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是彪悍民国史(微历史1912-1949绕不开的兴奋事)
内容
编辑推荐

2010年中国最有影响力前20位著名作家之一,文化奇人,畅销书作家安坤再度出山,公开详解迄今为止,最彪悍、最风趣、最八卦的民国史!

《我是彪悍民国史——微历史1912-1949绕不开的兴奋事》精选1200多个历史片段,详细罗列了民国鲜为人知的名人轶事,以段子的形式讲述口口相传的民国奇闻轶事和文化名人。每一个段子五十到一百五十字,每一个历史段子都鲜活饱满、精彩绝伦,给人一种摧枯拉朽的感觉。如冯国璋卖掉袁世凯在中南海放生的总统鱼;段祺瑞、冯玉祥、阎锡山、张作霖内斗、暗斗,干仗,又互相看不起;张学良拜师学艺期间,经常逛窑子;胡适勾搭北大女学生,还花样百出;章太炎看不起严复,特别鄙视严复写的《天演论》;陶成章搞催眠培训班,柳亚子听过课后大骂他是骗子;徐志摩和陆小曼等四角恋,又是哭又是闹;张爱玲混迹上海滩,大谈恋爱成功秘诀;沈从文刚出道时穷得叮当响,经常窝在被子里写小说,等等。倾全力分解民国几百号有头有脸的人物,包括军阀、政客、国学大师、文化名流、艺术家、戏子、婊子、新闻媒体、刺客、嫖客、土匪、市井流民。每一个出场的人物个性都十分鲜明,充满戏剧性,由此也构成一部活脱脱既彪悍又威猛的民国史。

内容推荐

微历史,又名微博段子体历史。

安坤编著的《我是彪悍民国史——微历史1912-1949绕不开的兴奋事》取材于民国笔记、历史学家笔记,以及口口相传的民国野史,择取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分解和提炼,集成1200多个历史段子。

《我是彪悍民国史——微历史1912-1949绕不开的兴奋事》内容囊括了军阀和政客的奇闻轶事,文化名流的露骨风情,国学大师的真我性情,艺术家、戏子、婊子、嫖客、赌徒、土匪的豪迈经历,新闻记者、知识愤青、市井流民的悲壮人生。涉及袁世凯、孙中山、袁克定、段祺瑞、黎元洪、冯国璋、张作霖、阎锡山、伍廷芳、吴佩孚、徐世昌、盛世才、韩复榘、蒋介石、张学良、溥仪、张勋、章太炎、严复、辜鸿铭、康有为、梁启超、章士钊、陈独秀、梁启超、陶成章、柳亚子、黄侃、沈从文、丁玲、鲁迅、胡适、闻一多、徐志摩、张爱玲、熊十力等几百号人,每一个人都个性鲜明,充满戏剧色彩,由此构成了一部活生生的彪悍民国史。

目录

第一章 这帮打了鸡血的人

第二章 有文化的人你们伤不起

第三章 风流总被打得落花流水

第四章 世界这么乱,装纯给谁看

第五章 彪悍民国史

第六章 民国大杂烩:这才是民国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这帮打了鸡血的人

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时,秘书长李国珍拿了一张《新民丛报》给老袁。报上有一篇蒋观云写的《帝王思想论》,老袁看完大喜,立即把蒋观云请来,蒋观云劝老袁推翻清廷自己为帝,老袁想了半天,说了四个字:“颇难领教。”蒋观云愤然道:“竖子不足与谋。”然后拂袖而去。后来,老袁帝制失败,想起蒋观云,悔得肠子都青了,如果早有取清而代之的意识,就不至于像今天这么惨哩!袁  世凯在洹上村“养疴”时,为了掩盖其巨大的野心,便让人在自己的别墅园池内放一小船,老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立于船尾,并让其兄也着同样装束坐于船头做垂钓状,拍了一张题为“蓑笠垂钓图”的照片,送到上海的《东方杂志》发表。拍完照,老袁就跑到书房写了一首诗,云:“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

袁世凯为了掌握宫中情报,便与宫中小太监马宾廷结为兄弟,指天发誓要同生共死。等到老袁当了大总统,在《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特意列出一条:“宫内各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不得再招阉人。”这一招使得不少太监下岗失业,马宾廷急了,跑去找袁世凯理论:“你不让老子在宫里上班,老子如何生活?”老袁淡定地说:“你可以滚去山里做和尚!”

