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教史话/思想学术系列/中国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魏道儒编著的《佛教史话》是中国史话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简洁流畅的文字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关佛教发展的历史,以期使读者能全面了解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及其发展趋向。

内容推荐

魏道儒编著的《佛教史话》以简洁流畅的文字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关佛教发展的重大事件和变革、主要的佛教人物及其事迹思想、众多佛教宗派的兴衰消长、中国僧侣的特有风貌等,同时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刻印和流通,佛教基本理论的源流和核心内容,诸多佛、菩萨等崇拜对象的起源、构成和社会功能等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叙述,以期使读者能全面了解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及其发展趋向。

目录

一 “一个幻想的太阳”

二 佛教初传与早期形态

 1.域外佛教一瞥

 2.汉代佛教传播

 3.汉代佛经翻译

 4.汉代佛教风貌

三 社会普及与般若思潮

 1.三国西晋佛教概况

 2.玄学促动下的佛学

四 民族融合与区域特色

 1.供奉戎神与灵异布道

 2.道安生平与传教成就

 3.罗什译经与罗什僧团

 4.江南佛教与名僧风度

 5.格义拟配与六家七宗

 6.慧远僧团与协契皇极

五 多元开拓与诸派师说

 1.平稳发展的南朝佛教

 2.剧烈波动的北朝佛教

 3.风行社会的菩萨净土

 4.沟通中外的传经求法

 5.南北各地的译人译籍

 6.分道弘扬的诸派师说

六 佛教昌盛与诸宗态势

 1.隋唐佛教的整体构架

 2.隋唐诸帝的佛教政策

 3.天台诸祖与天台教义

 4.吉藏与三论宗

 5.信行与三阶教

 6.玄奘与法相宗

 7.华严诸祖与华严教理

 8.禅宗的形成和演变

 9.开元三大士与密宗

七 义学衰落与禅门独盛

 1.宋代佛教政策

 2.译经与刻藏经

 3.诸宗兴衰一览

 4.编集语录、灯录

 5.公案诠释之学

 6.两种禅法体系

八 汉藏融合与汉地诸宗

 1.元代佛教新格局

 2.曹洞宗和临济宗

 3.白莲教和白云宗

九 明代佛教与清代佛教

 1.明清佛教政策

 2.明清佛教走向

 3.居士佛教概观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中华民族引进异国文化,有过一系列历史创举。对佛教的吸收容摄、改铸重塑,曾经是轰轰烈烈,历时长久。这些虽然是陈旧又陈旧的历史往事,其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却不少。

从两汉之际到唐宋,域外佛教的持续输入高潮迭起。外籍和汉族僧侣或东来传教,或西去求法,在传播佛教的同时,也增进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加深了各族间的相互理解,建立了彼此珍视的友谊。他们的活动直接开阔了人类的文化视野,激发起超出宗教范围的创造智慧。

当佛教进入中原大地时,它在域外已经成长发育了约500年,是一种成熟丰满的宗教形态,自然带有浓重的异国情调。经过中国社会的长期熏染陶冶,佛教文化与汉文化从冲突碰撞到协调融合,形成了它适应中国社会的独特外貌和内在精神,具有旺盛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彻头彻尾地浸透到汉文化的各个层面。

佛教义学恢弘博杂,曾长期成为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有影响的思潮,并且代表过某些时代抽象思维所能达到的水平。佛教学僧创用的一系列名词、概念、命题及其思辨方式,颇有活力地运行于中国古代思想界。从玄学到理学,从道家哲学到儒家哲学,受佛教的浸润程度随时代前进而不断加重。中国的所谓儒、释、道三种教化体系,实际上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融状态。到了近代,某些进步的思想家仍然埋头发掘古老的佛教义学,寻觅构造新哲学的材料。

中国佛教的典籍汗牛充栋,既有出自著名翻译家之手的大量汉文译籍,又有数量更为庞大的中国僧俗的撰述。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佛典并非只是在僧侣的案头摊开,而是普遍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在浩如烟海的各类佛教典籍中,不仅有教化世人的佛言祖语、荒诞神话,更有古人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实录,内容广泛,包罗万象。这些典籍实际上具有佛教遗产和世界文化珍品的双重价值,是具有不可取代性的、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古代文化宝藏。

在封建社会历史上,佛教曾对缓和社会冲突发挥过重要作用。阶级压迫、民族压迫、战争破坏以及各种天灾人祸,往往使农民失掉原来的生产和生活场所。他们被社会抛弃后无奈流人佛门,在那里找到重新生活的天地。禅宗的形成和发展,更使中国佛教这种特殊的社会缓冲作用表现得极为充分。从隋唐初期开始,避世求生的禅僧群体垦荒开田,自耕自食,农禅并举,为南北朝以来就存在的流民逃僧提供了生活基地和精神家园。

P1-2

序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教史话/思想学术系列/中国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道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25962
开本 32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3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1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2
丛书名 思想学术系列
印张 5.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