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两个人的北京/薪小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刘志学编著和《两个人的北京》是一部讲述作为“北漂一族”的艰苦创业和个人情感生活的故事。

他们开的“两棵树”西餐厅,是一个每天只接待两个人的却容纳了“北漂一族”们最真实的“私密风景”。

左边是现实,右边是梦想;前面是钞票,后面是爱情;表面是风光,内心是迷茫——解读现实中“北漂一族”的情感密码和生存状态。

善良与阴谋,阳光与龌龊,豁达与忧伤,洒脱与市侩——这里为你展现的,是或成功、或失败,或坚强、或颓废的众多“北漂”脸谱和现实中“北漂”的生态标本。

这一切的喜与乐、笑与泪,都在一个小小的西餐厅,被烹调成了一道道五味杂陈的人生大餐。

内容推荐

《两个人的北京》由刘志学编著。

《两个人的北京》简介:网络传播的力量,让项阳彻底明白了此前在财经学院读本科和研究生时,所学的那些经贸、营销知识,是多么的苍白、在陈纪德和易江心的策划下,那位名满天下的“男一号”和那位“二线明星”的绯闻,对“两棵树”带来的推广效果,别说是项阳,连自称“曾经沧海喝过水”,天天满世界采访新闻的易江心,也觉得不可思议。

“绯闻事件”发生后不到一个月,“郁闷了你就去‘两棵树’”“纠结了你就去‘两棵树’”“‘杯具’‘洗具’了你还去‘两棵树’”之类的网络流行语,很快就在北京城的网友之间风传开了,“绯闻事件”随着那位“男一号”秀幸福、秀甜蜜的神话破灭,很快没人再提及,但“两棵树”却成了北京城、尤其是国贸一带CBD商圈中。那些潮男潮女、宅男宅女们趋之若鹜的地方而且,在微博上,“两棵树”的粉丝们还自称“树叶儿”,自发建起了一个名叫“两棵树的叶”微博群,整天织来织去地传递着发生在“两棵树”、或者与“两棵树”有关的信息……

