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毛之谜
内容
编辑推荐

19年前,著名女作家三毛“自杀身亡”的消息震惊海内外华人世界,也留下了诸多的谜团。本书为著名环球探险旅行家、美籍华人作家马中欣的新著《三毛之谜》,书中,马中欣大胆抛出新说——三毛自杀并非故意,而是吃过安眠药后发生的意外。

内容推荐

她说不真实的我不写,这个是陈平;结果她写的都不真实,这个是三毛。真实的陈平写不真实的三毛,她被切割成两个相反的主体了。

三毛留下串串密码,我们来逐个个解开。

目录

序言

 推荐序一:持有地球贵宾卡的世界级旅行家马中欣

 推荐序二:苦行僧——诗赠苦行旅行家马中欣先生

 推荐序三:并天堂与地狱于一夜一处,甚至一“碟”上

 推荐序四:让真我的性情沉浸在绿洲的清泉里

 自序:她分离成两个主体,其中一个就是三毛

缘起

 三毛:我从来不把真面目拿出来

 琼瑶:三毛遇上生命难题第一个来找我

 季季:三毛太累了

 登琨艳:你想走了,我也不会劝你

 七等生:三毛的神秘老友

卷首:尘缘未了

 珍惜每一个朝阳再起的明天

卷一:轻生之谜——三毛走不出她的胡同

 谜点之一:吃安眠药睡觉,醒来不在床上

 谜点之二:三毛试想空间的死亡过程

 谜点之三:请母亲照顾女儿濒临死亡的心意

 谜点之四:死亡过程,三毛自己诠释

 访谈之一:阿平是这么说的……

 访谈之二:魂系摩罗街

 访谈之三:三毛我爱你,你赶快自杀吧

 访谈之四:想过一过她过的日子

 访谈之五:三毛就这样放弃追求而轻生吗?

