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商故事教出棒小孩
内容
编辑推荐

《情商故事教出棒小孩》是作者李骥投入亲子教育多年的心血结晶,有专业学理,也有为人父的经验谈,结合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用12个趣味温暖的情商故事,消除父母爱子焦虑症,让父母学会情绪管理策略,让孩子都能在父母更有效率的教养陪伴下,快乐地成长。

内容推荐

昔日的优客李骥,是红极一时的音乐人;经过华丽转身,今日的李骥,改当优质老爸,投入育儿教育了,因为教育孩子更不容易,更要懂策略。

“总是觉得时间不够”“孩子学什么都没有积极性”……李骥说,当我们不断听见父母提出这样的教养问题时,浮现在脑海里的是“策略管理”四个字!的确,教育要感性和理性兼备,一手安抚孩子情绪的同时,另一手要设法牵着孩子站起来,面对挫折和挑战,找出成长中的难题,学会与人相处,并培养适应未来世界的能力。

《情商故事教出棒小孩》是李骥投入亲子教育多年的心血结晶,有专业学理,也有为人父的经验谈,结合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具体提出了情商教育的12个有效策略。

李骥很会说故事,他用一个个温暖人心的EQ故事,感动着父母和孩子,让望子成龙的心愿变成可能。《情商故事教出棒小孩》中收录了12篇趣味温暖的EQ故事,让您在陪伴孩子入睡前,以感性的力量潜移默化,达到亲密沟通的效果。

目录

推荐序

 优爸李骥教你说故事/单中兴

 用故事陪孩子成长/黄培根

 一切的开始源自爱,家是一切的源头/赵树海

 给予正面而优质的爱/林志炫

作者序

 原来,爱也要懂策略

前言

 爱的陪伴——说情商故事,就是这么简单

爱下一代,先爱另一半

做个说到做到的好父母

教情商,就是教智商

按部就班学教育更有效

换个方式说,教育更轻松

快乐为学习之本

越肯定,越自信

3Q Very Much

只需保留潜能,无须开发潜能

不做,比做更重要

眼明,手更快

四肢发达,头脑更不简单

后记

 为什么要用情商故事

 睡前改变最有效

试读章节

经常听见父母抱怨孩子宁可相信“老师说……”“同学说……”,也不愿听父母多说一句,好像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身份一点权威性都没有。当孩子渐渐长大进入学校就读,同时参与更多社交活动之后,孩子的生命开始出现更多的重要他人,父母不再扮演唯一的教育角色。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做父母的大可不必过度担忧。

父母的权威,在孩子成长过程面临挑战

与其说当孩子进入学龄阶段之后,老师和同学对他来说比父母更为重要,或许更应该思考的是:父母本身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是否忽略了沟通的策略。

父母对孩子的权威是一种天赋,并且随着养育和关爱的过程不断强化,从任何角度来看,父母终其一生都是影响孩子的重要之人,就算孩子的社交环境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复杂,父母的地位也不会轻易动摇。实际上,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纽带也终其一生在彼此之间相互牵动着,不会因为孩子上学了,亲子关系就消失了。但是父母的权威的确在孩子日渐成长之后遭遇更多的挑战,这不是孩子或是父母变了,而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滥用权威,最终导致孩子再也无法相信父母。

我们都很容易接受权威人士的言辞暗示,这就是医院的工作人员需要穿着白大褂的原因,因为白大褂让人看起来更专业,更有权威感。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既是生命又是解答,即使父母并没有一件和医生一样的白大褂,依然拥有无上的权威。虽说权威是天赋,但是维持权威的有效性绝对是策略,只要父母记得“说到做到”四个字,就能让教育权威持续有效。

