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90后创业富翁丁仕源(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90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丁仕源以90后不跨的姿态给大家讲述了一个从12岁进培训班14岁开始做兼职16岁进娱乐圈打拼17岁合伙开公司经营18岁创办自己公司的历程,成功、不可复制的实践证明了90后也是有责任、有志向、有理想的时代新秀!

本书读者定位:大、中学生,即90后读者。90后普遍心态是向往金字塔顶尖生活,丝毫不隐藏物欲。这本书不仅能够让他们了解到一个真实的金字塔顶,也会告诉他们如何爬到金字塔顶。特别是当今大学生找工作难,创业更难。读者能够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缺少的什么并及时弥补。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作者本人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和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分为倔强的少年、成长的蹒跚、争议与成长、善与爱、我们在创亿的路上、走适合自已的路、经纪人的成长历程、你学会了滚雪球吗、薪不如心的一代等九个篇章,尽情展示这位少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在别人眼里根本不可能的奇迹,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到底是机会在一次次垂青于这个少年,还是他本就懂得创造与把握机会?在这个90后饱受着外界关注与争议的时代,作者讲述不一样的90后人生,从而揭秘成功必要的法则和必须的经历。

目录

第一章 倔强的少年

第二章 成长的蹒跚

第三章 争议与成长

第四章 善与爱

第五章 我们在创亿的路上

第六章 走适合自己的路

第七章 经纪人的成长历程

第八章 你学会了滚雪球吗?

第九章 薪不如心的一代?

试读章节

第二章 成长的蹒跚

常听人说,一句话就能改变人的一生,可什么事轮到我这儿,就不以常规而论了,改变我一生的,说了你肯定不信,是一记耳光!而那记耳光,还是哥哥馈赠的!

先前说过,我成长在深圳龙岗,爸爸妈妈经商,从小和我哥哥两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附近的市民,基本都矢口道有个穿着打扮非常另类、喜欢打架的丁仕源。公鸡头的发型,窄脚裤的穿扮,手和脖子都搭配了别克风格的首饰,天天开着一部女装摩托车,加大油门疯狂地在大街小巷乱窜。呵呵,自以为很酷很拉风的样子。

童年时,我比哥哥(他的年龄大我8岁)要调皮捣蛋多了,常常带着一群同学海阔天空地玩耍,打架也威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逢打必赢,是个没人敢惹的捣蛋鬼,常常学电视里自称“老大”。可能是爸爸妈妈经常忙着做生意,没能顾及上我的事情。有时候会接到别人的投诉,回家了也会唠叨几旬,可我一句也听不进去。爸爸妈妈那时的心思多在生意上,无形中就给了极大程度的“自由”。

记得民间传说有这么“四大欢”:出了笼的乌,漏了网的鱼,十八姑娘去赶集,脱了缰的小毛驴!

我想当时我就是一头脱了缰的小毛驴那么欢实,只顾自己无拘无束,却给爸妈惹了不少麻烦。

时间一挥霍,就小学毕业了。

像崔永元主持的节目“实话实说”那样,当时已经在小学听腻了咿咿呀呀的读书声,呆腻了这样45分钟一节课出来放风的学习环境。少年的我,心中没有一点新鲜、好奇感。好不容易等来了升学考试,别的同学都生怕考试提前到来,我却相反。考前就和几个死党兴致勃勃地商量,考试结束后去哪里玩、怎样玩、玩什么……越说越兴奋,越说越期待升学考试。

毕业当晚,我异常兴奋,事前通知好一帮小兄弟当晚到酒吧去彻夜狂欢。这帮性格爽快、义气的兄弟早就心向往之了,只等我振臂一呼自然就应者云集了!疯狂的夜晚来临了,我们这帮暂时摆脱了暑假作业的孩子,摆脱了上学的束缚小毛驴,在酒吧里一个个像出了笼的鸟,漏了网的鱼,疯狂地喝酒、唱歌、跳舞……

养不教,父之过!可能是古训还没丢。爸爸虽然没直接过问我的事,却吩咐了哥哥照管我。凌晨两点,哥哥跑到我房间,发现我还没回家,一肚子火气,赶到“快可立”啤酒吧找到我,我喝得醉兮兮地正在跟朋友高谈阔论,哥哥二话不说上前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外带一顿揍。

我当时傻了眼,怎么也没想到平时为人友好的哥哥会对他的亲弟弟痛下狠手,长兄为父,我没敢还手,咬着牙根忍着痛,同伴都看得傻眼了。原来我也有忍气吞声的时候!

