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畅销版)/走进大自然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近年来.全球气候和环境发牛了急剧变化,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越来越火的压力。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人类并非无动于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作出反应,将保护地球环境问题纳入到主流发展日程中来。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首次授予了一位环保人士——带领肯尼亚妇女绿化全国的肯尼亚环境部副部长旺加罩·马塔伊,就是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和平发展关系有了更深层次认识的证明。

最近几年来已有一系列有关环境的全球公约得以通过并实施,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通过的“千年发展目标”中有相当一部分与环境保护问题有关。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也就生物多样性及化学品管理等问题达成了协议。2004年6月在德国召开的国际可再生能源会议上,与会各国通过了一项可再生能源国际行动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还就各自的能源可再生利用目标作出了承诺。全球瞩目的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也签署生效。这一系列的国际公约有利于推动环培闻灏的围睬合住肄胡.I舌f和加强各国在环保目标上的承诺。

2005年,联合国还将完成有关减少灾害及小岛国发展等方面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条约的10年回顾。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牵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O年教育计划也已启动。另外,国际社会还召开有关湿地、物种迁移以及沙漠化等问题的全球会议。

在世界各国,保护地球环境已经成为共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地球环境保护领域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得到国际社会承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及其名誉主席周强获得首届“地球卫士奖”。

尽管人类保护地球的行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近几年人类的健康正在受到新的威胁,非典等一些新的疾病相继出现,而流感、疟疾等旧有疾病则开始以新的变异抗药形式出现,另外结核病等原已得到遏制的疾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扑。亚洲国家出现的禽流感以及安哥拉的马尔堡出血热也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和恐慌。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这些疾病肆虐的原因之一。尽管环境因素在其中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我们还不甚了解,但正确的环境政策和管理对控制这些新老传染性疾病无疑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另外,近年来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越来越明显,它的一个严重后果是造成海洋环流变化。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虽然已经正式生效,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出于本国经济发展考虑,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就曾表示,缺乏头号温室气体排放者美国的参与,国际社会不可能制定出有效的气候变化政策。

人类保护地球、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将是一场永无止息的战斗,因为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要想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个人、社会团体、各同政府以及国际社会必须全体行动起来.共同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努力。

目录

人类的诺亚方舟

 人类美好的家园——地球

 地球的演化

 地球的年龄

 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人类的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概念

 耕地资源

 黑土地

 林地

 草场资源

 世界十大草原

 土地:人类的家底

人类的水资源

 水的来龙去脉

 水资源的性质与特点

 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世界水资源现状

 地球冰川资源

 地球湿地资源

 地球河流资源

 地球湖泊资源

 地球海洋资源

 一滴海水中含有的元素

 海洋,人类未来的希望

人类的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概述

 动物资源

 我国的动物资源

 植物资源

 我国的植物资源分布

 微生物资源

 生物的多样性

人类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概述

 世界矿产资源分布

 世界矿产资源现状

 金属矿产资源

 非金属矿产资源

 我国非金属矿产的主要分布

 能源矿产

人类的新材料

 什么是新材料

 新民传统材料的区别是什么

 最广泛的金属材料——黑色金属 

 为生活增光添色的有色金属

 前途无量的合金家族

 神奇的记忆合金   

 储氢材料——21世纪的能源库  

 从半导体陶瓷到生物陶瓷 

 奇特的光学功能材料

 抵抗高温的材料——耐火材料  

 超硬材料有多硬

 骨伤外科的福音——医用碳素材料

 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人工晶体

 电阻为零的材料——超导材料  

 对环境敏感的材料——人工鼻  

 电子纸技术方兴未艾  

 “吸水大王”——高吸水性树脂  

 神通广大的液晶与液晶纤维

 有“知觉”的材料——仿生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 

人类的新能源

 新世纪能源浅析

 新能源概述    

 能发电的“双嘴怪兽” 

 核能源的应用 

 宝贵的二氧化碳资源

 向海洋索取能源的新途径 

 海水温差发电 

 潜力巨大的地热利用  

 奇妙的太阳能热管 

 一种崭新的发电技术——磁流体发电 

 气势宏伟的太阳能热电站

 本领高强的地热能

 利用风能造福人类

 向植物要石油

 “接替能源”——煤层气

 崭露头角 

 海洋中的新能源——气水

 合纤维素

序言

自然资源是大自然创造的多种形式的财富。它包括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饮用和浇灌用水以及呼吸的空气;同时也包括海里的鱼,森林里的树木以及其他的动植物,包括野生的和栽培驯养的……

自然是伟大的,它孕育了地球上的一切,是大自然给了我们蓝天、白云;是大自然给了我们空气、海洋;是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命、生活。大自然创造了我们人类,并赐予了人类繁衍生存的条件,赐予了组成我们衣食住行的种种资源………

人类利用大自然所赐予的资源,从起初制造简单的工具到成为地球的主角,从对大自然的膜拜到对大自然的征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跨越式进步,人类逐渐不满足于大自然所赐予的资源,随之而来的是人类无尽的索取和破坏;当人类向着其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已经写下了一部令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这种破坏不仅仅直接危害了人们所居住的大地,而且也危害了与人类共享大自然的其他生命。20世纪是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破坏最严重的100年。20世纪后期,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慢慢成了人类追求文明与进步的共同主题,核战争已不再是威胁世界的第一危机,取而代之的是环境危机。

我们人类和自然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大肆浪费来自大自然的恩赐的同时,却将沉重的环境代价由其他的当代或者未来的几代人来承担。

人类的经济活动经常导致自然资源枯竭,并且向周边环境过度倾倒生产和生活垃圾。现在,这些不利影响是如此普遍和严重,以致于一些环境学家认为人类对地球而言是一场灾难。

然而人类也能够提高自然资源的数量和改善环境质量。通过修补以前破坏的环境,建设性地参与对生活环境的改造和重新改造过程.人类能够也确实已投资于自然资产。种植农作物,包括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玉米、蔬菜和水果,是这种建设性参与的一个典型例子。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双重任务。从国情出发,我国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自然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而环境质量基本避免了相应恶化的局面。实践表明,中国实行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是有成效的。

本书以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各种生存、生活、生产所必需的资源,并通过案例揭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提出了一些保护鱼然资源的建议和措施,最后列举了新世纪新能源的应用以及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由于编者水平和视野所限,书中的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敬清读者不吝指正。

内容推荐

由本书编写组编写的《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是一部有关大自然方面的科普图书,内容丰富有趣,语言通俗易懂,并配有精美插图。《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是广大青少年认识自然、感知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必读手册。

编辑推荐

由本书编写组编写的《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是以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各种生存、生活、生产所必需的资源,并通过案例揭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提出了一些保护自然资源的建议和措施,最后列举了新世纪新能源的应用以及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内容丰富有趣,语言通俗易懂是广大青少年认识自然、感知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必读手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畅销版)/走进大自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本书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16073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6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