袁世凯偶尔也会来点儿文艺范儿,或装文艺青年,或装有谱诗人。章太炎的弟子钟正楙曾于元旦来京朝贺,老袁宴请钟,吃饱了喝足了,老袁提示说:“你老师写文章很厉害,我很佩服。”钟说:“我也很佩服。”老袁说:“其实,我的诗也写得很好。”钟笑道:“那就请赐我一首吧!”老袁大喜,挥笔写了两句诗:“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人爱子亦如余。”钟心中暗道:“一般,一般。”

袁世凯当了民国大总统后,欲当皇帝,李烈钧早已看袁不爽,更知其野心勃勃,遂电请孙中山到江西,欲以江西为反袁基地。袁极为不满,便以两百万加晋勋一级为诱饵收买,被李拒,并说:“余思建勋于国家,岂丑类所得诱饵。”袁闻言怒不可遏,咆哮道:“竟敢骂我是丑类,干你娘咧,扣军火,扣丫军火!!!”

袁世凯有个七弟,叫袁世传,字述之,曾劝老袁勿听“杨度等竖子”的忽悠,放弃做皇帝的念头。老袁当面答应,背着他仍在筹备登极之事。袁世传知道后,失望地写信给老袁,说:“老哥你当了皇帝,老弟我就披发入山,再不与你相见。我们永别啦!”老袁阅信后大笑,“述之阅历二十年,何孩子气尚未除也?”说完便把信扔入火堆。

袁世凯虽然反对宫中用太监,但却不反对宫中用女官。在妓女请愿团、小三儿请愿团等团体中,老袁命人发布招选女官启事,其中规定有:女官“须身家清白及品谊纯正”,“年龄十四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略具姿色而又体质健全,无其他暗疾”,“处女”,“生完孩子的不要”。

袁世岂喜欢跟梁士诒、杨度等人聊西方的英雄人物。老袁说:“威廉大彼得和华盛顿之流,我虽然佩服他们,但是我根本不爱学他们。只有拿破仑,与我很像。你们看,我小站练兵与拿翁之募集十字军多么相似啊!”杨度拍马屁道:“陛下乃东方之拿破仑也。”老袁说:“晳子之言,实先获朕心矣。”

袁世凯非常喜欢吃鱼,听说淇水有一泉产巨鲫,便将捕鱼的任务交由辉县县令,命他每天捞取数十尾置于大水桶之中,用火车运到北京。有一次,水桶里的鱼只有一条大鱼,其余全是一指长的小鱼,老袁气得不行,扬言要杀了县令。县令忙不迭地跑到北京解释,说:“陛下,这桶鱼是五代同堂,它们是受了您的感召,所以才全家都奉献您的。”

辛亥革命后,《国风报》成天刊载一些各地独立和响应起义的消息。老袁说:“他们这样报道不行,得治治。”有一天,报社得知冯国璋在汉阳打了胜仗,想刊登出来,可又怕惹麻烦,于是就在《国风报》头条新闻栏留了一大片空白处,左下角写了一行小字:“本日所得宁、汉方面战讯甚多,奉谕不准刊载,特启。”老袁看后,气得暴跳,把杨度找来,说:“皙子,你看看《国风报》这帮浑小子搞的什么玩意儿?赶紧找人治治,不治将恐深啊!”