目录

第一章 2009年的第一场雪/001

 1.北京在下雪/001

 2.落魄而不掉价,这叫范儿/003

 3.钱不是问题/005

 4.你还真鸡贼/008

第二章 闺蜜失踪/0u

 1.你也就是个“化粪池”/011

 2.再进家门打折你的腿/014

 3.帅哥,拎拎清楚/015

 4.在雪夜里悄悄郁闷/017

第三章 四九城冻成了冰疙瘩/020

 1.你把我的菜偷啦/020

 2.天冷得人肝儿颤/024

 3.替哥在这儿堵着/027

 4.因为有你才温暖/030

第四章 德子的秘密/034

 1.北京是最牛的交易市场/034

 2.让她先美着吧/036

 3.瞧这事儿闹得多珂碜/039

 4.妈可不是乱认的/041

第五章 悲催年终/046

 1.今夜无家可归/046

 2.我以后会被淋湿吗/048

 3.夏奈尔剩女/050

 4.客串男友/052

第六章 前世的风/055

 1.所有的过往都成了泪水/055

 2.砸了锅的情人节/058

 3.买了房子还是你的人(正月初一)/061

 4.门外来了前“女友”/062

第七章 北京不是沈园/065

 1.爱情无限好,可惜挂得早/065

 2.绝对的绝活儿/067

 3.问题是我没当过演员/069

第八章 男女间的爱情很小/072

 1.郑小凤现身/072

 2.一条悬赏消息/074

 3.情敌不期而遇/076

第九章 天上掉下十万元/080

 1.女人不在乎你不是问题/080

 2.天哪!不会吧/082

 3.掘到一大桶金子/085

第十章 爱至成伤/088

 1.再生气也不能玩儿失踪啊/088

 2.爱,直至成伤/090

 3.每个角落都是你的身影/093

第十一章 谁是谁的那棵树/096

 1.天上不会再掉热狗/096

 2.你是美人儿,我可不是英雄/098

 3.谁的苦楚谁知道/099

 4.戛纳,两个人的“海岸棕榈树”/102

第十二章 摘掉面具的郑小凤/106

 1.怎么会是马二梅/106

 2.北京连个拥抱的地方都没有/108

 3.我就去栽那“两棵树”/111

第十三章 遇上讨债的了/115

 1.你太有才啦/115

 2.你的“两棵树”近在眼前/118

 3.一板儿砖下去您踏实了吧/120

 4.这就算是开始创业了/123

第十四章 市调三人行/126

 1.重点抓吃喝/126

 2.谁顾得上想你啊/129

 3.搭讪就是有目的地说废话/131

第十五章 哪辈子欠了你的债/134

 1.再顶啥雷我绝对路人甲/134

 2.夜幕中的“卖花郎”/136

 3.不跟瘪三轧闹猛/138

 4.先生,来杯“咸狗”/141

 5.爱情也就三个字的事儿/145

第十六章 耳语行动/149

 1.女孩儿有压倒性优势/149

 2.今夜的时光这么沉醉/152

 3.她爸爸干官差/155

 4.您这不是逗闷子嘛/157

第十七章 现实很骨感/160

 1.忙到没有第六感/160

 2.这纯粹是误会/163

 3.道儿!比啥都金贵/166

 4.就怕美女有文化/169

 5.正缺阳光呢,你就让哥灿烂了/172

第十八章 北京也就是个地名/176

 1.今夜的雨中,我在听埙/176

 2.在北京,爱情就是黄天大梦/179

 3.我掐着他的七寸呢/18l

 4.为我设计一场“艳遇”/185

第十九章 谁在忽悠谁/188

 1.小子,算你狠/188

 2.我又怀了他的孽种/190

 3.这不是两年前的日子吗/193

 4.在“时光倒流”中修复爱情(六月八日)/196

 5.光临“两棵树”的神秘人物/199

第二十章 纠结了就去“两棵树”/203

 1.织来织去的“绯闻围脖”/203

 2.男人活的就是这口豪气儿/206

 3.肯定还有什么蹊跷事儿/208

 4.幸福的味道/211

第二十一章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214

 1.问题是你怎么感谢我/214

 2.“罔族女孩”的梦幻纳兰/216

 3.无言的结局,219

 4.你的大麻烦来啦/223

第二十二章 我们都在伪装/228

 1.您这不蒙事儿嘛/228

 2.谁能证明你俩的关系/232

 3.在我地盘这你就得听我的/235

 4.哥哥我明人不做暗事/237

 5.嘴在逞强,泪在投降/241

第二十三章 每一步都是天涯/244

 1.为什么要来北京啊/244

 2.我的忧伤错落有致/246

 3.她可能牵扯一个惊天大案/251

 4.德子身后站着马二梅/254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神话/257

 1.花开的瞬间只有一次/257

 2.这咋又犟上了/260

 3.爱情存折/263

 4.你是我守候的温柔/266

 5.四季很好,如果你在/269

尾声/272

 

试读章节

第一章 2009年的第一场雪

1.北京在下雪

“工作不是问题,问题是找不到工作!”坐在刚刚租下三天的小屋里,项阳眯缝着小眼睛,往窗外的院子里望下了两天一夜的大雪,眉头皱得像核桃皮。怀里抱着的磨砂壳子笔记本电脑,是目前他和刘语非最值钱的家当。

“别再发简历了。打来电话的不是让我推销保险,就是要我推销化妆品,没有一个正经工作。再说,我根本没打算在北京长待,你别费劲儿了,累不累呀?”刘语非坐在靠着后墙的床上,边说话,边捂着被子发抖。

坐在木椅子上的项阳扭过头去,看了刘语非一眼,又开始发感慨:“累,看着这白晃晃的一大片,累得眼晕。非非,你说什么时候最累?我现在才发现,闲着最累。走,踏雪寻梅,转通惠河去!”项阳说完,把笔记本往靠着床头的桌子上一扔,也没关机,就去拽刘语非。摸到刘语非的手,却惊得差点儿跳起来:“非非,你的手怎么这么凉?冷吧?”

