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代第一本逐一描述这些前通商口岸的著作,作者以活泼及趣味盎然的笔触,重现商人早期的种种活动,除涉及较大和较成功的商埠外,同样触及较小的口岸发展。丰富的历史地图、绘画、印刷品及照片,为我们重现了昔日口岸的外观和环境。这些图象传神地表达了作者近年游历这六个口岸时的发现。
图书 | 中国通商口岸(贸易与最早的条约港)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近代第一本逐一描述这些前通商口岸的著作,作者以活泼及趣味盎然的笔触,重现商人早期的种种活动,除涉及较大和较成功的商埠外,同样触及较小的口岸发展。丰富的历史地图、绘画、印刷品及照片,为我们重现了昔日口岸的外观和环境。这些图象传神地表达了作者近年游历这六个口岸时的发现。 内容推荐 中国一向保有自己独特的面貌,直至西方人从海路闯进,要求通商为上。首先是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了据点,接着的是荷兰人,然后是英国人。1842年因鸦片战争而签定的《南京条约》——借此欧洲人终于找到了跻身中国的方法。中国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厦门、广州、福州,宁波及上海,容许欧洲人在此经商及居住,同时割让香港给英国。 这是近代第一本逐一描述这些前通商口岸的著作,作者以活泼及趣味盎然的笔触,重现商人早期的种种活动,除涉及较大和较成功的商埠外,同样触及较小的口岸发展。从16世纪至19斗1年条约港的结束,中西方在商业领域中充满了相互撞击的故事。丰富的历史地图、绘画、印刷品及照片,为我们重现了昔日口岸的外观和环境。这些图象传神地表达了作者近年游历这六个口岸时的发现,即使今天,西方人遗留下来的建筑和遗迹,仍依稀可见。 目录 1 序言 在闸口的欧洲人 2 葡萄牙人 3 荷兰人 4 英国人和广州时代 5 战争与《南京条约》 口岸 6 厦门 7 广州 8 福州 9 香港 10 宁波 11 上海 鸣谢 图片授权声明 参考书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通商口岸(贸易与最早的条约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廖乐柏 |
译者 | 李筱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30182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752 |
丛书名 | |
印张 | 8.46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1 |
宽 | 142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