袁世凯初见汪精卫,看他长得眉目清秀、气度不凡,一下就喜欢上他了,对汪很是客气。汪走后,对袁克定说:“那些搞共和的人,一个比一个粗俗,而精卫之气度爽朗,功成不居,彼党中一人而已。”小袁点头认同,不久与汪结为异姓兄弟。

袁克定是个同性恋,身边的侍童全都是娘娘腔。有一次,张镇芳住在袁家,与袁克定的房子相邻。大半夜张镇芳睡得正香,忽然听见隔壁传来有节奏的床震声,和着侍童无比舒畅的叫喊声,声音一直持续到凌晨四点方休。搞得张镇芳一夜都没睡好,以后见了袁克定便躲得远远的,怕被强暴。

洪宪时,袁克定常以太子自居,见谁都得让他行跪拜礼。后来,帝制快要完蛋的时候,老袁非常懊恼,常对克定发脾气,克定极为不爽,便去找老袁,说:“爹,我已经想好了,我要辞去太子。”老袁气得大骂:“我还没定谁是太子呢,你辞个屁啊!你怎么那么厚脸皮啊?”

袁克定晚年生活很潦倒,在颐和园租了房子住,每餐无鱼无肉,连菜都没有。常常把窝窝头切成薄片,美其名曰“窝窝切片”,再把咸菜夹进去吃。吃的时候很讲究,胸带围巾,坐得笔直,曾对人说:“就算我再穷,也不能丢了太子范儿!”

袁克定死后,张伯驹做挽联云:“天涯落拓,故国荒凉,有酒且高歌,谁怜旧王孙,新亭涕泪;芳草凄迷,斜阳黯淡,逢春复伤逝,忍对无边风月,如此江山。”曾经对太子之位无比狂热的风流人物,晚年生活惨淡,死后孤寂寥落,袁克定真是生错了时代。

袁世凯有个天才儿子,叫袁克良,是老袁的第三子。这哥们儿天才得把不住了,成精神病了。有一天克良跟克定闹意见,一不高兴跑到老袁那儿说:“爹,你知道不?我大哥跟你那个小妾勾搭上了。”老袁听了大怒,扬言要把克定的另一条腿也打瘸,吓得克定亡命逃出京城。克良乐得哈哈大笑:“爹,我是逗你玩呢!”

袁世凯老婆于氏在彰德洹上村过寿,张伯驹随袁克端、袁克权等人前往祝寿。车上,张伯驹说:“你们说说看,你们的爹要是跟历史上的人物相比,他像谁?”克端说:“曹操。”克权说:“桓温。”张伯驹说:“你们真是你们爹的好儿子哟!”

袁克文老娘生他的时候基本上是在梦中,先是看见一只斑烂猛虎飞入怀抱,袁母大惊,醒来后,小袁便出生了。

袁克文在上海混迹于十里洋场时,自号为“风月盟主”,逛了窑子逛赌场,逛了赌场逛窑子,好不自在。最后身上没钱了,就以卖字为生。

袁克文挥金如土,出手大方,乐善好施,凡有叫化子跟他伸手要钱,袁必予之。袁死后,除了有头有脸的人物来祭奠,还有几十号叫化子也来哭祭,“六爷呀,善人呀,你咋就死了呢?以后谁还给我们嫖妓的钱呐!”

陈宦被袁世凯任命为参谋次长,会办四川军务。陈离京赴四川前,曾对老袁说:“元首虽以大总统自居,而全国官民则皆奉为皇帝,元首一日不实行帝制,臣此去即一日不复返。”老袁大喜。等到帝制失败,老袁接到陈请他退位的通电,并称与老袁断绝个人关系,很快把老袁刺激死了。

冯国璋听说袁世凯打算当皇帝,心里实在不爽。老冯暗自思筹:“如果老袁真的当了皇帝,肯定要让他的子孙去世袭。我老冯跪他老袁还嫌不够,还得跪他子孙?跪他子孙也就罢了,关键是他大儿子袁克定是个瘸子,娘的,哪儿有瘸子当皇帝的?”于是,冯国璋便站出来反对老袁当皇帝。

