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共和与君主(康有为晚期政治思想研究)/思想史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传统经学有着极其浓厚的政治关怀,本书试图由康有为经学理论中的三世学说入手,探讨康氏是如何围绕现代中国的构建而展开其理论思考与现实政治活动的。康有为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传统政治的角度。尤其当我们面对西方民主浪潮的冲击,如何吸取传统的政治资源来重构真正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政治制度,无疑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本书的研究弥补了之前学术界对康有为思想研究的两大缺陷:一是未能从经学角度考察其政治思想;二是之前关于康有为的资料未大量公开出版。因而具有学术原创与现实辅弼的价值。

内容推荐

百年前,清帝退位,数千年君主制度一旦而倾覆,代之以共和制度。值此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共和与君主》一书围绕康有为晚期政治思想,重新考察了传统政治的合理性,以及共和制度的诸多缺失,强调中国须立足于国情,充分吸纳传统政治的合理资源,从而完成古老传统的渐进改良。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共和后中国之怪现状

 第一节 政治之分裂——革命党人之排满与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之转变

一 革命之祸

二 自立与独立

三 政党、民主与政治分裂

四 排满与国族——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两个內涵

 第二节 民生之凋敝——经济平等与孙中山之民生学说

 第三节 风俗之败坏——兼论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旧道德之争

一 崇洋媚外

二 学术昧亡

三 教化沦丧

第二章 以夏变夷与以夷变夏——公羊三世说及其重新阐释

 第一节 三世理论与夷夏问题

 第二节 董、何之争与晚清公羊学之发展

一 刘逢禄之“规何”

二 龚自珍、魏源与公羊学之转向

三 康有为之尊董与述董

 第三节 近化论与康有为之三世说

一 《春秋》《礼运》与三世说之形成

二 三世说与西方物质文明

三 婚姻、家庭与大同理想的社会內涵

四 据乱时代的儒学及其现代命运

 第四节 文质改制与夷夏异同

一 三正与通三统

二 三教与文质再复

三 改制与夷夏异同:以夷变夏与以夏变夷

四 三世与三统:君主、君宪与民主

五 保守与激进

第三章 孔教与国教——儒学之保存与重建

 第一节 戊戌变法与儒学之宗教化

 第二节 国教与信教自由

 第三节 宗教之内涵与南海论诸教优劣

 第四节 儒家与政治——论儒学与君主制度之关联与剥离

 第五节 民国政府之废孔与尊孔

第四章 民主与专制: 民生?抑或民意?

 第一节 专制古今意义辨析

一 专制古义考

二 自由与专制

三 民主之普适性与地域性

 第二节 宗族与国族——论君主制度之基础及其瓦解

 第三节 议院与民主——兼论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及其对西方道路的反思

一 民主与民权

二 议院:通下情与三权鼎立

三 民意、政党与代议制

四 君主立宪与虚君共和

第五章 宗族、地方自治与现代国家之构建

 第一节 民初废省之议与联省自治运动

 第二节 公民自治、个体自由与中央集权

 第三节 地方自治:宗族自治与乡县自治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共和与君主(康有为晚期政治思想研究)/思想史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92983
开本 16开
页数 4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5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92.52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2: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