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刘海粟艺术随笔/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
内容
编辑推荐

沈虎编著的《刘海粟艺术随笔》内容介绍:刘海粟的豪放不羁、大气磅礴的个性。使得他对石涛,凡·高一见钟情,入迷。在他一生留下的大量作品中,可以窥视出石涛的决不拘守陈法的极强个性和凡·高狂热的激情与他的性格、追求、推崇极为暗合。在他的《石涛与后期印象派》一文中,将中西两种不同的艺术进行比较学的研究,发现石涛的艺术思想与后期印象派、表现派者竟完全契合,还阐述了艺术的“表现”说乃是一种人格,个性生命的表现。他除了理论上进行学习研究外,还身体力行,外师造化,十上黄山,提出了“昔我师黄山,夸作黄山友”的名句。他油画和国画同时涉及,并将中西不同的画种进行比较吸收融合,不断变革,直至晚年刨立“竣墨”、“泼彩”新的表现手法,形成了中西兼融的个人独特风格。

内容推荐

沈虎编著的《刘海粟艺术随笔》内容介绍:刘海粟(1896—1994)是我国本世纪画坛上最有争议的一位风云人物。他出生在江苏武进县,名槃,字季芳。在他整个生命历程中,为了艺术事业,他一生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美学观,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一生艰苦学习创新。在年仅十七岁时与乌始光、张聿光等画友创立了上海图画美术院,并在美术教育中首先使用人体模特儿进行课堂写生练习。由此在本世纪初引发了与军阀封建势力有关模特儿事件的激烈论战,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诂难,他毫无惧色,据理力争,不计毁誉,不屈不挠,前后经历了十年之久。一起来翻阅《刘海粟艺术随笔》吧!

目录

怀念丰子恺先生

漫论郁达夫

忆徐志摩

人体模特儿

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裸体美术

布尔德尔之死

东归后告国人书

马蒂斯六十生辰

野兽群

莫奈画院

昌国画

石涛与后期印象派

石涛的艺术及其艺术论

诗书画漫谈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六日在中国美术馆演讲

谈中国画的特征

在柏林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会开幕典礼

上的讲话

观陈树人绘画展览会

《中国美术七千年图鉴》序

《刘海粟黄山纪游》自序

《画学真诠》自序

《文人画集》序

《雕刻学》序

《人体美之研究》序

为郑慎斋编《世界名画选集》作序

《李家耀书画选集》序

艺术叛徒

在政协上海市三届委员会大会上的发言

民众的艺术化

谈“一师姆”

文化问题

热闹与寂寞

画牛琐忆

近代戏剧的装潢

艺术是生命的表现

论艺术上之主义——近代绘画发展之现象

艺术的革命观——给青年画家

拭目待天葩

试读章节

他摇摇头莞尔一笑。不久,他所译的柯罗连科名著《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问世后曾经题字相赠,可惜这三大卷书和当年赠我的画,均在十年前焚毁了。

大约是六五年秋天,我去看他,他正在翻译日本平安时代著名女作家紫式部写的《源氏物语》,原著九十万言,素称日本《红楼梦》。译稿费时五载,用旧式十行纸写成,若堆放在案头。可能高达两尺以上,为了逐句推敲,他几乎停止了绘事。一年后,我从街头的大幅标语上,知道他已受到冲击,估计书稿也难逃一炬,不免为他单薄的身体担忧,但除了浩叹,别无良策。想不到它还在北京,现经一吟等整理出版,成为中臼文化交流中的盛事,也算不幸中的大幸了。

