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卢梭全集(第2卷)(精)
内容
编辑推荐

1712年6月28日,法国哲学家、思想家让-雅克卢梭诞生于瑞士日内瓦。今年(2012年)是他诞辰三百周年。为此推出了九卷本的《卢梭全集》中译本。作品由88岁高龄的法语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平沤翻译。

全集共分为九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三卷是自传类著作,第四卷、第五卷是政治经济类著作,第六卷、第七卷是教育、哲学和伦理学著作,第八卷、第九卷是文学类著作。

《卢梭全集(第2卷)》是卢梭的自传《忏悔录》的下卷,卢梭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19世纪的法国文学。

内容推荐

《卢梭全集》共分为九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三卷是自传类著作,第四卷、第五卷是政治经济类著作,第六卷、第七卷是教育、哲学和伦理学著作,第八卷、第九卷是文学类著作。本书是《卢梭全集(第2卷)》。

《卢梭全集(第2卷)》是卢梭的自传《忏悔录》的下卷,在卢梭的晚年完成。由于其在思想、艺术和风格上具有重要意义,而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由此也奠定了卢梭的文学地位。卢梭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19世纪的法国文学。

目录

小引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试读章节

我虽然早已决心辍笔,但沉默和忍耐两年之后,我又拿起笔来。各位读者,请先别急于评说我不得不再执笔撰文的理由,因为你们只有在把我的书看完之后,才能作出评论。

你们已经看到,我的青年时期是在一种平静而又相当美满的生活中度过的,既无大不幸,也无大喜事。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大部分是由于我虽易激动但又十分软弱的天性造成的。我的天性难于坚持而易于灰心;它要受到强烈的驱动才能走出悠闲的状态,而稍一感到厌倦,便又懒怠如初,因此,它使我既无大美德,也无大恶行,经常处于我自认为生来就挺适合的优哉游哉的宁静生活,因而不容许我无论是为善还是为恶而走得太远。

我在后面展示的画面,与以前的画面是多么不同啊!命运在前三十年间处处有利于我的天性的发展,而在后三十年,却事事与我的天性发生冲突。在我的处境与我的倾向继续不断的冲突中,我犯了许多巨大的过错,遭遇了许多前所未闻的不幸,但其间除了没有使我养成坚强的性格以外,也确实培养了许多能给我遭到的不幸带来荣誉的美德。

本书的上册,完全是凭记忆写的,因此必然有许多错误;而下册也要凭记忆来写,其中的错误说不定比上册还多。我美好的少年和青年时期,是在既宁静而又淳朴的环境中度过的。当年甜蜜的往事,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使我不断地时时回忆。然而,人们即将看到,对我后半生的回忆,我心中的感受是多么不同啊。再回忆这段时间的往事,那等于是让我重新再遭受一次痛苦。我不能拿痛苦的回忆来增加我现在的景况的艰难。我要尽量避免;我这种想法是对的,所以使我在需要回顾往事时,有些痛苦的往事就回忆不起来了。易于忘记痛苦,这是上天在命运使我陷入痛苦的泥淖时给我的一种安慰。我的记忆力让我单单地只回忆那些愉快的事情,因而抵消了我只往坏处想的想象力,没有把未来只看作是一片漆黑。

为了弥补我的记忆力之不足和提示我如何写作本书而收集的材料,都已落入他人之手,再也收不回来了。我唯一能依靠的忠实向导,是我有线索可循的一系列感情;它们给我的人生打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通过我的感情,便可以推知我这一生遭遇的事情的原因和后果。我很容易忘记我的痛苦,但我不能忘记我的过错,更不能忘记我的美好的感情。对我的过失和美好感情的回忆真是刻骨铭心,是永远不会从我心中消失的。我很可能遗漏一些事情,把这里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在那里发生的,也可能把时间弄错了。但是,对于我深有感触的事,对于我的感情驱使我去做的事情,我是绝不会弄错的。我要在书中讲述的,主要是这些。我这本《忏悔录》的目的,是要人们准确了解我这一生在种种不同的境遇中的内心感情。我向读者许诺的,是我的心灵的历史。为了忠实地记述这部历史,我不需要其他的材料,只需像我迄今所做的这样反躬自问、吐露心声就行了。

