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圆寂(新世纪青春文学精选)
内容
试读章节

在北方,有一个古老的城市,名字叫做龙城。可以说,很多很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绚丽、最浪漫、最张扬的一个朝代的传奇就从这个城市开始。但是如今,绝大多数的龙城人都不知道这回事了。他们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关心,比方说,房价为什么会像一个青春期男孩子的身高那样不可思议地疯涨;比方说,他们手里的股票到底该不该抛;比方说,看着龙城宽阔的马路上越来越多的奔驰或者是宝马,埋怨地问老天爷为什么他们也非常辛苦地工作了却不能得到如此丰厚的回报。总而言之,很多的东西都比他们的城市年轻的时候更重要。

当然,当然,总有一些人是例外的。比方说,袁季。袁季用不着操心大多数人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因为袁季是一个乞丐,他什么都没有,所以不用担心失去任何东西—一也不能这么说吧,袁季还是真心地期盼着市面能繁荣一些的,若是萧条下去了,对他的收入也有影响。想到这儿的时候袁季就会自我调侃地微笑一下,真是不得了,卑微如自己,也不得不关心……国民经济的走向。袁季并不知道自己算是一个幽默的人,他认为他只不过是对生活有自己的那么一套,而已。

袁季算得上是资深乞丐,已经入行二十多年了。人们对于乞丐,往往有一句充满蔑视的评价:“自己有手有脚的,干什么不好。伸着手跟人讨,要脸不要脸?”但是这句话对于袁季来说是没有用的,因为他还真的是没有手,没有脚,连胳膊和腿都没有。他的肩膀下面本来应该长胳膊的地方长着两团小小的肉球,上身下面本来应该连接着大腿的地方长着另外两团小小的肉球。没有人知道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除了上苍,总之,它就是发生在袁季身上了。他的身长也就是一个四岁孩子的高度,因为那只是正常人的一半。他乞讨的时候坐在一把小小的椅子里,可是外人看上去,他像是被塞进这把儿童座椅里面的。这把小椅子有扶手,这对扶手卡着他,真正地帮助他保持了平衡。用外人的眼睛看过去,他长着一个苍老黝黑的脸庞,以及一个幼儿的身体。这么多年了,袁季对于每个从他眼前经过的人注视他的眼光。早已司空见惯。那些眼神,惊愕的、同情的、怜悯的、厌恶的……若是想要精确统计出来大家第一眼看见袁季时候的眼光的种类,说不定还用得上排列组合的公式。因为,很多人的眼神,云集了很多种不同的情绪。没有办法,袁季对自己苦笑,真的没手没脚的时候,只好不要脸了。

他只记得很多很多年前,有那么一个小姑娘,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惊讶甚至是无限惊喜地问他:“你是变形金刚吗?”他肯定地对面前这个笑靥如花的小人儿说:“我是。”准确地说,那是十九年前的一个秋天,那天正好是袁季出来乞讨五周年。时间对他而言,是一样难以记忆的东西。他总是说不清自己究竟多大,本来嘛,岁数这个东西,年年变,谁记得住。反正他倒是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的出生年份来,因为每年去街道领救济金的时候,都会在表格上看见这个年份。真那么想知道自己几岁的话,算一下加法就好了。加法袁季还是会算的,事实上,袁季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是母亲活着的时候,用哥哥的课本,教过他念书。母亲自己也并没有上过多少学,但她教得无与伦比的认真。他们似乎是慢吞吞地在不知不觉问念完了小学五年级的课本。然后,母亲就死了。

袁季小的时候,并不很清楚自己的残疾。他只记得,自己的婴儿期似乎特别长。当他已经拥有十分清晰的记忆的时候,却还是整日坐在一辆褪色的婴儿车里,在自己家门口晒太阳。凝视着自己肩膀以及大腿根部的四个小小的肉团,他觉得它们非常亲切。母亲告诉过他,他的手和脚就在这四个肉团里面,到了一定时间,自己就会长出来的。他的手脚确实是比别的孩子长得慢一点,但是总有一天会长出来。小时候的袁季丝毫不怀疑自己的四肢会在某一个清晨像发芽的植物那样从自己的身体里破土而出,因为他知道非常英勇的三太子哪吒就是从一个肉球里面出来的。只不过,当他回忆起母亲当初那种毋庸置疑的眼神和语气的时候,他觉得母亲不是演技太好,就是真的也和自己一样相信这个。