卷二:情爱之谜——找不到一个可以为他打扮的人

 在幻想与现实对立中挣扎

 三毛一生真正恋爱的对象只有一个

 三毛笔下的荷西情结

 梦想与情爱化作一缕青烟

卷三:性格之谜

 三毛藏着不可告人的自在空间

 三毛拒绝“过多”的父母之爱

 三毛自恋说:只可过程完美,不能结局完美

 三毛性格说:少一点任性,多一点随性

 三毛性情说:她像邻家妹妹、隔壁大姐

 三毛虚拟说:天马行空,挥洒自如

卷四:通灵之谜__纯属虚构,勿信为真

 雨夜来的怪客

 午夜梦回之际,魔鬼天使同来

 三毛通灵谁能说是迷信

卷五:众说纷纭

 不小心的轻生搅动了千万人的心绪

 母亲说三毛是上天派下来累我的

 舒凡,依然是梁光明

 我们一起来为荷西与三毛祷告

 我就是马德里大学毕业的

 陪伴三毛,邀请三毛来家做客

 荷西对三毛要比三毛对荷西好多了

 曾经怀孕但不幸流产

 没有爱情的滋润她活不下去

 一脸苦笑的样子看着我,很无奈

 荷西的骨灰,当时吓了我一跳!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希望每个人活得精彩、快乐

 小圆帽斜斜地戴着,看起来好神气

 三毛写的梦想你也去梦想一番吧

 为荷西抱不平,但我还是喜欢三毛

 三毛都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也……

 我庆幸我周围有很多知心朋友

 三毛喜欢新疆人

 吴淡如的情和义

卷六:致王洛宾

 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

 乌鲁木齐专访常治中:三封长信

卷七:致贾平凹

 一天四五小时读您

卷八:致马中欣

 你能够活得如此自在,实为不易难得

 专访重庆黄桷垭——三毛出生地

 专访台北荣民总医院——三毛往生地

 专访浙江定海小沙镇——三毛祖居地

卷九:三毛故事的背景——神秘的撒哈拉

卷十:加那利岛

 生为读者生,死为读者死

 英国海滩的故事

尾声

 马中欣在三毛茶楼

 余音之一 医师的话:三毛轻生之后

 余音之二 命理说三毛生死大限非自杀

 余音之三 1/4颗安眠药,昏睡一整夜

 余音之四 眭滞平,我还没有收你为徒啊

 余音之五 林清玄的三毛情结

 余音之六 文学的下午,明星咖啡屋

 余音之七 三毛爱读故事,也爱写故事

 余音之八 肖全镜头下的三毛

 余音之九 失之交臂:贾平凹的遗憾

 余音之十 “知”与“行”的分裂——整合

试读章节

三毛:我从来不把真面目拿出来

1981年8月26日,三毛在新加坡受访。她坦白地说:“无论我在非洲或台湾有怎样的际遇,我心里总是有着一种神秘的自在,是谁也碰触不到的,无论我做不做三毛,在什么地方,我内心深处是有着一丁点儿自己的小天地,在那里我是真正的悠然自得。”

1990年11月27日,三毛在记者会上,意味深长地打了一个谜面:我从来不把真面目拿出来,为什么要让别人来伤害我呢?记者们全然摸不清这个真面目的谜底,在三毛面前,记者变幼稚了,当时没有一个记者勇于探究谜底。

其实在这之前,1983年,三毛公开向记者说出了谜底,当时是陈怡真女士的专访。三毛说了真话:三毛从来没有做过三毛,我做我,你们都被我骗啦!但没人相信她。

确实是这样的,没人相信三毛是三毛,陈平是陈平,都只信三毛是陈平,陈平就是三毛。三毛无奈,只好“我做我”,剥离自己罢!

这当然在三毛心中积压了重重负担的痛苦,三毛有苦说不出,说出来了,却又被逼得把苦吞回去,这也是三毛说她好累好累的原因。琼瑶无奈,父母也无奈呀!

当今,真正识得三毛真面目的只有三人:登琨艳、季季、李敖。

登琨艳写《三毛的葬礼》,堪称是顶尖的“三毛学”泰斗,我们佩服登琨艳的智慧与学养。三毛说她若显示真面目会受到伤害完全是多虑的。看《三毛的葬礼》多么神气,有登琨艳这样的人乐意且光荣地编导,行经路线从台北市政府到“总统府”,有北一女仪队前导,参加的人是全台北市人,看电视转播的是全台湾人,听收音机转播的则世界各地都有!

季季说:许多读者也许永远不知道,三毛作品的“坦诚相见”,有一大部分是出于“自我幻化”;她“温柔、多情、仁慈”(以三毛之名)满足他人的同时,也一步步残酷地挖掏自己(陈平)。

陈平为三毛无尽地付出与反复地剥离,最后非情愿地、无意识地“轻生”而去。

李敖是刻薄大师,三毛生前说她最不喜欢的一个人就是李敖。1981年李敖经由平鑫涛引见三毛之后,毫不留情地写下《“三毛式伪善”和“金庸式伪善”》一文。

李敖说:三毛很友善,但我对她印象欠佳。三毛整天在兜她的框框,这个框框就是她那一再重复的爱情故事,其中有白虎星式的克夫、白云乡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国际路线,和白开水式的泛滥感情。

看来三毛真的担心别人会来伤害她。

所以,三毛说:我从来不把真面目拿出来!

琼瑶:三毛遇上生命难题第一个来找我

琼瑶必然是三毛不小心“轻生”而去的关键人物!

“窗外夫人”琼瑶是三毛的老板、密友、恩人兼爱情顾问,外加生命推手。可是,琼瑶到底给了三毛多少能让她过得舒舒服服?好吧,名利给了,爱情和生命却丢了。

三毛的生命难题累积起来可不少。

琼瑶亲口对记者说:三毛遇上生命难题第一个就是来找我。她说三毛多半是午夜时分打来电话,两人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有些事整夜也讲不清,特别是生死问题。人人避死而就生,但三毛是个很难开解的人,三毛就是弄不清生与死的界限在哪里。

1979年荷西过世之后,三毛平静地独居在海滨别墅,1981年搬去台北后,三毛父母特别商请琼瑶照顾三毛的言谈起居。有一回,三毛想到生死问题就来请教琼瑶,琼瑶说:当时三毛歇斯底里地告诉她,她必须死的理由。琼瑶就告诉三毛“必须活下去”的理由。两人争辩了一夜,三毛最后说:你的理由我无法驳斥,我给你三年时间,如果我想通了,就不死了。

三毛自己想死,还要给别人她考虑不让她死的期限,这不能怪琼瑶“见死不救”了。

琼瑶是编风花雪月故事的高手,她当然知道三毛“胡言乱语”。这要琼瑶等三年,如同三毛在她小说里要荷西等她六年一样,随口说的。实际三毛是分秒不能等的,兴之所至,她想怎样就怎样。琼瑶和三毛的诸位好友,若有足够智慧与热诚的话,应该24小时轮流照顾三毛,直到三毛想通,她就不死了!

