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分享快乐(微软最年轻首席开发经理的另类成长道路)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了一个中国男孩在海外的成长经历。阳阳加入微软时20岁,是团队中年纪最小的成员,数年后他在微软的职位是首席开发经理。“首席” 是在公司里的级别,只有少数人能达到。2009年,在微软全球所有的首席开发经理中,阳阳是最年轻的——30岁,是微软这个级别里有史以来成长最快的人之一。微软的开发经理一般会管理一个25~60人的开发团队,比如Microsoft Word差不多是一个50人的团队在开发。阳阳的团队就有50人左右。

这是本家长和孩子们的必读书,相信它会让那些关心自己孩子成长的家长开卷有益。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一个十岁的中国男孩在海外的成长经历,他到美国后第二年便获得一了双重学籍,一边在中学继续完成学业,一边在大学读书;他曾连续四年被选中参加全美奥数比赛并频频取得美国各等级的作文大奖,靠自己的力量到康奈尔大学读书,后成为微软最年轻的首席开发经理等等。

好比两条同时推进的曲线,一条不断上升,一条一路下滑。他渴望朋友,朋友离他而去:他渴望友谊,友谊随风飘走。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险恶江湖,对于他而言是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显得如此单纯,如此稚嫩,毫无生活经验,孤独和自卑如影随形,无论如何也拂不去。他不断问自己,友谊和成功究竟哪个最重要?人生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个男孩明白了怎样去爱自己和怎样无条件地把爱献给别人的过程,好比一滴水融入江河大海。在成长的过程中他认识了许多美国人并和他们成为朋友,期间发生了许多故事,酸甜苦辣,百味俱全。

目录

一 快乐的阳阳

 十岁顽童单身走大洋/3

 绰号“小精豆”/8

 五姑奶奶不见了!/11

二 初到美国

 “妈妈,爸爸,我来了!”/17

 宾厄姆敦/20

 数学题是世界语/26

 启蒙老师——诺波斯基/32

 老街遇险/37

 第一个密友是杰克/41

 朱莉安娜一家/44

 要学的东西太多了/51

 知道中国的孔子吗?/54

三 在美国的高速路上

 我叫“亚历山大”/61

 双重学籍/68

 小小报童的苦与乐/72

 第一次讨价还价/77

 第一个游戏程序/79

 名声大震的“德斯莫城堡”/85

 为儿子鼓掌!/94

四 追寻自由

 上帝赐予你智慧和勇气/99

 “和善大使”/106

 没有答案就是答案/111

 震怒的中心/121

 求职,周游美国/128

 “西行公司”/136

五 两代人

 不想回家/147

 遭遇胆战心惊的时刻/155

 世界进入迷失方向的年代/163

 美洲永远的谜/166

六 最重要的是爱

 绮绮和老顽童的故事/173

 横跨美国十一州/182

尾声 故事刚刚开始

后记/203

试读章节

“妈妈,爸爸,我来了!”

地球另一端,苦等阳阳到来的父母心情之紧张、激动、焦虑、不安不亚于阳阳本人。早在数月前,阳阳即将上路的消息就搅动了远在美国纽约附近小城宾厄姆敦市阳阳爸妈的神经。儿子是否能够平安抵达?能否适应独自上路的环境变化等,一大堆疑问搅得林力心神不安,思绪万千,睡意全无。她蹑手蹑脚悄悄起身,拿起刚刚为儿子买来的一只玩具熊紧紧抱在怀里。窗外,天空渐渐显露出一抹鱼肚白,冬季凌晨的宾厄姆敦透着一股寒气。房门前是萨斯奎哈纳河的一条支流,河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圣诞节前两三个星期,过节的气氛开始浓烈起来,有的人家已在装点自家的房屋了。

刚到美国,林力学习英语的同时,在一家计算机公司打工。国内计算机高级工程师初到美国不得不“勉从虎穴暂栖身”,先从流水线上的熟练工做起。尽管林力心里很不平衡,好在全世界工人阶级,无论白领还是蓝领,大家心心相印,彼此理解,相互关照。很快他们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女工程师产生了极大的好感,成为好朋友。后来,老板也心服口服,特意把已经跳槽离开了的她又请了回来,担当起技术总监和高级工程师的重任,是为后话。

