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轻松降血糖/健康是金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对付糖尿病当然不可掉以轻心,但也不必过于惊慌。古语有云:擒贼先擒王。本书就是要带你探寻糖尿病的诱发机制,走出治疗中的误区,掌握控制血糖的关键举措,对糖尿病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积极、科学的治病态度和人生观,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运动、情志、起居、用药等进行全面调理,改善生活的不良习惯,延缓血糖增高的持续性可能,将血糖稳定在正常标准范围,从而保证身体健康,达到控制血糖、抗衰防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糖尿病并非洪水猛兽,更不必谈及色变。照着本书教给你的方法去做,你会发现,降血糖可以很轻松,拥有健康生活就是这样简单!

内容推荐

随着工作压力过大、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现代人的文明病。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逐年攀升。然而,得了糖尿病并不意味着从此就要告别健康人生,只要方法得当,糖尿病患者也可以过上轻松的生活。本书主要介绍糖尿病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战胜糖尿病的生活术等,帮助读者轻松控制血糖、延年益寿。

目录

第一章 揭开糖尿病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血糖,什么是高血糖/2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的测定/3

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吗/5

糖尿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6

影响体内胰岛素分泌的因素/7

糖尿病为什么可以遗传/8

糖尿病,危害知多少/10

糖尿病并发症早期的预警信号/12

糖尿病的典型临床症状/15

糖尿病,预防是关键/17

糖尿病的自我检测及定期检查项目/19

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制定年度体检计划/20

糖尿病患者昏迷的急救措施/24

第二章 剔除陈规陋习,轻松控制糖尿病

衣着宽松舒适,寒暖适宜/28

帮你拥有好睡眠/30

养成好习惯,排便不再难/32

洗澡也有大学问/33

务必防止意外跌倒/35

调整心态,把握“性”福生活/37

糖尿病患者春季保养进行曲/39

炎炎夏日,糖尿病患者如何保健养生/41

多事之秋,糖尿病患者如何保健养生/43

糖尿病患者冬季保养进行曲/45

注重生活细节,严防糖尿病足/47

自我监测病情好处多/49

有效控制体重/51

戒烟、戒酒有益降糖/53

外出旅行需注意/54

第三章 科学饮食,“吃掉”糖尿病

合理分配每日饮食总热量/58

饮食有节且多样化/60

地中海饮食与糖尿病/61

注重食物的烹调方法/63

认识饮食中的六大误区/65

如何选择“无糖食品”/68

慎吃“无糖月饼”/69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木糖醇/70

糖尿病患者应怎样合理食用脂肪类食物/71

糖尿病患者喝水讲究多/72

科学饮奶有助降糖/74

糖尿病患者宜补充的维生素/75

糖尿病患者如何补充蛋白质/77

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的食品/78

食物中的降糖能手——水果/83

食物中的降糖能手——蔬菜/86

食物中的降糖能手——五谷杂粮/89

食物中的降糖能手——水产品/92

降糖食谱一箩筐/94

第四章 不懈运动,掌握降糖主动权

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102

如何控制运动量/104

运动锻炼,勿入误区/106

运动中如何避免低血糖/108

日行万步,健身又降糖/109

慢跑有助于降血糖/111

太极拳,适合中老年人的降糖运动/112

降糖,不妨试试游泳/114

若想降血糖,球类运动不能少/116

欲降糖,来做操/118

简便室内运动帮你降糖/120

糖尿病足患者应如何运动/128

第五章 调适心理,降血糖志在必得

正确看待疾病,摆脱恐惧心理/132

不可对糖尿病掉以轻心/133

遇事平心静气,避免不良情绪/135

学会幽默养生法,常常微笑/136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138

别让抑郁靠近/139

远离紧张,有益降糖/141

做有“心”人,让糖尿病走远/143

发展兴趣爱好,但不可过于执迷/144

书法绘画,陶冶情操/145

碧波垂钓,神闲气定/147

第六章 坚持服药,平稳降血糖

药物不可随意停减/150

服药误区危害大/151

降糖药选择讲究多/153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及其特点/155

口服降糖药的选用原则/158

就餐时间与口服降糖药的关系/160

胰岛素是如何分类的/161

胰岛素应如何正确贮存/163

2型糖尿病患者应如何使用胰岛素/165

妊娠糖尿病应如何用胰岛素治疗/167

使用胰岛素治疗有何不良反应/168

让胰岛素“歇一歇”/170

使用胰岛素应定时定量进餐/171

胰岛素所致肥胖的对策/172

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之间的关系/174

