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楷等编著的《刑事疑案探究》收录的22篇案例分析论文,是清华大学法学院2008级和2009级本科生选修我开设的“刑法研讨与案例分析”课程的最终成果。主要包括单位犯罪的认定、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探讨、作为与不作为的关系、存在介入因素时因果关系的判定、因果关系中断与抢劫致人伤亡的对象等。本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 | 刑事疑案探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明楷等编著的《刑事疑案探究》收录的22篇案例分析论文,是清华大学法学院2008级和2009级本科生选修我开设的“刑法研讨与案例分析”课程的最终成果。主要包括单位犯罪的认定、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探讨、作为与不作为的关系、存在介入因素时因果关系的判定、因果关系中断与抢劫致人伤亡的对象等。本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张明楷等编著的《刑事疑案探究》在坚持刑法客观主义的立场上,秉持正义理念,以案例研讨的方式,对刑法理论颇富争论的问题,进行仔细深入的研究;既重新思考传统问题,又深入探讨新课题;既使具体个案得到妥善解决,又注意完善刑法理论;在以目的解释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解释方法的同时,充分借鉴国外刑法理论与审判实践,将问题置于世界刑法学之林思考。主要包括:作为与不作为的关系、因果关系的判断、客观归责理论、被害人承诺、故意的认定、过失的判断、中止与未遂的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区分、间接正犯的认定、罪数的判断、教唆与帮助自杀的性质、绑架罪的认定、信用卡犯罪的认定、诈骗罪的认定、受贿罪的认定等。 《刑事疑案探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学术价值,不仅适用于司法实践,而且适合法律研习者阅读。 目录 1.单位犯罪的认定/任婕 2.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探讨/杨彦威 3.作为与不作为的关系/王然 4.存在介入因素时因果关系的判定/马腾 5.因果关系中断与抢劫致人伤亡的对象/侯嘉斌 6.共犯过剩的研究/黄诗雅 7.共犯错误时结果过剩的责任/杨颖琛 8.片面的共同犯罪/肖瑞 9.教唆、帮助自杀共犯之认定/魏青松 10.故意伤害(致死)罪与虐待罪的关系/罗潇潇 11.抢劫财产性利益案件的问题/冯旭 12.抢劫信用卡并使用的罪数认定/陈南西 13.使用欺骗手段将人和财物一并控制在行驶的交通工具上的行为性质/李汀洁 14.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绑架罪之辨析/王鑫 15.盗开国有公交车的行为性质/赵书文 16.盗窃欠条并出卖的行为性质/赖悦 17.挂失借记卡并领取他人存款的行为性质/曹美竹 18.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并收取“审车”、“消分”费用的行为性质/江子昂“ 19.欺骗行为与财产损失的认定标准/陈建伟 20.诈骗罪中被害人的处分意识之探讨/王博闻 21.贩卖毒品罪的犯罪形态/何冰玉 22.受贿罪的主体范围与既遂标准/兰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刑事疑案探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明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2933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5 |
出版时间 | 2012-07-01 |
首版时间 | 2012-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4.05 |
丛书名 | |
印张 | 2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