当美国朋友听说,他们夫妇唯一的男孩几次被美国使馆拒签,表示这是违反人权法的。为什么要人为制造家庭分离?现在阳阳即将来美的消息一经传出,大家纷纷前来祝贺。宾厄姆敦距离纽约机场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那时林力没有自己的汽车,公司里一位名叫南希的女友说服她的一个’笃信基督教的朋友凯迪,一起开车送他们去机场接儿子。

路上,凯迪打开车里的录音机,一首快乐的美国歌,她摇头晃脑跟着唱起来,不断冲着林力点头示意,让她一起唱。虽然林力在笑在唱,其实激动得要命,都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了。终于看到了纽约肯尼迪机场,她长长吁了口气,看看手表。凯迪笑说:“放心!安全,准时!”南希笑得更加灿烂,她拿出一架个头不小的录像机,说要给林力一家“全程录像”!

肯尼迪机场是个值得拍照留念的地方。全世界各国人民有很多都是从此地进入美利坚合众国的,机场是他们双脚接触的第一块美国土地。人们排着弯弯曲曲的长队,等待接受安全检查,办理入境手续。幸运者顺利通过,开始实现美国梦的征程。不幸者被禁止入境,或被遣送回国,或干脆待在机场。

纽约肯尼迪机场于1942年始建,1948年命名为纽约国际机场,1963年又更名为肯尼迪国际机场。这是纽约市最主要的国际机场,也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机场位于纽约皇后区牙买加湾之滨,距离纽约市27千米。20世纪80年代末时,它共由7个候机厅组成,比当时的北京首都机场候机厅大许多,各候机厅之间有公路相连,形成一个长达8千米的环。

第一次到此的中国人大多可能迷失方向。虽说林力和丈夫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包括自己入港,加上接人、送人,经历无数,可是每一次来此仍深深感受到它的无比庞大。阳阳到美国十年后,肯尼迪机场开始建设空港轻轨运输系统,大约在阳阳第四次回国前后开通使用,与纽约地铁及长岛铁路相连。

话说林力一行四人,匆匆赶往来自北京方面国际航班的出口处。不久喇叭开始报道航班已经进港。

显示屏上打出阳阳乘坐的那一航班号。

飞机终于到了!

阳阳爸妈翘首企盼多时!加上热心的朋友们,四个人八只眼都瞪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紧紧盯着从出口处涌出的人群,仔仔细细,搜寻着每一个戴眼镜的中国小男孩。大概心情过于紧张,忙着录像的南希一转身踩到林力的脚上,忙说:“SoHy。”林力笑说:“你拿着那东西乱转什么!又不认识我儿子!”

“我见过照片呀。你天天都举在手里。”

人群已经走完,最后一个人也走了。竟然不见阳阳的踪影!

这下可急坏了大家,全部的兴奋一落千丈,变得无比焦虑。找吧!爸爸留在出口,美国朋友领着林力楼上楼下一路狂奔,四面八方,找了一遍又一遍,又冲回原来的出口。林力再也忍不住,高声喊道:“阳阳!”

阳阳并没有听见妈妈的声音。他跟着人群往出走,走哇,走哇,走到了出口。爸妈在哪里?谁是妈妈和爸爸?阳阳傻眼了!好在一同下飞机的中国女留学生陪在身边,始终不肯离去。其实,双方都曾经不止一次看到了对方,可是谁都没有认出对方。“相逢对面不相识。”阳阳东张西望,突然……

当林力再次出现在出口时,那高高的个子,那矫健的步伐,手上还紧紧握着一只毛绒玩具熊!一切都是那么眼熟!那么亲切!妈妈离开中国的时间比爸爸晚两年,阳阳依稀有些感觉和印象。是妈妈!就是妈妈!旁边那个“眼镜”,当然是爸爸!

