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落花生(全新彩绘导读评析版)/中学生必读名家/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小学课本中,有一篇散文《落花生》,以“质朴淳厚,意境深远”的风格,被誉为现代散文的经典。这篇散文的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许地山,笔名落花生,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他的作品并不十分丰硕,但却独树一帜,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为了让新时代的青少年读者能够更多地了解许地山,品味、赏析纯美的文学作品,传承“落花生”朴实、淳厚的情致和人生态度,编者经过长期的精心策划和编辑,出版本书,并以此纪念许地山先生。希望本书能成为青少年朋友认识许地山、了解许地山的一扇窗,通过它感受到许地山先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落花生”精神。

内容推荐

许地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学者。一生著作虽不十分丰硕,但却以文笔清新、取材新颖、风格浪漫、内涵丰富著称,很多作品读起来就像寓言一样。其中最著名的《落花生》,不仅成就了许地山在现代散文史上的经典大家地位,更让孩子们认识了这位有着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落花生”精神的著名作家。

《落花生》精选许地山作品中适合孩子阅读的精美篇章,按照体裁划分,并依据发表时间排列,使读者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一目了然,条理清晰。同时本书还邀请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针对每一篇文章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更深层次的理解每一文章,充分领略文章的独特艺术魅力。

目录

散文卷

 爱流汐涨

 愿

 山响

 蜜蜂和农人

 海

 梨花

 暾将出兮东方

 万物之母

 春的林野

 补破衣的老妇人

 再会

 落花生

 乡曲的狂言

 上景山

 先农坛

 忆卢沟桥

 我的童年

小说卷

 缀网劳蛛

 在费总理的客厅里

 三博士

 春桃

 铁鱼的鳃

 桃金娘

试读章节

爱流汐涨

【阅读指导】

《爱流汐涨》原载于1922年2月《东方杂志》19卷第4期,是一篇悼念亡妻去世百日的文章。1918年初,许地山和台湾人林月森结婚,年底,生有一个女儿。1920年,许地山从燕京大学文学院毕业,留校当助教,便回福建接妻子进京,不料,途经上海时,林月森得了急病,猝然去世。那时,他们的女儿还不满三岁。许地山和他的亡妻结婚的时间不算很长,但他们夫妻恩爱,感情深厚。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地山对亡妻的怀念日趋炽烈。文章通过描写夫妇间真挚感人的情爱,真切地抒发了他对亡妻的怀念,不再有涅槃、天堂的幻想,只有普通人的叹息与热泪,痛彻肺腑,感人至深。

月儿的步履已踏过嵇家的东墙了。孩子在院里已等了许久,一看见上半弧的光刚射过墙头,便忙忙跑到屋里叫道:“爹爹,月儿上来了,出来给我燃香罢。”

屋里坐着一个中年的男子,他的心负了无量的愁闷。外面的月亮虽然还像去年那么圆满,那么光明,可是他对于月亮的情绪就大不如去年了。当孩子进来叫他的时候,他就起来,勉强回答说:“宝璜,今晚上不必拜月,我们到院里对着月光吃些果品,回头再出去看看别人的热闹。”

孩子一听见要出去看热闹,更喜得了不得。他说:“为什么今晚上不拈香呢?记得从前是妈妈点给我的。”

父亲没有回答他。但孩子的话很多,问得父亲越发伤心了。他对着孩子不甚说话。只有向月不歇地叹息。

“爹爹今晚上不舒服么?为何气喘得那么厉害?”

父亲说:“是,我今晚上病了。你不是要出去看热闹么?可以教素云姐带你去,我不能去了。”

素云是一个年长的丫头。主人的心思、性地,她本十分明白,所以家里无论大小事几乎是她一人主持。她带宝璜出门,到河边看看船上和岸上各样的灯色,便中就告诉孩子说:“你爹爹今晚不舒服了,我们得早一点回去才是。”

孩子说:“爹爹白天还好好地,为何晚上就害起病来?”

“唉,你记不得后天是妈妈的百日吗?”

“什么是妈妈的百日?”

“妈妈死掉,到后天是一百天的工夫。”

孩子实在不能理会那“一百日”的深层意思。素云只得说:“夜深了,咱们回家去罢。”

素云和孩子回来的时候,父亲已经躺在床上,见他们回来,就说:“你们回来了。”她跑到床前回答说:“二爷,我们回来了。晚上大哥儿可以和我同睡,我招呼他,好不好?”

父亲说:“不必。你还是睡你的罢。你把他安置好,就可以去歇息,这里没有什么事。”

这个七岁的孩子就睡在离父亲不远的一张小床上。外头的鼓乐声,和树梢的月影,把孩子嬲得不能睡觉。在睡眠的时候,父亲本有命令,不许说话,所以孩子只得默听着,不敢发出什么声音。

乐声远了,在近处的杂响中,最激刺孩子的,就是从父亲那里发出来的啜泣声。在孩子的思想里,大人是不会哭的,所以他很诧异地问:“爹爹,你怕黑么?大猫要来咬你么?你哭什么?”他说着就要起来,因为他也怕大猫。

父亲阻止他,说:“爹爹今晚上不舒服,没有别的事。不许起来。”

“咦,爹爹明明哭了!我每哭的时候,爹爹说我的声音像河里水声潲潲地响,现在爹爹的声音也和那个一样。呀,爹爹,别哭了,爹爹一哭,教宝璜怎能睡觉呢?”