三毛歇斯底里发作现象(Hysterics)在深夜时刻特别明显。

她在琼瑶家谈她坚持要死的事,两人对阵一夜七个小时,为的是三毛要琼瑶给她一个不死的理由,而她却故意以接近无理取闹地就是不答应不死,也就是不管你琼瑶怎么劝我也要去死。三毛在书里写琼瑶逼她七小时:三毛不给承诺,琼瑶就死不放人;又说琼瑶为了她自己累死也要救三毛不死。最后她终于为琼瑶舍己救她而感动地承诺不自杀了。她说她是被琼瑶逼了七小时,才开口答应而让琼瑶放她回家,这种神话式的珍贵友情让人感动。

从这样严肃的戏剧化过程看来,三毛若是尊重她对琼瑶的承诺,她就不会自杀。

三毛说过,她一生重承诺,一旦承诺了就不能改!

结果呢?

季季:三毛太累了

常人难以理解三毛,能够一眼看透三毛内心世界的人极少,其中一个就是季季。

季季引用三毛告诉她太累了的话来说三毛:她太累了!

陈平创造三毛,配上荷西这个傻小子,加上沙漠邻居友人,演出了以撒哈拉为场景的系列神话故事。

季季说:在那个遥远的西撒哈拉的拉雍小镇,三毛以真实人物为主题的作品,创出三毛作品“窥视他人”与“勇于被窥视”的独特风格。

季季说的“勇于被窥视”指的就是陈平以第一人称毫不避讳地编写三毛自身的神话世界,之后有人怀疑荷西完美形象与三毛完美爱情都是虚构人物情节;而虚构人物真实化了,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三毛作品的魅力正在于她满足了无数中国读者窥视他人的神秘欲望。”季季这样说。

陈平回到台湾,神神秘秘地继续扮演三毛在撒哈拉故事里的女主角高高在上的尊贵形象,不断接受媒体采访、约稿、演讲,建立“三毛魅力”,满足读者“窥视作家真面目”的欲望。

季季说:三毛的这种刻意营造出来的魅力,其实是巨大的深渊,她悲剧性的一生,从那时开始背负了更大的苦难。

季季又说:为了维系她的魅力,三毛返台定居后,一直扮演温柔、多情、仁慈、孝顺的角色。这角色在她作品里不断作多角度的幻化,在真实生活里也不断“被切割”或“自我切割”。

三毛作品一向被读者认为“袒裎相见”,读者也许永远不知道,三毛作品的“袒裎相见”,有一大部分是出于“自我幻化”。

三毛身心长期疲劳,一方面她疲于不断被邀请演讲、写稿、应酬,一方面在作品中长期分裂自己,竭力表现三毛的完美形象。

终于满足了自己,也满足了读者。

三毛“温柔、多情、仁慈”满足他人的同时,也一步一步残酷地挖掏自己做了无尽的付出。

三毛多次向季季诉苦:我好累。其实三毛向很多人诉苦她很累。

1987年1月10日与1987年2月17日三毛两次写信给我,我们通过三次电话,她说:中欣,我忙得不能做人了,我的肝功能不好,我要“跑”了,言下之意,她要离开台湾,去逃避一阵子了。

三毛真的是累惨了,最终她以最豪情的方式对过去的多情作了彻底的反叛:无意识地、非情愿地、一个不小心地“轻生”而去!

