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11中国最佳儿童小说/2011年度最佳作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汤素兰主编的《2011中国最佳儿童小说》是2011年儿童小说的一个最佳集成,里面收录了《同桌的秘密》、《带我去一个没有寒冷的地方》、《雪天红灯笼》、《薰衣草,下一站花开》等16篇短篇小说。

相信不单儿童读者会非常喜爱这本选集,而且成年读者也会从中得到滋养和启发。

内容推荐

《2011中国最佳儿童小说》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和邓湘子分册主编,里面收录了知名作家创作的优秀儿童小说作品,是2011年度中国儿童文学的最佳集成。《2011中国最佳儿童小说》作品选自不同的报刊、杂志,形式多样,延续了爱、友情、分享等儿童文学主题,具有不同的风格内涵,传达着不同的美感体验。

目录

菁菁校园

 花名/王勇英

 爸爸老师/汤素兰

 保卫马闽/车培晶

 被咬了一口的棒棒糖/周静

幻想国度

 变化的房子/吕丽娜

 笨菲儿还在洞里/汤汤

 多出一个昨天/李东华

 天使的“隐形”翅膀/麦子

动物情缘

 和狐狸打交道/安逢逸

 獾/黑鹤

似水年华

 孤独的桔梗花/龚房芳

 槐花散/周莹

 父子/周敏

 被风吹来吹去的人/邓湘子

成长路上

 卖泥/盛永明

 在丛林里的邻居/毛小懋

 走夜路/徐玲

 舔车把记/三三

试读章节

花名

王勇英

花名是外号,大车人都是这么说的。

在大车,无论男女老少,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人们都会在你的正名之外再安(起)一个花名,而且这个花名一定会比你的正名更有名。

一个人有三两个花名属正常现象,可要是有太多花名就意味着情况不太好。尤其是一个孩子,如果同时有十几个花名,那他就是被很多人不喜欢、还常常被欺负的倒霉鬼。

比如大车村小的王三花就是一个倒霉女丫。她有十三个花名,但最闻名的当属暴牙郎这个花名。

暴牙郎是大车山野地中常见的一种植物,开粉红色的花,果子有拇指大。果子的表皮呈土黄色,有一层滑腻的绒毛。当果实成熟,表皮炸裂,黑色的果肉进露出来,就像一个人张着嘴,露出不好看的牙。暴牙郎虽然不好看,但好吃,大车的孩子把它当零食。暴牙郎的花期和结果期长达几个月,边开花边结果。孩子们放牛或干活时,从山路边经过顺手摘下成熟的果子,取出呆肉在手掌中轻揉几下,磨掉外面的一层粗粒,再把肥嫩的果肉送进嘴里。暴牙郎有甜味,也带着淡淡的涩味,若是吃多了舌尖会有点儿麻,舌头和牙齿会是深紫色的,只要一张嘴就会露出一口难看的紫色牙。在大车,常常能见到吃了暴牙郎的深紫色的嘴巴。

暴牙郎虽然是孩子们喜欢的野果,但它的名字用客家方言叫起来很不好听。尽管它也开有好看的花,但它的名字总是让人联想到长了一口黑牙的男人。

三花很不幸,得到这个花名。这个花名是一个叫大饭勺的小男子(男孩)给取的。

学校不久前组织全校学生去野岭打柴。上山打柴对于成天奔跑在山野地里的孩子们来说,轻松得像玩儿。小男子们一上山就像猴一样乱窜,爬树,爬石块,专挑最难得到的野果摘,那样才能赢得更多羡慕的目光。女丫们一上山就嘻嘻哈哈地去摘花,摘容易得到的野果,再三五成群地扎堆坐下来一起看花,吃果,说话。

最孤单的人是三花。不止小男子们不理她,女丫们也不喜欢和她玩。三花知道自己不被人喜欢,没有往他们那里凑,老老实实地先打好了柴,挑到山脚下歇息着等大家。她有大把的时间在山脚下摘野果子吃。

