩子提供听的材料一次不能太长,否则孩子会产生听觉疲劳,影响听的效果和注意集中程度。如果不知道孩子能坚持多长时间,在看到孩子转移了注意目标或表现得没兴趣时,就要及时停止游戏活动。

有了孩子,在妈妈的世界里孩子就成了主角。想象着孩子会叫妈妈了,幻想着他和妈妈说话了,这是多美妙的事!还不会说?没关系,先让孩子听,先逗孩子玩。

闲不住的我,只要看到儿子航航醒着,就陪着他玩。我们的床上挂有蚊帐,我在蚊帐上方挂上三角摇铃,轻轻一摇,“叮铃铃”地响,躺在床上的他立即兴奋起来,张着小嘴笑,两只小胳膊儿在空中挥舞,两只小腿儿也在乱蹬。有时,我拿出一条红色丝巾,伴随着录音机里的音乐节奏,在他眼前晃呀晃的,他黑亮的眼睛就追随着丝巾,开心地看着。

有时,我用录音机播放各种音乐给他听,像古典音乐《寒鸦戏水》《步步高》《高山流水》等,儿童歌曲《小星星》《铃儿响叮当》等。音乐有的欢快活泼,有的舒缓轻柔。总之,每天都要放一小段曲子。

我还时常抱着儿子到户外,只要有响声的地方我都要抱着儿子凑过去。听公路上汽车“呜呜”声,工地上搅拌机“轰隆轰隆”声,池塘里青蛙的“呱呱”叫声,理发店剃头的“呜呜”声。我还经常用象声词来吸引他专心地去听,比如我会边剁饺子馅边说:“航航,你听,‘咚咚咚’,妈妈剁饺子馅啦!”每次进卧室,我都对儿子说:“‘哒哒哒’,宝宝敲门啦,要进去睡觉啦!”

没事的时候,我也总爱跟孩子说话,用“情人”一般的眼神看着他,用笑吟吟的笑脸对着他,不管他是否听得懂,我都会边做边说:“航航,换尿布喽!”“穿衣服喽!”“航航,你看我吃了一块口香糖,怎么样,香吧!”还用嘴做出“巴咂巴咂”的动作,惹得他用惊异的眼神望着我,然后“咯咯”地笑。

这样的“对牛弹琴”,惹得家人总是说:“你也不累呀?”不累不累,和宝宝说话怎么会累?

游戏意义

注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前提。听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多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听世界”,能刺激孩子的听觉发展。大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声音,给孩子提供了辨别声音的条件;高雅音乐的美妙旋律,除了能促进孩子左脑和右脑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外,还能发展孩子听的注意力。人的声音,特别是妈妈的声音,对于婴儿而言,是最美妙的“天籁”。有研究表明,妈妈声音的频率是孩子最喜欢,也是最适合听的。经常和孩子说话,除了让孩子感受妈妈的爱以外,还能随时让孩子注意你,起到集中孩子注意力的作用。

游戏启示.

0~6个月的孩子的注意是一种先天的定向反射,心理学上叫做无意注意。你给孩子提供什么,他就注意什么,此时孩子的主动选择的能力还很弱。他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声音来源的方向上,带响声的玩具、妈妈的声音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因此,妈妈不仅要多用嘴说,还要多用眼神交流、用动作配合,让孩子对你感兴趣,提高注意集中效率。此外,在音乐方面,父母还可以给孩子播放世界名曲,比如莫扎特、肖邦等的音乐,让孩子去体会乐曲中的节拍、音调及强弱。父母不一定要刻意要求孩子听,只把它当做一个背景音乐也不错,在孩子吃饭时、睡觉前放来听一听。

摇发声的玩具(3~5个月)

你拿着拨浪鼓或摇铃在孩子的身体两侧、后背等交替着摇晃。也可以找一些体积小的发声玩具绑在四五个月孩子的胳膊或腿上,只要孩子一动就会摇。这会让孩子觉得很好玩,因为这会让他觉得他可以控制这些玩具。当然,如果孩子玩厌了,表现得不情愿时,就要及时拿下来。

听各种声音(2—4岁)

①听大自然的声音。比如听风吹的声音,雨打在不同物体上的声音,各种鸟叫声等,神秘地、悄悄地对孩子说:“嘘,听!现在是什么声音?”并用象声词来形容。

②听人脚步声。在大街上让孩子听听人的走路声。“听听,谁走路的声音响?”“谁走路的声音小?”“他走路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穿高跟鞋走路和平底鞋走,哪个声音轻?”