周道如曾说:“我以后要是嫁人,非执掌大权之高等军官不嫁。”于是,老袁便将她介绍给年过半百的冯国璋,问她对冯感觉如何,周道如喜滋滋地说:“冯先生一表人材,老而不衰,吾喜也!”二人结婚时,在楼上挂一联:“天上神仙金相至质,女中豪杰有礼明诗。”横批为“大家风范”。

袁世凯死后,冯国璋被任命为副总统。老冯这下可牛气啦,马上把督军府改为副总统府,装修得华丽无比,并让文武百官前来道贺。第二年,副总统府因电线漏电起火烧成灰烬,冯懊恼不已,痛哭道:“我的副总统府啊,花了我那么多钱,真他妈悲催啊!”

曹锟出生的时候,天气异常寒冷,窗外大雪纷飞,屋内曹母拼命狂嚎。曹锟呱呱坠地后,他祖母皱着眉头掐指一算,忽然长叹一声,道:“唉,看这大冬天的,狗年就是不好,这不,又来了一条穷狗。”

曹锟十六岁时,他老爹让他去学造船,曹锟不挣钱,不干;让他学做农活,嫌是体力活,下贱,还不干,他老爹气得再不理他。曹锟在家里晃荡了几个月,实在没事儿干,就跑去听人说书,当听了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穷鬼做到老大,曹锟兴奋得不行,于是便跑去卖布了。

曹锟年轻时是个暴力狂,如有军士犯错,轻则打嘴巴,重则打屁股。有个小军官被人告发,说他营私舞弊,曹听了大怒,立马把小军官绑起来,打了几十军棒,疼得小军官直骂娘。后来才知道是被人陷害,遂把小军官叫到跟前,不好意思地说:“哎呀,之前我是听信别人的谗言,打了你的屁股,真对不住你。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俗话不是说'越打越发'吗?我现在就升你的官!”小军官乐得直蹦,“老大,要不你再揍我一顿吧!”

曹锟是个戏迷,在保定时曾将关帝庙改为“曹锟戏园”,常邀戏剧界的名角来演出。张勋复辟失败后,老曹得了个兼署直隶省长的官,高兴之余,便邀梅兰芳来演出。为了表示对梅兰芳的尊重,老曹亲自备了几辆马车到保定城北迎接。结果,梅兰芳竟是乘汽车来的,老曹觉得很没面子。没多久,便命人高价买了几辆汽车,常乘车穿行于保定的大街小巷,老曹觉得很爽。

1921年,曹锟为了给广大劳动人民提供就业的机会,便将大清河两岸六百多亩地建一座大花园。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能干活,就有饭吃。于是,一时间,整个保定无数人都带着家小前来干活讨饭吃。穷人大赞老曹威武,媒体则大骂老曹败家。两年后花园建成,老曹常去花园散步打拳,而且还允许百姓免费进园游览。

1923年5月,老顽固康有为到清西陵路过保定时,曹锟为老康接风洗尘。老康听说王森然此时正在保定推行白话文的课程,不禁大为愤怒,便对曹说:“王森然是个什么玩意儿?他就是个小桐城,我知道他是桐城派倒戈的,不能让他在保定待下去,得赶他走。”曹说:“我也正有此意,他最近还写文章骂我呢,那我就以防'赤化'为名,把他给抓起来!” 老康催促道:“快,快!”最后,王森然还是跑了。

冯玉祥搞北京革命时,曹锟被软禁于延庆楼,自号“乐寿老人”,每天以画梅花取乐。而吴佩孚却像个落水狗一般,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两年后,二人在郑州见面,抱头痛哭。曹常对人说:“子玉要是离了我,他啥也搞不定。”

李彦青是曹锟的御用搓澡人,老曹每次洗澡时,便派人去通知李:“总统已披浴巾,请你速去勿延。”不管李当时做什么,都撂下不管,屁颠屁颠地跑去给老曹搓澡。

李彦青在曹家一手遮天,凡有来访者,无论是谁,都得先过他这关。有一次,时任内阁总理的孙慕韩来找曹谈国事,李将其挡在门外警告道:“你见三爷可以,但是最好别谈政治,近来三爷心情不好,以防让他生气。”孙没好气地说:“我不谈政治,还谈些什么?再说了,我们谈什么,用得着你来管吗?你算什么东西?!”

