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哲学(微博时代的哲学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你正在为你的人生烦恼吗?

你是否经常思索活着的意义?

你常在疲惫不堪时抱怨工作无趣吗?

你偶尔会想从浮躁的现实里抽身而出吗?

你是否正期待一次贴近灵魂的对话?

你或许正在寻找一个失落的精神家园?

你可能更渴望拥有洞察人生的智慧?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烦恼都可以在哲学的思考中找到答案。

缘中源编著的《微哲学》试图褪去哲学令人生厌的面孔,寻找哲学久违了的表达方式,让哲学重归人生,亲近生活,再现魅力。

内容推荐

古希腊时期,著名文献家拉尔修曾经以一部《明哲言行录》享誉全球,缘中源编著的《微哲学》试图打造新时代的“明哲言行录”,将哲学家的故事、哲学家所讲的故事以通俗易懂的笔调娓娓道来,并以“微博”的形式给予点评,启发思考。让读者能够做到:一本书读懂哲学,一本书读透哲学史,一本书看清哲学家。《微哲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全”、“简”、“赅”。全:将中西著名的哲学故事几乎一网打尽;简:规避长篇大论,以短文为主,迎合快餐时代的特点;赅:力图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是一部人人都能读懂且读后有所思考的哲学书,更是一部“俗讲”但“不庸讲”的哲学书。

目录

第一辑 哲人篇

 泰勒斯的格言/2

 吃饭是为了活着/3

 逃避政治的哲人/3

 只动手指头的哲学家/4

 无罪的辩护/5

 神的观念/6

 被拍卖的主人/7

 骑在马背上的哲学家/8

 德性与自然/9

 生命的筵席/10

 花园里的奇迹川

 惨遭阉割的哲人/12

 狄德罗效应/13

 饥饿的马克思/14

 辛劳的斯宾诺莎/15

 莱布尼茨的两副面孔/16

 龌龊的培根/17

 虚伪的弗洛伊德/18

 尴尬的申不害/19

 刘伶病酒/19

第二辑 逸事篇

 勾股定理的发现/22

 百牛大祭/23

 难以理解的禁忌/23

 船夫与哲学家/24

 河东狮吼/25

 苏格拉底之死/25

 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的师生缘瞄

 像猪一样不动心/27

 别踩坏了我的圆/28

 爱尔兰人与笨蛋的距离/29

 验明牧师正身/30

 笛卡尔的梦境/3l

 莱布尼茨发明的计算机/3l

 康德的“时钟”/32

 叔本华和黑格尔的宿怨/33

 《资本论》的艰难面世/34

 尼采的最后岁月/35

 反目成仇的师徒/36

 海德格尔与纳粹/37

 海德格尔的婚外情/38

 萨特与波伏娃/39

 罗素的数学情缘/40

 不一般的师徒关系/41

 樊迟学稼/42

 龙场悟道/43

 程门立雪/44

第三辑 格言篇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46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47

 柏拉图式的爱情/47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48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49

 性格决定命运/5l

 奥卡姆的剃刀/51

 因为荒谬,我才相信/53

 哲学是神学的婢女/53

 存在即合理/54

 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56

 对不可说的,要保持沉默/57

 敬鬼神而远之/58

 名不正则言不顺/59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60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6l

 朝闻道,夕死可矣/62

 学而优则仕/62

 君子远庖厨/63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64

 存天理,灭人欲/65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66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67