孩子越说越多,弄得父亲的心绪更乱。他不能用什么话来对付孩子,只说:“璜儿,我不是说过,在睡觉时不许说话么?你再说时,爹爹就不疼你了。好好地睡罢。”

孩子只复说了一句:“爹爹要哭,教人怎样睡得着呢?”以后他就静默了。

这晚上的催眠歌,就是父亲的抽噎声。不久,孩子也因着这声就发出微细的鼾息,屋里只有些杂响伴着父亲发出哀音。

美文解读

结发妻子林月森去世后,许地山一度陷入痛苦中。他曾在另一篇文章中说:“丧妻的悲哀是极神圣的悲哀。”这种神圣的悲哀之情在本文中表露无疑。以情动人即本文最大的特点。妻子的死带给自己的痛苦如潮涌如汐涨,那夜正值中秋,恰又是妻子亡故百日祭。反衬与对比是本文叙述方法上的最大特点。故事发生在中秋夜晚这个特殊时间里,对比以往,今年中秋却月圆人不圆;而孩子的单纯及别家的热闹,更凸显出主人公亡妻的哀痛。主人公,不仅仅是一位亡妻的“丈夫”,也是一位在孩子面前想捍守坚强的父亲。单纯的孩子的问话一次次打破“父亲”坚守的堡垒,“父亲”则强忍压抑哀痛,正是在这样的描述中,文章将主人公的亡妻之痛升华到了极点。而这种间接描述出来的压抑的哀痛,更为强烈,更具感染力。

P2-5

序言

大学期间,就已经知道许地山的大名,只是还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到了南京五中,知道许地山先生的爱人周俟松女士是学校前任校长,学校还设有“许地山文学奖学金”,对许地山先生更多了份亲切之感;而今因了编辑的要求要点评(其实是学习)他的作品,心存惶恐。我绝非懂得多少,相反,是借着这点评的机会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遗憾太少的懂得,只是冰山之一角的一角,将如是少之又少的懂得写下,心已惴惴。

执著一颗人生求索心。先生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父亲的正直品质、爱国精神无疑熏染着他。后来,五四运动爆发,先生讨论时政,寻求真理,编辑社刊;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文学。

先生二十年代彷徨、苦闷,质疑、追问,三四十年代忧愁、深沉,炽热、激越;但他那颗求索人生的心始终跳荡在他鲜活的文字里,先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生活的反思、对人生的探讨,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主旋律。在人生苦海里,虽感到彷徨、苦闷,作出涅桀的呼号(《山响》),但他“尽管划”(《海》),更演绎出对知识、理性的质疑(《补破衣的老妇人》);他更“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落花生》);他控诉战争,歌颂母爱(《万物之母》);他揭示战乱的灾难和创伤,赞扬了下层劳动者的友爱(《春桃》);他深沉感叹,号召国人团结起来,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先农坛》);他借月抒怀,抒发感伤与忧虑(《忆卢沟桥》);他颂扬爱国知识分子坚守梦想的高贵(《铁鱼的腮》);他讥讽群丑,揭发最脏最乱的心态(《三博士》);他奔走呼号,投身抗日,后终因劳累过度而英年早逝。

我们感受到了一颗执著而炽热的求索人生的心;先生率性而真诚,温厚而狂狷,先生感召着我们。

赤诚一片佛爱无边情。先生早年受信奉佛教的母亲和舅舅影响,一生钻研佛教,先生的文字无疑是充满着佛性的,佛教的人生本苦、普度众生、大爱无边,等等,一直在先生的作品中成为现实的写照、理想的境地和心灵的追求。“尽管划”的苦海是先生笔下多苦人生的写照(《海》);厌生乐死,在涅槃之中求永恒,佛教成了先生早年看待和理解人生的工具(《山响》);“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人要坚韧地承受厄运,达观地消释烦恼(《缀网劳蛛》);普度众生,追爱求美,借助宗教可以帮助自己实现理想(《愿》)。

先生虽终生研习佛教,却并未囿于此,佛教成为先生思想情感的重要依托,表情达意的有效手段。正如沈从文所说,他能“把基督教的爱欲、佛教的明慧,近代文明与古旧情绪,毫不牵强地糅合在一处”,先生的文学因此而别有风致,先生的人格魅力备受景仰。

生花一支文学精彩笔。五四时期,专以白话写作的作家不多,许地山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个,

且“落华生的小品,在小品文运动史上,是将永久存在着的”(阿英语)。但见:池水清亮,丝雨羞涩,细梨花白净;姊妹天真(《梨花》)。但见:云雀金莺,咏唱春光;桃花小草,陶醉春风;孩子游戏,天真无邪(《春的林野》)。但见:慈善华服,贪淫暴伪;丑陋罪恶,层层剥出;犀利笔锋,写实社会(《在费总理的客厅里》)。

先生用白话文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精致美妙、引人入胜的文学境界,或引人神往,或令人深思,令人流连忘返。

无论是许地山先生本人,还是先生的作品,都如同一本大书,百看不厌,永远也读不完;我所懂的也只能是寥寥了。权作点评(学习)者言,心依旧惴惴。

书评(媒体评论)

在中国,以异教特殊民族生活,作为创作基本,以佛经中邃智明辨笔墨,显示散文的美与光,色香中不缺少诗,落华生为最本质的使散文发展到一个和谐的境界的作者之一。

——沈从文

像这样坚实细致的小说,不但是在中国的小说界不可多得,就是求之于1940年的英美短篇小说界,也很少有可以和它并比的作品。

——郁达夫评价《铁鱼底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落花生(全新彩绘导读评析版)/中学生必读名家/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地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60718
开本 16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中学生必读名家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9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