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致加西亚的信(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具有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主动性,你就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埃尔伯特·哈伯德的《致加西亚的信(精)》是励志书籍的经典之作,如今已被世界200多个国家翻译成各种版本,许多政府、军队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部属,作为培养士兵和职员主动、敬业、忠诚的必读书。

内容推荐

10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出版家埃尔伯特·哈伯德在喝茶时受到了儿子的启发,即兴创作了一篇名为《致加西亚的信(精)》的文章,并随后刊登在《菲士利人》的杂志上。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本小册子从此开始了它的传奇历程。《致加西亚的信(精)》讲述的是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传奇故事,这位名叫罗文的英雄接到麦金利总统的任务一给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他没有任何推诿,而是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100多年来,他的事迹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以主动性完成职责。

如今,这本书已被世界200多个国家翻译成各种版本,许多政府、军队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部属,作为培养士兵和职员主动、敬业、忠诚的必读书。

目录

1913年版序言

致加西亚的信

我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

上帝能为你做什么?

这本书说尽一切

附录一 人物简介

附录二 埃尔伯特·哈伯德的商业信条

试读章节

这件事足以流传千古,每一所大学校园都应当树一尊罗文的铜像。罗文不像一味啃书本的年轻人那样较真儿,也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指点与指示,他所拥有的是一种坚贞不屈的执著,这一点使得他忠于信仰,敏于行动,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使命中,那便是“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早已离我们远去,可我们还有许多现实版的加西亚的故事。现在,在一些职员众多的大企业里,很多人都碌碌无为,他们要么没有能力,要么没有坚强的意志。这一点的确令人吃惊,这也是很多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

他们整日漫不经心、三心二意、无所事事。懒惰散漫、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常态。除非好言相劝甚至威逼利诱,或者上帝大发慈悲,派遣天使下凡相助,否则他们便一事无成。

的确如此。让我们来做一个试验:假如你是一名公司的部门负责人,你有6名下属听候你调遣,你对其中任意一名下属吩咐说:“请查阅百科全书,并写一份关于科勒乔(Correggio)生平的简要备忘录。”这名员工会平静地回答说“好的”,然后立即去做吗?

他一定不会。他一定会一脸茫然地盯着你,然后提出下面的问题:

科勒乔是谁?

您要我找哪一种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在哪里?

这不是我的本职工作吧?

为什么不让查理去做这件事呢?

科勒乔还活着吗?

这事儿急不急?

我把百科全书拿来,您自己来查?

您查这个做什么?

我敢打赌,在你回答了上述问题,并向他解释了如何去搜索这些信息之后,他十有八九会找另外一名职员帮助他找有关科勒乔的信息,然后再回来告诉你没有科勒乔这个人。当然,我可能会输,但从概率上讲,我不会输。

这时,如果你足够聪明,你便不会费心去告诉他,科勒乔应归属于“C”条目下,而不在“K”条目下,你应当淡淡地笑一下说,“好的,没关系”,然后自己去查。这种独立工作能力低下、道德上后知后觉、意志力薄弱以及行动力迟缓,使得我们这个社会距离完美还有相当的距离。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都不去努力,如何期待他们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工作呢?如果你招聘一名速记员,前来应聘者十有八九会认为这份工作不需要准确的拼写与标点。

这样的人能找到加西亚并把信送给他吗?

一位工厂老板在他的工厂里对我说:“你看到那名会计员了吗?”“哦,他怎么样?”“嗯,他是一名不错的会计,每次我派他到城里办事,他一般都会办得不错。但是,他有时候会在办事的途中逛4家酒吧,最后忘记此行的工作目的。”这样的人能担当给加西亚送信的重任吗?

最近,我们听到过许多人对那些“收入微薄、遭受欺凌”以及“期盼安居乐业却无家可归”的人表示同情的话,还有对雇主们无情批判的声音。

然而,却没有人提到,很多雇主直到一把年纪也没有将懒散、做事拖沓的员工调教好,使他们具备工作的智慧。雇主们对员工长期耐心的“扶持”,除了浪费时间,没有取得任何成效,换来的只是员工不屑的拒绝。

每一家公司或工厂,都存在着一种惯用的优胜劣汰机制。雇主经常会解雇那些工作不力、无法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员工,同时也会吸纳新的人才。无论经营状况有多好,这种优胜劣汰机制都会一直持续下去。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职员便需要离开,这便是适者生存的道理。以自我利益为主导的思想会促使每一名雇主只保留最好的员工,从而能够完成每一项“给加西亚送信”的艰巨任务。

我认识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但他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也不能顾及别人的利益,原因是他总是怀疑他的雇主在压迫他或者计划要迫害他。他既不能命令别人做事,也容不得别人命令他。如果有人要他去给加西亚送信,他很可能会回答说:“你自己去送吧!”

