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学生的坟
内容
编辑推荐

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现在很多大学生迷茫、颓废、堕落或者盲目自我感觉良好,这部分人的思想、精神、信仰、未来的竞争力等都已经进入了坟墓。刘兴奇编著这本《大学生的坟》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思想、精神、信念之坟扒开,让它们显露出来。这在当今的大学,显得尤为重要。

内容推荐

“认清了你自己,就认清了整个世界。成大事者不拘专业,有软实力笑傲江湖。”

刘兴奇,他是教育界的犀利哥。他的每一篇文章都饱含思想和观点。他说要切除大学生的肿瘤,他说要挖了大学生的“坟”。

翻开这本《大学生的坟》,看他如何挖大学生的“坟”。

《大学生的坟》主要是写给那些上进但可能有点迷茫或者其他问题的人看的,是写给那些一直在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人看的。

目录

前言:切除大学生的两个肿瘤——迷茫与颓废

一、我的失败学

 1.我们都在这些地方失败过

 2.拥有良好性格品质的人才有失败的解药

 3.高中:是什么让我在失败中崛起

 4.大学:我在失败中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蜕变

 5.失败是一片养分充足的沃土

二、让人夭折的四大迷茫病毒

 1.没学英语怕上西天。学了英语命丧黄泉

 2.冒着考研的炮火愚蠢地前进

 3.兄弟,光努力是不够的!

 4.被阉割了商业意识的大学生

三、根除颓废癌症:认清你和你所在的世界

 1.你真的是一只鸡吗?

 2.那些未断奶的大学生

 3.他们是如何被QQ废了的

 4.吸血鬼是怎样炼成的

 5.像蛆一样地活着

 6.你是掩耳盗铃的大学生吗?

 7.现在大学生“腿残”的比“脑残”的还要多

 8.神侃大学生

 9.这世界有很多优秀的麻雀

 10.裹脚布与扯脚鬼

 11.为什么别人可以给你洗脑?

 12.为什么你经常变态?

 13.白痴定律

 14.该出口时就出口

 15.我跟你不一样

 16.选择属于你自己的美好

四、刘兴奇的日志

 1.你还在“找份稳定的工作”吗?

 2.希望是个好东西,它可以让你继续平庸着

 3.很多人都在不容易地活着

 4.我的大学为什么这么痛苦?

 5.我找工作为什么这么痛苦?

 6.我与游戏抗争的日子

 7.给大学生创业者的三点建议

 8.我为什么一直都没有被废掉

 9.大学爱情:我实话实说

五、软实力时代来临

 1.拯救你的沟通表达能力

 2.情商低能儿为什么是失败的宠儿

 3.我与软实力之缘

 4.写给“平二代”的话

 5.写给某些丑陋的中国人

 6.眼界与思维

试读章节

我见过很多努力的大学生,可是他们的努力方式却非常错误。我看见太多的学生花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在学英语,不仅没学出个什么名堂,还废了自己的专业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我见过太多的人在考研,仅仅是因为他们身边的人都在考或他父母让他考;我见过太多的人在疯狂自习和拼成绩,只是为了那点可怜的奖学金。这样的努力,就像南辕北辙一样的徒劳。我经常说,“兄弟,光努力是不够的,要会努力才行”,但很多人依然觉得自己“没错”。为了让那些愿意校正自己方向的人有一个参考,我将这些错误的努力方式归结为考研盲目症、英语癫狂症、高考后遗症、商业意识阉割症等,并在本书的相关章节予以论述。

我见过太多颓废的大学生,他们那颓废的精神世界、糜烂的生活方式、狭隘的人生格局、迂腐的思想观念,让我不仅为他们的未来叹息,更为中国的未来担心。很多人沉溺在网络游戏里,变得两眼呆滞一脸死相;很多人整日吊在QQ上,我把他们称为被QQ废掉的一代;很多人对国家大事和身边小事“没有兴趣”,佯装成熟,以为“世面见过很多”,我不禁为他们的“伪老龄化”担忧;很多人依然只学习考试范围内的东西,对考试以外的任何学习和书籍都“反感排斥”,让我觉得“考试机器”至今没有灭绝;很多人依然存在那些迂腐的稳定观念,为了一个挑粪的公务员工作挤得头破血流,让我觉得无能无志的人真的很多。