曹锟有个兄弟叫曹锐,哥儿俩关系很好,曹锟当政时,曹锐掌握着老曹家的财政大权。冯玉祥搞北京政变时,命人将曹锐抓了起来,本来是想让他把贪污的赃款都交出来报销军费,结果曹锐以为要弄死他,吞鸦片自杀了,老冯很无语。

王士珍出门喜欢坐马车,一辈子从来没坐过汽车。曾有人劝老王,说:“你也不是没钱,至于那么抠门连辆汽车也舍不得买吗?”老王怒道:“滚你妈的,我买不买关你屁事!崇洋媚外的狗东西!”

王士珍平时很闷骚,但干起事儿来却极圆滑。老王发达后,就开始拼命捞钱。先是在西单、前门买房子、炒地皮,又在天津、正定买了几处房产,这还不满足,还在老家正定牛家庄盖房子、盖庙、盖小学,在正定城内买了二十多亩地造王氏宗祠和公馆,老王真厉害!

袁世凯逼清廷退位时,王士珍这个老顽固仍对清廷之恩念念不忘,段祺瑞致电内阁“立定共和政体”,老王对此极为不满,马上致电老段,称:“皇恩浩荡,清廷曾对你不薄,你怎能发如此大不敬之电?”不久,便退居乡里不问政事。

王士珍以前是袁世凯的小弟,老袁当了临时大总统,没忘了小弟,曾多次请老王来北京担任要职,都被老王拒绝了。老袁不死心,又派袁克定亲自去请,嘱咐道:“王公若是不来,你死也别回来!”结果,小袁还是失败而归,跑到老袁跟前说:“那老匹夫不识抬举,还是不来。但我不能死,我是你亲儿子,所以还是回来了。”

小袁失败后,老段出来说:“唉,都是一帮饭桶,还是看我老段的吧!”于是,老段坐火车在路过正定时,提前给王士珍发电,诳老王说:“我准备在正定下车,亲自登门拜访你老,不许不见我啊!”这俩人以前是兄弟,关系不错,兄弟来了,当然得亲自迎接了!老王马上跑到火车站见老段,在火车上二人相谈甚欢,老王没留意,火车就开到了北京。

徐世昌年轻的时候是个穷光蛋,虽然有房子,家里却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不过,县里有个师爷却对徐的才华极为赏识,在他的撮合之下,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徐。二人结婚后,有时候穷得连锅都揭不开。媳妇气得好几次跑去向哥哥诉苦,师爷说:“你老公是个人才,以后必有大作为。”媳妇将信将疑地回家。几年后,徐果然中了举了,做了官,一路高升。这件事告诉女人们,选择一个有潜力的男人是多么重要啊!

徐世昌家教甚严,有一次,七岁的徐世昌与五岁的弟弟世光为了三块糕点干了起来,他母亲见状大怒,咆哮道:“你们若从小时就不兄友弟恭,长大了怎么办?”说罢,将糕扔地上,谁也没吃上。

徐世昌和袁世凯未认识时,一天,徐背着手来到袁家,门卫欲阻拦,徐大喝道:“滚你大爷!”门卫吓得半死,忙退在一旁。当时老袁正在书房读书,见徐进来,忙问:“你丫是谁?”徐说:“滚你大爷!”老袁也被镇住了,请徐坐下。二人纵论时事,临走时,徐说:“吾今识得一人,他日必成伟业丰功!”老袁忙问:“那人是谁?”徐说:“项城袁世凯也。”老袁大喜,“你丫真会拍马屁!”