母亲临死的时候,没力气再说话,慢慢地,无限留恋地抚摸着他肩膀下面的两个肉团。那时候他十六岁,他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知道母亲是在告诉他,总有一天他的手脚会长出来的。就算是母亲要去了,从此没有人来陪着他一起等待,他也不能忘记,终究是会长出来的。母亲闭上眼睛的时候,手指还停留在他右肩膀下面的那个肉团上。那个时候他不觉得母亲已经死了,因为她的手指还是暖的。

办完母亲的丧事,哥哥走了。搬到了一个据说是死了老公,带着一个孩子的女裁缝家里。哥哥临走之前说,母亲把这两间胡同里的小小的平房留给了袁季。哥哥还说,要袁季放心,没有人会来跟他抢这两间房子的。他要袁季自己当心,然后就走了。每个月会回来那么一两次,替袁季打扫一下房间,搬一点蜂窝煤,或者修好一些坏掉的东西什么的。只是,他没有给袁季留下过一分钱。每一次,临走的时候,都是说一句注意安全什么的。从没有问过袁季吃什么,喝什么,怎么生活,似乎真的把袁季当成了神仙。袁季也从来不跟哥哥提任何要求,不跟他要钱,不说自己是需要人照顾的,每一次见着哥哥,笑笑,哥哥要走的时候,还忘不了跟哥哥说一句,路上慢点,似乎自己把自己当成了神仙。他们兄弟之间恪守着这个默契,谁都不提的事情,就是不存在的。似乎哥哥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袁季既然活着,那么他就是可以自己活着的,就让他像株植物那样自生自灭地活着没什么不好。

有一些事情,当然是哥哥不知道的。比如,在他离开的第三天早上,袁季自己像个沉重的不倒翁那样从床上栽了下来,然后他一点一点地挪动到了对面的邻居家门前,在这艰难的挪动中艰难地掌握着平衡,接着俯下头去,用脑袋敲了门,他说:“陈奶奶,我饿。”

P3-5

目录

笛安·圆寂

颜歌·请带我到平乐去

七堇年·蓝颜

祁又一·失踪女

李傻傻·一个拍巴掌的男孩

蒋峰·521,嘉年华

水格·我爱我儿子

桂石·人在异乡

郑小驴·石门

尹珊珊·美多琦

序言

青春的活力,文学的希望

白烨

到2010年,文学进入新的世纪已整整十年。以“80后”为主体的青春文学,也意气风发地走过了十年。

新世纪文学在其波澜壮阔的发展与演进中,有很多新生事物和新异现象惹人眼目。就写作群体的长足崛起和后来居上而言,“80后”及其青春文学绝对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而且,他们的文学进步与人生成长,也与新世纪的十年相随相伴,关系甚大。他们在新世纪的舞台登台亮相,他们在新世纪的时段奋袂而起,把自己的爱与恨、喜与怒、哀与乐、美与刺,都一股脑地倾泻于文字,抛洒于文坛,或引起人们的关注,或激起文坛的热议。从此,“80后”就与新世纪文学不可分割地扭结在了一起,并成为它的一个重要注脚。

摆在读者诸君面前的,便是新世纪十年以来的一套以“80后”的青年作者为主体的中短篇小说选辑,虽冠以“青春文学”的名号,但却与一般的青春文学不尽相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最具实力的文学新人的最可一读的青春文学小说选本。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编选和推介“80后”中优秀作者的中短篇小说佳作的心愿。这主要基于这样两个原因:一是,以“80后”为主体的青春文学,虽然一直较为流行,但主要是以长篇作品行销于图书市场,而他们的中短篇作品一般很难看到,这便使得其文学性的追求显得氤氲不明;二是,一些真正坚持文学性写作的作者,因为主流文坛的不大关注和那些偶像作者的相对掩盖,一直处于圈内没有地位、圈外少有影响的尴尬境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实力又有水准的真实的青春文学写作,在相当的程度上被无情又无形地遮蔽了。

而事实上,“80后”群体在这些年来的磨砺与发展之中,已在写作上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分野与分化。其中,一些人更加起劲地去走偶像路线,一些人更为明显地走入了市场大潮,而还有一些人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学理想,表现出与时尚写作保持距离、走近传统文学的基本取向,并且写出了一些带有自我特点又为传统文坛所瞩目的好作品。这些都为这套中短篇小说选本的编选与推出,打下了必要的基础,提供了相当的可能。