今晚,这个人穿着破旧的外套,在寒风中奔波,四处找工作。但凡了解他的人,都不会雇用他,因为他对所有一切都心存不满。

当然,我知道,与肢体残缺者比起来,这种行为乖戾、思想残缺者并不值得同情。我们应该同情那些努力经营企业、不分昼夜工作并因此而头发日渐斑白的雇主们。那些薄情寡义、无动于衷的员工们应当想到,如果没有雇主们的企业,他们何以果腹,何以安居?

我是否夸大其词了呢?也许是吧。但是,即便全世界都变成了贫民窟,我也要表达我对成功者的敬意,因为成功者不畏艰难,带领着别人取得了成功。最终,他们发现,成功不过是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而已。我曾经打过零工,只为填饱肚皮,我也曾做过雇主,我深知两者都有自己的难处。P9-13

序言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小册子写于一次晚饭之后,写作时间用了不到一个小时。那天是1899年2月22日,正好是乔治·华盛顿的诞辰,当时我们正准备出版3月份的《菲士利人》月刊。

我在度过烦扰的一天后写下这篇文章,我心潮澎湃,当时正想尽一切办法将某些自甘堕落的国民从浑浑噩噩中拯救出来,希望他们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最终,在与儿子伯特喝下午茶时的讨论中,我受到了启发。他对我说,罗文是古巴战争中的真正英雄,他浑身是胆,孤身一人历尽艰难险阻将总统的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

儿子的观点让我灵光一闪。是的,儿子是对的,所谓英雄,便是不辱使命者,正像那位给加西亚送信的罗文。我离开餐桌,快步走进书房,写下了《致加西亚的信》。当时,我还没有想到给这篇文章加个标题,只是匆匆将其编辑放入了3月份的《菲士利人》月刊。此月刊出版之后不久,我们便收到了很多人的追加订单。一开始,订单数量是十几本、50本、100本。而当美国新闻公司一次便追加订购1000本时,我不禁问我的一个助手,到底是月刊中的哪篇文章引起了如此大的轰动,他回答说:“就是那篇关于加西亚的文章。”

第二天,我们收到了来自纽约中央铁路局乔治‘丹尼尔斯发的一封电报。他在电报中说:“订购10万份关于罗文的文章,以小册子的形式印刷,封底刊登帝国快递公司的广告。请报价并通知发货时间。”

我给他报了价,并告诉他,要完成并提供这10万份小册子,我们需要两年的时间。当时,我们的设备不足,10万份的印刷量绝对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后来,我向丹尼尔斯先生承诺按照他的要求重印这篇文章。最后,这本小册子一共重印了50万份。另外,有200多家杂志和报纸也转载了这篇文章一时至今日.,这篇文章已被翻译成了各种语言,风靡全球。

在丹尼尔斯销售《致加西亚的信》的那段时间,俄国铁路大臣希拉科夫亲王恰巧也在美国。当时,他受纽约中央铁路局的邀请,正在丹尼尔斯的亲自陪同下在美国各地访问。在访问中,希拉科夫亲王看到了这本小册子,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丹尼尔斯对此书的大力营销。希拉科夫回国之后,找人将此书翻译成俄文,并发给俄国铁路部门的员工,人手一册。

很快,德国、法国、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中国等其他国家也纷纷引进了此书。日俄战争时,派往前线作战的俄国士兵每人手里都有一本《致加西亚的信》。日本人在每一名被俘的俄国士兵的随身物品中都发现了这本小册子,他们觉得这一定是非常有用的东西,因此便很快找人将其翻译成了日语。

后来,日本天皇下令,日本所有政府职员、军人,甚至是普通市民都要人手一册。就这样,《致加西亚的信》一书迄今已出版印刷了4000多万册。据说,在世界文学史上,还没有哪一位作家能在其有生之年看到其作品如此广为传颂。这一切,当然都要归功于那一系列的历史事件。

埃尔伯特·哈伯德

1913年12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致加西亚的信(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埃尔伯特·哈伯德
译者 刘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31592
开本 32开
页数 7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2.9-49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埃尔伯特·哈伯德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