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黄色警戒线,跟随美国犯罪现场调查专业人员探秘最离奇案件,戴娜·柯曼编著的《千万别吸死人的手》真实再现了黄色警戒线拉起之时,犯罪非现场的各种场景、味道、声音,为我们极详尽地描述了作者在巴尔的摩县警察局担任犯罪现场调查员时各种不为外人所知的真实经历。
图书 | 千万别吸死人的手 |
内容 | 编辑推荐 穿过黄色警戒线,跟随美国犯罪现场调查专业人员探秘最离奇案件,戴娜·柯曼编著的《千万别吸死人的手》真实再现了黄色警戒线拉起之时,犯罪非现场的各种场景、味道、声音,为我们极详尽地描述了作者在巴尔的摩县警察局担任犯罪现场调查员时各种不为外人所知的真实经历。 内容推荐 避开那些闪烁的警灯,走进真实的犯罪现场……跟随《千万别吸死人的手》来到犯罪现场。 《千万别吸死人的手》作者戴娜·柯曼,一位在最恐怖环境中工作、胆识过人的犯罪现场调查员,为我们极详尽地描述了她在巴尔的摩县警察局担任犯罪现场调查员时各种不为外人所知的真实经历:和时下电视上越来越多的犯罪现场剧目不同,柯曼不尚浮华,以其渊博的法医知识和类似黑色幽默的笔触史无前例地真实再现了黄色警戒线拉起之时,犯罪非现场的各种场景、味道、声音。 直击犯罪现场调查员的生活:在马路边采集僵尸,指纹的艺术;慌张地弹占纷纷下落的蟑螂,推开一具具死尸;加足马力赶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车祸现场;小心翼翼走进死者的房间……柯曼向我们展示了法医学专家在第一线工作的经历。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荒腔走板 第二章 每一分钟都有一个混蛋诞生 第三章 恶心的验尸经历 第四章 尝试一次,你就会喜欢上它 第五章 动物本能 第六章 厄运转轮 第七章 他们的脑子里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啊 第八章 墓地事件 第九章 美好的终结 第十章 笑死人不偿命 第十一章 童言无忌 尾声 致谢 试读章节 在你尚未开口问我诸多问题之前,我就已经能给出你答案了。不,不,不,不,不! 你不可能从石块儿上获得指纹;我没有看过《犯罪现场调查》节目;犯罪现场调查员不对嫌疑犯进行审问;我那时对辛普森案件。不感兴趣;没错,我那时不是警察,的确,我那时没有下决心去做犯罪实验室的工作,因为我没能进入警察院校;发光氨在喷洒数小时后,不会发出蓝光;犯罪实验室不单单处理谋杀案和受人瞩目的罪犯;我不知道到底是谁杀害了琼贝妮特·拉姆齐!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当的提问呢?你猜到了一一好莱坞。 最近,但凡看电视多的人都知道,电视上法医学节目泛滥。这些极受欢迎的节目秀,如《犯罪现场调查》、《寻人密探组》、《海军罪案调查处》和《遇见乔丹》,体现了黄金时段电视节目的一个趋势,即电视脚本不再是围绕着人物展开,而是以科学为轴。 时下,在警察类的节目中,最先进的实验室取代了审讯室。显微镜取代了手铐,且你看到的高速动作也都是摄影师拍出来的。现在这些节目,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加上令人激动的特技,及设定的高达100%的破案,已经成功地将让人讨厌的刻板的科学转化成了娱乐,火热而又性感。 P1-2 序言 去年,我重新恢复了“活人”的生活。上交了制服,轻轻弹掉靴底上沾着的最后的灰粒子,然后收起法院的传票。严格来说,我还在休产假,不过,早在我离开这里度过为期十二周的假期之前,我就知道我不会回来了。在动身离开前,我就已经把自己的大部分私人物品进行了清理,我很感动一些朋友主动请缨,帮我把余下的物品,放到了我办公桌下面的箱子里。我比较感伤,因为我讨厌离别,我只想偷偷地溜进办公楼拿一些我自己的物品,然后悄悄地离开。 我的计划大功告成。当时是一个周五的凌晨两点,我再清楚不过了,每个人都会因为一个接一个犯罪实验室的案子而忙得不可开交。把制服、辣椒喷雾、实地作业手册、钥匙、生物危害装备包、呼吸器、胶皮靴和身份证一起放在上司的桌子上,我忍不住看了眼她的日历。3月7日下面写着几个大字:戴娜回来当班,第一班岗。我直觉得喉咙发堵,我眨了眨眼睛,把已经开始流出的泪水挤了回去。我真不能相信自己在做什么,我已经在辞职,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永远,不再回来了。 我拾起身份证,看了照片最后一眼。过去的十年里,每天都要进行从光滑表面提取指纹的工作,照片在实验室的安检门处刷过了数百次,因此身份证照片已经退色,而且照片上我的脸部留下了深深的道道沟槽。不过,即便身份证没有变色,没有这些沟槽,它也是我的一张不怎么好看的照片。每当回想起拍照那天清晨,我还是笑了。前一夜瓢泼大雨中,因为一场戳刺事件,我留下来加班。一个妇女用煎锅痛打她的老公,然后又用锅戳他,事情的起因只是因为他对她烹饪鱼肉的方式发了牢骚。惩罚完他之后,她便把煎锅扔下了阳台。记得当时被雨淋得浑身湿透了,因为我要对那只煎锅、一把抹刀以及挂在杜鹃花丛中可怜的湖红点鲑(北美湖中所产——译者加注)鱼片拍照。照片中的我真是糟透了,不过,浑身湿透、满头油脂、闻起来都是鱼腥味儿的我不愁找不到借口。我把身份证胡乱地推到了我那堆制服下面。 走进实验室的主区,我取下了办公桌上方写有我名字的工作牌,接着把我的名字从邮箱上刮掉。我瞟了一眼堆积了三个多月的信件,如果是重要信件的话,他们知道能在哪儿找到我。我抓起剩下的物件,关灯,然后离开。 到电梯那边是一段直线的距离,但是我还是决定多走点儿路,穿过证据处理实验室。实验室里面一片漆黑,只有一线昏暗的光束从十一层楼下面的大街上照进来。一丝微弱的光投射在超强力黏合剂的间隔上面。我把东西放在证据表上面,走向窗子,窗外的一切看起来都如此的静谧与安宁。真是讽刺,最壮美的风景竟然来自这个房间,而最十恶不赦也最暴力的犯罪行为的证据也是通过这个房间进行处理的。 坐在暖气片上,环顾着这个黑暗的实验室,我在想,我的人生有多少个小时都是在这四面墙中度过的呢。我就坐在那里,在黑暗中久坐——只是坐在那里思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千万别吸死人的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戴娜·柯曼 |
译者 | 胡木兰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195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8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Dana D.Kollmann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