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对这个时代满意吗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你对这个时代满意吗》由湖南卫视《零点锋云》栏目组编。

湖南卫视《零点锋云》栏目组精选的十五期节目,汇集了各界精英的各种声音,但编者们的声音只有一种:让思想的沙漏缓慢流淌,让对话的灵光频频闪现。

内容推荐

这本《你对这个时代满意吗》由湖南卫视《零点锋云》栏目组编。

编辑这本《你对这个时代满意吗》的目的,自然是继续贯彻《零点锋云》的节目宗旨,通过把电视语言转化为纸面文字,让更多的人听到思想精英们的声音。我们不保证这些声音定能振聋发聩,我们只希冀读者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思想与智慧的沙漏缓缓流淌,哪怕只那么一瞬,它触动了你渴望获得真理与自由的灵魂……

目录

韩寒:我与陈丹青不存在代沟

张悦然:王蒙在别处

李敬泽:中国人能否不怕沉默?

周濂:赵汀阳,你的幸福有点难

顾彬、叶开:当代文学的堪与不堪

张纪中:故事为王,此路不通

桑格格、张柠:城市需不需要回归乡土?

赖声川、尹鸿:电视给人带来了什么?

戴志康:“社交死亡”的背后……

林嘉欣:剩女,坚持还是妥协?

许知远:你对这个时代满意吗?

张鸣:成功是一种邪教

王岳川:让梦想踏上回家的路

周孝正:成功是一粒毒药

林清玄:一口清茶半壶人生

试读章节

陈丹青:你是80年的?

韩寒:我82的。

陈丹青:82,那你属鸡的?

韩寒:不是,属狗的。

陈丹青:我怎么记错了,你82年的,我记成你是80年的,我女儿是属羊的,79年。82年,那你今年才二十六岁,我一直以为你是80年的。

韩寒:可能外面说太多了,“80后”啊,说着说着感觉就像是80年的。

陈丹青:你习惯人家说你是“80后”吗?

韩寒:一开始不习惯,后来没有办法,就像那些导演一样,第几代第几代,人家可能也不喜欢。

陈丹青:是。

韩寒:到后来说的多了也没有办法。

陈丹青:我在画画的里面被归为第三代,很奇怪,第一代是徐悲鸿他们那一代,第二代是解放初期到苏联去的那一代,第三代是“文革”以后出来的,可是,像陈凯歌比我大一岁,属龙的,就被归为第五代导演。

韩寒:这就是他们的归法。

陈丹青:我也很晚才习惯这件事情,因为我们不会老去记是哪个年代的。你有兄弟姐妹吗?

韩寒:我特别希望自己有,一开始希望自己有弟弟妹妹,看一些电视剧觉得不好,电视剧里面特别多,所以我……我是独生的。

陈丹青:我们那会儿是这样的,按照西方的说法,我属于二战以后出生的,从1945年到1955年这样。我是1953年出生的,像我的同学他们家里面有七八个孩子、四五个孩子的都很普遍。我有一个弟弟,我父母后来都变成右派,工资一下子减下来了,我到很大的时候才知道,我母亲其实打掉过两个孩子,不然我们家会有四个孩子。我什么时候得上你博客去看看……可我不太会上网。

韩寒:我其实平时看得也不多,虽然自己也上网。其实写博客不好,尤其对于写东西的人来说,他的文字肯定不能老是免费地被别人看见,当自己出书的时候就知道不好,但是没有办法。

陈丹青:上网对我们来说是个很新的经验,你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这个经验,一篇东西发上去以后,当天,或者第二天就有好多人在讲这篇东西,我们那会儿就知道可能有人读,但是谁在读,他们有什么想法,我们根本不知道。

韩寒:但其实这样更好,我觉得这些经验都不是以后能够替代掉的。

陈丹青:但是不太可能了,连我都回不去了。我现在除了看书,通常都在电脑上,虽然我现在还是不习惯在网上看东西,我还是习惯去读书,但是已经没有办法了,大量信息而且最有意思的信息都在网上,所以就只能去上网。想起来觉得是挺好的经验,因为我也很早就发表作品,二十几岁的时候,但不是文字,是绘画,因为有虚荣心,很想知道谁在读,人家怎么看,现在没有这种虚荣心,反而随时都会知道人家怎么看。

韩寒:我刚发表东西的时候,过大概四五天还会有信寄过来,然后拆信看,感觉挺好,现在这些都没有了。

陈丹青: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在上中学或者小学吗?你如果82年出生,92年你十岁,95年你十三岁,差不多95年你才小学毕业吧,2001年你才高中毕业。

韩寒:高中的时候,我念了两年的高一。

陈丹青:念了两年的高一,什么意思?