雨水和阳光充足,暴牙郎的果肉也特别肥厚,多汁而甘甜。三花站在一片暴牙郎中专心地挑摘硕大的果子。她吃得太专心,没留意到大饭勺和别的同学们已经在其六老师的带领下朝这儿走来。

其六老师喊了她一声:“三花,挑柴回学校了。”

三花猛地一抬头,大声回了一声:“好——”

她吃了不少暴牙郎,嘴巴紫得近乎成黑。大饭勺就说:“看那张大黑嘴,就像暴牙郎。以后你的名字就叫暴牙郎得了。”

不喜欢她的那些小男子们跟着喊她暴牙郎。那些人都吃过暴牙郎,嘴巴也是深紫色的,甚至大饭勺自己也是一张紫色嘴。

大饭勺一边摇着柴把,一边喊口号:“一二一,暴牙郎。一二一,暴牙郎——”

小男子们都这样摇着柴把,有节拍地喊着。女丫们嘻嘻哈哈笑得东倒西歪。有些人笑得不好好走路,柴捆脱落,滚到了水中。

暴牙郎从此就成了三花的花名。三花以前从来没在意过自己的花名,因为那些花名跟大家的比起来都差不多,不是农具就是用具,不是粗粮就是蔬菜。比如她的大水勺,跟大饭勺、大水桶、大锄头等花名差不多;比如她的大蒜头跟别人的大芋头、大番薯、大木瓜、干萝卜等花名也差不多。但这个暴牙郎的花名却让她很生气。她已经十一岁,懂得穿裙、扎辫子来扮漂亮。她像所有爱美的女丫那样,渴望得到别人更多赞赏的话而不是这种粗暴的花名。这个花名轻易地就把她从一个想扮美的女丫转变成邋遢的男人,就好像乡里那个十年没洗澡、只披着烂布和树叶成天唱歌、人人厌恶的疯癫大脚板。

三花忍了一天,最终爆发怒火,在教室里跟大饭勺吵了一架,结果当然是她输了,那么多人都站在大饭勺那边。她势单力薄,难于跟那么多人斗。

三花只能求助于其六老师。其六老师批评过大饭勺和那些喊三花做暴牙郎的人。但是只要其六老师一转身,他们又继续喊,而且变本加厉喊得更大声,还配鬼脸。有些人还每天都往三花的座位里放一把暴牙郎。三花继续告状。其六老师见她告状太多也有点儿不耐烦,终于有一次他对又来告状的三花挥挥手说:“得了得了,不就是花名吗?谁没有花名?我还有四个花名呢。我找校长告状了吗?校长有五个花名,比我还多一个。他找谁告状去?暴牙郎就暴牙郎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P2-5

序言

成长的交响乐

汤素兰

“成长”是儿童文学的一个永恒的母题。从西方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到国内曹文轩的《草房子》,秦文君的“男生贾里”系列,无不在吟唱着这一母题。而本年度的最佳小说,作家们又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回应,奉献出一曲别具一格的成长交响乐。

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就好比虫蛹破茧成碟、沙粒在贝壳中变成珍珠,须历经无边的黑暗与漫长的等待。成长的过程,往往是以形形色色的烦恼为代价的,如王勇英的《花名》,叙述了懂事的三花为暴牙郎这一难听的“花名”而苦恼不已,她屡次找其六老师告状,但于事无补。多亏了城里来的教摄影的苏老师,以独特的方式解决了三花的“花名之恼”,并化解了三花与死对头也是表哥的大饭勺的恩怨。毛小懋的《在丛林里的邻居》写的则是“我”因期末考试只考了全班第七名,挨了父亲的巴掌而跑进了村后的山林,并在丛林深处的一棵树上搭了一个窝。这种烦恼对于中国当下的孩子而言,可能具有普遍性,因为他们无法摆脱学校的每一场考试,摆脱不了分数的魔咒。而周静的《被咬了一口的棒棒糖》,更生动地反映了城里学校的禁锢,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束缚,连字母P都不能给写好。倒是乡下的自然与自由,让“我”找回了失去已久的童真与想象,于是终于知道,那写出来的字母P,是一个又一个被咬了一口的棒棒糖。