让人颇感欣幸的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相关领导和几位朋友,也有相似的心愿,同样的意图。因此,这个选题的商议与确定,几乎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一呼即应。因而从选到编,不仅紧锣密鼓,而且桴鼓相应,合作起来倍感愉快。

选收这套中短篇小说选本的作者与作品,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选人与选作并重。首先,要在众多的“80后”写手之中,挑选出那些一直坚持严肃的文学性写作的代表性作者;其次,再从这些代表性的作者中去挑选他们的代表性作品。而在选取作品的考量上,既看其作品的文学性成色,又看其作品的个人化特色,力求选出在个体上能体现作者的艺术水准,在整体上又能反映“80后”创作水平的作品来。

编就作品,翻检目录,我觉得以上的种种意图大致上都得到了体现。在作者的构成中,张悦然、周嘉宁、颜歌、笛安、七堇年、李傻傻、蒋峰、马小淘、祁又一等三十位作者,基本上涵盖了“80后”中葆有艺术理想和坚守文学追求的实力派作者的大多数;在作品的选取上,《吉诺的跳马》(张悦然)、《请带我到平乐去》(颜歌)、《圆寂》(笛安)、《蓝颜》(七堇年)、《一个拍巴掌的男孩》(李傻傻)、《失踪女》(祁又一)、《你让我难过》(马小淘)、《胆小人日记》(董夏青青)、《黑暗中的舞者》(王莹)等,大致上也代表了青春文学中短篇小说创作当下应有的水准。我以为,这样的一个基本样貌,既可能对青春文学自身写作的品位提升有一定的助益,也对文坛内外的人们了解和认识“80后”们的写作努力与文学进取,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曾在另篇文章中谈到阅读“80后”作者的作品,应该有两个基本的坐标,“一是,从以‘80后’的代表作者和主流倾向构成的基本态势上,来看这些作者有无新的进取和大的突破,并初步显现出自己的一些特点来;二是,从传统的或主流的文学创作现状的角度,来看这些新人从看取生活到表达感受诸方面,是否给人们带来新鲜的气息与新异的风格”。以这样的双重视角来观察这三十位作者的三十篇作品,我觉得他们在走出“80后”的写作定势与含带清新的文学气韵方面,都还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值得人们予以关注。

我一向认为,好的小说须有好的故事、好的语言,因为小说作为叙事艺术,就是用话说事。而一个作者的才气与潜质,由此也能看出个大概。这里选收的作者与作品,正是在这些要素上显出了自己的特点,也是在这些方面又显现了某些不足。当然,这套中短篇作品集里的诸位“80后”作者,无论是他们的人生,抑或他们的写作,都还处于成长之中,而他们经过不断的跋涉与进取,必将会日渐成熟起来,并以他们的方式成为当代文学的后起之秀。在这个意义上,今天属于青春文学的他们,委实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希望。

这个选本也存在着一些不大不小的遗憾,因为版权问题的限定,郭敬明、落落等人的作品未能获许入选,还有因为联系不上有些作者,一些应该入选的作者如小饭、吕晶、王小天、许多余、张佳玮等,这次没有作品能够入选。这种难以避免的缺遗,也为今后再编续集,又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是为编者序。

2010年12月于北京朝内

内容推荐

《圆寂》收入了笛安、颜歌、七堇年、蒋峰、祁又一等10位80后代表作家的10个中短篇小说。80后身上逼人的才气,在这些写作者的身上充分显示了出来。颜歌的《请带我到平乐去》,写得节制、冷静、干脆利落,堪与余华的小说媲美。笛安的《圆寂》,写得具有人性的温暖。祁又一的《失踪女》,将摇滚写进小说,整个作品摇滚的味道十足。七堇年的《蓝颜》代表了80后的风格,有点儿颓废,展示的是另类的人生,又带着一些网络的味道,语言鲜活灵动,那味道是60后、70后的作家写不出来的。

编辑推荐

最权威的80后小说选本!笛安、颜歌等80后代表作家倾情奉献!一代人的青春与爱情,激动与喧哗,沉思与梦想!

《圆寂》是最具实力的文学新人的最可一读的青春文学小说选本。收入了笛安、颜歌、七堇年、蒋峰、祁又一等10位80后代表作家的10个中短篇小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圆寂(新世纪青春文学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笛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1205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5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