第四辑 恩辨篇

 “形而上学”的渊源/70

 柏拉图的洞穴/70

第一推动者/71

 奇妙的“同一性”/72

 海伦与“water”/73

 实验室里的思考/74

 一只看不见的鸡/75

 休谟的难题/76

 给我一个灵魂/77

 象棋的故事/78

 共产主义的幼稚病/79

 薛定谔的猫/79

 冰山一角/80

 至大与至小/82

 回来的是梵志吗/83

 逝者如斯夫/83

 舍罕王赏麦/84

 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85

 晋文公请隧/86

 心外无物/87

 悟在当下/88

 一切皆禅/88

 凡圣两忘/89

 真假妄语/90

第五辑 诡辫篇

 希帕索斯悖论/92

 打官司的悖论/93

 苏格拉底悖论/93

 “说谎者”悖论/94

 白天鹅的悖论/95

 罗素悖论/95

 无物存在/97

 自相矛盾/97

 “两分法”的悖论/98

 “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悖论/98

 “飞矢不动”的悖论/99

 “运动场”悖论/100

 “谷粒声响”的悖论/10l

 迈农悖论/101

 当今的法国国王是不是秃子?门02

 关于“学习”的巧辩/102

 上帝存在的证明/103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105

 合同异之辩/105

 白马非马/106

 离坚白/107

 公孙龙过关门08

 公孙龙与邹衍的辩论/109

 两可之说/110

第六辑 辩证篇

 知识的圆圈/112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112

 苏格拉底的无知/113

 精神助产术川4

 不解解之/115

 一指禅/116

 肯定即否定/117

 “时中”的原则/118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119

 否极泰来/120

 日中则盈,月满则亏/121

 过犹不及/12l

 反者道之动/122

 无用之用/123

 扁鹊三兄弟/124

 韩昭侯建门楼/125

 蠢猪式的军事家/125

 廉价的友谊/126

 狼的软肋/127

 大象无形/128

 青梅煮酒论英雄/129

 靖郭君建高城/130

 时势决定选择/131

 泥鱼的生存之道/131

第七辑 人生篇

 偷食禁果的惩罚/134

 斯芬克斯之谜/135

 能思考的芦苇/135

 认识你自己/137

 宽容的智慧/137

 别挡着我的阳光/138

 美德女神和邪恶女神/l39

 咸淡两由之/140

 不死干什么呢/14l

 我还在等什么/142

 失误的上帝/143

 西西弗斯与巨石/144

 活在当下/145

 随机的选择/146

 苦海无边/147

 唯一的苹果/148

第,\辑 自由篇

 “哲学”的由来/150

 潘多拉的盒子/150

 灵魂的回忆门52

 搁浅的旅行/152

 人与猪的辩论/153

 布利丹的驴子/154

 后悔终生的婚姻/155

 捡麦穗的启示/156

 2+5=?/157

 泛滥的信息/157

 机械与机心/158

 即心即佛/159

 存在先于本质/159

 庄子丢鱼/160

 许由拒位/16l

 物固相累,二类相召/162

 相忘于江湖/163

 绰绰有余地/163

 大限已到/164

 向死而生/165

 同舟共济/166

 反目成仇的兄弟/167

 比财富更有价值的东西/168

第九辑 处世篇

 我是谁/170

 像狗一样活着/170

 流放心灵的第欧根尼/17l

 海盗报事件/172

 巢父洗耳/174

 知其不可而为之/174

 人世的情结/175

 避人与避世/176

 拯救与逍遥/177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l78

 放下着/179

 挑起来/180

 运斤如风/181

 推其长避其短/18l

 子张问仁/182

 子路问礼/183

 楚王断带/184

 水至清则无鱼/185

 丧罢即歌/185

 庖丁解牛/186

 中庸之道/187

 充足的自信/188

第十辑 励志篇

 奢侈的需求门90

 未经省察的人生不是好人生/l91

 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191

 优秀是一种习惯/192

 骏马和骆驼/193

 冬天里的阳光/194

 叔本华的钟摆/195

 幸福的园丁/196

 三人行,必有我师/197

 子贡辍学/198

 磨砖作镜/199

 月亮偷不去/200

 得意忘言/200

 恃人不如自恃/201

 蘧伯玉过宫门/202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202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204

第十一辑 境界篇

 吾养吾浩然之气/206

 道在粪便里/207

 鲁侯养鸟/207

 鼓盆而歌/208

 混沌的七窍/209

 庄周梦蝶/210

 心无所住/210

 鬼斧神工/2ll

 楚王遗弓/212

 逍遥游/212

 七曰不火食/213

 吾与点也/214

 孔颜乐处/215

 宇宙便是吾心/216

 散步的心灵/217

 自找烦恼/218

 为什么要走那么快呢/219

 天堂与地狱/219

 大隐与小隐/220

 佛性即无南北/221

 本性自悟/222

 观音入理之门/222

 吃茶去/223

 一切皆随/224

 洗钵去/224

 南泉斩猫/225

 平常心是道/226

 心中无妓/226

 一切都在/227

 拈花一笑/228

第十二辑 道德篇

 以德治国/230

 以邻为壑/23l

 启手足/23l

 脱衣审案/232

 高石子辞官/233

 子贡赎人/234

 君子之德风/234

 义利之辩/235

 义者利之和/236

 道德的陷阱/237

 真正的大丈夫/238

 老鼠的启示/239

 曹沫之盟/240

 盗亦有道/241

 儒以诗礼发冢/242

 人与佛的对话/242

第十三辑 管理篇

 慈不掌兵/246

 文侯与田子方饮/247

 子贡放权/247

 无为而治/248

 庄子告债/248

 恶狗当道/249

 以非为是/250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5l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252

 国之宝也/253

 得失进退之间/254

 田忌赛马/255

 两个鸡蛋引发的争论/255

 守信于民/256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257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58