阳阳终于认出了爸妈!刹那问,阳阳激动、兴奋起来。阳阳大声喊叫着:“妈妈,爸爸,我来了!”狂奔过来!一切,就是在做梦。他扑到妈妈怀里,紧紧抱住妈妈的腰。爸爸又紧紧抱住他们俩。

南希赶紧用摄像机记录下全家人团聚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阳阳第一次踏上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上的一幕。对于阳阳而言,这一幕颇具历史性意义。事后妈妈反复重放,其实阳阳就在人群中,戴着个小眼镜,背着个小书包,神气十足。

在爸爸眼里,小毛头、小顽童长成个大男孩。在妈妈眼里,阳阳长高了一截。在南希和凯迪眼里,阳阳就是个小不点儿!

林力找到儿子,又开始取行李,几只装满书的大箱子,沉甸甸的。读书人走到哪里都少不了带一大堆书。总之全家团圆,热泪盈眶。阳阳梦寐以求的全家团聚的美好场景在现实世界中发生了。在团聚的那一刻,他们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家人。经过长途旅行,阳阳兴奋、委屈多于疲惫,连在飞机上绞尽脑汁琢磨的逗乐节目也忘得干干净净。此刻,男孩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发觉腹中空空,肚子饿极了。在车上,林力出发前在家里煮好的茶鸡蛋,他吃了一个又一个,还拼命喝水,小肚皮塞得圆滚滚。多少年后,提起那天的事,阳阳津津乐道:“那是妈妈煮的最香的一次茶叶蛋了。太香了!”

他们一行五人在纽约唐人街吃了顿美国化的粤菜。妈妈的两个美国朋友使用中国筷子比使用刀又还熟练,她们不时瞅瞅这个圆头圆脑的小毛头,阳阳忍不住淘气地“喵”了一声以示回应。她们热情洋溢地与爸妈说话,滔滔不绝。爸爸翻译给他听,凯迪阿姨说他是个漂亮的中国男孩。南希阿姨说他长得像妈妈。

P17-20

序言

一个初秋的傍晚,微风习习,国内一所知名大学的礼堂内正在举行一场主题为“成功的24个公式”的演讲。

微软中国首席开发经理阳阳在全场观众的掌声中登上讲台,他穿了一件嫩绿色长袖T恤,格外引人注目。阳阳举止从容,面带微笑,看来他的心情极佳。在演讲之前,阳阳首先向大家展示了几幅照片,他介绍说:“这是今天下午,亚勤(张亚勤,微软中国地区总负责人)为我们颁奖(即‘卓越工程奖’)的照片。这是我们团队的主要成员(照片中,站了五个人。有三个人分别穿着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上衣)。看,我们三个站在一起像不像‘红绿灯’?”

“像!”有人大声回应。

“之前我们没有商量过穿什么样的衣服。说明我们团队的成员有心灵感应,配合得非常默契。”阳阳一席话博得了现场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演讲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场……

本书的主人公阳阳加入微软时20岁,是团队中年纪最小的成员,数年后他在微软的职位是首席开发经理。“首席” 是在公司里的级别,只有少数人能达到。2009年,在微软全球所有的首席开发经理中,阳阳是最年轻的——30岁,是微软这个级别里有史以来成长最快的人之一。微软的开发经理一般会管理一个25~60人的开发团队,比如Microsoft Word差不多是一个50人的团队在开发。阳阳的团队就有50人左右。

微软给一个工程团队的最高荣誉是“卓越工程奖”,每年微软中国区会把“卓越工程奖”颁发给一个团队,阳阳所领导的团队是全微软唯_两次获此殊荣的团队。除此之外,阳阳还被国内的一流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和客座讲师。

作为同代人,起初我对阳阳的经历颇不以为然,甚至有些不服气。如果我也能够像他那样,十岁就到了美国,说不定现在会比他更为出色。他的运气好。况且,30岁在IT业已不算年轻。不要说在美国,即便是在国内,大学刚毕业就成为巨富,诸如亿万富翁,也不是什么新闻。他的故事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在对他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我发现原来这个“幸运儿”的经历竟和我有许多相似之处!初到陌生环境时的恐惧、退缩,成长中的困惑、彷徨,青春期的叛逆,同父母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同亲密挚友的误解与和解,感情的折磨,渴望爱与被爱……阳阳并非一帆风顺,或许他比一般人聪明,运气好,但他吃的苦头不比别人少,付出的努力却比别人多。