我见过很多迷茫的大学生,他们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他们也许不喜欢自己的学校,也许选错了专业,也许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许看到身边的人都在为考研、出国、实习、兼职、创业、学英语、找工作、考公务员等忙碌时,自己有力没处使,因为迷茫而干着急。

我见过很多贫困的大学生,他们要么在艰难地用自己的双手和脑袋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状态,要么逆来顺受地等待着各种救济、补助和未来国家发给自己的工资。

我见过很多内向、自卑、胆小的人,他们不敢跟别人交流,他们没有什么朋友,他们没什么爱好和特长,他们终日敏感、孤独、怀疑和否定自己。

在我读大学的七年当中,我也犯了现在大部分学生犯过的错误。

我当年也非常的迷茫,因为信息面不足而选错了专业,因为思想观念的陈旧而考错了研究生,因为前瞻性经验不够而去过很多不适合自己的公司。谁都知道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会是什么感觉,那种感觉,就相当于你不得不吞下你不喜欢的食物,就相当于你不得不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并朝夕相处。谁都知道因为迷茫而看不到出路的感觉是什么,那种感觉,就像你晚上走路看不清你下一步的落脚点。

我当年也颓废过,表现在曾经疯狂地喜欢上了电脑游戏,并因此而浪费了不少时间。

我当年也错误地努力过,表现在不会赚钱的时候只会疯狂地做家教,表现在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只会一天到晚地背单词,表现在内向、胆小、怕生的情况下只会拼命地去自习室自习,在未加分析的情况下盲目考研和考公务员……

我当年也内向、自卑过,表现在我经常性地不参加班会,因为我害怕热闹的场面,在那里感觉十分的压抑和孤独,但我确实很想参加班会,所以每次我都会躲在门外,用手把门推开一点点,从门缝里看同学们开班会,你永远无法理解一个男生可以内向、自卑到这种地步。

我当年也非常的贫困过,表现在大一刚开始的一段日子我每餐只用一个辣椒下饭。

但毕竟,我变过来了。

我用了长达七年的时间,将一个内向、自卑、胆小的人变成了一个性格外向幽默风趣的人,将一个讲话讲不清楚的人变成了一个伶牙俐齿的演说者,将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人变成了一个飞走在世界各地的人,将一个贫困的人变成了一个拥有自己公司的人。

也许有人说,花七年才将自己变过来,是不是时间花费太长?我知道有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一个很好的改变效果,但我更加清楚地知道,更多的人花了十七年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变过来。比如,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自卑、内向、胆小中痛苦地度过,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什么理想和激情,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依然迷茫着,很多人就算工作多年之后也依然在与贫困做斗争。

很多学生都会从不同的角度问及我的改变,迷茫的人问我是怎么认清自己的,内向的人问我是怎么改变性格的,贫困的人问我是怎么创业的,缺乏毅力的人问我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挫折都没有被废掉。因为我不是比尔·盖茨,没有他那种天赋和技术专长;我也不是李开复,没有他那比较好的起点和生存环境,作为和现在大学生从出身到生存环境都差不多的我,无疑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和参考价值。同时,作为一个生在80年代、长在90年代、创业在00年代的我,与现在的大学生更是没有太大的代沟,因为我们确实都处在这么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都面对着共同的问题,有着相同的感受。当然我也愿意拿出我那一点点成功的经验和大量的失败经验,与各位上进的朋友分享。因为我知道深陷迷茫、贫困和堕落环境中的痛苦。因为我知道经验分享的重要性,尤其是那种与大学生相近但又有些距离、离社会很近但又不局限于校园的经验,对于度过大学的迷茫期,显得更加重要。而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用时间和金钱换来的。我的经验也是如此,因为我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浪费了大量时间;因为我曾经也很幼稚,所以也亏了一些金钱。我一直在想,如果一路走来,我能得到更多人士的指导,也许我不需要走那么多的弯路和忍受那么多的痛苦。因为注重经验与见识,所以现在在做企业的时候,我非常注重与前辈企业家们的交流,往往我几年都琢磨不透的困惑,他们一句话就让我茅塞顿开了。