 蝴蝶效应/259

第十四辑 认知篇

 秃头与石头/262

 没有打开的镜头盖/262

 什么是“戈尔肖克”/263

 人是万物的尺度/264

 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暂/265

 两小儿辩日/265

 鸭兔图/266

 蒙田的座右铭/267

 培根的“四大假相”说/268

 测不准原理/268

 存在即被感知/269

 蜜蜂习惯性的联想/270

 火鸡的信念/271

 桌子的本来面目/27l

 世界竟然存在/272

 大自然的崇高/273

 大小九州说/273

 鹅湖之会/274

 竹林“格物”/275

 风动?幡动?心动?/276

第十五辑 语言篇

 仓颉造字/278

 巴比伦之塔/279

 轮扁论言/280

 述而不作/281

 让理智着魔的语言/282

 含义丰富的手势/283

 濠梁之辩/283

 私人的语言/284

 脱离情景的歧义/285

 匣子里的甲虫/285

 奥古斯丁图画/286

 五个红苹果/287

 建筑师和他的助手/288

 语言的工具箱/289

 家族的相似/290

 丰富的联想/29l

 极端的翻译/29l

试读章节

泰勒斯的格言

泰勒斯是古希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哲学家。他言谈幽默且非常有哲理。曾有人问:“怎样才能过着有哲理和正直的生活?”他回答说:“不要做你讨厌别人做的事情。”这一说法和我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人又问:“你见过最奇怪的事情是什么?”他的回答是:“长寿的暴君。”那人最后问道:“你取得了一项天文学的发现,想得到些什么?”他回答说:“当你告诉别人时,不说它是你的发现,而说是我的发现,这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据普卢塔克记载,梭伦曾到米利都去探望泰勒斯,问他为什么一直不结婚?泰勒斯当时没有回答。几天之后,一个陌生人来到梭伦面前,说他前一天去过雅典,梭伦向他打听那里的新闻。那人说:有一个青年的葬礼轰动了全城,他的父亲是一个显贵的人物,儿子死的时候不在家,因为他很早就出外游历去了。梭伦听了大惊失色,连忙打听这个青年的姓名,那人说他记不清了,不过他好像很聪明、很正直。当惊慌失色的梭伦就要猜出是他的儿子出了事时,泰勒斯笑着劝他说:“这就是我不肯娶妻生子的原因啊!这种事,连你这么坚强的人都受不了。”

微博点评

泰勒斯是伊奥尼亚学派(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的创始人。他早年是商人,曾游历巴比伦、埃及等地,很快学到那里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以后从事政治和工程活动,并研究数学和天文学,晚年转向哲学。他几乎涉猎了当时人类的全部思想和活动领域,获得崇高的声誉,被尊为“希腊七贤之首”。实际上,希腊七贤之中,只有他够得上是一个渊博的学者,其余的都是政治家。

吃饭是为了活着

泰勒斯不仅是一个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商旅生活使他了解到各地的人情风俗,开阔了眼界。他用骡子运过盐,有一次,一头骡子滑倒在溪中,盐被溶解掉了一部分,负担减轻了不少,于是这头骡子每过溪水就打一个滚。泰勒斯为了改变这头骡子的恶习,让它改驮海绵,海绵吸水之后重量倍增,这头骡子再也不敢偷懒了。

还有一次,泰勒斯边走边思考问题时,不慎跌倒在一个水坑里。一个婢女就嘲讽他说:“真可笑,你连身边的事情都看不到,却总是想那些没用的事情。”对此,泰勒斯一时竟无法反驳。事实上,泰勒斯后来用实际行动驳斥了那名庸俗的婢女。他夜观天象,知道来年的橄榄将获丰收,他事先租赁了当地全部的榨油坊。果然,他的知识没有欺骗他,橄榄丰收了。于是泰勒斯便将榨油坊高价出租,获得了一笔巨大的利润。泰勒斯的行为证明,哲学家如果想发财是很容易的,可惜,他的志向并不在于此。正如他所说的:“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微博点评

关于泰勒斯的这个故事,经常被人们谈及。后来的很多哲学家也有着精彩的点评。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家如果想赚钱的话,是很容易做到的,但他的兴趣并不在这里。”而黑格尔的评语更是毫不客气:“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入,才不会掉进坑里。”

逃避政治的哲人

赫拉克利特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里。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波斯国王大流士曾经写信邀请他去波斯宫廷教导希腊文化。赫拉克利特傲慢地拒绝了。他说:“因为我有一种对显赫的恐惧,我不能到波斯去,我满足于我的心灵既有的渺小的东西。”

