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象为什么不长毛
内容
编辑推荐

人云亦云、盲从、迷信=平庸=上当受骗;权威、经验、常识≠真实、真相、真理。打假斗士方舟子破解96个人们容易忽视或被误导的谜题,孩子应用科学的教科书 成人明辨是非的参考书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实用性,错过了就是你的损失。一本应用科学分析问题的最佳教科书。对培养孩子用科学分析各种问题有很大的益处。

大象为什么不长毛?孔雀为什么长着大尾巴?人为什么不长体毛?为什么男人也有乳头?人为什么会脸红?人的性格是不是基因决定的?同性恋是不是天生的?…… 本书是方舟子的科普精品文集,都是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科学美文,介绍奇妙的自然现象、看似平常实则令人疑惑的人体秘密、有趣的科学发现和鲜为人知的科学史趣闻轶事,展现科学的美丽和魅力。这是一部为大众、特别是为青少年而写的含金量极高的科普作品,方舟子将带你进入有趣的科学世界。

内容推荐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没有人能将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连日常生活中许多我们早已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常识”,一经科学的推敲,竞发现它们误导我们太久、太久,如菠菜不能炒豆腐、益生菌能益生、动物能预测地震等等。

生活随处有类似的难解、误解、新奇的谜题,需要我们炼就一双慧眼,用科学而不是迷信、盲从去分辨是非。

本书精选的96个人们容易忽视或被误导的谜题,是方舟子近两年来在《中国青年报》等报刊上发表的科普美文的合集,内容涉及奇妙的生命现象、有趣的科学发现、鲜为人知的科学史故事和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实用性。

对这些谜题,方舟子一一详细剖析,有根有据的娓娓道出这些谜题背后的科学真相。同时,引导读者思考,增添阅读的快感,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目录

新十万个为什么

 象为什么不长毛

 孔雀为什么长着大尾巴

 人为什么不长体毛

 为什么男人也有乳头

 为什么绵羊不是绿色的

 飞蛾为什么要扑火

 为什么婴儿逗人喜爱

 我们为什么会脸红

 我们为什么有两个鼻孔

 我们为什么会流鼻涕

 我们为什么会发烧

 为什么夜空是黑暗的

 世界是一张网

 没有统治者的和谐社会

 小资、强盗、小偷与骗子

 蟑螂的民主决策

 好人和骗子的博弈

 你要当鸽派还是鹰派

 “石头—剪刀—布”的博弈

 像沙堆一样崩塌

 野火烧不尽

 生物大灭绝为什么反复发生

 金合欢的关系网

 一种奇妙蝴蝶的重生

 生命的奇迹

 不可能的小人国

 熊猫的迷离身世

 柯勒的黑猩猩

 最耐渴的动物

 嗜血的生涯

 鲨鱼中的古怪另类

 屏气潜水分钟

 如鱼得水咸淡自知

 鳄鱼的眼泪

 鳄鱼的心脏

 苍蝇也爱打架

 美丽彪悍的斗士

 宝贝,宝贵的贝壳

 推测出来的动物

 冷血的哺乳动物

 为什么裸鼹鼠不怕痛

 比目鱼的眼睛

 身体大小决定性别之谜

 没有阳光的生命世界

认识我们自己

 一肚子的气

 就请你给我倒碗水

 生命的压力

 脸怎么黄了

 肤色深浅的奥秘

 人之初,爱美善

 在睡眠中生长

 奶是妈妈的好

 飞不用学,走也不用学

 我们都是非洲人

 男人爱貌,女人爱财

 人的性格是不是基因决定的

历史与传说

 西方也有“阴阳五行”

 阿基米德的镜子

 “神医”华佗的手术神话

 偏方是怎么来的

 达尔文人生的转折点

 达尔文的初恋

 达尔文的姻缘

 达尔文一家十“院士”

 达尔文的葬礼

 假如没有达尔文

 达尔文的革命

健康与陷阱

 “感冒”并非“伤风”

 神奇的流感病毒

 达菲是怎么炼成的

 达菲的疗效是怎么证明的

 达菲上市以后

 菠菜炒豆腐该不该

 有害无益的美味鱼翅

 益生菌能否益生

 磁疗真的能治病吗

 “保健水”能保健吗

 也揭秘“祖传蛇药”

 从慈禧太后的养颜术说起

 如果你崇拜太阳

 当眼保健操成为传统

 “蛋白精”的骗局

 今天你还喝牛奶吗

 “网瘾”是不是病

 全民补碘该不该

 美国为何全民“强补叶酸”

科学的前线

 地震预测的梦想与现实

 动物究竟能不能预感地震

 “能预报地震”的虎皮鹦鹉

 和地震“赛跑”

 跑还是不跑,是个问题

 假如照片上的华南虎是真的

 纸老虎发光的秘密

 “长江女神”的“功能性灭绝”

 拥有自己的“生命之书”