徐世昌是个迷信控,曾有个算命的说:“先生将来必能大其门庭、前途无量。”徐深信不已,在家里暗设一密室,里面供着吕祖的牌位,每次遇到不顺心的事,便跑去烧香磕头,至死方休。曾经有个女佣偶然看见他跪在吕祖牌位前磕头,徐恐吓道:“勿对人言,否则宰了你。”

徐世昌六十四岁才当上大总统,老徐就职完毕后,就跑回家躲进密室,对供着的吕祖烧香叩头,并说:“回道人,弟子多多拜上了。您三十七年前指教的'昌大其门庭',现如今终于实现了。我一定要'昌'中华之大门。”拜完后,退出密室,找人去吟诗作乐去了。

徐世昌平时生活简朴,常对人表示自己极为廉洁、朴素。他有个朋友,叫赵元礼,是个穷光蛋。有一次,他们在聊天时,徐说:“一个人若是没有几百万元,那还算个人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赵元礼以为是在讥讽他没钱,于是很受伤,逢人便说:“徐菊人一向三思而后言,想不到这次露了马脚。”

1914年,袁世凯欲让徐世昌出任国务卿,徐假装不愿意。老袁派王揖唐去接徐,徐说:“实在不想当。”老袁又派段祺瑞、孙宝琦去劝,老徐扭扭捏捏地说:“干呢?我确实不能干、不愿干;不干呢?又觉得太不好意思不帮老朋友的忙。既然你们如此劝我,好吧,那我就从了你们吧!”

1914年端午节,溥仪在小皇宫赐宴,时任国务卿的徐世昌换了大清官服,头戴镶有红宝石的罗帽,以大清“太傅”的身份,屁颠屁颠地进宫磕头朝贺。老袁知道后骂道:“这老东西真怀旧啊!”

徐世昌是个地道的守旧派,极为痛恨革命,甚至视革命党人是“过激分子”,愤青无赖。为了不让儿孙被革命思想入侵,严禁儿孙入学,徐曾把两个孙子关在家里读书,这两小孩子实在苦得很,好几年都没见过女孩,后来见了女人,便双目放光,就好像大灰狼见了喜羊羊。

袁世凯死后,徐世昌归隐于河南辉县百泉山,并自号为“水竹村人”,特意刻了一块印:芒鞋布袜从今始。又说:“我与清室及项城皆有不解之关系,如今清室退位,项城故去,吾其安云泉、狎鹿鹤矣!”意思是说再不参与政治。几个月后,黎元洪和段祺瑞玩起了窝里斗,徐世昌坐不住了,主动要求调解二人关系,其实是知道又有机会复出了。

徐世昌大女儿曾与袁世凯十子袁克坚订了娃娃亲,克坚长大后成了流氓,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半夜跳墙去强奸人家校长的闺女,被学校开除。徐闻之大愤,又闻黎元洪之女与袁九子克久也是娃娃亲,不料婚后二人不和,黎女得精神病死了。有鉴于此,徐便谢绝这门婚事。后来,徐将大女儿嫁与冯汝骙的三儿子,不料此人是个大烟鬼,没多久,二人都死了。

徐世昌逼着女儿与袁克坚退婚,小袁很是懊恼。又听说悔婚并非徐女所愿,竟是被老徐逼的,于是亲自跑到徐家说理,被老徐扫地出门。小袁哭着去王士珍跟前诉苦,王听完摇头道:“人道之蠢!人道之蠢!”

