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沉思录(中英对照最新修订)
内容
编辑推荐

《沉思录》是古罗马帝国皇帝玛克斯·奥勒留在鞍马劳顿中所记录的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沉思录》不仅是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的里程碑,而且对今人的思想及生活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是人间至宝。

《沉思录》由一代文学大师、翻译巨匠梁实秋翻译、批注。译文优美流畅、纯正优雅,是英语学习者和爱好者提高英语水平的最佳读物。

内容推荐

《沉思录》是一本关于安身立命的书,共收录警句箴言十二卷四百余则。作者玛克斯·奥勒留利用四方征战与政事辛劳之间的片暇,记录下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为后世在人生向度上开启了别样的风景。远古与当代,帝王或凡人,外部世界的进取终难替代内心心灵的安顿。今天,当工具理性与世俗浪潮蔓延至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时,我们更有必要从这穿越千年的不朽文字中,探望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

《沉思录》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等诸多人生哲理的领悟。

目录

译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试读章节

卷三

1、我们不应该只是怀想,生命一天天地在消逝,来日无多;我们也要想一想,假使寿命可以延长,我们的心灵将来是否仍可同样的适宜于了解事实以及对于神与人的事物之沉思冥想,这恐怕是个疑问吧?因为如果一个人寿至期颐,呼吸的能力、消化、思虑、欲望,以及其他类似的能力,当然他还是有的,但是,一身精力之全部的使用,确切的克尽厥职,详细地分辨感官所接触的一切,清楚地判断结束自己生命的时机是否业已来临,以及其他类似的决定,都是极需要训练良好的思考能力的——这些本领在他身上早已灭绝了。所以我们亟需努力向前,不仅是因为我们时刻在接近死亡,也是因为在死以前,我们的了解力与知觉已经在逐渐消失了。

2、还有一件事我们要注意:在自然运行中有些附带现象其本身颇为美妙而富诱惑力。例如:烤面包的时候,面包上有些地方是要裂开的,这些裂缝虽然也可说破坏了面包师的计划,其本身却并不坏,具有一种奇特的刺激食欲的力量。再例如,无花果烂熟时也会裂开;橄榄将要烂熟坠地时也有一种特殊的美。低垂的谷穗,狮子的凸出的眉头,野猪嘴边滴下的沫子,还有许多别的事物,如果捡出来单独观察,绝不能说是美,可是由于它们是自然运行所产生的结果,遂显得颇为美妙,讨我们的喜欢。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有敏锐感觉,深刻地体认宇宙的活动,则任何事物,纵然是间接产生的现象,亦必会令他觉得可喜,是整体的一部分。他看野兽张着大嘴,和看画家或雕刻家所表现的,能得到同样多的快感;在老年的男人或女人身上他会看到成熟的境界,在年青人身上他会用纯洁的眼光看到诱人的可爱处。许多类似的事物,不见得能讨每个人的欢喜,但是一个真正熟悉自然及其一切作品的人必然能彻底欣赏。

3、希波克拉底治好许多病人之后,自己病倒而死。星相家预言许多人的死,然后他们自己的命运把他们带走了。亚历山大、庞贝与恺撒,不知多少次毁掉多少名城,在战场上斩杀过多少骑士与步兵,但是有一天他们也与世长辞了。希拉克利特斯多少次揣想这世界有一天要被火焚毁,结果是自己体内积满了水,浑身沾上牛粪而亡。德谟克利特死于虱;苏格拉底死于另一种害虫。

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已经动身外出,你已经扬帆,你已经触到陆地,你就上岸罢;如果开始另一生活,在那里不会是没有神的;如果那是一个无知无觉的境地,你便可不再受苦乐的支配,不再给肉体作奴仆,那肉体比那奴仆卑贱得多。一个是智慧是神明,另一个是粪土是腐朽的东西。

4、不要浪费你的残生去空想别人的事,除非你能把那些空想联系到共同的目标上去,因为那实在是耽误了你做别的事情。如果你竟空想某某人是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说的是什么、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打算的是什么,以及其他类似的事情,凡此皆足以把你卷走,使你不能专心守护自己的主宰的理性。

所以我们应该排除我们思想连锁中之漫无目标的无益的部分,过分好奇与怀有恶意的部分尤宜摒斥,一个人应该习惯于只思索一种事,一旦有人问起“你心里想些什么?”你便能立刻坦白回答“我想的是这个或那个”;你的回答要立刻能表示出你的内心是单纯的、和善的,不失人群一分子的身份,没有一点享乐纵欲的遐想,没有任何争胜、嫉妒、猜疑,或任何羞于自承的念头。

实在讲,这样的一个人,力争上游唯恐或浼,可以说很像一位神的祭司,同时还利用他的内在的神明,使自己不受享乐的沾污,不受一切苦痛的伤害,一切侮辱加不到他的身上,一切罪恶他都能够抗拒,真乃最崇高的比赛中之斗士,永不被任何情感所制伏,深深地具有正义感,对于任何遭遇以及分配给他的那一份命运,都竭诚地欢迎接受,除因为重大的必要性或与公共利益有关之外,很少过问别人的言行与思想。  因为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他才肯列入活动范围之内,不断地思索着“从整个宇宙之中他所分到的那一部分”,自己的行为方面要努力做好,命运方面的事他确信是善的。因为每个人所分得的那一份命运,乃是与他有生以俱来的,并且是要挟持他以俱去的。

他也记得,凡属理性之伦都是他的同类,关怀一切人乃是合于人性的,我们不能听从所有人的意见,但是那些在生活上严格遵守自然之道者的意见是要听从的。至于那些在生活上不守这样规律的人们,他们居家在外的行为如何?夜里如何?白昼如何?在何种罪恶当中翻滚?伴侣是何等样人?关于这一点他也经常注意。这些人本身不足取,他们口中发出的赞语,他当然不予理会。

P32-36

序言

梁实秋

自古以来,有操守有修养的哲学家历代都不乏其人,位居至尊、叱咤风云的皇帝也是史不绝书的,但是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学家者则除了玛克斯·奥勒留外恐怕没有第二人。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旷代奇人于无意中给我们留下了这一部《沉思录》,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人间至宝之一。与这部书同一类型差可比拟的应推15世纪德国僧侣学者托马斯·坎佩斯(Thomas Kempis)所著之《效法基督》,但是以文笔之亲切动人和对人影响之深巨而论,后者与前者仍不能同日而语。我们中国的民族性,以笃行实践的孔门哲学为其根基,益以佛学的图通深邃和理学的玄妙超绝,可以说是把宗教与伦理熔于一炉。这样的民族性应该使我们容易接受这一部斯多亚派哲学最后一部杰作的启示。译者对于此书夙有偏好,常常觉得这一位古罗马的哲人,虽然和我们隔有十八个世纪之久,但开卷辄觉其音容宛在栩栩如生,Renan于1881年所说:“我们人人心中为玛克斯·奥勒留之死而悲戚,好像他是昨天才死一般。(Tous,tant que noussommes.nous portons an coeur le deuil de Marc—Aure le comme s'il etait mort d’hier.)”确是大家共有的感想。民国四十七年(公元1958年)受林挺生先生嘱,移此书,耗时逾年始克竣事,平生翻译以此书最为吃力,亦以此书为受益最多。今将付梓,爰将作者生平及有关资料略为叙述,以为读者之参考。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沉思录(中英对照最新修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古罗马)奥勒留
译者 梁实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89396
开本 32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02.43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09
147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