 “人兽杂交”不会产生怪物

 相对论有没有用

 猪被冤枉了吗

试读章节

一种奇妙蝴蝶的重生

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采集蝴蝶是一项非常流行的爱好,其中最受追逐的标本之一是一种在中国也产的灰蝶科蝴蝶,英国人称为大蓝蝶(中名嘎霾灰蝶)。实际上这种蝴蝶既不是很大,也不是很蓝。它并不是一种特别美丽的蝴蝶,被特别看重的原因可能是其难得:它数量稀少,而且生长在人迹罕至的荒野,每次采集相当于一次远征。

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大蓝蝶被采集制作成了标本。至今还有大约3000个大蓝蝶标本收藏在英国的博物馆里。在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有人呼吁对它进行保护。进入汽车时代以后,到大蓝蝶栖息地采集更加方便了,有的地方的大蓝蝶已经绝迹,保护变得更为迫切。1930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大蓝蝶保护区,围起栅栏,雇了一名铁匠在那里看守不让人采集标本,停止在那里烧荒,并禁止放牧。那里原来生活着一个较大的大蓝蝶种群,但是在受保护9年之后,就一只不剩了。

此后还有更多的大蓝蝶保护区逐渐建立起来,但是大蓝蝶的数量却越来越少。1950年代时英国大约还有数万只大蓝蝶,到1972年时只剩下了300多只。1975年英国通过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首次把大蓝蝶列为法定保护对象,但已无济于事。1979年,英国最后一只大蓝蝶死去。

大蓝蝶在英国灭绝的前夕,牛津大学杰里米?托马斯(Jeremy Thomas)等人追踪残存的大蓝蝶的生活史,发现了大蓝蝶灭绝的秘密。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博物学家佛罗霍克(F.W.Frohawk)在研究了大蓝蝶20年之后,已发现了它与蚂蚁存在着奇妙的关系。托马斯等人的研究表明这一关系要比人们想像的还要奇妙得多,也重要得多。

大蓝蝶对生活的要求极为挑剔,离不开一种百里香植物和一种红蚁。每年的六、七月间,是英国大蓝蝶飞翔的季节。每只大蓝蝶成虫的寿命只有四、五天。在短暂的生命结束之前,雌大蓝蝶必须找到合适的百里香产卵。这些百里香必须是生长在红蚁巢的边上,而且含苞待放。她把卵产在百里香的花蕾里。一、两周后,幼虫孵化出来,就以百里香的花为食。在吃了大约两周的花宴,蜕了三次皮之后,幼虫掉到了地上,等待路过的红蚁发现它。

大蓝蝶幼虫靠分泌蜜汁吸引红蚁。红蚁发现大蓝蝶幼虫后,会用触角拍打它,让它分泌蜜汁,然后把它带回地下蚁巢。在蚁巢里,其他红蚁和红蚁幼虫围上来,分享大蓝蝶幼虫的蜜汁。等到蜜汁被吃完,大蓝蝶幼虫失去了利用价值,就有生命危险,所以它还必须能够保护自己,像红蚁幼虫那样蠕动,散发出红蚁的气味和声音,让红蚁误以为大蓝蝶幼虫是它们当中的一员,允许它继续在蚁巢中住下去。

大蓝蝶幼虫必须在蚁巢中整整待上10个月,不仅能躲避天敌,而且还有营养丰富的食物供享用。在给了红蚁一点小甜头后,大蓝蝶幼虫在蚁巢内四处走动大吃红蚁的卵和幼虫,把自己吃成大胖子。在这种情况下,大蓝蝶幼虫仍然危险重重。如果蚁巢中有蚁后,她会误以为大蓝蝶幼虫是一只以后也将变成蚁后的超级红蚁幼虫,从而发出化学信号让工蚁把它杀死。如果蚁巢的规模太小,或者红蚁又搬来了一只大蓝蝶幼虫,红蚁的卵和幼虫不够吃,大蓝蝶幼虫最终也会饿死。

所以大蓝蝶幼虫藏身的蚁巢规模要足够大,不能有竞争同伙,还不能有蚁后。在满足了这些苛刻条件之后,大蓝蝶幼虫才能在蚁巢内安全度过秋、冬、春三季,在蚁巢内结茧、化蛹,在夏天来临时变成蝴蝶,从蚁巢中走出,飞翔而去。

如果没有红蚁的收养,大蓝蝶不可能生存。红蚁本身对生活环境也有一个要求:它们喜欢温暖,在朝南向阳的山坡筑巢,而且地面上的草的高度最好少于2~3厘米。如果草的高度太高,把阳光遮住了,蚁巢的温度太低,红蚁幼虫会冻死。  大蓝蝶的栖息地被划为保护区后,禁止烧荒和放牧,反而让那里草的长势失去控制,让大蓝蝶更快地灭绝。即使是在没有保护的地区,山坡的放牧也越来越少。本来,还有野兔吃草能对之有所制约,但是在1950年代,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入侵英国,让野兔患上致命的粘液瘤病,野兔的数量锐减99%。随着草皮越长越高,大蓝蝶依赖的那种红蚁迅速消失,被另一种较耐寒冷的红蚁取而代之,这种红蚁也喜欢吃大蓝蝶幼虫的蜜汁,但能识破伪装,将它杀死。等到草皮高度超过10厘米,连百里香也难以生长、繁殖了。

