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第一部强调在日本文化中典型的时间被集中表现为“现在”,“现在”发生的事情的意义与由《出埃及记》所象征的犹太教的时间不同,即便无视与过去以及未来的事情的关联也能充分理解。
本书的第二部对空间进行了论述。本书的第三部对两个问题进行了解答,第一个问题是强调时间中的“现在”和强调空间中的“此处”是偶然并存吗?如果不是偶然并存的话,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第二个问题是,当个人对“现在一此处”的时空间不满足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超越那种时空间的装置呢?
图书 | 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阅读日本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的第一部强调在日本文化中典型的时间被集中表现为“现在”,“现在”发生的事情的意义与由《出埃及记》所象征的犹太教的时间不同,即便无视与过去以及未来的事情的关联也能充分理解。 本书的第二部对空间进行了论述。本书的第三部对两个问题进行了解答,第一个问题是强调时间中的“现在”和强调空间中的“此处”是偶然并存吗?如果不是偶然并存的话,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第二个问题是,当个人对“现在一此处”的时空间不满足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超越那种时空间的装置呢? 内容推荐 所谓时空观并不是超越文化差异的普遍性东西,各种文化一定有其固有的模式。那么,日本文化具有怎样的时空观呢?独特的时空观使日本文化具有怎样特征呢?作者凭借丰厚的学识和广博的阅历,从古代神话、信仰体系中探求日本文化中的时空观的原型,并透过这些原型在艺术与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论述了传统的时空观对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目录 序言 生活在“现在一此处” 概念的框架 本书的构成 第一部 时间 第一章 时间的类型 犹太教的时间 古希腊的时间 古代中国的时间 佛教中的时间 《古事记》的时间 日本文化的三种时间 第二章 时间的各种表现 日语的特征 语句顺序 时态 日语文学 物语的文体 抒情诗的形式 连歌的“现在一此处” 俳句的时间 随笔的特点 艺术与时间 “音色”与“停顿”的音乐 身体表现 绘画中的时间 第三章 行为方式 从神佛习合到摆脱信仰 贯彻顺应大势和内在化 第二部 空间 第一章 空间的种类 欧洲文明的空间 中国文明的空间和东亚世界 创世神话的空间认识 封闭的空间 村落的内与外 远方和村落 空间的三种特征 第二章 空间的各种表现 建筑空间 茶室的空间 崇尚水平线 非对称的美学 绘画的空间 开闭的空间与绘画 主观主义倾向 第三章 行为方式 开闭的对外关系 共同体的开闭和集体主义 第三部 “现在=此处”的文化 第一章 部分和整体 第二章 逃脱与超越 关于逃脱的愿望 逃脱“现在” 逃脱“此处” 避难这种选择 超越时空间 后记 译者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阅读日本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加藤周一 |
译者 | 彭曦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72642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14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3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31.12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27 |
宽 | 15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10-238号 |
版权提供者 | the proprietor c/o Iwanami Shoten, Publishers, Tokyo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