“善意的谎言"使父母权威崩裂

有些父母认为在孩子心智发展尚未成熟之前,不会记得什么事情,为了让孩子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往往会用一些善意的谎言促使孩子做或不做某些事情,比如:“不要哭,再哭就叫警察来把你抓走……”“不听话,妈妈就不带你出去玩……”这些善意的谎言对三岁左右的孩子通常有效,父母也能立刻让孩子服膺自己的领导,只是谎言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就算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最终还是会被拆穿,当孩子发现承诺不一定会实现时,父母的权威性就开始崩塌,原本强而有力的暗示效果也日趋减弱。一旦孩子接触新的权威人士,可能是学校老师或者同学,这时父母原本代表的典范就转移到这些新的权威人士身上,当两者意见相左时,孩子自然选择相信老师和同学,而对父母所说的话持怀疑的态度。

权威真的很有趣,我们往往会对第一次听说的事情留下深刻印象,通常也认为第一次得到的讯息是正确的,所以幼儿园或者小学老师很容易成为孩子心中的权威人士,因为这个阶段的老师多半教导孩子那些他们还不知道的事情。然而权威的丧失也和获得一样容易,任何一次谎言被拆穿,或是价值观的前后矛盾,都会对某人的权威性产生负面的影响。

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父母,多少都曾对孩子说过一些善意的谎言,自然成为孩子挑战权威的主要对象。不过父母也无需太伤心,因为老师的权威性同样很难维持,当一位新的老师更受到孩子喜爱时,通常也意味着上一任老师的权威性正在崩裂。

说到做到,建立教育权威

孩子终究会长大,父母的权威终将面临挑战。但话虽如此,父母还是可以采用一些策略,让权威的暗示效果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到做到。

很多人相信算命,尤其是那些经由朋友介绍铁口直断的半仙,好像真的能替人指点迷津似的,其实这就是权威的效果。当你听到朋友说这个人算命有多灵验时,无意间,你就接受了一个暗示:过去都灵验,这一次也一定灵验。于是你就愿意相信算命半仙说的话。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如果父母过去说的事情都得到应验,孩子自然会相信父母这一次说的也会实现,尤其是父母对孩子本来就具有天生的权威性,只要是个说到做到的父母,那么要让孩子往东,孩子绝对不敢往西。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可能不经意就把过度的承诺说出口,尤其在我们很急切想要达成内心想法的时候,当原本的承诺变成善意的谎言,失落的情绪永远强过当初满足的感受,或许一次谎言就让孩子再也不相信父母的话了。

为了尽可能维持父母的权威性,一旦父母发现自己说出过度的承诺或是善意的谎言,如果那个承诺是可以达成的,就请尽量完成;如果是不可能达成的,也一定要勇于认错,告诉孩子自己说了谎,让孩子明白这件事情不能完成,并且提出一个可达成的建议。这样不但能降低父母权威性的受损程度,还能增加父母人格的可信度,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P16-19

序言

爱,包含亲子、手足、友情、爱情,无特定人事诸归为大爱。

在爱里,无论是亲子、手足、友情、爱情,经常会出现计较爱得多或爱得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常造成无数的矛盾与困扰,除了衍生出负面的情绪,也往往导致强加于人,但被爱者却无法适应。于是我们会听到有人问:“为什么我这么爱他,他却感受不到?”或者“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如预期……”这些反应与情绪,经常发生在亲子与爱情之间。

至今,我的人生经验只有四十多年,经历过不同形式的爱,在此与大家分享爱的价值观:与其执著于爱得多或爱得少,不如用心在爱得对。

李骥这本书是从亲子与家庭的角度出发,用相当实用的方式,告诉大家爱也要懂策略。父母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去爱他,无关功利与算计;再推广至人我之间,我们可以多用一份心,让自己在付出的过程中,拥有更正面的能量与更优质的爱,去关怀,去拥抱身边的每一个人。

林志炫

知名音乐人

后记

在撰写《15分钟改变孩子一父母都应该学的情商故事》时,建议父母在睡前通过EQ故事给予孩子积极的情绪调整,这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睡前故事中的暗示效果,能在孩子的睡梦中形成信念,成为未来适应社会的人生价值——这项理论是基于心理咨询故事治疗和催眠治疗的基础,更多的是根据实践累积而总结出的方法。