这些发现来得太迟,无法拯救英国大蓝蝶的灭绝。但是大蓝蝶在其他国家还有幸存,可以从那里引进。英国逐渐恢复了52处百里香草地,并进行管理,通过割草、放牧绵羊控制草皮的高度,红蚁数量也随之上升。1983年起,大蓝蝶被从瑞典带到英国释放,它们逐渐在30多个地方成功地繁衍下来。到2008年,英国大蓝蝶的数量已多达数以万计。

大蓝蝶成了第一个成功获得重生的濒危蝴蝶物种,这一切都是由于对它的习性和灭绝的原因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英国大蓝蝶因人类的盲动而灭绝,因科学的进展而重生。生态学的研究让人类有了逆转环境恶化的能力,但是如果环保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想当然地采取行动,结果反而会更为糟糕。

P70-72

序言

告诉我为什么

幼儿开始会说话后,最爱问的是“这是什么”。等到再大一点,他们就会不停地改问“为什么”了。儿童虽然很有探索精神,喜欢刨根问底,但是也很轻信,不管多么刁钻古怪的问题,大人用一两句话随便给一个答案,他们也就满足了。

等儿童再长大一些,有了怀疑的态度,学会了思考,就不容易打发了。于是解答“为什么”的科普读物应运而生。

在科学出现之前,人们对“为什么”的解答都是出于臆想。中国学者的解答依据是神话传说和阴阳五行之类的玄学,西方学者则多了一个神学解答,而且人们从小就被灌输。有一首传统英语儿歌《告诉我为什么》如此唱道:

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

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

告诉我为什么天空如此蔚蓝,

那么我将告诉你为什么我爱你。

如果你以为这是在激励儿童去做科学探索,那就错了。这首歌的第二段马上就给出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回答,要对儿童做所谓的“终极关怀”:

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

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

因为上帝创造天空如此蔚蓝,

因为上帝创造了你,那就是为什么我爱你。

把想不明白的问题,都归为上帝(或神仙、外星人)所为,从此不去做进一步的探索,是一种非常煽情然而也非常懒惰的做法。何况这些问题都已有了并不复杂的科学解答,并不需要抬出“上帝”来吓人。恒星会发光是由于它们有巨大的质量,在引力作用下,恒星内部有很高的温度,引起核聚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常春藤缠绕而上是着为了获得阳光进行的向性运动(植物的叶子有朝着阳光生长的向光性,而茎有朝着与重力相反方向生长的负向重力性)。晴朗的天空之所以呈蔚蓝色是由于空气分子对阳光的散射引起的,阳光中的蓝光波长短,散射比较强。这种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的,称为瑞利散射。至丁男女之爱,则离不开激素的影响。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曾经据此给上面的儿歌改了歌词:

核聚变让星辰闪耀,

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

瑞利散射让天空如此蔚蓝,

我之所以爱你是由于睾丸激素。

对这些解答当然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比如,植物为什么会产生向性运动?我们可以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向性运动的机理(和植物生长素或生长抑制物质的不均匀分布有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机理?我们可以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解释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一步一步地追问下去,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某种自然现象,对它有更透彻的了解。现在回答不了的,也可以留待以后的研究结果。但是这种追问不可能无限地继续下去,总有必须叫停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说这个问题没有科学意义,是个伪问题。比如,如果有人继续问,为什么会有自然选择?我们只能告诉他,这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必然会出现的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去追究为什么会出现自然规律,没有科学意义。

有些人可能会兴奋地说,原来科学并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回答的啊,科学回答不了的,就交给我们哲学家、神学家来进行“终极关怀”。对上面的问题,有人会说。自然规律是上帝创造的。但是这既无法让人信服,也不增加任何知识量,纯属多余。否则,我们也可以学着继续追问:为什么上帝要创造自然规律?为什么会有上帝?……如果你要说上帝是“第一因”,到了上帝这里就不能再追问了,那么我们也可以把自然规律作为“第一因”,没有必要再加一个子虚乌有的“上帝”。科学回答不了的,哲学、神学的回答也只能是自作聪明。

书评(媒体评论)

方舟子博士是一位具有良好生物学专业背景、行文严谨的优秀科普作家。这是一本引领读者感受生命奥妙的科普力作。

 ——王志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眼下中国,假如只推荐一位科普作家,“方舟子”三个字,我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道理嘛,很简单:他靠谱、勤恳、丰富,而且愈发有趣。

——司马南(电视主持人、媒体评论员)

无知的人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肯接受新知识的人,方舟子的行文说话的风格有争议,但如果以此为理由不去注意他提供的事实,就是无知。作为一个记者,我认同他“对真相要有洁癖”的说法,真相不能附加任何前提,不能强制要求真相长着一张慈眉善目的脸,那样的结果很可能是普遍虚伪的产生。方舟子的观点并不代表正确,但唯有更精确的事实才能辩驳他,唯有这样方式的辩驳,才能保证科学本身“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自由。

——柴静(中央电视台记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象为什么不长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舟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03270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2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