登琨艳:你想走了,我也不会劝你

有一个人在三毛的“轻生”过程中加了一把力,这个人就是登琨艳,他也是真正了解三毛的顶尖人物。

他说:“三毛活在自己编造的空间里,出不来。”

登琨艳据说策划过一位百岁老妇的葬仪,他说那位老妇一生没让第二个男人看过她的身体,不愿留在医院让男性医师看她纯洁的身体,宁愿在家里等死。自己净身更衣,然后安详地躺在床上阖眼。

登琨艳说三毛幻想自己浪漫地死去,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注视她的“死的仪典”。但是,他可以确定三毛的死法绝对不可能像那位百岁老妇一样死得让人激赏,因为没有人帮她编撰任何故事。

登琨艳最后对三毛说:“而我知道让你困惑无力的,就是你早就发现你是不如那个百岁老妇的。所以,你想走了,我也不会劝你。”

这个在三毛“轻生”过程中加把力的关键是:“如果你真的离不开你的胡同,能像三岛一样的死法,也可能是你最好的作品。”

这篇题为《三毛的葬礼》的死的文件,1990年12月28日自武汉寄往台北,三毛在1991年1月3日午夜“接招”过世。

她要求的葬礼,她来不及筹备,她就先走一步了吗?

陈平有可能让那个她编造的三毛“自杀”,但不会让存在的三毛“自杀”,三毛说过我恨死三毛,我用一支笔就可以把那个叫三毛的女人杀掉。

登琨艳岂止一眼看穿三毛,他连陈平(为了三毛)轻生的诱因也预早埋下了伏笔。

当时登琨艳作为朋友,劝说自恋过火的三毛离开现时的空间去旅行,回来后再住进一个崭新的空间,活在真正的自我里。

他想帮助三毛,预设三毛葬礼的“引子”与“重点”。他说:三毛存在氛围是一连串的“自我分离”。

三毛在现实里是极端不真实的“自我抽离”,也“被抽离”。

而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不管什么抽离不抽离,认定陈平就是三毛,三毛就是陈平。

登琨艳是一个极为聪明,但也极为狡猾的“设计者”,他善意地设计了一个“百岁老妇”的圈套,多么清高、多么另类,正合三毛意中虚拟完美的葬礼。

登琨艳在三毛生前写三毛葬礼,还说三毛有可能以为她能来去阴问自如。

结果是他始料未及的,真的把三毛的陈平埋葬掉了!

P3-10

序言

三毛是常人眼中“不可能的人物”,她的行径古怪、性情难测,所作所为,超乎常理。

如果将人的言行分为真实与虚幻的两极,三毛一下子在真实这一极,一下子在虚幻那一极。对一般人来说,三毛是个远在天边的人物,难以触及她的脚印或踪迹,她总是孤独地踩在自己的苦情和想象里。

当三毛站到你眼前来时,裙裾飘飘,从她的语言和声音里,你会听到眼睛看不到的被放大的感动、耳朵听不到却被幻觉到的地球的心跳。

在人类心理渴欲的“知、情、意”中,三毛唯“情”是问,深陷于感性的、不自知的、模糊的、将现实与幻境混淆、并天堂与地狱于一夜一处,甚至一“碟”上,她活得几近似巫师式的。

三毛达到了人生旅途的“高峰”和“谷底”,那正是我们所不能的。

三毛站在阴阳两极,在黑夜的坟场区,手牵着哭泣的骆驼,极欲将气息微弱的“虚幻”、无奈残喘的“真实”、不堪一击的“情爱”,一一曝晒在沙漠或沙滩上。人生的追求其实无可如何,有时不得不“知其不可而为之”。

马中欣重新踏过三毛的梦幻之地,见过三毛也扫瞄过的人、海和沙漠。透过马中欣“见证之旅”与“内心之旅”,希望三毛读者从此正好由“虚幻之旅”走向“真实之旅”。藉此重新“归位”和学习三毛想象力的功夫,或更能明白女性内在情感的“孤独之旅”,是以何种方式寻求解脱与再行出发!

书评(媒体评论)

三毛是个乐观而懂得享受生命的聪明女子,在她名利双收的高峰时期,忽尔轻生,自然令人起疑。

我从来不把真面目拿出来。

——三毛

一个令人费解的、拔俗的、谈吐超现实的、奇怪的女孩,像一个谜。

——胡品清

三毛作品的魅力正在于她满足了无数中国读者“窥视他人”的神秘欲望。

——季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毛之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中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302170
开本 32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25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