刘语非吸溜了一下鼻子,说:“不冷。到了北京,心里暖和。唉,天安门都没顾上看呢,就下起雪来了。”

“走走走,北京,我来过N次了,大概还知道路。闲着也是闲着,咱这就在雪景里去看天安门。我知道的,顺河坡走一段儿,往北一拐,就是地铁一号线。钻进去,就到天安门城门楼子下了。”项阳硬把刘语非从被窝里拽出来,把自己的厚羽绒服往她身上一套,随后,拔了电热毯的插座。

虽说刚进十一月,但通惠河已结了层薄冰,雪落在冰面上,一层层地往上堆积,一眼看过去,哪儿是水面,哪儿是河岸,分不清楚。这场大雪,让整个世界都和这条河一样,混沌成了一个模样。

出了他们租住的小院,项阳和刘语非把手拢在棉衣口袋里,顺着河岸往前走。

风在黎明前就消停了,雪仍静悄悄地下着。几株脱光了叶子的老杨树,立在河岸边,枝杈向天,接着垂直落下的雪片。有的接住了,堆积在树枝上,越积越厚;有的没接住,就落在地上,等着被人踩踏或者天晴了被清洁工扫走。但不管如何,太阳一出来,最终是要化掉的。

2009年的第一场雪,

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

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漆黑天空好比一声叹息,

只可惜,必须上路创建我价值,

不想解释我要担当的压力。

祝福你,祝福你……

一阵略显沙哑的歌声传来,让项阳和刘语非一齐把目光转了过去。

离他们有十多米远的河岸的台阶上,有一个分不清是男是女的人,抱着一把木吉他,边弹边唱。那歌声,没有刀郎的沧桑,却有唱歌者的悲怆。“嘭嘭嘭”的伴音,像在往雪地上砸。奇怪的是,他把刀郎的“2002年”改成了“2009年”,把“更晚一些”改成了“更早一些”,而且,翻来覆去就唱开头几句,唱到“忘不了把你搂在怀里的感觉,比藏在心中那份火热更暖一些”时,就又翻到“2009年的第一场雪”去了。

刘语非听着这不是在唱、几乎是在哭的歌声,忽然抹了一下脸上的落雪,扭过头来问项阳:“哥,你以后会让我成为‘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吗?”

“什么话啊,”项阳边说,边摸出前天才办的公交一卡通,晃了晃说,“地铁,两块钱一趟,几分钟就发一班。这个新办的交通卡作证,我对你,这辈子就发一趟车,而且有去无回。非非,你这是咋了?一个神经病就能让你这么过敏。”

走近了,半人高的“雪”堆在那里,旁边,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个“燕京生啤”的绿瓶子,上面堆着落雪,看来这人在这儿坐了很久……

2.落魄而不掉价,这叫范儿

2009年的第一场雪的确“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这才刚进十一月,农历才到九月,离三九天还远着呢,但从夜里开始的这场大雪就告诉你,北京的冬天真真切切地来了。

项阳正在肚子里琢磨着,身后的“2009年的第一场雪”却戛然而止,木吉他急促地“嘭嘭嘭”发出了几个音符,接着,地上站起一个棉花垛一样的人来:“谁?谁……说俄是神经病?谁说俄是神经病?唵?你们这些人啊……懂不懂艺术?俄……俄跟你说,俄是歌手,俄是著名乡村音乐原创歌手江羽!听清楚了!俄是著名乡村音乐原创歌手!”边说,边拨拉着吉他弦,甩着一头长及后背的头发,头发上的积雪,落在了他身上套着的几乎盖住膝盖的大毛衣上。那一口的陕西话,就像小品里郭达说的那样,每个字都是吼出来的。

一股酒气扑面而来,熏得项阳耸了耸鼻子,刘语非吓得直往他身后缩,却悄悄地摸出了她从不离身的卡片相机,嘴里嘀咕出一句只有项阳才能听到的话:“哇噻,个性啊……”

“2009年的第一场雪”又吼上了,项阳又看了一眼这个名叫“江羽”的“著名歌手”,拖着刘语非,加快脚步离开了。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两个人的北京/薪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志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05227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