虽然我每年都要在各高校开展上百场目标学与软实力讲座,但依然有很多人没法听到我的演讲,他们会经常说些 “要是我在大一能听到就好了”、“为什么不来我们学校讲啊”之类的话。让经验普及和传承(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是促使我有动力每天对着电脑打十多个小时的字来写这本书的原因。

为了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看到我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的心路历程,更加直接地得到一些参考经验,我在书中用了一些章节来写自己的故事,希望读者能够“读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这句话是我一直持有的学习态度。牛顿说:“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而我更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要想少走弯路,需要站在前人的肩上。”

P9-12

序言

为什么书名叫做《大学生的“坟”》?

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现在很多大学生迷茫、颓废、堕落或者盲目自我感觉良好,这部分人的思想、精神、信仰、未来的竞争力等都已经进入了坟墓。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在他的著作《我的江湖方式》里也写道:“我们的大学成了无数青年人爱好、理想与能力的坟场。”

而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思想、精神、信念之坟扒开,让它们显露出来。这在当今的大学,显得尤为重要。

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大学生身上有两个肿瘤:一个是迷茫,一个是颓废;前者是良性的,后者是恶性的。

迷茫是一个良性肿瘤。

与那种毫无上进心的人相比,迷茫是一种想努力但无处使力的状态。“哀莫大于心死”,心还没死,那就还有的救。迷茫的人有几种表现,要么因为迷茫,所以没有动力,就像烂泥一样颓废堕落;要么因为迷茫,找不到方向,就像猴子一样跟风模仿,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要么死努力瞎努力走弯路,患了考研盲目症、英语癫狂症、高考后遗症、自习傻子症、成绩呆子症、考证痴狂症、商业意识阉割症等,有些中毒浅的已经开始怀疑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但有些中毒深的还在至死不渝地走他的“独木桥”,对于这类人,我只能语重心长地说一句:“兄弟,光努力是不够的,要会努力才行。”

迷茫的原因有很多:第一,高考之后明确目标的缺失。高中不迷茫是因为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拼分数考大学,而大学的出路太多,所以很多人就没有了目标;第二,很多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习惯被安排。高中不迷茫是因为课程安排紧凑且老师会不断地拿出材料来喂学生,所以学生不需要想事,所以没有感觉到迷茫。但到了大学,没有人全面喂养或者详细安排,所以很多没思想且习惯被安排的人就迷茫了;第三,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在高中的时候,也许成绩好就是成功,但大学和社会的成功标准却是多样的,成绩好可能受到尊重,但才艺多、活动能力强、创富能力强、学术成就高,等等,也是很多人的追求,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不足且信息面过窄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茫然而不知选择的情况。还有很多其他导致迷茫的原因,比如受上一代人某些陈腐思想观念的影响,此处不一一列举。

颓废是一个恶性肿瘤。

颓废的人没有精神信念,更加没有理想和进取心,这类人要么成为游戏战神,要么成为“宅寝”的肥皂剧公主,或者变成堕落的“神雕侠侣”。他们不仅自己颓废空虚没有追求,而且喜欢说些消极话去打击别人的积极性。恶性颓废肿瘤不仅反复发作,而且传染性极强,很多原本上进的人就是被这类癌症患者给拉下水的。

我每年在全国高校做上百场讲座,基本上每周都会有两三场讲座,每年接触数十万大学生,加之我自己在大学读书、工作多年,所以我对大学生的问题比较了解。如果说,当我看到大批颓废堕落的大学生时,我会惋惜;那当我看到那些盲目努力的人走在错误的路上时,我更加心疼。这种感觉,当我遇到这些场景时,更为强烈。

当我看到一些没有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大学生,拿着那张不见经传的大学文凭,怀揣着那张寒碜的简历,在毕业时焦急地四处流窜时,我在想,为什么同样大学四年,别人变成了强者,你却变成了一个弱者呢?