据说,他整天和小孩玩骰子。他对围观的人说:“你们这般无赖,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难道这不比你们参加的政治活动更好吗?”有人问他为什么保持沉默,他回答说:“为什么?好让你们去唠叨!”其实,赫拉克利特也没有完全脱离政治。当爱菲斯城邦放逐了他的朋友赫尔谟多罗时,他气呼呼地说:“爱菲斯的每个成年人最好都将自己吊死,把城邦留给尚保其天真的少年。”

微博点评

赫拉克利特一生逃避政治,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在隐居时,以草根和植物度日,得了水肿病。他到城里找医生,用哑谜的方式询问医生能否使阴雨天变得干燥起来。医生不懂他的意思。他跑到牛圈里,想用牛粪的热力把身体里的水吸出,结果无济于事,去世时大约只有60岁。

只动手指头的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有一个学生叫克拉底鲁,他是古希腊最早的诡辩派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克拉底鲁却把这种观点推向极端,甚至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他说,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着,瞬息即逝。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做出判断,都无法说出它是什么。

曾经有人指着克罗底河问他:“这是克罗底河吗?”他却回答说:“不,我无法说出它是什么,因为当我说的时候它已经变了。”P2-4

序言

据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曾打算给大一的学生开一次讲座,解释量子力学中的费米一狄拉克统计。最终他放弃了这个打算,理由是他没有办法把它简化到大学一年级的水平。费曼因此反思道:“这意味着实际上我们并不理解它。”

就哲学而言,费曼的感慨同样适用。如果一门哲学无法用人人都能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述,无法与鲜活的生活紧密结合,我们就不能说这门哲学是真正的哲学,至多只能算只有少人把玩的思想游戏。

哲学在本性上是不喜欢长篇大论的。因为但凡长篇大论,都好似在论证,而不是在启发。论证和阐释是科学的专利,而不是哲学的专长。哲学的专长是暗示,是让人超越语言的障碍直达生活的本质,而不是通过几万字来堆积高潮。而事实上,论证的越多,阐释的越复杂,暗示的东西也就越少。暗示的东西越少,离哲学也就越远。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愿意喝白开水;在哲学中,也没有人喜欢那种把什么都阐释清楚的哲学。

在哲学中,简单是一种品质,模糊是一种美德。哲学源于生活,而生活从来就不是有着固定答案的方程式,只能去悟,而不能去知。哲学若跟着科学后面亦步亦趋,终究不会有出头之日。孔子讲:“道不远人。”意思是说,“道”必然也只能借助人来展现,人道就是天道,离开人道更无天道。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是“日用而不知”罢了。每个人对生活都有独特的反思,每个人对生活都有私密的感悟。一旦有了反思和感悟,就进入了哲学。哲学不必弄虚作假,否则只会成为没有活生生的人行走的空中楼阁。

今天,知识的汪洋大海已经淹没了智慧的光芒,每个现代人都在信息的洪流中不知所措,彷徨徘徊。而哲学,也开始以知识的面目出现,或追求时髦,或迎合大众。岂不知,智慧的火花只能零星闪现,正如高潮只能在尖峰停留。不相信,我们可以回到哲学的源头处和本真处,去读一读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残篇,去读一读孔子的《论语》和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根本就没有知识的体系和理论的框架,只有智慧的星星火花。一旦形成燎原之势,星星之火就会变成赫拉克利特眼中的熊熊焰火,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但又在一定分寸上燃烧。

领悟哲学,无非就是去领悟那些给人启迪的思考;进入哲学,无非是学会哲学式的思考。除此之外,不再有哲学。庄子讲:“非精非诚,不足以动人。”而真正“精诚”的东西,自然不会脱离日常的柴米油盐。即物穷理,格物致知,担柴挑水,自有妙处。正如庄子笔下的那位庖丁,正是在日复一日宰牛的经验中开悟。正所谓“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今天的哲学似乎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抽象而空洞的理论,再加上以布道者自居的身份和以真理占有者出现的面孔,自然令人心生厌烦。大家喜欢喜闻乐见,不喜欢故弄玄虚。所以,喜欢读《庄子》的人多,而愿意读黑格尔的人却少之又少。

以微见著,滴水藏海。本书以“微”命名,就是要褪去哲学令人生厌的面孔,寻找哲学久违了的表达方式,让哲学重归人生,亲近生活,再现魅力。正如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

是为序。

书评(媒体评论)

哲学就是培养智慧;哲学就是发现真理;哲学就是印证价值。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

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爱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

——作家、学者 周国平

要先于其他知识学会哲学,从而培养写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批判思考能力。

——美国哲学学会秘书长 戴维德E.史瑞达

从哲学中,我至少学会了要做好准备去迎接各种命运。

——古希腊哲学家 第欧根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哲学(微博时代的哲学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缘中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705014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4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