③听音乐声。有不少乐曲是多种乐器合奏的,在听同一乐曲中,每次可以给孩子提不同的要求。比如这一次要求听音质而忽略其他,下一次要求听节奏而忽略其他。如果你家中有电子琴或其他乐器,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功能来演奏,让孩子辨别音质和节奏等。

制造动静(2岁半~4岁)

让孩子背对着你,蒙住眼睛,之后你故意做出一个带声音的动作,让孩子来辨别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①用身体制造声音。跺跺脚、轻拍手、动动嘴做咀嚼状等,让孩子说说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还可以把一个动作多样化,比如跺跺左脚,让孩子辨别是哪只脚在动;拍出不同的声响,让孩子模仿你刚才是怎么拍的;吃东西时,让孩子猜猜你吃的是什么……

②用不同的东西敲出响声。敲敲地板、门、桌子、冰箱等,也可用不同的工具(如小棒,石块)敲,用不同的方式敲(如用指甲轻刮、用手拍打等),等你敲完,孩子睁开眼,让他猜猜你刚才敲的是什么东西。

用疑问吸引孩子听故事

给孩子讲故事时,如果孩子听了一半就不专心了,你可以用疑问句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比如你问:“你知道接下去小兔子会做什么吗?”“你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吗?”或者你用夸张的语气吊他的胃口:“哇,这下麻烦可大了!”“呀,这接下去可糟糕了!”

如给2岁左右的孩子讲故事,则故事不能太长,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四五分钟。此外,讲故事时一定要有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言,并配上肢体动作,以凝聚孩子的注意力。3-5

序言

早在2004年,我就在成长论坛上“认识”了醉梅老师。当时,醉梅老师是《成长》杂志的主编。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鼓励年轻父母和教师写案例,并对每个案例进行点评和分析。这一点被我“偷学”到了。后来,我也非常注重积累生活中的案例,并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分析。不过,那时的我非常稚嫩,竟然没有勇气与醉梅老师深入交流,但醉梅老师对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两年前,我在中华家庭教育网上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网络班的学习,和醉梅老师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在我的心目中,醉梅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她不仅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老师。每次读醉梅老师的文章,我都感到受益无穷——案例是如此的鲜活,分析是如此的深刻,建议是如此的中肯。

前不久,得知醉梅老师要出版《好父母会游戏》一书,我真为年轻父母感到高兴!

随着我对手稿的阅读,越来越觉得用“智慧”二字来概括醉梅老师再恰当不过了。我感觉她就像魔术师,随时随地都能变出让孩子喜欢玩的游戏,能引导孩子跟着她的思路走。就像她自己所说的:“只要我陪在孩子身边,我的脑海里总是会冒出很多游戏点子,或许是当时的情境激发的吧!”原来,醉梅老师一直有游戏意识,能灵活自如地驾驭游戏,轻松自在地创造游戏。

我想,如果我们父母能把这点“偷”学到,那该是多大的收获呀!可不是吗?源自她育儿生活中的每一个生动的游戏故事,都被她归在了某个方法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方法以及提供的游戏启示来扩展和延伸游戏——我们也学当游戏魔术师!正如她所说的:“我这本书这样设计,就是想让父母们能够从中学会举一反三,学会创造、变通与思考。因为学会创造是一种教育资源,学会思考是一种游戏能力。”

醉梅老师在玩中学的理念,其实与我的教育理念也不谋而合。虽然我并不提倡妈妈放弃工作全职带孩子,但非常希望妈妈在孩子生命中的前3年,能够运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多陪伴孩子。妈妈的陪伴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妈妈也是与孩子游戏的最佳人选。

在女儿3岁前,我几乎是全职带她的,只有在育儿的间隙才写写稿子。我经常牵着女儿的小手,奔跑在公园里,寻找新奇事物,教她学会观察;走楼梯的时候,我会教她数数;洗澡的时候,我会把各种大小不同的瓶子扔给她,让女儿在舀水的过程中感知瓶子的大小;即便是在等车的时候,我也会教她观察来往的车辆……夏天,我带女儿玩沙玩水;冬天下雪时,我带女儿去玩雪。我母亲说我把女儿“带坏”了,但我知道,这种游戏对于孩子的心智发展其实非常重要。

这些做法背后的理念,我觉得是和醉梅老师相通的。但通读了醉梅老师的手稿后,依然还会遗憾:我怎么没有早点认识醉梅老师并读到她的书呢?否则,我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游戏灵感。当然,现在也不晚,有了这本倾注了心力、洋溢着热情、闪耀着教子智慧的实用游戏宝典,让我在今后的育儿路上,走得更坚定、更自信。

现在不少父母习惯于把孩子交给早教中心或送孩子上各种亲子班,以为那样就可以提升孩子各方面的智能,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但我认为,游戏才是孩子学习的最佳方式;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游戏伙伴;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爱,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短暂的童年,陪孩子做游戏,是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因此,我愿意向各位爸爸妈妈推荐醉梅老师的这本别具一格、有实用价值的好书,做到像醉梅老师那样:寓教于乐,寓学于玩,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崔华芳  2011年6月

崔华芳: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家教畅销书作家,曾出版《好妈妈不妨“懒”一点》《左手“赏识”右手“挫折”》《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等20余部著作。

后记

孩子,你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当第一眼看到你时,我这样对自己说。

孩子,你是小天使。你来到这个世界上,需要妈妈的陪伴,对吗?因为,你的眼睛告诉了我:妈妈,陪我吧!

