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未都杂志(出门)
内容
编辑推荐

马未都,汉族,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著有小说《今夜月儿圆》2008年,马未都以7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

《马未都杂志(出门)》收录了《大马趴》、《土耳其(一)》、《大巴扎(一)》、《特洛伊木马》、《温莎城堡》、《温莎大火》、《艺术的本源》、《大英博物馆》、《穷理格物》、《空中颠簸》等文章。

内容推荐

杂志这个今天被叫滥的名字实际上出现得很早。宋朝人把零星记载的传闻、逸事、掌故等笔记合集出版叫做杂志,著名的有北宋江休复的《嘉祜杂志》,南宋周辉的《清波杂志》。这些书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字,今人读来,许多小事仍让人唏嘘长叹。

《马未都杂志(出门)》收录了《大马趴》、《土耳其(一)》、《大巴扎(一)》、《特洛伊木马》、《温莎城堡》、《温莎大火》……

《马未都杂志(出门)》由马未都编著。

目录

一 域外

第三百五十二篇·大马趴

第四百零二篇·土耳其(一)

第四百零三篇·大巴扎(一)

第四百零四篇·特洛伊木马

第四百二十六篇·温莎城堡

第四百二十七篇·温莎大火

第四百二十八篇·艺术的本源

第四百二十九篇·大英博物馆

第四百三十篇·穷理格物

第四百五十七篇·空中颠簸

第四百八十四篇·飞机电影

第四百九十篇·飞机又误点

第四百九十一篇·瑞士之行

第四百九十二篇·冰河时代

第四百九十四篇·莱茵瀑布

第四百九十七篇·百达翡丽

第四百九十九篇·鲍尔先生

第五百零二篇-别样人生

第五百零三篇·联邦广场

第五百零四篇·伯尔尼

第五百零五篇·大肥猫

第五百五十篇·红杏出墙

第五百五十一篇·时间宝库

第五百五十二篇·唐物

第五百五十三篇·美秀博物馆

第五百九十六篇·橡皮人

第五百九十八篇·土耳其f二)

第五百九十九篇·土耳其浴

第六百零一篇-大巴扎(二)

第六百零二篇·开斋节

第六百零四篇·洋彩洋风盘

第六百零五篇·枫丹白露

第六百零六篇·威尼斯

第六百零九篇·放山居

第六百一十一篇·米娜阿姨

第六百四十九篇·出门

第六百五十篇·希腊鼻子

第六百五十一篇·希腊文明

第六百五十二篇·艺术细节

第六百五十三篇·罢工

第六百五十五篇·胖狗肥肥

第七百一十九篇·鉴真和尚

第七百二十篇·东大寺

二 鉴宝

第三百九十篇·我的情人

第三百九十八篇·中国古家具

第四百零七篇·缶的喜剧

第四百一十四篇·同仁堂

第四百三十五篇·捡漏难

第四百三十六篇·打眼易

第四百三十七篇·堵漏灵

第四百四十九篇·邦瀚斯

第四百七十八篇·乾隆宝座

第四百八十二篇·景德镇古窑

第四百八十八篇·下雪日鉴定

第五百零六篇·磁州窑

第五百四十篇·《富春山居图》

第六百篇·元青花的秘密

第六百二十一篇·最新世界纪录

第六百三十篇-德化窑

第六百八十四篇·狄博尔的遗产

第六百九十八篇·茶之具

第七百一十五篇·哥窑

第七百三十七篇·书画鉴定

第七百三十九篇·凑对

第七百四十二篇·御赐养老牌

三 观复博物馆

第四百三十三篇·博物馆日

第四百四十七篇·莱昂纳多

第四百五十篇·赞助人

第四百七十四篇·德国同行

第五百四十三篇·黑龙江情结

第五百六十六篇·观复基金

第五百八十二篇·五毒瓶

第五百九十一篇·水葫芦

第六百七十九篇·爬墙虎

第六百九十二篇·洞石与酸枣

第七百三十篇·牵牛花

第七百四十一篇·酸枣

第七百五十五篇·萨科齐他爹

四 冷兵器

第三百五十三篇·马桶

第三百六十六篇·杀手锏

第三百八十三篇·床的证据

第三百八十四篇·井床

第四百一十三篇·门锁与门闩

第四百二十四篇·别业

第四百七十五篇·雍正大展

第四百七十九篇·为君难

第四百八十篇·雍正的艺术

第四百八十六篇·乾隆视野

第四百八十七篇·八徵耄念之宝

第五百一十八篇·节

第五百六十四篇·砥柱铭

第六百一十二篇·圆明园祭

第六百一十三篇·西洋楼——圆明园祭之二

第六百一十四篇·圆明园文物——圆明园祭之三

第六百一十五篇·圆明园的未来——圆明园祭之四

第六百六十七篇·爆冷

第六百七十五篇·里与面

第六百八十五篇·故宫被盗

试读章节

大马趴

离开北海道的最后一天又是大雪纷飞,尤其是北海道著名的小樽滑雪场,其雪之状态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肆虐。大雪使世界失去了颜色,只留下白色。即使你的目力再好,也看不透纷纷扬扬雪花。北海道的雪花像画笔一样,一笔又一笔地涂抹大地,直到天地之问变成完全洁白的世界。

我上山时尽管风中带雪,但脚下的鞋子还是挺给劲儿的,试了几下并不滑。我走在最后,慢慢欣赏这难得的美景。由于天冷,只好把手揣在裤兜里,奋力迎风上坡,谁知大雪填平一切坑洼,我一个趔趄,终于也没挺住,直挺挺地一个马趴摔倒在地上。我清楚地看见雪地迎面而来,双手被限没能帮上任何忙,就听胸前嘎吱一声响,然后就是剧烈的疼痛。我抬了一下头,看见前行不止的队伍,一瞬间有些绝望,想起了当年红军爬雪山掉队的同志们。