徐世昌曾对颜元、李塨二人的学说颇为信服,遂命人塑颜、李二人之像,并立于孔庙陪祀。李见荃说:“这二人与孔圣人不是同一时代,不知孔圣人会不会怪罪我们呢?”徐满不在乎地说:“有什么可在乎的,都他妈的是死人。”

徐世昌命朱启钤为筹备帝制的总领头,朱启钤说:“大总统近来身体越发孱弱,如若当了皇帝,必然效仿前朝帝王,征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些女人就够他应付的了,如何应付得了天下反对他的人?”徐世昌闻言淡然笑道:“你多虑了,大总统仅有九个女人,他是个正经人。”

徐世昌当政,有一天突发其想,欲将女儿嫁于逊帝溥仪,命世续跑跑腿儿。世续便跟瑜、瑾二妃商量,不料这两个女人很不以为然,并说:“汉人为后,先朝无此成例。祖宗之法,不宜自我败坏。”世续向老徐回禀,老徐怒曰:“今日之事,我为政。彼亡国皇帝,乃敢大摆臭架子,反了他了!”

徐世昌当上总统后,想到自己是前清翰林,为了区别那些武夫臭流氓,便开始搞“文治”。于是,老徐纠结了一帮遗老,开始附庸风雅,并规定每星期开一次会,会上啥也不干,只吟诗作乐,一个个摇头摆脑、丑态百出。这帮人作出的诗文全是一些粉饰太平的无病呻吟之作。

徐世昌自认为书法一流,当上总统后,常在新华宫挥毫泼墨,时间一长,写了数百件书法作品。后来可能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便将这些作品分赠给各大官员,而且还特别说明这是“御赐”。受赠者当然不敢白拿人家的东西,每个人都送了老徐金银财宝,这跟卖字有什么区别?!

徐世昌爱玩鸟,凡听说有奇鸟,便会命人前去讨要。老徐当上大总统后,养了一只八哥,爱若珍宝,每天亲自给八哥喂食,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看鸟,常对着八哥说:“小鸟,说,大总统万岁!”八哥一开始不搭理他,后来终于学会了说话,一开口就是:“大总统,大总统,你丫烦不烦啊?!”  蔡锷见袁世凯,老袁见他一表人才,很是喜欢,完了对徐世昌说:“蔡兄弟仪表堂堂,气度不凡,想来以后必是建大功者。”徐说:“但愿能助你成大业。”老袁很高兴。不久,老袁称帝,蔡锷举兵讨伐,徐世昌默然说:“蔡松坡果然是成大业之才啊!”

黎元洪对袁世凯当皇帝很是不爽,及至老袁称帝,封黎为武义亲王,黎坚辞不受。但碍于两家是儿女亲家,其家人还是有来往的。年终时,老袁送黎礼物,用红帖写有“赏武义亲王”五字,黎见后愤而拒收,斥曰:“他就不能靠点儿谱吗?!”第二天,老袁遂改为“姻愚弟袁世凯”六字,黎这才收下,并说:“这还靠点儿谱。”

1923年6月,黎元洪被王承斌拦在天津,逼他交出印信,黎誓死不交,被王软禁于车站,不给饭吃。当时天气火热,黎体胖且有高血压,几乎要被饿死。王芝祥来看黎时,黎抹着眼泪说:“你们可来啦,我都快要死啦!”后来,黎被迫交出印信后,感慨道:“真是无事一身轻啊!”

段祺瑞任总理时,见时局太乱,无从下手整治,极为郁闷。一日,与曾毓隽聊天,段手握茶杯说:“此杯固是锯合而成者,我握之掌中,可暂不碎,若我放手便落地碎矣。”曾毓隽说:“杯不由我碎,待碎时由我全之,则反易耳。”段大喜,拍着曾的肩膀高呼:“你咋这么有才呢!”

由于黎元洪一时糊涂,引狼入室,导致张勋进京搞起了复辟。及至复辟失败,张勋被赶至荷兰使馆,段祺瑞再次回京任总理,亲自去劝黎复任总统,黎满脸忧伤,痛哭道:“岂有辞条之叶再返林柯,坠溷之花重登衽席。心脚肝俱在,面目何施!我还是滚蛋去鸟!”老段低声说:“正合我意。”

P1-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是彪悍民国史(微历史1912-1949绕不开的兴奋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安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07217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8.07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