子恺先生面容慈祥,银髯拂胸,有着教育家的仪表,学者的风度,对他的品德文章和各方面的成就,我一向是很尊敬的。《缘缘堂随笔》是一部风格突出的散文集,写得流畅冲淡,其味醇美,经得起反复咀嚼,真是了不起。在五四以来的作家林中,没有几个能和他并驾齐驱的。他的勤奋是惊人的,出版过著作译作竟达一百五十余册。在翻译上也是一位稀见之才,精通日、德、法、英四种语言,五十岁后还学通俄语,钻研精神,十分罕见。他译屠格涅夫的《初恋》、《猎人笔记》,行文秀丽,对心理分析很深刻,景物描写尤不愧是画家手笔。他写的《音乐初阶》、《音乐十课》,译的音乐论文。音乐故事,曾拥有大量青少年读者,发挥过启蒙作用。字也写得苍润秀拙,个性突出。听说他还是戏剧批评家,可惜我对这方面不大了解。

他的画流传极广,受到大家的喜爱,一九二五年,《子恺漫画》在《文学周报》刊出,“漫画”一词,即是丰先生首创,并由广大读者批准的。他是我国近代漫画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效法他的人极多,却没有一个人能和他相提并论。漫画是包括一些讽刺画的。那些人物被画成圆圆的面孔,嘴巴笑嘻嘻地张着,有时眉眼也省略了,依然很生动。即使在讽刺人,也是一片善意,心平气和。读画者会心而笑,被讽刺者也皆大欢喜。恳切的态度,取得良好的效果。

使子恺先生享有盛名的画,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富有儿童情趣,一片天真之作。比如画《瞻瞻的车》,一个孩子用两把芭蕉扇当做自行车在骑,孩子给凳子穿鞋《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从楼上用绳吊下一只竹篮购买食品,在九江看到站在简易坐车上的孩子等等都是。P2-3

序言

刘海粟(1896—1994)是我国本世纪画坛上最有争议的一位风云人物。他出生在江苏武进县,名槃,字季芳。在他整个生命历程中,为了艺术事业,他一生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美学观,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一生艰苦学习创新。在年仅十七岁时与乌始光、张聿光等画友创立了上海图画美术院,并在美术教育中首先使用人体模特儿进行课堂写生练习。由此在本世纪初引发了与军阀封建势力有关模特儿事件的激烈论战,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诂难,他毫无惧色,据理力争,不计毁誉,不屈不挠,前后经历了十年之久。因此奠定了近代美术教育事业莫基人之一的地位。在办教育的同时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业性的《美术》杂志,介绍西方新兴美术流派。在旅欧考察美术期间,漫游各国,将所见所闻,信笔记之,后汇集成《欧游随笔》一书。他怀着对中华民族艺术的自信心,在欧游的艺术讲坛上,较早地宣扬祖国的绘画理论《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中国绘画之变迁》、《中国画家之思想与生活》、《中国画与诗书》、《中国画之精神要素》、《中国绘画的继承与创新》等等。从各方面阐述祖国艺术的精髓。

刘海粟的豪放不羁、大气磅礴的个性。使得他对石涛,凡‘高一见钟情,入迷。在他一生留下的大量作品中,可以窥视出石涛的决不拘守陈法的极强个性和凡·高狂热的激情与他的性格、追求、推崇极为暗合。在他的《石涛与后期印象派》一文中,将中西两种不同的艺术进行比较学的研究,发现石涛的艺术思想与后期印象派、表现派者竟完全契合,还阐述了艺术的“表现”说乃是一种人格,个性生命的表现。他除了理论上进行学习研究外,还身体力行,外师造化,十上黄山,提出了“昔我师黄山,夸作黄山友”的名句。他油画和国画同时涉及,并将中西不同的画种进行比较吸收融合,不断变革,直至晚年刨立“竣墨”、“泼彩”新的表现手法,形成了中西兼融的个人独特风格。

在他长达一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周游列国,讲学办展,宣扬中华艺术。在艺术实践劳动中,对艺术领域进行广泛的研究。书法、诗词、中国画、油画无不精研。同时也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艺术随笔,这些可贵的文字,可窥见一位艺术启蒙先驱的思想历程与艺术轨迹,这是研究近现代美术史的第一手资料。为此编者从他大量的随笔中选编这本小册子以飨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刘海粟艺术随笔/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3511
开本 32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052-53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0
13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