幸运的是,我从一个信函抄录本里找到了一些记录这六七年间发生的事情的可靠材料;这些信件的原件现在都在迪佩鲁先生手里。这个抄本截止于1760年,包括了我在退隐庐居住以及我和我的那些所谓的朋友不断争吵的整个时期。这段时间是我一生最难忘怀的;我的种种不幸的根源都是从这段时间开始的。至于比较近期的一些信件的原件,我手中留存的已为数不多,所以我没有把它们抄录在这个本子里,以免分量过重,无法逃脱我的那些阿耳戈斯式的敌人的觉察。不过,当我觉得它们能提供某些情况的时候,不论它们提供的情况对我有利或不利,我都会把它们转录在这本书里。我不怕读者指摘我不是在写《忏悔录》而是在写自辩书。当事实为我申辩的时候,谁也休想我不说实情。P3-5

序言

卢梭的著作传入中国,始于戊戌变法的时候。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同文译书局出版了他的《民约通义》(即后来的《民约论》,今译《社会契约论》)。从1898年到现在的一百一十余年间,卢氏的几部主要著作,如《忏悔录》《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政治经济学》《新爱洛伊丝》《爱弥儿》《致达朗贝尔的信》和《山中来信》等,都相继译成了中文,一个外国著述家的著作在我国连续一百多年不断有译本问世,这种例子是不多的。

卢梭的著述事业发轫于1750年的一篇获奖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其时卢氏已年近四旬,“在他人已辍笔不当作家的时候,”他才“刚刚开始写作生涯。”对于卢梭的著述事业,笔者在拙作《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解读卢梭<社会契约论>》中有一段叙述,现略加删节和修改,摘录如下:

中国的史家把著书立说比做“名山事业”,这项事业极其艰辛。大凡对当时和后世都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著述,都是在悲愤和激情的双重砥砺下完成的。以柏拉图为例,这位古希腊哲学家就是一方面有感于雅典的国势日微,另一方面又受到数学大踏步发展的鼓舞,遂奋而著《理想国》,为希腊人民指引前进的方向;又如霍布斯,也是由于他一方面对17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危机深感忧虑,另一方面又鉴于伽利略把力学的理论在天文学上运用得非常成功,因此潜心思考,著《利维坦》一书,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至于卢梭,他著书的目的尤为明确,他说他“永远都是为了心中有思想要抒发才写作。”他身处18世纪,一方面看到他所处的时代已日趋腐败,荒谬的社会制度只有利于权贵和富人而不利于穷苦的人民;另一方面他心中也充满了信心,深信人民最终能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建立良好的秩序,以法律来保障社会的成员人人都能享受平等和自由。这两种情感是卢梭政治思想的主线,贯穿他的所有著作。

因此,他每作一书,都能切中时弊,表达人民的心声,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卢氏之书之能流传久远和具有现实意义,其原因就在于此。

卢梭诞生于1712年,今年(2012年)是他诞辰三百周年。为纪念这位毕生为启迪民智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写作的思想先驱,从2006年开始,商务印书馆即约笔者着手准备卢梭全集单行本的编译工作,目前单行本陆续付梓,遂按计划于今年将已先行出版的卢氏著作分类辑录,汇为全集,以便于读者阅读和研究。全集共分为九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三卷是自传类著作,第四卷、第五卷是政治经济类著作,第六卷、第七卷是教育、哲学和伦理学著作,第八卷、第九卷是文学类著作。

卢梭全集的翻译出版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作,余学力有限,更兼耄耋之年,身体多病,因此,此次辑录,虽已将卢氏的重要著作均收入其中,并在此意义上谓之“全集”,但尚不能把卢梭的所有作品全部包括在内,疏漏不足之处敬希读者不吝指正,俾笔者能继续努力,陆续增补,使这部全集能逐步完备。

李平沤

2012年1月岁次壬辰孟春

于北京惠新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卢梭全集(第2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卢梭
译者 李平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1541
开本 16开
页数 47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65.26-52
丛书名
印张 3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5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