第七章 中医疗法,降低血糖有特效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178

中医辨证分型与糖尿病的治疗/181

中医治疗糖尿病应注意的问题/183

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合中医治疗/185

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187

治疗糖尿病的常见中成药/189

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汤剂/192

糖尿病常用的中药洗浴方/194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按摩疗法/197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神奇效果/198

中医拔罐治疗糖尿病/200

气功让糖尿病轻松走远/201

第八章 因症施治,消除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调治方案/206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调治方案/209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调治方案/212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调治方案/214

谨防糖尿病引起眼部病变/216

谨防糖尿病引起皮肤病变/219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调养治疗/222

试读章节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从中医的角度看,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其病最早见于《内经·素问》中,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则立“消渴”专篇。但消渴并不等于糖尿病,消渴的涵义较广,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尿崩症等都有消渴症状,也属消渴之列。我国历代医家在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消渴的病因病理、症状、治疗等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对糖尿病的预防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医认为,消渴病之所以发生,不外乎先天不足,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因素,耗伤肺胃肾之阴,导致阴虚燥热而发为消渴病。阴虚与燥热为其发病的主要机制,其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糖尿病患者在了解了发病的原因之后,需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消除影响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各种危险因素,这样才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

●禀赋不足,五脏柔弱

中医认为“五脏皆弱者,善病消瘅”。古代医家早已认识到消渴病发病内因起主导作用,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糖尿病发病与遗传因素、免疫缺陷、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等内在因素密切相关。

(1)肾精虚亏:由于真阴虚亏,孤阴无依,不能管束,津液直输膀胱致小便频数而量多,浑浊黏腻如脂膏,尿有甜味。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肌肤,形体消瘦虚弱。消渴病其位在肾,其本为阴精亏虚。

(2)肾气不足:消渴病基于肾阴亏虚,阴病及阳而致肾气肾阳虚损,预示消渴病的发展加重。

(3)阴竭阳亢:多因肾阴久亏,阴精耗损,虚火上炎,一发而不可制。火游于肺而上渴,火游于胃而中饥,火烁阴精,阳强无制,阴不内守,而小便浑浊如膏,真阴遂泄,而成下消。

(4)气血皆虚:由于五脏失于肾精濡养而柔弱,气血皆虚,外因六淫乘虚而入,或饮食不节,或七情郁滞,或房劳失度等均可耗伤正气,病邪入侵,久滞化热,更耗阴伤气,阴愈虚而热愈盛,热愈盛而阴愈伤,导致恶性循环,终成消渴病。

●情志不调,郁久化火

我国历代中医学家都将精神因素视为消渴的重要病因。认为七情所伤,肝气郁结,久郁化火伤阴,上耗肺津,中伤胃液,下损肾水,为消渴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之一。这一观点与现代医学中,相关心理状态可引发糖尿病的看法十分相似。当人们处在紧张的精神状态下时,会引发内分泌紊乱,促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与胰岛素相拮抗。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焦虑状态时,血浆胰岛素含量显著降低。由此可见,心理因素会引发糖尿病,并使症状加重,与中医七情致病的理论颇为一致。

(1)上灼肺阴:肺为娇脏,五脏之华盖,其生理功能为敷布津液,通调水道。当燥热伤肺则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

(2)下耗肾水:肝肾同源,肝火亢盛,暗耗肾水。肾水被耗,化源、不足,水不能上承于肺,亦不能充养于胃,而致肺燥,胃热更甚,则出现口渴引饮无度,消谷易饥,小便浑如脂膏。