是的,妈妈来陪你,可爱的小天使,我的航航!可我该怎么陪你呢?我不会像很多妈妈那样,天天要你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儿背唐诗宋词,不会要你掰着稚嫩的小手儿计算1+2等于几。我不允许在你我的生命旅程中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一见书本就皱眉的孩子,一个一见作文就头疼的孩子。我只想陪你玩!快乐地玩!开心地享受童年!

可我知道,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学习,就要拥有能力,就要出类拔萃。因此你也不例外。然而,我会告诉你,学习是玩,玩是学习。你相信吗?不信?其实,你正在听我说话,对吗?正在看我悬挂在床架上的彩铃,对吗?你咯咯地笑了!其实,你已经在学习了!

——选自醉梅家庭教育工作室记录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妈妈,孩子赋予了我当母亲的责任,而我又像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当了妈妈后,我就像是回到了童年,孩子成了我对童年的追忆。或许我和孩子天生有缘,才想到要用孩子的眼睛去看孩子,用孩子的心去体验孩子。当孩子出生后,看到别的妈妈让孩子学这学那,我对自己说,我不要那样做,我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把学习当做玩的童年,一个学就是玩、玩就是学的童年!

我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但我也知道,只有寓教于乐、边学边玩才会有效果——既培养了孩子的能力,又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而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从中提高孩子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游戏!我要自己设计游戏,然后陪着孩子做游戏。

因为我的早教意识和游戏意识j使孩子在各方面能力上都有所收获,这让我这个做妈妈的很欣慰。在幼儿园小班时,老师就反映,航航能很认真很专心地听老师讲课,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做事利索。上了小学后,儿子经常和我辩论,我教他有条理的论述,他的口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由于经常和孩子玩找不同、对比图片的游戏,粗心的我培养了一个细心的孩子。由于经常和儿子玩想象力游戏和语言游戏,孩子经常是见到什么都要告诉我这个像什么、那个像什么;在孩子的文字里,用词也丰富、准确,他的作文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富有文采,多篇发表在报刊上……这些就不一一细谈了。

我们知道游戏有很多,但也要找孩子喜欢玩的,能调动他的兴趣的游戏。很多游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生活本身就是游戏。在这本书里,我要倡导的就是:

多发现——发现身边还有哪些资源可以作为游戏材料,并设计成游戏?

多思考——思考还有哪些类似的游戏可以被延伸出来?

多运用——当学了某一方法后,能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创造更多的游戏?

游戏有很多,但更多的游戏不是靠别人为你提供,而是要学会自己去创造,运用自己学到的设计出更多的游戏,去适应孩子的游戏需要,提升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需要提及的是,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得到了中华家庭教育网首席专家、中国区域家庭教育现代化倡导者和实践者、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丛书主编顾晓鸣老师的指导,感谢他多年来的栽培、鼓励和支持;感谢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季淑华的支持,感谢心理咨询专家丁洪海对本书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育儿网的任玲老师对我的帮助;感谢乐晓妈(陈照云)提供的生活游戏案例,为本书内容增添了风采。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还得到了一些朋友的帮助,他们是:肖庆兰、刘春琴、张海燕、闫岚、崔伟华、王慧辉、王艳、郗红喜、张功领、张晚生、王瑕、王英霞、朱洪艳、林金琴、沈媛、冯士清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想说明的一点是,在写本书之前,书中的一些自创生活游戏已经在网上被广泛转载,得到了广大家长朋友们的喜爱和认同。这次,不过是把生活游戏再整理成文,奉献给广大父母。当然,本书不可能包罗万象,生活永远比书本丰富。阅读本书的父母朋友们,如果拙作中的游戏方法和案例对你有所借鉴和帮助,在你今后的游戏实践中,如遇到什么难题,可以和我交流探讨。个人电子信箱:wplld@sohu.com,QQ号:290767713。

作者

2011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游戏能够滋养孩子的心灵,丰富孩子的情感,启迪孩子的心智。这本书不仅告诉父母陪孩子玩什么,更教给父母如何陪孩子玩。希望每一位父母和孩子都能够享受那份亲子相处时的亲近和愉悦。

——家庭教育专家 孟迁

本书的各种游戏是作者贴着父母的心精心设计的,活泼有趣、简单易行。书中的游戏提示、类似游戏、温馨提示、举一反三等灵活多样的板块组合,使这本书更具实用价值。这是我看到的在亲子游戏方面最适合家长和老师阅读的读物,值得一读。

——红黄蓝旭鸿亲子园副园长 王瑕

再没有比这更完美的亲子游戏书了。作为一本慧心家长人手必备的亲子游戏宝典,本书的游戏设计贴心地囊括了不同年龄、性格、喜好的孩子们的各种需求,让家长从学会陪孩子玩游戏,到善于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增进亲子感情之余,保证让大人孩子都爱不释手!

——《孩子》编辑部主任 麦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好父母会游戏(0-7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练丽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702363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