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话剧史话/近代精神文化系列/中国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梁淑安编著的《话剧史话》是近代精神文化系列中国史话丛书之一,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

内容推荐

梁淑安编著的《话剧史话》讲述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急遮的变化,中国文学进入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期,戏剧也不例外。清王朝长久闭锁的国门被列强以武力强行打开以后,东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当“泰西新声共太平洋澎湃而来”的时候,中国的传统戏剧舞台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强烈冲击。从此一种新式的、能够更好地表现现代民众生活的戏剧形式出现在了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并逐渐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话剧史话》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

目录

一 创始期的早期话剧

 1.立时代召唤而生

 2.上海的学生剧

 3.王钟声与春阳社

 4.春柳社——话剧创始期的海外兵团

二 文明戏的发展兴盛

 1.革命的宣传队——进化团

 2.新剧同志会——春柳剧场

 3.王钟声与刘艺舟的北上演出

 4.新剧的蓬勃发展与广泛传播

三 早期话剧的“中兴”与衰落

 1.早期话剧的商业化

 2.文明戏的衰落

 3.南开学校的早期话剧及其他

 业余演剧活动

四 爱美剧(非职业戏剧)的兴起

 1.一场关于新旧戏剧的大论争

 2.非职业戏剧团体——民众戏剧社

 3.陈大悲与“爱美剧”运动

 4.上海戏剧协社

五 戏剧教育的兴起

 1.人艺剧专

 2.北京艺专与国剧运动

 3.广东戏剧研究所与戏剧学校

六 南国戏剧运动与南国社

 1.田汉与南国戏剧运动

 2.南国社

 3.南国社的“左转”及其影响

七 话剧文学创作的繁荣

 1.“五四”以后的话剧文学建设

 2.欧阳予倩

 3.郭沫若的早期历史剧

 4.田汉

 5.丁西林的喜剧

八 左翼戏剧运动的兴起

 1.上海艺术剧社_

 2.左翼戏剧家联盟

 3.剧联领导下的戏剧团体和演剧活动

 4.建立剧场艺术

九 现代话剧的专业化和正规化

 1.“五四”以后第一个职业话剧团体——中国旅行剧团

 2.话剧团体的职业化

十 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1.国防戏剧运动

 2.抗战期间革命剧运的野战军——救亡演剧队与抗敌演剧队

 3.抗战相持阶段话剧运动的发展

 4.沦陷区的艰苦奋战

十一 成熟期的话剧文学创作

 1.曹禺的剧作——中国话剧文学成熟的标志

 2.夏衍的剧作

 3.郭沫若40年代的历史剧

十二 解放区的话剧

 1.江西苏区的红色戏剧

 2.延安鲁艺和各解放区的话剧运动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急遽的变化,中国文学进入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期,戏剧也不例外。在清王朝长久闭锁的国门被列强以武力强制打开以后,东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当“泰西新声共太平洋澎湃而来”的时候,中国的传统戏剧舞台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强烈冲击。

中国的传统戏剧是载歌载舞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古典正统的传奇和杂剧自从走上贵族化、宫廷化的道路以后,日趋没落。曲文是古奥艰深的诗体韵文,道白也是韵律化、音乐化的。主要角色的定场白还要求用四六对偶的骈文,堆砌典故,雕饰词句,与日常口语有很大距离。与之相应的动作叫身段,是把现实生活中的行动加以夸张化、舞蹈化,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定的“程式”。表演体系的程式化、凝固化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逐渐拉开了距离。后起的地方戏曲虽然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但其中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剧种,如京剧,在进入宫廷,渐趋成熟以后,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均较初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剧目极大丰富的同时,思想倾向复杂化了;艺术风格也从浑厚朴实转向精雅细致,在演出规制、舞台布局、表演艺术等方面的规范化、程式化逐渐形成,脱离剧情的绝技(绝活)大量出现。至光绪末年,由于观赏性、娱乐性的畸形发展,多数剧目距离现实较远,不能很好地体现时代精神。  一

风云激荡的巨变时代要求剧作家担负起历史重任,把唤醒民众,进行启蒙教育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当具有进步思想的剧作家把戏曲这种艺术形式当作现实斗争的武器时,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便尖锐地暴露出来,需要寻求一种更适宜表现近代生活的戏剧形式。戏剧改良势在必行。

传奇、杂剧的变革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到戊戌变法前后,由于题材的广泛开拓和不断更新的思想内容的要求,传奇、杂剧在艺术形式上已突破了传统的体制和模式,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首先,是剧本中曲与白的比重与地位的变化。传奇与杂剧统称为曲,“自来作传奇者,止重填词,视宾白为末着”(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被称为“宾”白的对白在剧本中所处的地位。但到了清代末年,戏曲作品中曲的比例明显减少,而且作者谱曲多无视严格的曲律约束;对白的比例则显著增加,已不再处于“宾”的陪衬地位,多用以表现戏剧发展的关键性情节。

P1-2

序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话剧史话/近代精神文化系列/中国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淑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20554
开本 32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8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1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24
丛书名 近代精神文化系列
印张 5.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6: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