对于家境困难的孩子而言,成长可能还会伴随着苦难。盛永明的《卖泥》,叙述了贫寒的陈家,为了供养“我”读书,考取功名,实现爷爷的遗愿,父母及哥哥拼命地卖泥来赚钱,结果哥哥因为过于操劳肺病复发,用尽了家里的积蓄却仍没治好。而“我”中考因4分之差,只录取到了县里重点高中的自费生,自费生意味着要多交一万块钱。父亲为了让“我”读重点高中,四处借债,但与一万元仍相差甚远。眼看着读书无望,曾受过“我”帮助的雅芬送来了八千块钱,以资助“我”上学。相比本书中的其他作品,这篇小说叙述的苦难无疑要更厚重一些。没有人会喜欢苦难这东西,但如果它是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倒不如正视它,把它当做砥砺自己的磨刀石,一旦经历过了,会发现它变成了自己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动物是不可缺少的亲密朋友。动物小说是儿童文学领域中一种很受儿童欢迎的类型,但优秀的动物小说却颇为难得。黑鹤的《獾》和安逢逸的《和狐狸打交道》是这方面不可多得的佳作。在《獾》中,黑鹤坚持了他一贯的风格,刻画人物、描写事物惜墨如金,而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却触及更加深远的层面。他以平静的笔调描绘这样一场捕猎,并将这场捕猎中的不同人物心理的变化、獾的世界的力量和抗争渗透出来。这篇小说提出了动物文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人和动物的关系是怎样的?初看起来,人和动物似乎是捕猎与被捕猎的对立关系。然而,当孩子第一次见到一只干净的充满生命力的獾,并发出“獾,原来也是可爱的”的感叹时,作者无疑又消解了人与獾之间的对立。在《和狐狸打交道》里,作者叙述了爱惹麻烦的“我”和大顺子捉来两只小狐狸,并将之养大,最后放归山林的温情故事。两个小猎者,在与大狐狸的斗智斗勇及对小狐狸的细心照料中,也终于成长起来——他们放弃了想要皮帽子、皮围脖的愿望,收获到的却是狐狸最温暖的真情。

在拜金拜权、物欲至上的当下,关注弱智儿童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关注弱智儿童,是本年度的少儿小说一个突出的特征。汤汤的《笨菲儿还在洞里》,李东华的《多出一个昨天》,麦子的《天使的“隐形”翅膀》,都是这方面的佳作。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智障儿童的童年也应该一样的多姿多彩,上天带走了他们的一些权利,可是并不能阻止他们同样开心、健康、幸福地成长。只是这些,除了父母的悉心关怀,还需要更多旁人的理解和关爱。

成长,无疑是纷繁、曲折人生的一道重大命题。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成长是一门必修的功课。每个人生理的成长自然离不开父母的精心照料,而心理、精神的成长不但需要父母的悉心教导,更需要文学艺术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丹麦女作家瑟希克在1976年“安徒生奖”颁奖典礼上曾说过,青少年时期是生命长河中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刻。正因为如此,我们奉上的“最佳小说”,或许能成为青少年心灵世界的一杯鸡汤,以帮助青少年认识“自己”和“他人”,思考“生活”和“人生”。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亲爱的各位作者,很荣幸能收录您的文章。因为出版时间紧迫,有部分作者没能及时联系上,敬请各位有著作权的作者尽快与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学图书事业部联系,以便向您奉寄稿酬和样书。有任何问题也可以通过邮箱与我们联系:tangsulan@yeah.net,万分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

——【美】吉姆·崔利斯(儿童阅读专家)

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来说,尽管是与实际人生不同的世界,却是帮助儿童学习人生的文学。

——【日】上笙一郎(儿童文学教授)

儿童文学可以是儿童生命中一项有力且正向的动力,它可以使孩子聪明,它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常态不只有一种,它可以给他们提供体验和学习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故事的机会,并且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从玩具和电视上了解到的故事不是唯一可能和讨人喜爱的版本。

——【加】培利·诺德曼(儿童文学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11中国最佳儿童小说/2011年度最佳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汤素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864826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29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