我憋了一肚子气无处发泄,像只打败的狮子。怎么说我也是“老大”的身份啊,以后在小兄弟眼里,还怎么发号施令。

哥哥那天倒有点老大的风范,打完我,丢下一句话,转身理都没理我走了!那话到现在我都记得很清楚——“你真想闯出来,靠现在这样是不行的,你必须有真本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几个人中当老大!有本事在几百几千人中当老大!”

我尾随哥哥回到家,狠狠地关上房门,趴在床上,不争气地流着泪。六月的天很燥热,心里不愉快,心情更加烦闷,风扇居然吹出我一脸一身的汗来。

可惜那时还不懂什么叫汗颜,只是心里无端地觉得委屈!

那记耳光的疼痛犹在,我一个人静静地发呆到了天明。冷静了之后,想起哥哥的话,又想起之前爸爸被流氓上门敲诈,委曲求全的那一幕。心忽然之间很痛很痛,或许我真的不适合做“老大”。  那我做什么好呢,经商是行不通的!原因很简单,经商很忙碌、很受气,爸爸不让我经商。

可回过头问自己,不经商,我又能做些什么?

这一问让我吓了一跳,是啊,我都十二岁了,甘罗二十岁为丞相,岳云十二岁挂帅,我倒是挂了个老大的帅!

该冷静地思考着今后要走的路了。

这一顿挨打让我幡然醒悟,没有怪哥哥的“手下无情”,也没有把哥哥当成“仇家”,尽管我是个有仇必报的人!

谁也不会想到,一记耳光,会是一个老大生涯的结束!

那几天,脑子里一直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兴趣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我的兴趣在哪里?仔细盘点自己的喜好,发现我对时尚、服饰、传媒和娱乐有着浓厚的兴趣,没准我往后会向这方面发展呢,即便不能发展,也可以让自己生活充满乐趣啊。

十二岁的我,毅然做出人生的第一个规划,向时尚娱乐界进军。这样的决定,我没透露给任何人,违背了“事无不可对人言”祖训!

几天后,龙岗的一个成人培训中心报名处来了一个小男孩,不用说,那男孩是我!报名处的老师目光很惊讶,以为我是闹着来玩的,他们用诧异目光注视着我,这个毛头小孩不会受了什么刺激,上错门了吧?不管老师怎么质疑,怎么婉拒,我还是坚持报名了。这次又让我酷了一把,一不小心我成了本培训中心有史以来最小的学生。对于新闻学、市场营销、心理学和服装形象设计。这些在我看来遥不可及的课程,我要一一把它们修完。这是需要相当的决心的!老师问我,考证不够年龄,怎么办?我很直接地跟老师说:“我没打算考证的,我要你们的知识!”

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我除了白天上课,晚上也上。跟以往分不清早晚的日子大同小异的是,晚上回去后,我除了看下娱乐节目、关心一下新闻,其余时间就待在房间啃新闻学和市场营销学。即便是枕边也放满了娱乐、时尚杂志、服装设计等书籍。一个暑假,就这样过了,过得很安静、很拼命。有点时光流水匆匆过的感觉!

上初中了,时间开始紧张起来,但我没放掉这些课外培训,白天要到学校上课,只能晚上到培训中心去上课、听讲座了。一时间长大的我,让很多亲戚朋友都刮目相看。对他们的惊讶,我只是报之一笑,然后埋下头,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初二那年,发觉自己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就按捺不住想去尝试,想去实践。四处打听有没有兴趣对口的公司,工资我倒没想挣一分,我只想英雄有用武之地!

后来,从朋友那里打听到《中国服饰报》在招记者,心想机会来了,亮剑出鞘吧!连夜整理好手头资料,以百分之百的充足准备去应聘。应聘那天,我逃课来到现场。一看之下,傻眼了,现场来应聘的人很多,除了姐姐哥哥就是叔叔阿姨,我是不是太嫩了,也太楞了点?

学生打扮的我来到应聘现场,耐心地排着长队。轮到我的时候,我上前问好之后,主编漫不经心看了一眼,问我多大岁数了,怎么一身学生打扮就来应聘呢?我笑了笑,很简单地回答主编:“因为我对这个有兴趣!”