当我看到一个个只会背书做题考证考级拼成绩的人,连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时,我在想,是什么东西把你们的思维能力给废了?

当我在招聘时看到,很多人读了这么多年书,连自我介绍都讲不清楚的时候,我在想,是什么东西让大学生把表达能力给废了?

当我看见一些两眼呆滞一脸死相的研究生时,我在想,如果读书读成这个样子,就算学历再高、能力再强,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我看到很多人给我发邮件,诉说他大学迷茫、贫困、孤独、自卑的时候,我在想,师者,不是“传道授业解惑”吗?为什么没人给你们解答迷茫,没人教你怎么自立?是什么东西剥夺了你的自信,并让你在熙熙攘攘的校园如此孤独?

所以,我写了这本书,专门批驳那些让你死努力瞎努力走弯路的迂腐思想和陈旧观念,同时,也让你认清自己,认清这个世界,从而让你明白,你是谁,你要干什么。继而希望那些上进的人,从今天开始,明明白白地活着!

几乎大学生走过的弯路,我都走过:迷茫、贫困、失恋、自卑、内向、胆小、人际关系不好、表达能力不强、身边环境堕落、选错专业、考错研究生、去错公司……但经过我种种破茧成蝶、凤凰涅槃式的努力,我还是走过来了。但是我发现,还有很多人在迷茫着我当年的迷茫,贫困着我当年的贫困,自卑着我当年的自卑,痛苦着我当年的痛苦。于是我想伸手拉拉后来的人,所以我创办了软实力教育。

我还发现,尽管我每年上百场讲座,经常奔走于各地,身体疲乏,口干舌燥,但我还是收到很多这样的邮件:“你怎么不来我们学校演讲呢?”“我大四才听到你的讲座,好羡慕他们那些大一的啊!”于是我觉得,我应该写一本书,将我那些失败的教训更大范围地与大家分享,让那些上进的人少走弯路。为了让更多的人在开学时看到这本书,于是在这个暑假,我每天对着电脑打十多个小时的字,蓬头垢面,眼睛发胀。由于精神紧张,以致于从不失眠的我都夜夜睡不着。

当然,因为个性使然(听过我演讲的人都叫我“犀利哥”),书中的观点依然犀利。无数次讲座证明,犀利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让大部分人拍手称快,一种是让小部分人恼羞成怒。

但我并不认为引发某些人“愤青”就是一件坏事,思想的活跃和观点的交锋,都会促使人们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当然,如果你让我写一些毫无个性的、类似于领导报告一样中规中矩、不偏不倚、不痛不痒的文字,我也能够写出来,然后让你看得毫无脾气的同时也让你毫无收获。

任何一个稍微成熟的人都知道,骂你的人不一定是坏人,表扬你的人也不一定是好人;让你哭的人不一定是坏人,让你笑的人也不一定是好人。同样的道理,我的这些让你听起来刺耳的声音,这些让你看起来不是很温情脉脉的文字,以及一些大家都知道但不方便或不愿意讲出来的实话,也不一定就让你不舒服。

有学生跟我说,很多老师只会表扬学生,然后弄得那些学生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而你却用真诚的方式,给他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这本书不是写给幼稚和八卦的人看的,所以里面没有很多精美的图片和太多的心情日记;这本书也不是写给颓废的人看的,因为颓废的人是不会看书的;这本书主要是写给那些上进但可能有点迷茫或者其他问题的人看的,是写给那些一直在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人看的,因为他们就是我的同类,我爱他们!

刘兴奇

2011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学生的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兴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60644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23:40