韩寒:本来念一年,念了一年以后开始写书,当时我太高估自己的聪明才智了,写了一个学期的书,然后大概留了一个月的时间,自己各门课补一补,觉得应该还都能通过,结果发现不行,高中的数理化跟初中的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就留级了。

陈丹青:多老实啊,你看,句句实话。其实我们那时候也都讨厌考试,然后忽然说不用上学了,简直是……后来我问起其他北方的老知青,比如阿城他们,都说有这个感觉,阿城是66届的初中生,还有一些67、68届的高中生,就是都在十六七岁十七八岁这样子,突然可以不考试了……我发现绝大部分人是这样的。到后来我们又非常想上学,因为那时候才知道青春没有了,又什么都不懂,但是我想我跟你一样,我很讨厌数理化,我现在对初中数学就记得一条,什么两点成一线,几何基本都没有上过,然后到“文革”后再来考大学也不考这些,我幸亏考的是艺术学院。

韩寒:现在我经常做梦还梦见自己在考数学,因为实在是骨子里就不是特别喜欢,所以没赶上你们那个时候,挺遗憾的。

陈丹青:永远赶不上,不会再有一次了。

韩寒:对,所以当时在学数学的时候,因为数学当中有一个很大的谬论,就是我们为什么学数学?我们总觉得学数学是在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完全是错的。我们那时候还想,就算自己不喜欢,好歹也得学,因为你不学数学,作为一个人就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就破罐子破摔了,因为实在是不合适。

陈丹青: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所有喜欢人文艺术方面的学生,在今天都会比较痛苦一点,按理说考艺术学院的学生,已经被宽限很多了,他们所谓的文化课,要求已经相对要低得多了,但还是有很多人进不来,就是因为文化课,再加上英语课、政治课这些。

韩寒:我也发现了,通过跟一些女生的交流,我发现对文化课的要求的确已经降低了很多。

陈丹青:但是他们在这方面还是很差。美国也是这样的,我女儿他们考初中考高中的时候很烦的也是这个,要求也蛮严格的,但那个严是真的对你的成绩很严,咱们这里严是对分数特别严,而且他们那儿不是一年考一次,这次不行,一年有四五次机会可以再考,所以没有那么大的压力。P002-006

序言

很少看电视,尤其很少看湖南卫视。德国汉学家顾彬在这本书里说:“有市场的东西我都不喜欢,即使在德国,我听说有什么畅销书,我肯定不看,畅销书肯定不是好的。”作为一名编辑,笔者也这么认为。当然,并不是说一件事做的人多了,就肯定是不好的。比如大家都要吃饭,基本也都喜欢吃饭,我们就不能说吃饭是不好的。凡事都不能绝对。我想顾彬先生说这话的时候,更多是在表达自己对畅销书情感上的好恶,理性上并没有绝对化的意思。湖南卫视的节目收视率高,并不代表湖南卫视的节目品质低,《零点锋云》就是一档不错的栏目。

借编辑此书之便,编者有幸把《零点锋云》自2008年开播以来所有的节目看了一遍,收获颇多。古希腊城邦政治的公开性和民主性为演说与辩论的活动提供了丰厚的政治养分,演说与辩论的发展又反过来造就了公民思维和政治体制的理性,从而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和公民个体的独立性。尽管煽动家的出现在后来直接导致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堕落,我们仍找不到任何理由取缔思想与言论的自由。

《零点锋云》的节目宗旨是:以“新锐名流交锋新锐话题”为内容,让“70后”“80后”乃至“90后”的新秀们与主流名人对话,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乃至民间话题的交锋中展示精英立场和草根思想,发掘新锐的思想者,以启迪更多的观众,即荟萃精英主体的文化,以引导民众文化的进步,旨在打造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讨论中国话题的公共平台。编者以为,这个平台很好很和谐,它一定是有利于打造理性的公民思维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如果播出时间不是午夜零点而是每天晚上的黄金时段,那就更好更和谐了。

编辑此书的目的,自然是继续贯彻《零点锋云》的节目宗旨,通过把电视语言转化为纸面文字,让更多的人听到思想精英们的声音。我们不保证这些声音定能振聋发聩,我们只希冀读者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思想与智慧的沙漏缓缓流淌,哪怕只那么一瞬,它触动了你渴望获得真理与自由的灵魂……我们更不保证读者能因此而收获很多,如果你是城市的孤独者,我们希冀你至少从这些文字中找到一丝形而上的归属感,如果你是乡村的孤单者,我们也希冀这本书与你做伴,消解你的形而下的孤单。正如赖声川在书中所说,“一件事能不能比较长期地保证你的精神层次处在一种很好、很善、很爽朗的状态,我觉得这应该是幸福的标准。而就现在的媒体来说,电视也好,互联网也好,它更多的是给你带来一些感官上的刺激,然后你越来越享受这种感官上的刺激,以至于到最后你这个人变得麻木了。”——我们更不保证给读者带来什么感官的刺激,我们只许诺治愈你暂时的麻木,而我们相信:短暂的开悟,很有可能成就永恒的幸福。

我们没有观点,我们仅提供一个平台,一个纸质的平台。但是,我们有立场,我们的立场,需要您于缓慢的阅读中领悟。我们不提倡快餐式的阅读,正如书中不提倡对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追逐。“我们都像跑道上跑步的人,拼命地追,其实没有谁非得让你跑不可,就是你自己在追。”尹鸿如是说;“成功是一种邪教。”张鸣如是说;“成功是一粒毒药。”周孝正如是说。这里没有成功的经验,只有内心的宁静与灵魂的共鸣。我们精选的十五期节目,汇集了各界精英的各种声音,但我们的声音只有一种:让思想的沙漏缓慢流淌,让对话的灵光频频闪现。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对这个时代满意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兴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45712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