“兴趣又不可以当饭吃!”一个不满的声音在背后的一角落传来,可能以为我是来瞎捣乱的吧。我没有理这话,反而更自信地跟主编说:“如果可以,让我试试,看兴趣能不能当饭吃!”主编摇了摇头,还是很婉转地拒绝了我。我没有掉头就走,而是不慌不忙地从包里搜出了一份厚厚的资料递给了主编,请他过目。主编拿着这份拥有深圳300多家服装公司厂名、厂址、厂长联系电话以及服装风格的资料,一下子来了兴趣,他详细听我述说了对深圳服装行业发展的看法后眼光大亮,连一旁应聘的人也听得很是凉讶,一个个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最后,主编冲我兴奋地点点头,很豪爽地说:“这孩子,我要定了!”并允许我利用课余时间过来工作。这次的破格录取,让我开心地跳了起来,只差要对着天空狂喊:“我有工作了,我可以养活自己啦!”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去报社兼职的第一天上班,我仍旧一身学生打扮、背着包,一进门保安叔叔以为我是来找家人的把我拦住了。我很正经地回答他:“我是来工作的!”他被我的话弄得一楞,那模样,要不是有眼眶拦着,那两只眼珠子只怕就“啪哒”一声掉下来了。这一次被笑话之后,我再也没像学生打扮去上班。每次一下课,就匆匆忙忙地换好正装,把书包放在家里,才小大人样一本正经去工作。

平时的工作比较轻松,主要是坐在办公台上同客户、媒体用电话联系,并且做一些相关的市场数据调查、信息整理,偶尔也同报社的记者出去学习采访工作。这一系列的工作,我都完成得很顺利、很出色,常常被同事夸奖,被客户认可。有了这些表扬和肯定,我的工作更有信心了。

老天爷似乎对我格外关照,进入报社后,我正巧赶上了深圳服博会。报社安排我负责联系媒体与客户,要我挨家挨户地给媒体和客户打电话,借以了解、记录相关信息。首次任务我完成得很出色,邀请到了不少媒体记者朋友,还和许多客户谈得相当愉快,结识朋友的同时也掌握了不少资源。

每天给报社汇报“战果”,成了我津津乐道的事!

在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出奇的是,竟没有人对我的年龄和办事能力提出异议。更出奇的是,在此期间我与客户竟建立了一套良好的沟通模式,短期内创造了一些很好的广告业绩。一个良好的关系网和一大批的信息资源就这么轻易掌握到了手里。

2005年下旬,人小鬼大的我已经不满足现状。为了更大发挥自身潜能,挑战新的环境,我跳槽转战《中国纺织报》,担任记者。这次跳槽,我依然没把待遇当回事,我只是想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想学会更加婉转地处理工作事宜。在《中国纺织报》兼职期间,我通过努力得到了各大同行的支持和信任。在我个人印象里,这里让我开拓了创新思维、练就了良好的写作基础。特别是进入电视台后台实习操作,同一些新人共同成长的经历,让我尤为自豪。

可能我是那种天生就不安分的人!2006年,我还是跳槽了。转战经济日报报社集团旗下的《服装时报》,在《服装时报》做记者,为的是让自己视野更加开阔。因为完成任务出色,我后来晋升为广告客户主任,负责深圳、广州两地的业务。在此期间我采访了许多企业家,也参加了几十场的服装发布会、新闻发布会、招商会、酒会、晚会等。积累了匕百家企业的客户资源,跟他们的联系也逐步密切起来。

在这期间,我还学孙猴子玩起了分身术!还在多家公司任职,担任艺术总监、营销顾问、策划总监等。在我的参与下,成功地塑造了一些品牌,策划及参与了深圳服装服饰交易会。

因为年龄小、职位高,不少人眼红我的成就。别人怎么眼红那是别人的事,我根本无暇顾及,我要顾及的是,如何能更好地做好自己分内分外的事。

在《服装时报》待了不到半年,我再一次不安分了,总觉得这些地方不能满足我的发展欲望。2006年S月,经过了一场摸爬滚打,我进入了《深圳都市报》,担任主编助理。我的广告业务,从之前的广州深圳两地,发展到全国范围。除了做广告策划之外,我还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了报社多项活动策划。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主编给予我许多肯定与赞许,这些肯定和支持,成为鼓舞我奋力前行源源不断的动力。  2006年7月份,我人生的转折点出现了,正式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娱乐圈。协助香港彩绘骄子、香港国际形象设计大师谢百骐一同打造“第19届2006世界最佳模特大赛中国总决赛”赛事。谢百骐出任大赛艺术总监,我也担任了大赛的负责人,协调大家去做好这次大赛。

年底,在香港著名的导演指引下,我走到了台前幕后,与长辈们联袂,合作打造多个娱乐事件和选美赛事。

同年12月,受《深圳都市报》总编之邀,参与了2007年3月15日消费目的活动及晚宴策划和组织,结识了许多大牌企业家、体坛明星和娱乐明星。

一系列的跳槽,一系列的晋升及转折,这些与我个人的欲望和理想成正比的地方最终未能留住我!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欲壑难填的人。只不过我的目标是时尚娱乐圈,跳槽也是为了更好的锻炼和适应新环境,给自己积累丰富的客户资源。

我不怕那些人会怀疑我的能力,我会从他们的怀疑中严格要求自己,这也成了我努力向上的标签。

2年辗转了几家报社,寻寻觅觅中,我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时尚娱乐界!