写阳阳就得提到他周围的亲人。爷爷、奶奶当年从上海滩十里洋场冲出高校大门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姥姥、姥爷从蜀地的深宅大院到陕北黄土高坡,一生信仰马列,为国为民,奋斗不已。

阳阳的家族四世同堂,全家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男女老少全戴着形状各异的眼镜,眼镜度数最低的数百度,最高达到上千度。人人神态凝重,唯独阳阳,小眼镜,笑容满面,天真烂漫。

挖掘那笑容背后的故事可以让大家共同分享快乐,这已成为我写作的冲动。本书素材主要来自阳阳本人及其家人,特别是他的母亲林力的讲述。

写书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热情又极富责任心的朋友们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所有照片均为林力和阳阳在美国期间拍摄,并特邀绮绮的父亲为本书画了插图。为了尊重并保护朋友的隐私权,书中人物除少数人如诺波斯基、查维斯等使用真名外,其余皆为化名。另外,书中的某些议论与理念并非代表主人公本人,是取自所采访的其他相关人士。

丹妮

后记

关于“分享快乐”这个主题,一些朋友与我有过不少议论,我保留了部分对话内容。经常有人问:为什么阳阳在美国会表现得如此出色?是不是他的父母亲在教育方面有什么独门绝技?其实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读者照着阳阳这套“程序”如法炮制,获得成功。事实上,每个人都要下工夫去寻找适合自己走的那条路,想走捷径、照搬他人的模式是行不通的。我认为林力(本书主人公的母亲)对阳阳教育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希望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真是很难说得清。不过,看过本书的许多人对我说,他们受到启发,开卷获益,我颇受鼓舞。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经常挂在嘴边的是:我国的教育水平高,在中小学阶段的课程比国外学的多、学的难。其实这些恰恰反映了中国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这是优势,我们先行了一步;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又极大束缚住了孩子的天性,因为此种方法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按照给定答案思考的思维模式。于是乎小孩子到了美国,原先的优势被释放出来,同时开发了他们被压抑的天性,即孩子们的想象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这就是差别。

林力的信仰当然同阳阳有关系:一是因为有这样的信仰,所以才能教育阳阳向善。二是信仰引发日后母子二人的分歧,也是阳阳拼命要离开家的原因之一。如果只写阳阳的故事就成了事迹报告了。没有林力就没有阳阳,母亲对于儿子的影响很大。林力是辅线,点到而已。母子二人的故事很有代表性,用他们的故事来反映一类人的遭遇。阴差阳错的是母子二人又都是IT人。至于理想主义,是碰撞不是冲突。这是美国人非常喜欢谈论的话题,不需要回避。金融危机,西方的政治家、学者把马克思的理论抬了出来,马克思的书又开始在世界范围热销。人们开始反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理念、种种弊端反思。这些都是事实,我为什么不能写呢?

阳阳说他在美国从来没有生日的感觉,这不完全是事实。不过林力确实没有举行非常正规的仪式并且以隆重方式说:今天你过生日!Happy Birth Day!中国人那时尚无“引进”这种过生日的形式。阳阳在美国过第一个生日时,林力特意在网上给他订购了一台电子琴,是那种货到付款的。哪知左等右等在预定的时间里没有送到。于是林力赶紧跑到商店又买了一台。后来网上购物的账单送来了。对方要打官司,说因为“拒付款”。法律调查时,正碰上从商店买的电子琴送来了。谁拿走了网上订购的电子琴?不知道。总之真正的订货人没收到。没有收到货当然不应该付款。在收到电子琴的单据上签字的是谁?显然不是林力。折腾半天,最后不了了之。电子琴的弹奏软件里有初级、中级教程共36课,可以在一年左右时间里完成。阳阳非常喜欢,自学成才,自娱自乐,陶醉在刚刚学会的十几首曲子之中。他曾在学校里弹奏给同学们听。老师很惊讶:相当不错嘛。至今林力仍保留着当年的琴和谱子。

林力很少表扬儿子。林力在孩子取得成就后非常高兴,可就是不口头表扬,担心孩子峤傲。她现在反思:这样做也许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某种伤害。

一个快乐顽皮的男孩到了美国,感觉不快乐。没有朋友,没有生日蛋糕,没有时髦的新衣服,什么都没有,语言有困难。是呀,快乐到哪里去了?由于爸妈不爱他了,他才不快乐吗?