终于有人看见我摔了,在风雪中向我跑来,搀扶我起身,我拼命站了起来,这是一种耻感文化的作用,据说中国人的耻感文化特重,让人搀扶是不中用的表现。依我当时的感觉,如没人同行,我会自己先在雪地上躺上一会儿,再根据体力选择下一步行为。可我没有,和每一个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一样逞能,眼都疼黑了还嘴硬说没事,硬撑着和大家同去同回。

我摔了一跤,不光荣,也不算耻辱。幼时不会走路,小心摔跤;老了依赖经验,更要小心摔跤。好在我这次伤得不重,伤在了北海道的风雪中。

土耳其(一)

土耳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连接欧亚大陆,尤其伊斯坦布尔市的欧亚大陆桥让你可以一脚踩亚洲,一脚踩欧洲,神奇得很。我对土耳其向往已久,当飞机徐徐降落时,我心中有一丝忐忑,还说不出来为什么。

走出机场时天刚亮,湿润的地中海空气让路旁的花丛显得鲜嫩。我的印象中土耳其应该是黄土飞扬,驼队成行,一副中世纪的景象才对,可眼前的葱绿让你远离了想象。

伊斯坦布尔有三座机场,两座在欧洲,一座在亚洲;人口也是这样,三分之二住在欧洲,三分之一住在亚洲,1500万人和谐共处,让人分不清身处何处。按小概念我是山东籍的北京人,按大概念我是中国人我是亚洲人;人总是有强烈的家乡概念,自己对自己得有个身份认同,那伊斯坦布尔的市民如何认同呢?

著名的蓝色清真寺像电影镜头缓缓出现在我眼中,美丽而神圣。这座建于1616年的建筑用了数万块蓝色釉砖镶嵌,肃穆华丽。走入其中,仰视穹顶,260块彩色玻璃阳光穿透,绚丽得令人窒息。我在其中逗留至最后一刻,才随队伍走出,贴在环绕的长廊古门前,留下一影作为纪念。

以蓝色为主色调的伊斯兰文化曾为中国文化带来清新之风。青花瓷,景泰蓝的蓝色基调就缘于此,在汉文化强大基因的融合下,迅速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员。我们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因为这种精神,让我们民族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妖娆动人。

大巴扎(一)

购物是旅游者的兴奋点。土耳其的金角弯大巴扎(集市)以其大而独特著称,想逛完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仅出入口就达26个之多。所以导游一再叮嘱记住我们的出口位置,严防逛晕了找不到北。

游牧民族的商业能力在巴扎里感受清晰。几千年来的丝绸之路打通了东西方的商业血脉,让商业健康地支撑着这个国家。每户商家都热情地打招呼,应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物,让你深深感到这种商业文明的魅力。在土耳其巴扎里,面对热情四溢的商人,你如不买东西,心里会深深歉疚;而不像在国内的自由市场,买卖双方都怀有戒心。

商业文明催生了商业文化,伴随游牧文化茁壮生长。农耕民族在商业追求上总显得羞羞答答,热情不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让农耕民族极易满足现状,进取力不足。游牧民族常年迁徙,见多识广,商业已不是生活的补充,成为生活的必需。于是,商品的集散地——巴扎,应运而生。

巴扎的商业文化使土耳其的手工业长盛不衰,我甚至可以看到两千年前手工艺的光芒。软如丝绸般的金饰,眼花缭乱的镶嵌工艺,锤揲精致的银器……无处不吸引着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我挑选了一把银壶,造型优美;又挑选了一根手杖,上面嵌有艳丽蓝色的松石,这美丽的蓝色不经意地传递着伊斯兰文化。我现在箭步如飞,但我知道早晚有一天我会依赖这手杖,帮我行走。身体依赖有形,思想依赖无形,每个人思想都会依赖手杖而行,这个手杖就是先哲的思想和凡人的智慧。P15-19

序言

杂志这个今天被叫滥的名字实际上出现得很早。宋朝人把零星记载的传闻、逸事、掌故等笔记合集出版叫做杂志,著名的有北宋江休复的《嘉祜杂志》,南宋周辉的《清波杂志》。这些书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字,今人读来,许多小事仍让人唏嘘长叹。

我拉拉杂杂地写下许多小文,没有系统,也未考虑过章法,只是兴致所至就舍不得浪费。倚仗年轻时曾有一段日子码字为生,写小文不算吃力,快则15分钟,写得不顺也能一小时了事,然后顺手挂在网上,时间长了,如同海边挂的鱼干一样,远观算是一景,走近空气中还飘着咸咸的腥味。

腥是鱼的本味,小腥乃大鲜。唐温庭筠《太液池歌》有句:“腥鲜龙气连清防,花风漾漾吹细光”,写得有味有色。这本集子分忐忑两本,说白了就是上下集,但心中有一丝不安,好在汉字字义字形都丰富,借来一用,别有韵味。

我赶上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眼睛都跟不上社会的变化。这些年没少出门走路,东游西逛的有些感受;另外,社会纷杂,天天跟各色人等打交道,阅人无数成了资本;再有就是生活,大事小事大小事都对人是个历练,宠辱不惊说归说,做到不易,凡事装不出来。还有我们津津乐道的文化,这是个最说不清的事情,连辞典的解释都虚而不实: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小书取名杂志,多谢古人。谨为自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未都杂志(出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未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03215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94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6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