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广大篆刻爱好者更好地掌握篆刻的要领与技法,根据我国已故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范节庵先生之遗愿,其弟子编辑整理了先师的这本《篆刻十讲》。
十讲分别为“取法乎上,仅得乎中”、“通晓六书,篆法所宗”、“始宗秦汉,旁通流派”、“皖圆浙方,揣摩神形”、“金石砖瓦,博采融会”、“先书后刻,首求工整”、“冲刀切刀,摆刀兼用”、“一刀成功,刚健天成”、“防板治弱,刀三墨七”、“文学修养,印外之功”十个部分。
《篆刻十讲》具有极高的学术性以及实用性、趣味性、资料性。
图书 | 篆刻十讲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了使广大篆刻爱好者更好地掌握篆刻的要领与技法,根据我国已故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范节庵先生之遗愿,其弟子编辑整理了先师的这本《篆刻十讲》。 十讲分别为“取法乎上,仅得乎中”、“通晓六书,篆法所宗”、“始宗秦汉,旁通流派”、“皖圆浙方,揣摩神形”、“金石砖瓦,博采融会”、“先书后刻,首求工整”、“冲刀切刀,摆刀兼用”、“一刀成功,刚健天成”、“防板治弱,刀三墨七”、“文学修养,印外之功”十个部分。 《篆刻十讲》具有极高的学术性以及实用性、趣味性、资料性。 内容推荐 《篆刻十讲》是一本专门介绍篆刻技艺的实用性知识读物,由我国已故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范节庵先生的弟子,根据先师之遗愿编辑整理而成。《篆刻十讲》分为十讲,从书法、章法到刀法,系统全面而又细致入微地讲授了篆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法,并选录了一些名家的印痕和先生的部分篆刻作品。本书内容翔实,技法精湛,讲解具体,易懂好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权威性和资料性、实用性,是广大篆刻爱好者的必备工具书,一本十分难得的篆刻教材。 目录 一、篆刻基础知识 (一)篆刻所需工具与书籍 (二)篆刻所用印材 (三)篆刻的基本步骤 (四)篆刻的章法 (五)篆刻的刀法 (六)怎样选印、摹印、临印 (七)怎样检查临刻效果 (八)怎样刻边款、拓边款 (九)篆刻印章的十宜十忌 (十)印章的种类 二、篆刻技艺讲解 (一)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二)通晓六书,篆法所宗 (三)始宗秦汉,旁通流派 (四)皖圆浙方,揣摩神形 (五)金石砖瓦,博采融会 (六)先书后刻,首求工整 (七)冲刀切刀,摆刀兼用 (八)一刀成功,刚健天成 (九)防板治弱,刀三墨七 (十)文学修养,印外之功 三、印章欣赏 (一)名家印痕 (二)范节庵印痕 四、篆书欣赏 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篆刻十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范节庵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金盾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2726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6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41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5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