(3)中伤胃阴:郁怒伤肝,肝火亢盛,胃火偏亢。脾本为胃行其津液,复因忧思伤脾,脾失健运,不能敷布津液,胃失濡养,燥热愈炽。

●饮食不节,蕴热伤津

饮食没有规律会引发脾胃功能失调,肠胃燥结,是导致消渴的因素之一。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摄入过多糖类、脂肪等不良饮食结构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而肥胖者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出现胰岛素抵抗,可诱发2型糖尿病。  (1)脾湿内蕴: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蕴,蕴久化热,胃火炽盛,热灼阴伤,胃阴不足,津不上承于肺,而致肺燥。

(2)胃燥津伤:多因醇酒厚味不节,蕴热伤胃。水谷精微耗竭,不能充养肌肤,则形体日瘦。

(3)二阳明燥实:由于饮食不节,而致胃与大肠实热燥结。胃热化燥伤津,而消谷善饥;大肠无津以润,则大肠热结,热结上蒸于胃腑,又加重胃中燥热。最终导致手足阳明,二阳热结,大便秘结不通。

●外感六淫,化热伤阴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些糖尿病患者是经病毒感染后,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胰岛炎性病变,破坏胰岛细胞而发生1型糖尿病。此外,临床上常见感冒可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引发2型糖尿病。这与中医六淫致病的理论对糖尿病病因认识是相同的。

(1)燥火伤肺:上焦心肺功能脆弱,外邪袭肺,肺气不宣,蕴而化热,热耗肺阴,或外感燥火,灼伤肺津,肺失治节,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于周身,直趋膀胱,出现口渴多饮,尿多而甜,导致消渴病。

(2)肺胃燥热:外感六淫之邪,化燥伤阴,热势弥漫,渴欲饮水而不能自禁,以渴饮为主,热邪仍在上焦。进一步发展,病邪由表人里,由卫分进入气分,出现口干舌燥,气短汗出,神疲乏力等肺胃热盛,耗伤气阴的证候。相当于糖尿病初期外感引发,病情加重。

●劳逸失度。房劳伤肾

过劳伤神:过度劳累,以妄为常,则易耗脾气,健运失司,水谷精微无以濡养脏腑,生化无源,气血虚亏。津血同源,血虚津亏,五脏阴液不足,脾不为胃行其津液。胃津虚乏,则胃火亢盛,火灼津伤,而出现胃热、肺燥,消渴之症。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阴血暗耗,心神失养致消渴。

过逸伤气:贪图安逸,久卧少动,则脾气受伤,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津液运行阻滞,气血瘀滞,久郁化火,出现消渴。

房劳伤肾:房事无度,损伤肾元,尤其先天不足者,肾精耗竭,燥热内生。肾主一身之阴,肾阴亏虚,则心肝肺脾胃等脏腑阴液俱虚,阴虚燥热而消渴诸症丛生。

P178-180

序言

糖尿病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病”,是消瘦烦渴之意。完整地讲,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常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这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引起血糖升高、尿糖,致使发生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造成的。

有人说,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这一点也不夸张。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和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糖尿病对人类的健康威胁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约3 600万,其中l型糖尿病的患者约占5%,总数约200万人;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型糖尿病,多在35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

对付糖尿病当然不可掉以轻心,但也不必过于惊慌。古语有云:擒贼先擒王。本书就是要带你探寻糖尿病的诱发机制,走出治疗中的误区,掌握控制血糖的关键举措,对糖尿病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积极、科学的治病态度和人生观,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运动、情志、起居、用药等进行全面调理,改善生活的不良习惯,延缓血糖增高的持续性可能,将血糖稳定在正常标准范围,从而保证身体健康,达到控制血糖、抗衰防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糖尿病并非洪水猛兽,更不必谈及色变。照着本书教给你的方法去做,你会发现,降血糖可以很轻松,拥有健康生活就是这样简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何玉花、齐海英、张璐璐、张缓、魏巍、薛翠玲、郑建斌、王维、张莉丽、苑晓丹、季慧、陈进、杨春明、张来兴、郑晓东、李淳朴、赵冰清、袁婉楠、王海峰、王涣璋、陈坚、陈辰等的鼎力支持与无私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编著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轻松降血糖/健康是金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淑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803738
开本 其他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587.1
丛书名
印张 13.3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1
16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