丁叮道来

蒲丰说过:“天才就是毅力。”歌德说:“天才就是勤奋。”叔本华说:“天才就是忘我。”

而我觉得天才只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没有一个人一出生就注定是个天才,要知道只是通过不断刻苦勤奋和更专注。而学习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劳动,生命终结之日,才是学习终止之时。一个人唯有勤奋学习,不断吐故纳新,才能适应新世纪新使命的需要。

P23-29

序言

说实在话,我出生时应该是没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

先说天时,一不小心成了90后;再说地利,误入深圳这样的一个发展中的经济特区;至于人和,这点要感谢爸妈,给我提前准备了一个长兄为父般的哥哥。

90后,一直是被世人称之为垮掉的一代,我的少年时期是跨的,以跨的形象示人,也以跨的形象处事,如果没有哥哥的一记耳光,

当然,这些都是年少轻狂的往事了,复制一句古话,叫往事不堪回首!少年的自尊让我在深圳的灯红酒绿中惊醒,我以倔强开路,为自己的远航扬起帆程。没有动漫和游戏的童年生活就此上演,若干年后,我听过这么一句话,叫生活不能重新彩排。其实,就算生活能够重新彩排,我想,我依然会选择一个没有动漫游戏的童年。冥冥中我觉得,我的人生就需要这么一个童年来证明我的与众不同。

单单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是很没理想的一件事,我更需要证明的是,我们90后是跨而不倒的一代人,因为,时代的接力棒最终会塞到我们手里,我们没有理由拒绝。除非,我们自愿放弃这个时代。

富二代是个很贬义的词语,我们无可回避;毕业就等于失业也是个很无奈的事实,我们同样无可回避!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回避,那就是回避自己的无知!为90后正名,需要靠知识来装点,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个信息里都传递着知识的力量。

那么,谁借我们一双慧眼,把握人生的方向盘呢,在09与90这对交相辉映的数字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临界点。

如果说十四岁之前的兼职工作是对社会的一种融入,那么十八岁时创亿社团的成立则是我与社会的正式对接!我们是属于在争议中成长的一代人,感谢社会对我们的宽容,也感谢上辈人为我们积累的财富。

人生重要的不是你所处的位置,而是你朝的方向。这话不知道是谁说的,我想我也没必要刨根问底。我只知道,我前进的方向是经过一系列的摸索走出来的,是与市场接轨探索出来的。

人生最珍贵的不是个人能力大小,而是个人对生活的主动有多少,我想我的成功,更多源于我的主动。主动与人沟通,主动投身事业,主动扩大产业。

我想我唯一不曾主动的,是那个让我自己都为之惊讶的大学生富豪排行榜!

与90后朋友共同分享我的主动,是我的一种责任,认真翻阅此书,也应该是90后朋友的一种责任。

书评(媒体评论)

实践见证奇迹,激情创造财富,追求永往直前;你充满爆发力,是年轻一代的标榜;祝新书销量再创佳绩,事业有成!

——东盟十一国雇主机构主席,泰中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集美大学常务校董 丁文志

硕大的太阳映着你疾驰的身影,与飞鸟并肩;你的翅膀鼓动着年轻与不羁,还有疲惫。丁叮,你是我交的第一个90后的朋友,值!

——深圳市女企业家协会秘书长,亚洲智慧女性联合会副会长 史依丽

认识丁叮已有几年时间了,我觉得他很努力,也很有理想,祝福丁叮,加油!

——香港TVB影星 林俊贤(林俊贤)

年轻有为,勤力可嘉。很荣幸也很高兴与丁叮合作,希望将来再接再厉!

——香港TVB影星 张鸿昌(张鸿昌)

丁叮是我们90后的优质人才代表,值得我们90后的学习及借鉴,是我们的领头人物

——丁叮文化公司旗下90后模特代表 黄梦洁

2009年丁叮时尚女模特大赛,认识了一个年小、热情、勤奋、上进的大男孩丁叮。他突破年龄的界限成功筹办赛事,衷心地希望丁叮在以后的发展路上事业有成,新书大卖。

——丁叮时尚女模特大赛专业组冠军 王亚妮(王亚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90后创业富翁丁仕源(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仕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66461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4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50
18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