科学证实睡眠会增强情绪记忆

近年来有更多认知心理学家投入大脑科学的研究领域,我们得以有机会了解更多大脑认知的过程和状态。目前已有不少针对情绪和睡眠的研究论文,证实了睡眠的确会增强情绪记忆,甚至能持续数十年的时间。

在Philip Holland and Penelope A.Lewis发表的一篇名为:Emotional Memory:Selective Enhancement by Sleep研究报告中,总结了近期一些关于情绪记忆和睡眠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到这样的结论:睡眠除能增强一些已经被证明能够在睡眠过程中得到整合的技能,比如骑脚踏车和弹奏乐器等,同时也能增强与情绪相关的记忆,甚至让这种记忆持续数十年之久。

心理学家让接受试验的志愿者观看一些图文解说的内容,一部分是具有强烈情绪意识的,比如谋杀孩童或者性变态等,一部分是普通的信息,比如流行服装秀等。然后这些志愿者一部分被安排几个钟头的睡眠,另一部分只是清醒地等待着。等到这两组志愿者再度接受之前曾经观看过的图片内容时,睡眠组能回忆起关于强烈情绪内容的频率明显高于清醒组,但在普通信息上,两组的回忆状态就没有显著的差异。

另一项研究,是在四年之后重新测试两组志愿者的记忆能力,竟然发现睡眠组回忆起强烈情绪事件的能力远远高于清醒组。因此,心理学家断言,睡眠不一定能帮助所有的学习和记忆,但情绪记忆一定会在睡眠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及整合。这项研究正好能够解释“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发生,因为突如其来的压力和惊恐没有接受处理,会通过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使杏仁核与海马回的交互增强作用,而形成长期而强烈的记忆,导致患者经常会有闪回的记忆(创伤发生当时的情景像影片回放一样,历历在目地重现),感觉同样的事情要再度发生一般。

虽然也有心理学者研究指出快速眼动睡眠能帮助人们调节情绪,找寻情绪事件的积极意义,却不能否认情绪记忆和睡眠的确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那句俗语“不要带着怒气上床”最能恰如其分地说明睡前15分钟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能在睡前让自己的情绪更积极,除可避免那些我们不想要的情绪记忆在睡梦中强化之外,我们也能选择记住一些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试想,只要睡一觉就能记住,几十年内都不会忘记,那岂不是很棒!

睡前说EQ故事,强化孩子的情绪和学习力

睡眠是身体机能修补的阶段,同时也是大脑学习强化的阶段;不仅是技能知识的学习,也包括情绪信念的学习。一旦生活中的情绪线索透过睡眠梦境的整理强化后,便会成为信念,而以行为模式出现在往后的生活中。因此,父母在孩子入睡前的陪伴及沟通,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孩子一整天活动的时间可能超过十几个小时,但在临睡前的意识变动状态下,时间的长短其实没有绝对意义;再者,由于孩子大脑皮层所代表的批判机制还在发展阶段,所以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进入意识变动状态,时间的扭曲感,以及暗示的易受性都比成人更强。因此,我们不需要花十几个钟头的时间来复习孩子白天所经历的事件,只要能掌握睡前的意识变动状态,在孩子临睡前,利用短短的十几分钟,能为孩子成长所做的功课绝不少于白天的一切——毕竟孩子在睡前处于意识变动状态,拥有更高的暗示易受性及更强的学习能力——只要父母能掌握这个原则,就能通过说故事来改变孩子。

总之,只要善用情绪记忆和睡眠的关系,在睡前15分钟给孩子说EQ故事,不仅能让孩子有更好的人格发展,也能帮助孩子增强记忆力;同时父母也应该在睡前照顾自己的情绪,先把烦恼和压力放一边,想想美好的未来和愿景,通过大脑在睡眠过程中的整合处理,或许第二天烦心的事就有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从现在开始,赶快在睡前对孩子说EQ故事吧!不仅对孩子有效,对父母也很有帮助。毕竟用最少的时间做最有效的事,也算是策略管理的一环。你说是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商故事教出棒小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2036
开本 16开
页数 1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