不快乐,最初是物质上的,后来是精神上的和观念方面的。物质上的问题好解决,精神和观念的问题解决起来却难多了。这才是他苦难(感到苦难,迷茫,困惑)的真正根源。他真的明白这一点吗?

人们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阳阳的爸妈能舍得让自己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受苦受难吗?他们最艰难的时期并非持续相当长。阳阳承认,他们搬了许多次家,每一次都比上一次的房子更大。说明在物质上一直在不断改善。为什么仍然会觉得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呢?因为精神和信仰上的分歧越来越大罢了。

他在诺波斯基和杰克一家人那里找到快乐。这是美国人送给他的礼物。他在学业上有长足进步,他快乐。与知心朋友暗中竞争,非要争个输赢。赢了,当然快乐。朋友却因此离他而去,他不快乐。

可以说,对阳阳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爸妈。因有他的爸妈,才会有今天的阳阳。顽,顽强,顽固,或者说是执着来自爸妈;顽皮是天生。少了爹妈的分量,就会少了他独特之处,他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苦难”。

事实上,阳阳一直生活在爱之中:爸妈的爱,诺波斯基的爱,威廉的爱,杰克一家人的爱,甚至养活十几只小猫老妇人的爱等,这些不都是爱吗?为什么他没有感觉到,认为没有爱!依然觉得自己苦难无边呢?

因为他不懂得爱,不知道如何爱自己和别人。一个不知道爱的人,你怎能认可他是个快乐的人呢?他一直都是个大孩子。因为他是个大孩子,他才会胡闹,胡闹完了,自己还觉得挺快乐。同时,他更为自己能够成功地飞奔在美国的高速路上快乐。关于爱,关于人际关系等等,他从未认真思索,他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

找到爱,不如说是发现爱,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人们往往是在失去后才觉悟到——原来自己那么轻易放弃和失去的东西竟然是人世间最珍贵的。阳阳也一样。因为失去,才会痛定思痛,彻底反省。

阳阳强烈地渴望得到爱。他发现爱,找回爱,是在他情感和事业都跌入人生最低谷的时期。为追寻自由,他从东海岸跑到西海岸,远远地离开了家,结果遭遇挫折。我写这一节时,采取了两条线索并行的手法:一条是情感线索,一条是事业线索。情感上从开始的兴奋到失落、迷茫到失而复得,悟出人生真谛。事业上从与同事交往的失败和工作业绩最差到找回快乐,明白“分享”的真正意义。其间,出现两个充满人情味的关键人物——绮绮和老顽童。他们的故事交错并行,相互影响和推进,缺一不可。

最后还要告诉读者,到本书出版时阳阳已成为一家公司的副总裁。

“什么?”得知此事,我惊讶得半天无语。

阳阳神态自若,嘿嘿一笑说:“等我出差回来再跟你解释吧。”

这小子!

丹妮,2009年12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分享快乐》讲述了一个孩子成才的经历和原因,期间发生了很多生动活泼和发人深省的故事。我认为它是目前流行的青春励志书里的“另类”,它让我得到很多的启发和教育。感慨颇多。

电视上播放的有关青少年网瘾学习班上,几乎百分之百的孩子都认为是因为缺少家长的“爱”导致的。反思我们做家长的言行,难道我们给予孩子们的爱还少吗?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哪个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可是。到底什么是爱?怎样才是真爱?人们又如何分享爱?对于家长和孩子们来说,确实是值得认真思索的重要课题。此书可以说是从一位孩子角度来提出和描述这个主题的。

这是本家长和孩子们的必读书。相信它会让那些关心自己孩子成长的家长开卷有益。丹妮的第一本书能写的这么好,真的很不错。

——李新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分享快乐(微软最年轻首席开发经理的另类成长道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丹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32364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7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